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其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就其结构看,一般由五个部分构成:标题(词牌)、作者、文本、注释和题干。要完成古代诗歌阅读任务,需要对这五个部分进行认真的研读,做到五“读”俱全。
一是读标题(词牌)。标题是理解文本的入口,有的透露写作时间(时令)、地点,有的呈现写作缘由与内容,暗含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标题往往会提示诗歌类别,弄清楚古代诗歌的类型化特点,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
2011年和2015年全国卷Ⅰ选取了两首唐诗《春日秦国怀古》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标题中出现的“春日、秦国”“发、将赴”等文字,呈现了诗歌写作的季节、地点、对象、事件、主题等内容;而“怀古”“留别”更是直观的出示了诗歌的类型化特性。
怀古诗往往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人事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表明心志;无论是送给行者(送别),还是留给居者(留别),送别诗表达的大多是离愁别绪。除此以外,通过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物寄寓思想情感的写景抒情诗;对所咏之物进行描摹,寄托思想情感、表达理想追求的咏物言志诗;缘事生发怀亲、思乡、念友情怀,抒发内心感慨的即事感怀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抒发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情感的边塞征战诗;借路途艰辛表达际遇的早行羁旅诗等,其类型化特征往往也能通过标题咂摸到。
近年来,(宋)词成为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重点,单从全国卷Ⅰ看,近五年就有三年考了宋词。读词,当从审读词牌开始,因为很多词牌是可以兼做标题的。最近五年全国卷Ⅰ,宋词三考,都只有词牌而无标题。
词牌大多与最初的那首诗、词、乐有关,其中的关键句后来就浓缩成了词牌。比如“忆秦娥”和“西江月”就来自李白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和“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其中的“箫、梦、月”等吟咏对象或意象,决定了往后依此词牌填的词,格调婉约。盛唐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是歌颂唐太宗(秦王)的英勇战绩的,奏乐起舞时,“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往后填词作乐,无论是长调“破阵乐”还是短章“破阵子”,写战事、抒豪情的内容居多,其格调往往豪迈奔放。
同一词牌的作品,在内容、情感、风格和写作技法上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词牌兼作标题也就顺理成章。全国卷Ⅰ《思远人》中的“千里念行客”句和《阮郎归》中的“燕双归”句,直接与词牌相照应。
如果词牌与作品本身没有了联系,标题自然会出现。
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选取的《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三峡吟》《早发》《劳停驿》《残春旅舍》《秋夜纪怀》《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阮郎归·西湖春暮》《望江怨·送别》《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等,无论是写景抒情、早行羁旅,还是即事感怀、赠送留别等,其标题揭示的诗歌类型化特征都非常明显。将文本“归类”,能提高考场“快速阅读”效率。
二是读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人生经历等,有助于文意的理解。2011年全国卷Ⅰ《春日秦国怀古》给作者下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从周朴的卒年能看出他生活在唐代晚期,“晚”(末期)是衰败的代名词。2014年北京卷下注:“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有了这个注解,“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难理解了(诗人内心复杂,表面上看,是因春色美景而心生隐居之情;流露出的却是求仕未果的苦涩)。
重要的时间节点往往是王朝兴替、世事变幻和诗人命运的转折点。比如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出现的“韦庄(约836-910)”“韩偓(约842-923)”“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黄庭坚)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等,对文本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标注的时间看,韦庄和韩偓生活在晚唐,杜甫作《月圆》是在安史之乱后十余年的秋天,黄庭坚雨后到皇城看望老友苏轼,是在苏轼乌台诗案结束且重新得到重用之后。
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生转折事件绝对影响了文人的创作。唐(618-907)、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的兴亡时间,重大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靖康之变(1126)等发生的时间和事件,以及发生在文人身上的重大事件如李白赐金放还(天宝三年,744年)、苏轼乌台诗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王安石变法(1068年-1085年)等,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是读文本。通常情况下,考场答题,读文本不必“求甚解”。扣紧关键词、典型意象非常重要;其次是要突破文本难点。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全国卷Ⅰ)有两个难点,一是涉及的地名多,有临洮、北庭、轮台、疏勒、武威,但题干下了注,从“今甘肃、今新疆”等信息不难看出其距离之遥远;二是尾联“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中的“勤王、敢”是深刻领悟文意的突破口,知道它们分别是“勤于国事(为国戍边)、岂(不)敢”的意思,回答“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有了眉目。
四是读注解。最近两年全国各地31套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有24套下注。这些注解,或作词语解释,或说明文本内容,或介绍作者、解释典故,或交代写作背景。无论知人论世,还是理解文本,注解往往暗藏答题玄机。
2011年全国卷Ⅰ给了四个注解:“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④萦纡:旋绕曲折。”注解①暗示作者生活在颓败的唐朝晚期,注解②流露诗人的情感,注解③照应标题,注解④是词语解释。综合这四个注解,文本的写作背景(晚唐)、思想情感(哀愁)、表达技巧(借古讽今)已“和盘托出”。
2015年天津卷的注解是:“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086年,王安石变法(1068年-1085年)已尘埃落定,苏轼也已走出了乌台诗案(1079)的政治阴影,同样身居要位的黄庭坚雨后天晴去拜访重回帝都、官居要职的老友苏轼,诗人会有怎样的情感(第3小题)?不就是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得意的欣喜之情和偷闲痛饮的愉悦之情嘛。 五是读题干。审读题干要能厘清提问要求,理顺答题思路,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点,做到“点点”落实。
明确答题方向。2015年全国卷1第8题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的不同。描写角度指的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或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而不是描写方法或描写效果。
注意题型特点。不同的题型,对作答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是概述题。概述题提问往往直截了当,往往设在一道5-6分题的第一问,分值止于2分,一句话概括即可,不解释,不引申。2012年全国卷Ⅰ《思远人》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第一问就是一道2分概述题。
二是简述题。简述题的分值比概述题略高,要在一句话概述(1分)的基础上,略作陈述或解释(2分)。如《思远人》第8题第二问,先用一句话概述其作用(1分),再作简要陈述(2分)。
大多数省区市卷,尤其是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题的惯例是设置两道题,其中的概述题和简述题往往是“套题”,一题两问,第一问概述,第二问简述。
三是简(赏)析题。简析题分值高。简析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明确提出“简要分析”要求,另一种是未明确提示,但仅有一问,且分值高。如2014年湖南卷第2小题“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2011年全国卷Ⅰ第9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无论简析还是赏析,必须根据分值,揣摩答题点。“一问6分”暗含的基本要求是,本题有两到三个“概述点”,每点1分;结合文本作出对应的简析或赏析,每点2或1分。
通观全国各地古代诗歌阅读题,概述题、简述题和简(赏)析题在卷面的分布是渐进式的。
理顺答题思路。多套古代诗歌阅读题,已不再使用名词术语(如某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等)提问,设问方式变得“含糊”。
全国卷Ⅰ尤其如此。2012年第8题问“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2014年第9题问末尾两句是如何表现词中人物情绪的。这些题干虽未明确提示需要从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上入手答题,但从提问方式看,题干还是出现了诸如“表达”“表现”等“要害”词。作答时,先要仔细分析指定语句运用的技巧,是用的什么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或表现手法(赋、比、兴、象征、联想、想象、衬托、对比、用典、卒章显志、抑扬变化、虚实相生等),再结合题干要求,就能找到答题思路。“红叶黄花秋意晚”是个写景的句子,放在句首起兴;末尾两句(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是动作描写(表达方式)。
“五‘读’俱全”中的“读”,有的是粗读,放眼即过;有的是精读,需仔细揣摩。“五读”构成了古代诗歌阅读题的整体性阅读链,哪一环都不可小觑。
许典祥,教师,现居湖北黄石。
一是读标题(词牌)。标题是理解文本的入口,有的透露写作时间(时令)、地点,有的呈现写作缘由与内容,暗含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标题往往会提示诗歌类别,弄清楚古代诗歌的类型化特点,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
2011年和2015年全国卷Ⅰ选取了两首唐诗《春日秦国怀古》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标题中出现的“春日、秦国”“发、将赴”等文字,呈现了诗歌写作的季节、地点、对象、事件、主题等内容;而“怀古”“留别”更是直观的出示了诗歌的类型化特性。
怀古诗往往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人事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表明心志;无论是送给行者(送别),还是留给居者(留别),送别诗表达的大多是离愁别绪。除此以外,通过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物寄寓思想情感的写景抒情诗;对所咏之物进行描摹,寄托思想情感、表达理想追求的咏物言志诗;缘事生发怀亲、思乡、念友情怀,抒发内心感慨的即事感怀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抒发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情感的边塞征战诗;借路途艰辛表达际遇的早行羁旅诗等,其类型化特征往往也能通过标题咂摸到。
近年来,(宋)词成为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重点,单从全国卷Ⅰ看,近五年就有三年考了宋词。读词,当从审读词牌开始,因为很多词牌是可以兼做标题的。最近五年全国卷Ⅰ,宋词三考,都只有词牌而无标题。
词牌大多与最初的那首诗、词、乐有关,其中的关键句后来就浓缩成了词牌。比如“忆秦娥”和“西江月”就来自李白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和“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其中的“箫、梦、月”等吟咏对象或意象,决定了往后依此词牌填的词,格调婉约。盛唐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是歌颂唐太宗(秦王)的英勇战绩的,奏乐起舞时,“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往后填词作乐,无论是长调“破阵乐”还是短章“破阵子”,写战事、抒豪情的内容居多,其格调往往豪迈奔放。
同一词牌的作品,在内容、情感、风格和写作技法上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词牌兼作标题也就顺理成章。全国卷Ⅰ《思远人》中的“千里念行客”句和《阮郎归》中的“燕双归”句,直接与词牌相照应。
如果词牌与作品本身没有了联系,标题自然会出现。
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选取的《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三峡吟》《早发》《劳停驿》《残春旅舍》《秋夜纪怀》《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阮郎归·西湖春暮》《望江怨·送别》《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等,无论是写景抒情、早行羁旅,还是即事感怀、赠送留别等,其标题揭示的诗歌类型化特征都非常明显。将文本“归类”,能提高考场“快速阅读”效率。
二是读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人生经历等,有助于文意的理解。2011年全国卷Ⅰ《春日秦国怀古》给作者下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从周朴的卒年能看出他生活在唐代晚期,“晚”(末期)是衰败的代名词。2014年北京卷下注:“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有了这个注解,“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难理解了(诗人内心复杂,表面上看,是因春色美景而心生隐居之情;流露出的却是求仕未果的苦涩)。
重要的时间节点往往是王朝兴替、世事变幻和诗人命运的转折点。比如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出现的“韦庄(约836-910)”“韩偓(约842-923)”“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黄庭坚)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等,对文本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标注的时间看,韦庄和韩偓生活在晚唐,杜甫作《月圆》是在安史之乱后十余年的秋天,黄庭坚雨后到皇城看望老友苏轼,是在苏轼乌台诗案结束且重新得到重用之后。
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生转折事件绝对影响了文人的创作。唐(618-907)、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的兴亡时间,重大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靖康之变(1126)等发生的时间和事件,以及发生在文人身上的重大事件如李白赐金放还(天宝三年,744年)、苏轼乌台诗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王安石变法(1068年-1085年)等,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是读文本。通常情况下,考场答题,读文本不必“求甚解”。扣紧关键词、典型意象非常重要;其次是要突破文本难点。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全国卷Ⅰ)有两个难点,一是涉及的地名多,有临洮、北庭、轮台、疏勒、武威,但题干下了注,从“今甘肃、今新疆”等信息不难看出其距离之遥远;二是尾联“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中的“勤王、敢”是深刻领悟文意的突破口,知道它们分别是“勤于国事(为国戍边)、岂(不)敢”的意思,回答“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有了眉目。
四是读注解。最近两年全国各地31套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有24套下注。这些注解,或作词语解释,或说明文本内容,或介绍作者、解释典故,或交代写作背景。无论知人论世,还是理解文本,注解往往暗藏答题玄机。
2011年全国卷Ⅰ给了四个注解:“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④萦纡:旋绕曲折。”注解①暗示作者生活在颓败的唐朝晚期,注解②流露诗人的情感,注解③照应标题,注解④是词语解释。综合这四个注解,文本的写作背景(晚唐)、思想情感(哀愁)、表达技巧(借古讽今)已“和盘托出”。
2015年天津卷的注解是:“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086年,王安石变法(1068年-1085年)已尘埃落定,苏轼也已走出了乌台诗案(1079)的政治阴影,同样身居要位的黄庭坚雨后天晴去拜访重回帝都、官居要职的老友苏轼,诗人会有怎样的情感(第3小题)?不就是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得意的欣喜之情和偷闲痛饮的愉悦之情嘛。 五是读题干。审读题干要能厘清提问要求,理顺答题思路,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点,做到“点点”落实。
明确答题方向。2015年全国卷1第8题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的不同。描写角度指的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或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而不是描写方法或描写效果。
注意题型特点。不同的题型,对作答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是概述题。概述题提问往往直截了当,往往设在一道5-6分题的第一问,分值止于2分,一句话概括即可,不解释,不引申。2012年全国卷Ⅰ《思远人》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第一问就是一道2分概述题。
二是简述题。简述题的分值比概述题略高,要在一句话概述(1分)的基础上,略作陈述或解释(2分)。如《思远人》第8题第二问,先用一句话概述其作用(1分),再作简要陈述(2分)。
大多数省区市卷,尤其是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题的惯例是设置两道题,其中的概述题和简述题往往是“套题”,一题两问,第一问概述,第二问简述。
三是简(赏)析题。简析题分值高。简析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明确提出“简要分析”要求,另一种是未明确提示,但仅有一问,且分值高。如2014年湖南卷第2小题“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2011年全国卷Ⅰ第9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无论简析还是赏析,必须根据分值,揣摩答题点。“一问6分”暗含的基本要求是,本题有两到三个“概述点”,每点1分;结合文本作出对应的简析或赏析,每点2或1分。
通观全国各地古代诗歌阅读题,概述题、简述题和简(赏)析题在卷面的分布是渐进式的。
理顺答题思路。多套古代诗歌阅读题,已不再使用名词术语(如某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等)提问,设问方式变得“含糊”。
全国卷Ⅰ尤其如此。2012年第8题问“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2014年第9题问末尾两句是如何表现词中人物情绪的。这些题干虽未明确提示需要从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上入手答题,但从提问方式看,题干还是出现了诸如“表达”“表现”等“要害”词。作答时,先要仔细分析指定语句运用的技巧,是用的什么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或表现手法(赋、比、兴、象征、联想、想象、衬托、对比、用典、卒章显志、抑扬变化、虚实相生等),再结合题干要求,就能找到答题思路。“红叶黄花秋意晚”是个写景的句子,放在句首起兴;末尾两句(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是动作描写(表达方式)。
“五‘读’俱全”中的“读”,有的是粗读,放眼即过;有的是精读,需仔细揣摩。“五读”构成了古代诗歌阅读题的整体性阅读链,哪一环都不可小觑。
许典祥,教师,现居湖北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