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密度一定要增大,方法要更加高效。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既要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又要把各个知识点所涉及的习题给学生练习到位,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课堂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要求:(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互动共享、教学双赢;(4)转变角色、健全人格。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它要求教师转变4种角色: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
这些角色相互渗透和联系,统一于课堂的活动中。从教师角色看,上课是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从学生角色看,上课是创造潜能得与发挥和三维目标全面生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从而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
二、自身素养的“变”
2.1自我激励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给新时代下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知识必须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才能真正验证古人所谓的“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这也正是时代所希望的人才,能真正挑起大梁的人才。
例如关于东南亚海啸的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和分析,随时保持知识的更新、积累和运用,从而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2了解学生
新课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形象化教学是现阶段能使学生学习效率增倍的方式之一。比如,在高二讲到冷锋、暖锋以及自然灾害的时候,教师可将电影搬入课堂。《后天》是当时风靡一时的灾难片,同时他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素材,娱乐中掌握知识点,是任何一位学生,尤其是思维能力稍差的学生所希望的,而今天的我们就需要尝试做到。
三、教学方法的“变”
3.1直观
这点除了借助新课改下课本图多直观的优点外,教师还需勤思考改变以往的惯用教学方法,如在讲授高一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再简陋的地方,教师都可准备一只手电筒(当作太阳光照)和一个地球仪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地球运动时产生的现象了。
3.2激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
3.3贯穿趣味,培养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学生各种智能的提高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而得到发展的。
四、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运用方面具有形象生动、表述直观等优势,这对优化地理课堂的架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广阔前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是多层次、多方面、多类别的,使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走进文化背景,更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同时,多媒体的使用,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學模式的变革,将传统的“一言堂”转化为学生群体参与的新型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的更新,伴之发生的是还有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更新。多媒体的使用,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教改观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师的课堂劳动强度,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五、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地理环境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尝试从与周围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中强调在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要善于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分析所遇到的思维、观点、方法等。比如,火山活动是大家熟悉的地质现象,一提到火山人们就往往想到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损失:火山灰以及与火山喷发相伴生的火山泥石流、地震、海啸等巨大的灾害,但是这种自然现象是否真的全是害处呢?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相关资料,让他们自己来找出火山活动还具有另一面:为人类提供沃土、矿产、建材、能源和其他资源,造福人类。
总之,新一轮的中学地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具有理念新颖和个性鲜明等特点,进而培养掌握地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技能查找和解决各类地理问题的人才,这是一项需要全面深入研究的庞杂系统工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宏观走势保持和谐同步的一个重大课题。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具有创新教学理念的地理教师,必须建立在传统课程精髓的基础之上,并兼顾形势的快速发展与经验的长期积淀,这样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创新地理教学,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学生。这是新时期每个教师新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获取新信息,更新观念,使自己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灵活地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待于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探究。
一、营造和谐课堂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要求:(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互动共享、教学双赢;(4)转变角色、健全人格。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它要求教师转变4种角色: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
这些角色相互渗透和联系,统一于课堂的活动中。从教师角色看,上课是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从学生角色看,上课是创造潜能得与发挥和三维目标全面生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从而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
二、自身素养的“变”
2.1自我激励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给新时代下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知识必须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才能真正验证古人所谓的“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这也正是时代所希望的人才,能真正挑起大梁的人才。
例如关于东南亚海啸的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和分析,随时保持知识的更新、积累和运用,从而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2了解学生
新课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形象化教学是现阶段能使学生学习效率增倍的方式之一。比如,在高二讲到冷锋、暖锋以及自然灾害的时候,教师可将电影搬入课堂。《后天》是当时风靡一时的灾难片,同时他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素材,娱乐中掌握知识点,是任何一位学生,尤其是思维能力稍差的学生所希望的,而今天的我们就需要尝试做到。
三、教学方法的“变”
3.1直观
这点除了借助新课改下课本图多直观的优点外,教师还需勤思考改变以往的惯用教学方法,如在讲授高一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再简陋的地方,教师都可准备一只手电筒(当作太阳光照)和一个地球仪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地球运动时产生的现象了。
3.2激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
3.3贯穿趣味,培养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学生各种智能的提高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而得到发展的。
四、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运用方面具有形象生动、表述直观等优势,这对优化地理课堂的架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广阔前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是多层次、多方面、多类别的,使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走进文化背景,更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同时,多媒体的使用,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學模式的变革,将传统的“一言堂”转化为学生群体参与的新型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的更新,伴之发生的是还有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更新。多媒体的使用,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教改观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师的课堂劳动强度,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五、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地理环境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尝试从与周围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中强调在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要善于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分析所遇到的思维、观点、方法等。比如,火山活动是大家熟悉的地质现象,一提到火山人们就往往想到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损失:火山灰以及与火山喷发相伴生的火山泥石流、地震、海啸等巨大的灾害,但是这种自然现象是否真的全是害处呢?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相关资料,让他们自己来找出火山活动还具有另一面:为人类提供沃土、矿产、建材、能源和其他资源,造福人类。
总之,新一轮的中学地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具有理念新颖和个性鲜明等特点,进而培养掌握地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技能查找和解决各类地理问题的人才,这是一项需要全面深入研究的庞杂系统工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宏观走势保持和谐同步的一个重大课题。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具有创新教学理念的地理教师,必须建立在传统课程精髓的基础之上,并兼顾形势的快速发展与经验的长期积淀,这样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创新地理教学,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学生。这是新时期每个教师新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获取新信息,更新观念,使自己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灵活地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待于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