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穆赫兰道》是大卫·林奇执导的一部悬疑惊悚片,由娜奥米·沃茨、劳拉·哈灵主演,于2001年10月12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无论从内容主题的传达还是电影艺术手法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本片曾获得过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和第5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值得细细品味。
【关键词】:《穆赫兰道》;梦境;内容;主题;手法
一、内容简介:
《穆赫兰道》是一个关于梦境的电影。一个现实中的失败者在梦中演绎了与现实中完全相反的自己。戴安来到好莱坞开始自己的寻梦之旅,却只能出演无名的小角色,在一次试镜中她又输给了完美发挥的卡米拉。但这次试镜让戴安与卡米拉成为了亲密的好友,甚至后来又发展成为同性伴侣。在此期间,卡米拉成为公司宠儿,事业蒸蒸日上,在派对上公布了自己与导演亚当的订婚消息。戴安由嫉生恨,买通杀手杀死卡米拉,最终自己因忍受不了精神折磨吞枪自尽。影片中杀害卡米拉后戴安做了一个梦,梦中的自己名叫贝蒂,卡米拉则是一个在车祸中丧失记忆的人,自称丽塔。一个偶然机会两人相遇,贝蒂帮助丽塔寻求身份。在梦中贝蒂是一个美丽大方演技精湛的完美女孩,丽塔则显得无比脆弱,需要贝蒂无时无刻的关怀与陪伴。某个晚上丽塔不停呓语着一家叫做“寂静”的剧院,贝蒂随她一同前往,被诡异的演出吓到魂飞魄散又感动得泪流满面。回到家后,贝蒂不见了,丽塔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蓝色盒子,接着镜头陷入一片黑暗。一切转入现实。
二、主题简析:
弗洛伊德给出过一个关于梦的解析公式:梦=被压抑的欲望+伪装起来的满足。用弗式解梦法分析这部电影不失为一种科学的途径。主人公戴安是一个失败者,从小抚养她长大的姨夫姨母去世,独留她一人在洛杉矶打拼,尽管很努力,但在事业上始终默默无闻,在片场永远是被忽略的小角色,她的情感又是畸形而偏执的,与卡米拉的同性之爱只能在地下进行,不久后心爱的人与别人订婚。而另一位主人公卡米拉却是娱乐公司的大红人,演技精湛,与著名导演还有了婚约,身旁也有不少同性伙伴的簇拥,可谓是事业情感都处在巅峰时期。戴安于是在梦中不自觉地把自己和现实中的卡米拉进行了对调。现实中失去亲人,租住在破旧宅院里的是戴安,在梦里的贝蒂却拥有一个在演艺圈如鱼得水的姨妈,还给她留了一套豪华住宅,介绍给她演戏的机会。又如失去记忆的丽塔软弱无助,必须依靠强势的贝蒂才能够生存,这是戴安潜意识里一直存在的对卡米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的体现。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潜意识里寻找安慰,尤其是当现实中的某些事情不能如愿的时候,可悲的是有些人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化成了消极阴暗的东西,并逐渐膨胀、再膨胀,吞掉一切理智、希望,转化为现实中的极端行为,像戴安这样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杀掉卡米拉并没有减轻痛苦,反而遭到更大的精神折磨,种种复杂情感将她推向自尽的悲剧。当仇恨之心在她心里生根发芽的时候,她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在导演亚当的别墅里看到两人的亲昵举止时,她的眼睛里只有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亟待发泄的怒火。这就是人性,赤裸裸的人性。
戴安梦里的自己贝蒂,初来洛杉矶时散发着无限的青春和朝气,漂亮的脸蛋上写满了自信和勇气,与梦醒后戴安枯槁的憔容和一副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多时的疲态形成鲜明对比。她在祭奠曾经有过梦想的自己,那个还没有踏进大染缸纯净得像一张白纸的自己,没有卡米拉的牵绊,没有名利场的诱惑,只有仿佛触手可及的希望。不能说这个希望就是被戴安亲手毁掉的,毕竟现实中的很多无奈是她自己无法控制的。世界不是绝对公平的,机会也不是任何人想争取就能得到的,即使拥有实力美貌也并不一定能出人头地,总有人能看得更透、玩得更好,在残酷的竞争游戏中翻云覆雨,尽管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的丑恶,但最终仍能从容地抱着名与利接受众人的仰视,这难道不是“高尚的”失败者们暗暗期盼过的吗?然而维护了尊严,有时就意味着你要放弃其他。这就是现实,血淋淋的现实。
三、手法简析:
电影将梦中的情节毫无章法地粘合在一起,其实这是对梦境的一种真实还原,我们不能人为地控制梦境的逻辑性,有的时候需要靠一些对片段的捕捉来还原整个梦境。有些情节看似与主题无关,例如两个男子在咖啡厅的对话,一个蹩脚的杀手在进行谋杀活动和“寂静”剧院上演的诡异演出。实际上这些情节都是筑成这部电影大楼不可缺少的砖瓦,它们穿插在主线故事里,推动着现实和梦境的双向发展。两个男子中的一个提到过的魔鬼,实际上就是现实中戴安所雇的凶手安排他们见面的乞丐,乞丐手里有蓝色的盒子,里面就是卡米拉已死的证据。蹩脚的杀手则是戴安担心所雇的人是否会失手,她存在极为矛盾的心理,既不愿意接受卡米拉的死,同时也希望杀手不要出什么问题。而剧院的诡异演出,特别是女歌手那首凄厉的歌曲,标志着梦境的即将结束,贝蒂消失,只留下丽塔,打开那潘多拉魔盒……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十分注重细节的前后呼应,每一个镜头都可以说是有线索存在的,稍微忽视可能就会影响对整部电影的理解。例如“Mulholland DR”的路牌出现两次;梦境与现实中,穆赫兰道驶过的轿车里,丽塔和戴安问了同一句话:“你在干吗?我们不该在这儿停啊。”梦境中导演亚当选角时说了一句:“This is the girl.”现实中戴安将卡拉米的照片交给杀手时说了同样的话。梦中简陋小屋的女尸与梦醒时的戴安是同一个姿势。这些细节的前后呼应令人大为震撼,梦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感不言而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安插了一个“上帝视角”,也就是备受争议的“牛仔形象”。在梦中牛仔曾两次现身,一次是警告导演亚当,暗示他选推手指定的女演员,另一次是牛仔推开门对着那具“女尸”说了一句“美女,该起床了”。而在现实中牛仔只是在亚当的派对里出现过一次,还只漏了侧脸。导演为什么挑选牛仔作为上帝视角,这就是梦境的不可思议之处,也许白天擦身而过的一个路人,在夜晚的梦境中就是主角。牛仔代表了一种不可抗拒的现实力量,亚当不得不妥协,戴安也不得不妥协。他在戴安的梦境中拥有着上帝般的视角,无眉的形象更显得其神秘莫测,他道出了最真实最原始的东西,仿佛是站在现实支配着梦境里的一切。牛仔形象难以解释,但不可缺少。
很难去判断《穆赫兰道》到底属于什么类型,它和《记忆碎片》有相通之处,错乱的情节里埋藏着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它所涉及的梦境与现实又有“人格分裂”式效果,甚至很多人认为卡米拉根本就是戴安幻化出的另一个人格。这与《源代码》一类的电影多少也有些相似,死去的人用另一种方式“存在”。电影通过渲染一些人性丑恶传达人性反思也与《七宗罪》一类的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说这部电影实在是一个“人性拼图”。因此很难给这部电影下出明确的定义,不同的人还会产生不同的视角、甚至截然相反的解读,这也许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豆瓣影评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17/?source=new_aladdin
[2]《穆赫兰道》百度词条
【关键词】:《穆赫兰道》;梦境;内容;主题;手法
一、内容简介:
《穆赫兰道》是一个关于梦境的电影。一个现实中的失败者在梦中演绎了与现实中完全相反的自己。戴安来到好莱坞开始自己的寻梦之旅,却只能出演无名的小角色,在一次试镜中她又输给了完美发挥的卡米拉。但这次试镜让戴安与卡米拉成为了亲密的好友,甚至后来又发展成为同性伴侣。在此期间,卡米拉成为公司宠儿,事业蒸蒸日上,在派对上公布了自己与导演亚当的订婚消息。戴安由嫉生恨,买通杀手杀死卡米拉,最终自己因忍受不了精神折磨吞枪自尽。影片中杀害卡米拉后戴安做了一个梦,梦中的自己名叫贝蒂,卡米拉则是一个在车祸中丧失记忆的人,自称丽塔。一个偶然机会两人相遇,贝蒂帮助丽塔寻求身份。在梦中贝蒂是一个美丽大方演技精湛的完美女孩,丽塔则显得无比脆弱,需要贝蒂无时无刻的关怀与陪伴。某个晚上丽塔不停呓语着一家叫做“寂静”的剧院,贝蒂随她一同前往,被诡异的演出吓到魂飞魄散又感动得泪流满面。回到家后,贝蒂不见了,丽塔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蓝色盒子,接着镜头陷入一片黑暗。一切转入现实。
二、主题简析:
弗洛伊德给出过一个关于梦的解析公式:梦=被压抑的欲望+伪装起来的满足。用弗式解梦法分析这部电影不失为一种科学的途径。主人公戴安是一个失败者,从小抚养她长大的姨夫姨母去世,独留她一人在洛杉矶打拼,尽管很努力,但在事业上始终默默无闻,在片场永远是被忽略的小角色,她的情感又是畸形而偏执的,与卡米拉的同性之爱只能在地下进行,不久后心爱的人与别人订婚。而另一位主人公卡米拉却是娱乐公司的大红人,演技精湛,与著名导演还有了婚约,身旁也有不少同性伙伴的簇拥,可谓是事业情感都处在巅峰时期。戴安于是在梦中不自觉地把自己和现实中的卡米拉进行了对调。现实中失去亲人,租住在破旧宅院里的是戴安,在梦里的贝蒂却拥有一个在演艺圈如鱼得水的姨妈,还给她留了一套豪华住宅,介绍给她演戏的机会。又如失去记忆的丽塔软弱无助,必须依靠强势的贝蒂才能够生存,这是戴安潜意识里一直存在的对卡米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的体现。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潜意识里寻找安慰,尤其是当现实中的某些事情不能如愿的时候,可悲的是有些人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化成了消极阴暗的东西,并逐渐膨胀、再膨胀,吞掉一切理智、希望,转化为现实中的极端行为,像戴安这样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杀掉卡米拉并没有减轻痛苦,反而遭到更大的精神折磨,种种复杂情感将她推向自尽的悲剧。当仇恨之心在她心里生根发芽的时候,她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在导演亚当的别墅里看到两人的亲昵举止时,她的眼睛里只有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亟待发泄的怒火。这就是人性,赤裸裸的人性。
戴安梦里的自己贝蒂,初来洛杉矶时散发着无限的青春和朝气,漂亮的脸蛋上写满了自信和勇气,与梦醒后戴安枯槁的憔容和一副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多时的疲态形成鲜明对比。她在祭奠曾经有过梦想的自己,那个还没有踏进大染缸纯净得像一张白纸的自己,没有卡米拉的牵绊,没有名利场的诱惑,只有仿佛触手可及的希望。不能说这个希望就是被戴安亲手毁掉的,毕竟现实中的很多无奈是她自己无法控制的。世界不是绝对公平的,机会也不是任何人想争取就能得到的,即使拥有实力美貌也并不一定能出人头地,总有人能看得更透、玩得更好,在残酷的竞争游戏中翻云覆雨,尽管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的丑恶,但最终仍能从容地抱着名与利接受众人的仰视,这难道不是“高尚的”失败者们暗暗期盼过的吗?然而维护了尊严,有时就意味着你要放弃其他。这就是现实,血淋淋的现实。
三、手法简析:
电影将梦中的情节毫无章法地粘合在一起,其实这是对梦境的一种真实还原,我们不能人为地控制梦境的逻辑性,有的时候需要靠一些对片段的捕捉来还原整个梦境。有些情节看似与主题无关,例如两个男子在咖啡厅的对话,一个蹩脚的杀手在进行谋杀活动和“寂静”剧院上演的诡异演出。实际上这些情节都是筑成这部电影大楼不可缺少的砖瓦,它们穿插在主线故事里,推动着现实和梦境的双向发展。两个男子中的一个提到过的魔鬼,实际上就是现实中戴安所雇的凶手安排他们见面的乞丐,乞丐手里有蓝色的盒子,里面就是卡米拉已死的证据。蹩脚的杀手则是戴安担心所雇的人是否会失手,她存在极为矛盾的心理,既不愿意接受卡米拉的死,同时也希望杀手不要出什么问题。而剧院的诡异演出,特别是女歌手那首凄厉的歌曲,标志着梦境的即将结束,贝蒂消失,只留下丽塔,打开那潘多拉魔盒……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十分注重细节的前后呼应,每一个镜头都可以说是有线索存在的,稍微忽视可能就会影响对整部电影的理解。例如“Mulholland DR”的路牌出现两次;梦境与现实中,穆赫兰道驶过的轿车里,丽塔和戴安问了同一句话:“你在干吗?我们不该在这儿停啊。”梦境中导演亚当选角时说了一句:“This is the girl.”现实中戴安将卡拉米的照片交给杀手时说了同样的话。梦中简陋小屋的女尸与梦醒时的戴安是同一个姿势。这些细节的前后呼应令人大为震撼,梦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感不言而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安插了一个“上帝视角”,也就是备受争议的“牛仔形象”。在梦中牛仔曾两次现身,一次是警告导演亚当,暗示他选推手指定的女演员,另一次是牛仔推开门对着那具“女尸”说了一句“美女,该起床了”。而在现实中牛仔只是在亚当的派对里出现过一次,还只漏了侧脸。导演为什么挑选牛仔作为上帝视角,这就是梦境的不可思议之处,也许白天擦身而过的一个路人,在夜晚的梦境中就是主角。牛仔代表了一种不可抗拒的现实力量,亚当不得不妥协,戴安也不得不妥协。他在戴安的梦境中拥有着上帝般的视角,无眉的形象更显得其神秘莫测,他道出了最真实最原始的东西,仿佛是站在现实支配着梦境里的一切。牛仔形象难以解释,但不可缺少。
很难去判断《穆赫兰道》到底属于什么类型,它和《记忆碎片》有相通之处,错乱的情节里埋藏着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它所涉及的梦境与现实又有“人格分裂”式效果,甚至很多人认为卡米拉根本就是戴安幻化出的另一个人格。这与《源代码》一类的电影多少也有些相似,死去的人用另一种方式“存在”。电影通过渲染一些人性丑恶传达人性反思也与《七宗罪》一类的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说这部电影实在是一个“人性拼图”。因此很难给这部电影下出明确的定义,不同的人还会产生不同的视角、甚至截然相反的解读,这也许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豆瓣影评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17/?source=new_aladdin
[2]《穆赫兰道》百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