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60~1961年,老挝国内局势发展成一场严重的东西方关系危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老挝问题决策混乱:国务院及驻老挝大使馆支持老挝中间派,国防部与中央情报局支持老挝右翼力量,艾森豪威尔总统却举棋不定,没有倾向性意见。老挝危机的发展最终令美国政府在印支问题上陷入决策困境:是否出兵印支对老挝进行单边军事干涉?在离任前的交接会晤中,即将上任的肯尼迪总统深感在是否出兵印支问题上难以决策,问计于艾森豪威尔总统,但后者的回答模棱两可,这也反映出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印支地区的决策陷入困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1961年,老挝国内局势发展成一场严重的东西方关系危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老挝问题决策混乱:国务院及驻老挝大使馆支持老挝中间派,国防部与中央情报局支持老挝右翼力量,艾森豪威尔总统却举棋不定,没有倾向性意见。老挝危机的发展最终令美国政府在印支问题上陷入决策困境:是否出兵印支对老挝进行单边军事干涉?在离任前的交接会晤中,即将上任的肯尼迪总统深感在是否出兵印支问题上难以决策,问计于艾森豪威尔总统,但后者的回答模棱两可,这也反映出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印支地区的决策陷入困境。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国的"战时报刊与舆论动员",除了1949年前战火纷飞岁月的各种情况,还应包含1949年后冷战背景下的特殊情形。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政权,12月7日中国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两党隔海峡而对峙、对抗,并随时准备开战——进行大陆称作"解放台湾"、台湾名为"反攻大陆"的国家统一战争。这种情势也反映到报刊的舆论动员中。大陆地区从"打倒美帝及其走狗蒋匪帮""解放台湾"的宣传鼓动,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呼吁,一直在中共宣传部门直接支配下展开,其脉络比较清晰;而台湾地区则不仅存在官方报
1928年国民党势力进入山东后,何思源主持教育工作,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立遍布全省的乡村师范学校。通过深入考察其创建过程及其教师选聘和学生招考情况,发现此举正是执行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政策和法令的结果。国家、省、县、乡村的行政链条在新政权下得以凸显,以往被认为"形式上"的国家统一也有其实质性的内容。在国民党人看来,党已掌握国家,或者说"国已治",而乡村却濒临破产,且有他党活动其间,所以谋求"乡治"已刻不容缓。于是乡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并且被当作"国"通往"乡"的桥梁。
警察机构和市政机关的出现是成都市政走向近代化的两个重要标志。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随着四川省会公安局的监督指挥权从成都市政府上移至四川省政府,四川省会公安局对成都市政府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隶属关系先后被废除,在成都市便出现了市政府与省会公安局互不统属而职能交叉重复的紊乱现象,并因此引发了府局之间旷日持久的事权争端。为明确权责,抗战爆发前后,二者进行了多次协商,并多次达成相关协议,其间省政府也多次发布指令划分二者事权,干预府局纠纷。但是,由于府局互不统属而职能交叉等行政管理体制紊乱的问题没有解决,一直到抗战
“区域文明”理论由汤因比、梅吉尔和中国史学家共同创立,它突出关注历史现象生成的时间与空间条件,重视诸多历史现象的区域语境及其在历史时间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联,重视诸多历史现象的整体性、独立性和排他性,并以此来显示“区域文明”自身的生命力。“区域文明”的变迁可以通过友善或敌对的方式来实现,并以旧的平衡的打破与新的平衡的建立来提升自己的品性。15世纪以后,中国南海“区域文明”的变化面对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这一野蛮的入侵在殖民主义时代与后殖民时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双重危害。由于殖民主义入侵的主体、方式和程度复杂多
上海的金融业同业组织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三业公会并存到金融业同业公会筹备会、金融业同业公会三个阶段,仅三年半的时间,不仅曾经享誉经济金融界的银行公会和钱业公会消亡了,金融业同业公会也最后走向终结。不可否认,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消亡是由于私营金融业行业整体的消失使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但实际上在私营金融业改造之初,金融业同业组织以往服务于同业的职能已大部分丧失,促使其快速走向衰落,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早衰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私营金融业的改造产生影响。
2014年11月21~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几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心议题是探讨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者们的发言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谈“世界史”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要素、尺度等“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对“什么是世界史”做出直接的回答;另一类是探讨如何研究“世界史”,涉及研究基础、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世界史"编纂等问题,可以看作“世界史”研究方法问题。现对与会学者们的发言内容综述如下。
2015年3月21~23日,第12届亚洲新人文联网会议暨"海上丝绸之路: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嘉庚学院联合主办。亚洲新人文联网会议是一个旨在促进跨学科、跨地域学术研究的平台。本次大会围绕当下人文学科的热门议题"海上丝绸之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和以色列的学者,提交了27篇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00年前,在那个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年代,一个刊物肩负着唤醒时代和领导时代的历史责任诞生了。它凝聚着一个赋有志同道合梦想的青年群体,以世界发展潮流的视野,以改造文化、改造社会、改造家庭、改造国家、再造文明为己任,这就是陈独秀等创办的《青年杂志》(自第2卷第1号改称《新青年》)的问世。
中国古代社会危机及其政府应对,是个很有现实感的历史命题,是个从当代社会需要出发提出的新的认识视域。在这个命题下边,我们完全可以有诸多旧题新作的可能。譬如,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年代历史学界趋之若鹜的农民战争史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成了被冷落、被抛弃的话题,甚至都有点禁区的味道;而一旦我们把它纳入社会危机及其政府应对的视域去考察,就会是一个旧题新作并确有意义的新问题,由此切入,传统的农战史研究就可以别开生面,获得许多有益于当代社会的历史启示。
西汉中期以降,经学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极大提高,于皇帝诏令中多有体现。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2页),儒家思想超拔为汉王朝的统治思想后,诏令中称引儒家经传者屡见不鲜(按,西汉时期的"经"指"五经",即《易》《书》《诗》《礼》和《春秋》。西汉通行今文经,六经中《乐经》已不存在,因此只有五经。其中《礼》指《仪礼》,时称《士礼》,《春秋》通常指《公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