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CD8+ T细胞及FoxP3+ CD4+ T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分析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CD8+ T细胞和FoxP3+CD4+ 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PD)-1表达情况。

方法

收集69例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PBC患者的外周血及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过治疗分为初治组和复诊组,在复诊组中根据治疗反应分为难治组和稳定组;同时收集58名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1在PBC患者CD8+ T细胞和FoxP3+CD4+ T细胞的表达情况,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各组间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

结果

69例PBC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PD-1表达[(12±9)%]比健康对照[(20±12)%]降低(t=-3.687,P<0.01),PBC患者调节性T细胞比例[(5.6±3.7)%]较健康对照[(7.4±2.4)%]下降(t=2.048,P<0.01),且PD-1+细胞占FoxP3+ CD4+ T细胞比例升高[(30±12)%]与[(26±8)%](t=-2.858,P<0.05)。未发现CD8+ T细胞及其PD-1表达、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各项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P>0.05)。调节性T细胞的PD-1表达率与PBC全球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307,P<0.05)。

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PD-1在CD8+ T细胞表达较健康人减少,且在难治组患者中下降更为显著;FoxP3+CD4+ T细胞表面PD-1表达较健康人水平升高,与预后PBC全球评分存在负相关,提示PD-1/PD-L1通路参与PBC发病的免疫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再灌注各个时间点超声造影参数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肝缺血再灌注组(IRI组),IRI组又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0.5 h、2 h、6 h、12 h、24 h、72 h共6个亚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兔肝左叶的血供建立兔半肝IRI模型;应用超声造影观察各组肝左叶灌
目的拟从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中寻找能够预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钆延迟强化(LGE)的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成人HCM患者95例。根据心脏磁共振LGE扫描结果,将其分为LGE阳性组71例和LGE阴性组24例,分析寻找可预测LGE阳性的相关指标。结果①与LGE阴性组比较,LGE阳性组出现胸痛(P=0.027)、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P=0.024)、左室最大室壁厚度(MLVWT)增大(P<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135例实施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过程、手术预后等。135例患者均辅助使用术中腹腔镜超声,通过探测、辨别、导航和确认四个步骤,辅助肝肿瘤的定位和切除。在必要情况下,术中腹腔镜超声引导肝内肿瘤微波消融以完善手术治疗。结果135例患者中11例患者发现11个术前未被发现的病灶,其中7例患者做了治疗方案的调整:4例扩大了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男性及女性pSS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初探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pSS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资料;ELISA法测量110例pSS患者(男性20例,女性90例)、30名健康对照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7A,TNF-α,IFN-α)的水平,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与女性pSS患者相比较,男性pSS口眼干燥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P-SEP)对RA患者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33例RA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RA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组58例,RA无感染组75例,其中RA活动期43例和RA稳定期32例。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测试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P-SEP,分析其与白细胞、ESR、CRP等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连续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