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并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因此,为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巧用案例进行教学,以便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活泼、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案例;初中政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6701
初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学生因此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师讲生听的模式,学生参与性不强,使得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只有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适当地引入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对政治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才能全面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如何巧用案例来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仅供参考。
一、明确角色定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不阻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才是良性的课堂。但在以往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明确好角色的定位,只是单纯地认为学生只要“听我说”成绩就能够提高,凡是失败的教学,原因都是学生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是被动的,思维是禁锢的,吸收知识的效率当然是低下的。因此,教师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教师便可利用本章内容的特点以及相关案例,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前,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以下问题:“什么是潜能?潜能分为几种?你觉得自己是个有潜能的人吗?”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一环节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分析讲解完课本上的知识后,教师再导入案例,如一些名人事迹,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潜能的故事。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培养,课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提升。
二、明确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案例
每一节政治课,教师都需要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但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弃学生的感受于不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教学目标的调整,重点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但受到教学大纲与课堂时长的影响,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完规定的政治知识。在学生感受与教学目标之间,教师难以两者兼顾。为此,教师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案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涉及的内容较多也较广,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但由于涉及的内容层面较多,教学时容易发生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课本重点在防范侵害上,而不是强调社会的危险性上。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该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而不是选择偏离教学目标的案例。但与本课相关的其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全面的了解。
三、鼓励学生交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前文说到,政治课程的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来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教师便可引入以下案例:(1)作者小A的作品被人剽窃、盗用后,他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还是用拳头解决问题?(2)小B在学校内,受到了高年级同学的欺负,他应该怎么做?面对以上案例,学生各持己见,但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倾听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想法,最后进行组内的总结归纳,由组长代为发言。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又增强了政治课程的实践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关注經典案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从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可知,课内引入的案例越经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经典案例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其蕴含的知识内容远高于其他常规案例,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三观的形成,均有着较好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收集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在适当的时候引入课堂,供学生参考学习。
例如在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课时,教师需要告知学生:顽强的品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难题,顽强是一朵绚丽的花,只有其盛开,才会将我们的人生点缀得更加精彩。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引入霍金、海伦·凯勒等名人事迹,顽强的品质让他们永不言败,进而开出了灿烂的生命之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相继说出自己所知的名人事迹,从而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总之,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用案例,需要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选择教学案例、鼓励学生交流总结、关注相关经典案例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案例;初中政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6701
初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学生因此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师讲生听的模式,学生参与性不强,使得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只有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适当地引入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对政治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才能全面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如何巧用案例来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仅供参考。
一、明确角色定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不阻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才是良性的课堂。但在以往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明确好角色的定位,只是单纯地认为学生只要“听我说”成绩就能够提高,凡是失败的教学,原因都是学生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是被动的,思维是禁锢的,吸收知识的效率当然是低下的。因此,教师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教师便可利用本章内容的特点以及相关案例,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前,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以下问题:“什么是潜能?潜能分为几种?你觉得自己是个有潜能的人吗?”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一环节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分析讲解完课本上的知识后,教师再导入案例,如一些名人事迹,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潜能的故事。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培养,课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提升。
二、明确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案例
每一节政治课,教师都需要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但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弃学生的感受于不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教学目标的调整,重点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但受到教学大纲与课堂时长的影响,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完规定的政治知识。在学生感受与教学目标之间,教师难以两者兼顾。为此,教师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案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涉及的内容较多也较广,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但由于涉及的内容层面较多,教学时容易发生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课本重点在防范侵害上,而不是强调社会的危险性上。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该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而不是选择偏离教学目标的案例。但与本课相关的其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全面的了解。
三、鼓励学生交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前文说到,政治课程的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来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教师便可引入以下案例:(1)作者小A的作品被人剽窃、盗用后,他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还是用拳头解决问题?(2)小B在学校内,受到了高年级同学的欺负,他应该怎么做?面对以上案例,学生各持己见,但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倾听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想法,最后进行组内的总结归纳,由组长代为发言。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又增强了政治课程的实践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关注經典案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从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可知,课内引入的案例越经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经典案例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其蕴含的知识内容远高于其他常规案例,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三观的形成,均有着较好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收集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在适当的时候引入课堂,供学生参考学习。
例如在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课时,教师需要告知学生:顽强的品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难题,顽强是一朵绚丽的花,只有其盛开,才会将我们的人生点缀得更加精彩。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引入霍金、海伦·凯勒等名人事迹,顽强的品质让他们永不言败,进而开出了灿烂的生命之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相继说出自己所知的名人事迹,从而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总之,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用案例,需要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选择教学案例、鼓励学生交流总结、关注相关经典案例四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