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问题主要围绕研究其师德现状、原因和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通过立足便于实施操作,划分师德规范结构层次;摒弃生硬灌输,以内化促养成;结合现有法律规定,重新构建师德规范;立足现实生活,从“理想”回归“现实”等措施,促进“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
青年教师 师德规范 师德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批“80后”青年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走上神圣讲坛,担负教书育人重任。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对这个群体师德状况作些探讨和研究很有必要。
一、“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做人、从教的核心要素。大部分研究者则认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主流是积极和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从“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自身特点来看:一是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弊病,敢于创新,但是大多重业务、轻思想,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不拘小节,师表意识淡薄;二是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但是相对缺少实际工作锻炼,缺乏社会磨砺,社会阅历较浅,大多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三是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竞争意识较强,但是大多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和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合作观念较弱,职业认同感低;四是怀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进取心较强,但是大多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深入探索与深刻研究;五是求知欲望强烈,渴望继续深造,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倾向;六是年龄与学生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但是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
从“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状况来看:一是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水平、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整体道德水平以及某些层面的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道德水平也具有不同层次性特点。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显然违背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二是高校所制定的师德标准过高。传统的师德建设过多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理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80后”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从事职业尚处在适应阶段,对他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四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性不足,师德建设来源于实践需求,又能解决现实中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缺乏应用价值;五是缺乏正确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二、“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从外部原因来看,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容易出现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实惠轻道义等一系列变化,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易受到这些思想影响。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一些落后、腐朽思想和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乘虚而入,一些缺少分辩力的青年教师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盲目崇拜,良萎不分,迷失自我方向,丧失价值判断能力。三是制度保障不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颁布后历时6年多未及时修改完善。部分省市和高校出台了自己制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缺乏具体的贯彻落实的制度和措施。
从内部原因来看,一是某些高校对教师师德建设缺乏应有重视。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拔尖人才培养,普遍重视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知识结构优化,强调业务培养而忽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二是政策导向出现偏差。高校对师德建设缺乏系统的政策性规定和规范性要求,使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业行为时,缺乏可参照标准。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滞后。思想政治工作重学生轻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多,关注不够;缺乏一支愿意并自觉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针对性不强,切入点不准,力度不够。四是师德建设过程过于简单化。采用说教方式对教师进行師德知识和规范的硬性灌输,使得教师心生厌倦、对师德教育持排斥态度。五是较低经济待遇影响。我国高校人事分配、管理等制度与师德要求不配套,对青年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不够。
从青年教师自身原因来看,一是长效的新教师道德培养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青年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教育培训,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储备先天不足;刚从学校毕业就很快走上讲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太快,心理准备不足;缺少对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体会和真切感受。二是青年教师自身素质欠缺。部分青年教师思想理论基础不扎实,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不能有效抵制社会消极现象;放松理论学习和头脑武装,忽视自身道德修养。三是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特点决定。他们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比较熟悉,但容易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更强调个体独立性和个性张扬,对社会责任义务的认识把握和自觉承担有所弱化。
三、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促进“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
近些年来,师德教育方面探讨偏重教育和灌输,如何针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定与他们年龄、成长成才规律相契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待深入探讨。师德内蕴于教师内心,外现于其行为。“生硬的教育和说教型灌输都是外在手段……难以取得效果。”应尝试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探索一种从说教的方式向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从以灌输让教师被动接受的方式,向以养成促教师主动内化的方式转变。
1.立足便于实施操作,划分师德规范结构层次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性。西方国家注重区分师德规范的不同层次,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
(1)师德理想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和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指明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美国的师德理想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不仅美国重视这个层次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师德理想也体现了这个方面要求。1966年10月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的师德理想是:“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
(2)师德原则
它是以师德理想为基础,受师德理想制约的指导教师行为的第二层次准则。主要包括对待学生和事业两个方面。一要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力争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二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的水准,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师德规则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三层次,也即最低要求。在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师德规则所占比重最大,它反映的是作为一个称职教师最基本要求。与师德理想、师德原则相比,美国的师德规则更加明确和具体,在教育实践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制约着教师在课堂内外各方面表现。这些规则包括教师对待学生和专业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不得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利益;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不得随意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信息;二是在对待专业方面:教师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做虚假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相关重要事实;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不得造谣中伤或诽谤同事等。《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具体师德规则如下: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具有必要的德、智、体的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尽一切可能与家长密切合作;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应参加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工作;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应避免学生发生事故意外等。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是专门就师德问题公布的文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定也反映着有关师德要求。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包括具体的行为规则,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体现出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發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理想发挥激励作用,原则发挥指导作用,规则发挥约束作用。它们给我们的启示是:师德尤其是青年教师师德培养应当注重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从教育实践来看,应是一个自我养成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循序渐进过程。
2.摒弃生硬灌输,以内化促养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既不是先天具有,也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建立在学习和实践基础上,经过长期磨练形成的。西方国家虽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职前和职后的培训过程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程进行简单灌输或空洞说教,而是将其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养成。西方国家的师德教育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教育之中;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首先是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强调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性的说教或硬性的灌输作为主要模式。但在新时期,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教师专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教师备选者和在职教师来说,教师职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师德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趋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者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道德的表现方式具有一定隐蔽性。对于道德的考核、评价、衡量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对于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只能有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这些都与人的趋利本能和惰性相互排斥、相互矛盾。所以道德永远只是一个反复磨练、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对于职业道德和师德的追求也必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入职时间不长、尚处于职业适应期的“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更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修炼的艰苦过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是要通过不断的修养,逐步生成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慎独的人。
3.结合现有法律规定,重新构建师德规范
传统认为,道德只通过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而非法律的强制处罚。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化身”,由此对教师提出远高于其他职业的职业道德及人格修养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期待,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在西方国家,师德规范的提出是基于社会法律准绳的,各种行为规则都必须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它首先是对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制定。因此,在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规定、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习惯。
4.应立足现实生活,从“理想”回归“现实”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应从“高尚”走向“朴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高尚的师德固然需要崇高的理想来引导,但仅有“理想”是不够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只有道德理想的制约,而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规则的约束,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往往只能约束少数人而忽略多数人,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这一点早已被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所佐证。因此,不能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和高尚而无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期待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应现实一些,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使“80后”高校青年教师首先从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公职人员的角色上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的道德义务。此外,还应借鉴移植国外重视“朴素”道德的做法,要求教师遵守那些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准则。如果我们的师德规范能从“高尚”回归“朴素”,从看似平常的小事和细微处着眼,更加符合人性,更加符合生活发展的实际,那么“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更容易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行为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申晶晶.“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王雅岚,周竞学.论师德建设的内涵及策略[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1).
[3]葛晨光.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陈润羊,李勇.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11,(2).
[5]陈孔国,徐小林,崔坤.师德养成读本[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6]王颖.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13).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课题(编号:2009MSZ019),广西高校师资研究课题(师研[2010]1号)、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青年教师 师德规范 师德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批“80后”青年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走上神圣讲坛,担负教书育人重任。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对这个群体师德状况作些探讨和研究很有必要。
一、“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做人、从教的核心要素。大部分研究者则认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主流是积极和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从“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自身特点来看:一是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弊病,敢于创新,但是大多重业务、轻思想,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不拘小节,师表意识淡薄;二是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但是相对缺少实际工作锻炼,缺乏社会磨砺,社会阅历较浅,大多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三是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竞争意识较强,但是大多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和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合作观念较弱,职业认同感低;四是怀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进取心较强,但是大多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深入探索与深刻研究;五是求知欲望强烈,渴望继续深造,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倾向;六是年龄与学生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但是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
从“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状况来看:一是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水平、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整体道德水平以及某些层面的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道德水平也具有不同层次性特点。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显然违背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二是高校所制定的师德标准过高。传统的师德建设过多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理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80后”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从事职业尚处在适应阶段,对他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四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性不足,师德建设来源于实践需求,又能解决现实中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缺乏应用价值;五是缺乏正确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二、“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从外部原因来看,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容易出现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实惠轻道义等一系列变化,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易受到这些思想影响。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一些落后、腐朽思想和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乘虚而入,一些缺少分辩力的青年教师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盲目崇拜,良萎不分,迷失自我方向,丧失价值判断能力。三是制度保障不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颁布后历时6年多未及时修改完善。部分省市和高校出台了自己制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缺乏具体的贯彻落实的制度和措施。
从内部原因来看,一是某些高校对教师师德建设缺乏应有重视。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拔尖人才培养,普遍重视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知识结构优化,强调业务培养而忽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二是政策导向出现偏差。高校对师德建设缺乏系统的政策性规定和规范性要求,使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业行为时,缺乏可参照标准。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滞后。思想政治工作重学生轻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多,关注不够;缺乏一支愿意并自觉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针对性不强,切入点不准,力度不够。四是师德建设过程过于简单化。采用说教方式对教师进行師德知识和规范的硬性灌输,使得教师心生厌倦、对师德教育持排斥态度。五是较低经济待遇影响。我国高校人事分配、管理等制度与师德要求不配套,对青年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不够。
从青年教师自身原因来看,一是长效的新教师道德培养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青年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教育培训,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储备先天不足;刚从学校毕业就很快走上讲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太快,心理准备不足;缺少对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体会和真切感受。二是青年教师自身素质欠缺。部分青年教师思想理论基础不扎实,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不能有效抵制社会消极现象;放松理论学习和头脑武装,忽视自身道德修养。三是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特点决定。他们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比较熟悉,但容易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更强调个体独立性和个性张扬,对社会责任义务的认识把握和自觉承担有所弱化。
三、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促进“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
近些年来,师德教育方面探讨偏重教育和灌输,如何针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定与他们年龄、成长成才规律相契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待深入探讨。师德内蕴于教师内心,外现于其行为。“生硬的教育和说教型灌输都是外在手段……难以取得效果。”应尝试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探索一种从说教的方式向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从以灌输让教师被动接受的方式,向以养成促教师主动内化的方式转变。
1.立足便于实施操作,划分师德规范结构层次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性。西方国家注重区分师德规范的不同层次,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
(1)师德理想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和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指明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美国的师德理想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不仅美国重视这个层次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师德理想也体现了这个方面要求。1966年10月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的师德理想是:“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
(2)师德原则
它是以师德理想为基础,受师德理想制约的指导教师行为的第二层次准则。主要包括对待学生和事业两个方面。一要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力争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二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的水准,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师德规则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三层次,也即最低要求。在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师德规则所占比重最大,它反映的是作为一个称职教师最基本要求。与师德理想、师德原则相比,美国的师德规则更加明确和具体,在教育实践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制约着教师在课堂内外各方面表现。这些规则包括教师对待学生和专业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不得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利益;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不得随意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信息;二是在对待专业方面:教师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做虚假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相关重要事实;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不得造谣中伤或诽谤同事等。《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具体师德规则如下: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具有必要的德、智、体的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尽一切可能与家长密切合作;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应参加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工作;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应避免学生发生事故意外等。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是专门就师德问题公布的文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定也反映着有关师德要求。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包括具体的行为规则,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体现出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發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理想发挥激励作用,原则发挥指导作用,规则发挥约束作用。它们给我们的启示是:师德尤其是青年教师师德培养应当注重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从教育实践来看,应是一个自我养成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循序渐进过程。
2.摒弃生硬灌输,以内化促养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既不是先天具有,也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建立在学习和实践基础上,经过长期磨练形成的。西方国家虽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职前和职后的培训过程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程进行简单灌输或空洞说教,而是将其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养成。西方国家的师德教育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教育之中;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首先是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强调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性的说教或硬性的灌输作为主要模式。但在新时期,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教师专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教师备选者和在职教师来说,教师职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师德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趋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者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道德的表现方式具有一定隐蔽性。对于道德的考核、评价、衡量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对于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只能有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这些都与人的趋利本能和惰性相互排斥、相互矛盾。所以道德永远只是一个反复磨练、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对于职业道德和师德的追求也必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入职时间不长、尚处于职业适应期的“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更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修炼的艰苦过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是要通过不断的修养,逐步生成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慎独的人。
3.结合现有法律规定,重新构建师德规范
传统认为,道德只通过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而非法律的强制处罚。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化身”,由此对教师提出远高于其他职业的职业道德及人格修养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期待,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在西方国家,师德规范的提出是基于社会法律准绳的,各种行为规则都必须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它首先是对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制定。因此,在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规定、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习惯。
4.应立足现实生活,从“理想”回归“现实”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应从“高尚”走向“朴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高尚的师德固然需要崇高的理想来引导,但仅有“理想”是不够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只有道德理想的制约,而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规则的约束,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往往只能约束少数人而忽略多数人,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这一点早已被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所佐证。因此,不能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和高尚而无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期待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应现实一些,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使“80后”高校青年教师首先从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公职人员的角色上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的道德义务。此外,还应借鉴移植国外重视“朴素”道德的做法,要求教师遵守那些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准则。如果我们的师德规范能从“高尚”回归“朴素”,从看似平常的小事和细微处着眼,更加符合人性,更加符合生活发展的实际,那么“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更容易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行为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申晶晶.“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王雅岚,周竞学.论师德建设的内涵及策略[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1).
[3]葛晨光.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陈润羊,李勇.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11,(2).
[5]陈孔国,徐小林,崔坤.师德养成读本[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6]王颖.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13).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课题(编号:2009MSZ019),广西高校师资研究课题(师研[2010]1号)、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