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复学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它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学科,仅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现代康复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战伤致残人员的康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指导思想是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其他措施,对残疾者进行训练或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以尽量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由健全人与残疾人相伴组成。残疾人本应与健全人一样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由于身体的障碍,他们的权利和尊严往往受到损害,参与机会受到限制,生活和劳动能力受到影响。因此,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社会成员的身份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创造并享受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构成了现代康复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奋斗目标。
目前,世界上各类残疾者约有6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0%。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病残疾以及综合残疾的人数,就有6千多万之众,约占人口的5%。
随着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在逐步增加,老年病和慢性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康复的对象还应包括老年人和慢性病人。面对如此众多的康复对象,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我国开展康复工作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现代康复学的核心内涵是强调对康复对象进行全面康复,即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
1、医疗康复
凡是在医学上为达到康复目的而应用的功能诊断、治疗训练、预防的技术和科学,均称为医疗康复。
医疗康复的工作内容包括残疾的预防、残疾的功能评定和残疾的康复治疗。医疗康复的主要手段有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治疗、康复工程等,必要时还要应用手术治疗。其中运动治疗是让患者在治疗人员或器械的帮助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是以克服运动障碍、矫正姿势为目的的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是使用电、热、冷、光、水、磁、超声等科技手段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恢复肌力和协调动作的方法;作业治疗主要是训练残疾者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动作,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语言治疗是对失语、口吃、听力障碍的患者进行训练,尽可能恢复其听说能力;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科学测定和疏导,使其改变畸形心理,获得重返社会所必须的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营养治疗是拟定合理的食谱,以保证不同类型的患者摄入必需的营养;康复工程是应用电子、机械材料等为残疾者设计、制作假肢和矫形器,以补偿其功能的不足和感官的缺陷。
医疗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基础,在康复的全面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的对象是残疾青少年和幼儿,它的内容是对肢残者进行普通教育,对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者进行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通过认知训练、纠正法训练、社会适应训练,语文、数学的学习,自然、卫生等常识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其智力水平。让他们学会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适应社会作准备。
3、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咨询指导、职业智力的测定、就业前的职业教育与训练、就业安置以及就业后的随访等项工作。通过以上系列工作使残疾者最终具有从事某项适当工作的能力。职业康复的根本任务是:既要帮助残疾者掌握技能,为他们创造发挥潜在能力的机会,也要启发他们积极对待工作和认识自我价值。
4、社会康复
社会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和保证医疗、教育和职业康复的进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残疾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使残疾人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自强自立,不受歧视和虐待,完全享有做人的权利、尊严和公正待遇,充分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
现代康复学是一门涉及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这一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残疾人全面康复实践活动,可分为两类:
一是集中方式,如美、英、法、德、日本等国所建立的康复中心和于1988年落成并投入运转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其优点是设备先进、专业技术性高,可为残疾人提供高水平的康复服务。同时还能进行研究和培训工作,是基层康复工作的指导中心。其缺点是费用高、容纳量小、受益面窄,并不可避免地造成残疾人与家庭生活隔离。
二是分散方式,即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弥补了集中方式的缺点,它动员和协调基层有关部门及人员,包括残疾人自己及其家庭成员。开发基层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残疾人在家庭及社区就可以得到经济、有效的全面康复服务。费用低、受益面大、康复技术便于掌握,社区康复顺应了绝大多数残疾者的康复需求,近年来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倡导。
现代康复学对我国来说,是80年代中期才开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卫生部、中国残联、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的共同推动下,这项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毕竟还处于初创阶段,同国外的发展现状相比差距很大。这些差距表现在:①康复观念还比较淡薄、肤浅,甚至还没有被社会以至医学界的一些同仁真正的理解和接受。②康复机构的发展和建设缺乏统一的科学管理标准。③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进展缓慢,康复医疗手段不完善。④专业队伍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⑤康复功能评估、康复工程开发不完善。虽然许多地方建立了康复站,不少医院设立了康复科等机构,但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工作范围狭窄,并不具备现代康复学所要求的内容。
现代康复学的发展水平在国际社会中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康复学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在我国刚刚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开始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祖国传统的康复手段。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社会各界和康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现代康复学在未来的年代里必将继续得到发展,并造福于民众。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由健全人与残疾人相伴组成。残疾人本应与健全人一样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由于身体的障碍,他们的权利和尊严往往受到损害,参与机会受到限制,生活和劳动能力受到影响。因此,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社会成员的身份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创造并享受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构成了现代康复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奋斗目标。
目前,世界上各类残疾者约有6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0%。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病残疾以及综合残疾的人数,就有6千多万之众,约占人口的5%。
随着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在逐步增加,老年病和慢性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康复的对象还应包括老年人和慢性病人。面对如此众多的康复对象,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我国开展康复工作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现代康复学的核心内涵是强调对康复对象进行全面康复,即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
1、医疗康复
凡是在医学上为达到康复目的而应用的功能诊断、治疗训练、预防的技术和科学,均称为医疗康复。
医疗康复的工作内容包括残疾的预防、残疾的功能评定和残疾的康复治疗。医疗康复的主要手段有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治疗、康复工程等,必要时还要应用手术治疗。其中运动治疗是让患者在治疗人员或器械的帮助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是以克服运动障碍、矫正姿势为目的的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是使用电、热、冷、光、水、磁、超声等科技手段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恢复肌力和协调动作的方法;作业治疗主要是训练残疾者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动作,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语言治疗是对失语、口吃、听力障碍的患者进行训练,尽可能恢复其听说能力;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科学测定和疏导,使其改变畸形心理,获得重返社会所必须的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营养治疗是拟定合理的食谱,以保证不同类型的患者摄入必需的营养;康复工程是应用电子、机械材料等为残疾者设计、制作假肢和矫形器,以补偿其功能的不足和感官的缺陷。
医疗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基础,在康复的全面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的对象是残疾青少年和幼儿,它的内容是对肢残者进行普通教育,对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者进行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通过认知训练、纠正法训练、社会适应训练,语文、数学的学习,自然、卫生等常识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其智力水平。让他们学会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适应社会作准备。
3、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咨询指导、职业智力的测定、就业前的职业教育与训练、就业安置以及就业后的随访等项工作。通过以上系列工作使残疾者最终具有从事某项适当工作的能力。职业康复的根本任务是:既要帮助残疾者掌握技能,为他们创造发挥潜在能力的机会,也要启发他们积极对待工作和认识自我价值。
4、社会康复
社会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和保证医疗、教育和职业康复的进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残疾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使残疾人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自强自立,不受歧视和虐待,完全享有做人的权利、尊严和公正待遇,充分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
现代康复学是一门涉及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这一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残疾人全面康复实践活动,可分为两类:
一是集中方式,如美、英、法、德、日本等国所建立的康复中心和于1988年落成并投入运转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其优点是设备先进、专业技术性高,可为残疾人提供高水平的康复服务。同时还能进行研究和培训工作,是基层康复工作的指导中心。其缺点是费用高、容纳量小、受益面窄,并不可避免地造成残疾人与家庭生活隔离。
二是分散方式,即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弥补了集中方式的缺点,它动员和协调基层有关部门及人员,包括残疾人自己及其家庭成员。开发基层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残疾人在家庭及社区就可以得到经济、有效的全面康复服务。费用低、受益面大、康复技术便于掌握,社区康复顺应了绝大多数残疾者的康复需求,近年来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倡导。
现代康复学对我国来说,是80年代中期才开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卫生部、中国残联、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的共同推动下,这项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毕竟还处于初创阶段,同国外的发展现状相比差距很大。这些差距表现在:①康复观念还比较淡薄、肤浅,甚至还没有被社会以至医学界的一些同仁真正的理解和接受。②康复机构的发展和建设缺乏统一的科学管理标准。③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进展缓慢,康复医疗手段不完善。④专业队伍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⑤康复功能评估、康复工程开发不完善。虽然许多地方建立了康复站,不少医院设立了康复科等机构,但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工作范围狭窄,并不具备现代康复学所要求的内容。
现代康复学的发展水平在国际社会中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康复学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在我国刚刚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开始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祖国传统的康复手段。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社会各界和康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现代康复学在未来的年代里必将继续得到发展,并造福于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