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生反学校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广泛存在于中职生群体中,理解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和形成因素有重要意义。个案研究的分析表明,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包括逆反性、群体性和玩乐性。中职生反学校文化形成因素有内在和外在因素,其中,内在因素是归属需要和家庭需要,外在因素是社会、家庭影响和同伴影响。
关键词: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特征;形成机制
作者简介:章华丽,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秦缜铮,女,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航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8-0018-04
反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源于西方,被视为劳工阶层子女对中产阶层主导的学校主流文化的反抗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劳工阶级文化在学校里的一种延伸。[1]然而,这种解释的阶级立场有其明显局限性,国内学者认为,“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实质上是校园主流文化中根本价值观念之异化”[2],这一释义更加贴近我国实际,并且在一定程度认可了反学校文化存在的必然性。中职生反学校文化是指存在于中职生群体中,与学校的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相对立的文化。那么,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因素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还须要回到中职生自身。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三个典型案例,以期更为清晰地呈现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和形成因素。
一、案例概况描述
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丰富多样,也反映了部分中职学生在校学习的真实状态和特定年龄阶段的独特内心世界。为更好地理解和揭示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与形成因素,本文结合以下三个案例来分析。
案例一:
小李,男,中专二年级。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属于班中易被忽视型。家庭情况:父母正当职业,家长表哥表姐均为大学生。刚进学校的中考成绩排名班级前十,被选为体育委员,上课认真听讲,由于人个子比较高,因此坐在倒数第二排。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后,小李学习成绩在班中倒数10内,同时开始抽烟,结交女友。小李说,进入中专后,男生普遍会认为学习好,学习认真是“傻子”的体现,在他上课听讲的时候,后面的差生会用纸头扔他,或者直接嘲笑他,因为“面子”以及能在班中不被当“傻子”,他只有选择睡觉,然后在课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游戏上,才能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同时开始谈恋爱,无法再回归到学习状态。
案例二:
小毛,男,中专二年级。性格:容易冲动,性格开朗,属于班中的搞笑型。家庭情况:父母,无正规职业,靠打零工谋生,有个哥哥,属于“小混混”。在刚进学校是,中考成绩班中第一,被班主任选为学习委员,军训表现良好,开学之后的学习十分认真,上课表现积极。在一次体育课中,与同学开玩笑,无意间引起该同学心中不快,将事情告诉高年级学生小王,随后小王叫出若干朋友,在男厕对小毛进行“教育”。班主任由于是女性无法进入男厕,所以处理过程滞后,但双方矛盾没有恶化。过后的两三周,小毛开始转变,上课变得不再积极,乐于结交当时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开始学会抽烟,在校外“认大哥”,因为圈中朋友需要,小毛彻夜不睡觉,与他们在酒吧玩耍,陪打游戏等。学习成绩至此始终是班级倒数,一年级下半学期因为抽烟被处分。
案例三:
小姜,女,中专二年级。性格:开朗,爱交朋友,属于班中的活跃生,加上外表靓丽,在进入中专刚开始如鱼得水。家庭情况:离异,跟母亲,职业是教师。刚进学校时,中等生,成绩不算突出,但期中考试都能在75以上,班中活动也积极参与。但是在期中考试后,通过人人网络,结识了上一届学长C,之后两人开始恋爱。该学长C不爱读书,抽烟,打架等都有涉及,在同届有一个女友。因此被当时在谈的女友小张发现后,现女友找了3个其他同年级女生,将小姜拉到厕所“教育”并警告她立刻分手。过后小姜和C分手,但是从此一蹶不振,开始结交一些“有势力”的人员,并且越来越叛逆。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开始染发,旷课,并与班主任顶撞,处分。
二、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
“反学校文化”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国外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所得到的反映学生思想的话语来展示其反学校文化的内含元素,而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相关文献对学生反学校文化特征的把握主要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这种判断依据就是是否存在逆反行为。然而关于反学校文化的具体特征,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做出专门的归纳和解释。但是,综合已有研究对反学校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的表述,以及上述三个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典型元素,可以尝试归纳出中职生反学校文化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逆反性
逆反性是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其逆反特性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学校和教师越是明确规定要做到的东西,他们越是喜欢打破。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逆反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学校权威的反抗,如威利斯(Willis)所言:“反学校文化最基本、最明显、最明确的表现是对‘权威’根深蒂固的彻底反抗”。[3]这里所谓的学校权威,主要是指学校权威的代表者,包括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则体系,以及从校长到各级教师中所有对学校制度及规则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中职生对学校权威的反抗主要通过逆反行为来体现,表现为侮辱师长、酗酒赌博和打架斗殴等直接、外显的对抗方式以及上课睡觉、迟到旷课和奇装异服等间接、内隐的表达方式。如在上述三个案例中,小李上课睡觉,小毛抽烟,小姜染发、旷课、顶撞班主任,都是典型的逆反行为表现。
(二)群体性
由于反学校文化属于非正式领域,因此,这里的群体主要是有别于学校主流正式群体的非正式群体,但这种非正式的结合更加倾向于消极的一面,常常与校纪校规和正式群体相抵触。反学校文化的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反学校文化并非个体现象,对于群体的重要性,反学校文化的成员都特别深谙于心。案例中的小李、小毛和小姜都有其所在群体和组织,如小李和后排的“差生”,小毛和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小姜和一些“有势力”的人员。组织行为学认为,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以及进一步的活动和机遇。[4]此外,反学校文化的群体性特征还体现在群体成员的行为一致性,特别是偏差行为的一致性,从而共同构筑其反学校文化的群体性典型表征。小李这样描述他和群体的关系:“一打游戏么,就是会到很晚咯,上课就睡觉咯,再说就算你不想打,一次两次不陪,会有影响的。就是比如说前段时间期中考试,我想听了,所以有几晚我没打游戏,然后上课就听听了,因为我不是个子高,坐在后面,结果他们就用纸头扔我,或者在后面嘲笑我。”可见“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是小李和后排“差生”的群体性典型表征之一。 (三)玩乐性
在很多方面,“乐子”是非正式群体特有的工具,而命令则是正式机构特有的工具。[3]反学校文化成员认为,与自己“好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己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好学生”只知道读书,他们过得死气沉沉,顺从权威,毫无个性可言。因此,玩乐性是反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能够使反学校文化成员获得可以区别于其他群体特别是“好学生”的独特性和优越感,小李说:“好学生像傻子一样,不打游戏什么都不干,就读书。”此外,玩乐也是他们愿意继续留在学校里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来学校就是为了玩”、“人生在世,唯有快乐二字最重要”。玩乐作为一种工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打发无聊、缓解压力、释放自我等,因此,在玩乐面前,教师所认为的责任感和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显得格外苍白无力。从上述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小李和后排“差生”的重要共同语言就是打游戏,而小毛更是“乐于结交当时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并且彻夜不睡觉,与他们在酒吧玩耍,陪打游戏等”。
三、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因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职生反学校文化体现出其鲜明的逆反性、群体性和玩乐性的特征,那么,在这些特征背后,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在已有研究中,主张反学校文化主要是青少年自我主动建构的有威利斯(Willis)、阿普尔(Apple)等,主张反学校文化主要是青少年受外界影响而形成的有莫顿(Merton)、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等。[5]因此,关于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来探讨其形成因素,以便更加清晰地呈现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指中职生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而产生的自我需求,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中职生独特个性心理的内在需求体现。
1.归属需要。归属需要是指参加一定的组织或依附于某个团体的需要,被团体接纳,社会接纳和寻求认同的需要,包括爱和安全感的需要。[6]从上述案例来看,小李“只有上课选择睡觉,然后在课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游戏上,才能与朋友们有共同语言”,小毛“乐于结交当时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因为圈中朋友需要,与他们在酒吧玩耍,陪打游戏等”,小李和小毛“与朋友们有共同语言、找到群体归属”这一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上课认真听讲、获得优异成绩对他们的吸引力。而小姜“因与学长C恋爱而被其女友‘教育’,之后便开始结交一些‘有势力’的人员”,则体现了小姜较为强烈的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可见,归属需要是中职生发生观念行为转变的动力之一,也是反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中职生来说,归属需要的满足可以给他们带来温暖、爱和安全感,亦能够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校园环境。
2.独立需要。中职生的年龄一般都处于15-20岁这个阶段,自我意识有了较大发展,成人感增强,并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一方面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但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强烈自尊心的驱使,不太愿意听取其他成人的意见和说教。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父母还有教师对中职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正向干预和引导力较低。当小李被问及父母对他在校的表现了解多少时,小李说“他们就是一直说我打游戏,不好好学,其他不知道。”可见小李很少告知父母他在学校的情况。在对教师的态度方面,小李和小姜表现出了一致性,小李告诉笔者“我们都认为找老师很傻的,好不好。所以后面也就不听(课)了,反正好好读了,感觉更麻烦。而且也听不懂,别装了。”而小姜在老师面前总是沉默不语,小姜的班主任这样评价小姜的态度:“小姜不喜欢与老师交流,但她不顶撞老师,你问她也基本出于沉默状态,所以很难沟通。”可见,他们都没有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意愿,习惯于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二)中职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外在因素
中职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构成了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内在动因,而这些内在需求也只有通过与适当的外在条件的相互作用,才会转化为外显的态度和行为。
1.社会、家庭影响。在“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读中职”这种普遍社会观念的影响下,部分中职学生家长也抱有同样的观念,对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希望,存在消极应对的倾向。当笔者问及小李是否有和父母交流一下目前的状况时,小李说:“他们不会听的,他们只会和我说,我表哥我表姐什么什么大学,多么多么好,我多么多么差。”小毛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也做出了类似的反馈:“他们不管我的,读不好也就说几句,读的好也就那样。”而小姜班主任也同样这样描述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是一名教师,可能是比较忙的缘故,学校的家长会她通常是不来参加的,对于女儿在校表现,她的母亲并不是特别了解,从交流中会感觉到她母亲处于无奈,逃避的状态。”
中职生承受着学习、考试和就业等带来的各种压力,却无法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宽容、支持和认同,这样会让他们较早得形成自卑感和不公平感,同时在受挫的情况下,转而抱怨社会环境的黑暗而产生反叛心态。小李无奈地对笔者说:“其实我也想好好读书,可现在进了中专,怎么读?尤其是男生。”中职生处于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的发展关键期[7],若未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则会产生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自我同一性混乱。当个体的自我价值观念难以获得统一和稳定时,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变。因此,反学校文化成员通过构筑属于自己的消极文化形象——反学校文化群体,并以此来进行自我释放和焦虑缓解,寻求一种变相的自我保护,从而使得反学校文化得以形成、渗透和扩散。
2.同伴影响。在确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时,同伴关系对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特别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影响。小李说:“其实也不是我不想读书,只是真的没办法读,我自己也喜欢打游戏,所以后来和团支书他们(小李转变之前的玩伴)没什么共同语言,然后就和XX他们在一起玩了。”可见,对他而言,和一群有相同兴趣爱好(喜欢打游戏)的同伴在一起十分重要的,受这一群同伴的影响,小李不得不每晚陪同他们一起打游戏,连期中考试期间也无法幸免。这种共同语言的吸引力也同样在小毛身上有所体现。小毛说:“和他们(班中其他反学校文化成员)一起打打游戏,大家挺有共同语言,在一起挺开心。” 对于中职生而言,由于同龄人之间有着类似的兴趣爱好、经历和生活体验,他们会更加理解对方,为营造属于自己的安全关系网络,中职生彼此模仿参照和相互影响。由于价值观念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8]同辈群体及其成员之间相互传播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有共同认同的特有的文化意识,是构成反学校文化的基本条件。
四、反思
综上所述,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逆反性、群体性和玩乐性特征,正是由于其内在的归属需要和独立需要,以及外在的社会、家庭影响和同伴影响而导致的。其中的关联性在于,逆反性的产生与独立需要和社会、家庭影响密切相关,而玩乐性、群体性的形成与归属需要和同伴影响密切相关。随后,这些特征在与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逐渐被强化和固定。
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相对自主性证明了任何结构或组织所刻意强调的规则、要求和目标都有可能遭到一些抵制和挫败,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本身会进而影响主流文化的权威和锋芒,并进而促使主流文化的组织构建者的反省和反思。因此,理解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特征,深入了解其形成因素,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关注中职教育发展的人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促使他们真正站在中职生的角度来理解、接纳和客观的对待他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失范与越轨。但个案分析的局限性亦表明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难以确定其代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补充,以便更好地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钱民辉.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1(2):127-137.
[2]张人杰.校园文化与“反学校文化”[J].教育研究资讯,1994(3):96.
[3]Willis Paul.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39.
[4]凯茨·大卫斯.组织行为学(下)[M].欧阳大丰,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93.
[5]赵小段.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10):18-21.
[6]Smith C P.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Handbook of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37.
[7]B.R.赫根汉.人格心理学[M].冯增俊,何瑾,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151.
[8]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78.
[责任编辑 曹 稳]
关键词: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特征;形成机制
作者简介:章华丽,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秦缜铮,女,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航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8-0018-04
反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源于西方,被视为劳工阶层子女对中产阶层主导的学校主流文化的反抗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劳工阶级文化在学校里的一种延伸。[1]然而,这种解释的阶级立场有其明显局限性,国内学者认为,“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实质上是校园主流文化中根本价值观念之异化”[2],这一释义更加贴近我国实际,并且在一定程度认可了反学校文化存在的必然性。中职生反学校文化是指存在于中职生群体中,与学校的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相对立的文化。那么,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因素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还须要回到中职生自身。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三个典型案例,以期更为清晰地呈现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和形成因素。
一、案例概况描述
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丰富多样,也反映了部分中职学生在校学习的真实状态和特定年龄阶段的独特内心世界。为更好地理解和揭示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与形成因素,本文结合以下三个案例来分析。
案例一:
小李,男,中专二年级。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属于班中易被忽视型。家庭情况:父母正当职业,家长表哥表姐均为大学生。刚进学校的中考成绩排名班级前十,被选为体育委员,上课认真听讲,由于人个子比较高,因此坐在倒数第二排。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后,小李学习成绩在班中倒数10内,同时开始抽烟,结交女友。小李说,进入中专后,男生普遍会认为学习好,学习认真是“傻子”的体现,在他上课听讲的时候,后面的差生会用纸头扔他,或者直接嘲笑他,因为“面子”以及能在班中不被当“傻子”,他只有选择睡觉,然后在课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游戏上,才能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同时开始谈恋爱,无法再回归到学习状态。
案例二:
小毛,男,中专二年级。性格:容易冲动,性格开朗,属于班中的搞笑型。家庭情况:父母,无正规职业,靠打零工谋生,有个哥哥,属于“小混混”。在刚进学校是,中考成绩班中第一,被班主任选为学习委员,军训表现良好,开学之后的学习十分认真,上课表现积极。在一次体育课中,与同学开玩笑,无意间引起该同学心中不快,将事情告诉高年级学生小王,随后小王叫出若干朋友,在男厕对小毛进行“教育”。班主任由于是女性无法进入男厕,所以处理过程滞后,但双方矛盾没有恶化。过后的两三周,小毛开始转变,上课变得不再积极,乐于结交当时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开始学会抽烟,在校外“认大哥”,因为圈中朋友需要,小毛彻夜不睡觉,与他们在酒吧玩耍,陪打游戏等。学习成绩至此始终是班级倒数,一年级下半学期因为抽烟被处分。
案例三:
小姜,女,中专二年级。性格:开朗,爱交朋友,属于班中的活跃生,加上外表靓丽,在进入中专刚开始如鱼得水。家庭情况:离异,跟母亲,职业是教师。刚进学校时,中等生,成绩不算突出,但期中考试都能在75以上,班中活动也积极参与。但是在期中考试后,通过人人网络,结识了上一届学长C,之后两人开始恋爱。该学长C不爱读书,抽烟,打架等都有涉及,在同届有一个女友。因此被当时在谈的女友小张发现后,现女友找了3个其他同年级女生,将小姜拉到厕所“教育”并警告她立刻分手。过后小姜和C分手,但是从此一蹶不振,开始结交一些“有势力”的人员,并且越来越叛逆。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开始染发,旷课,并与班主任顶撞,处分。
二、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特征
“反学校文化”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国外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所得到的反映学生思想的话语来展示其反学校文化的内含元素,而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相关文献对学生反学校文化特征的把握主要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这种判断依据就是是否存在逆反行为。然而关于反学校文化的具体特征,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做出专门的归纳和解释。但是,综合已有研究对反学校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的表述,以及上述三个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典型元素,可以尝试归纳出中职生反学校文化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逆反性
逆反性是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其逆反特性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学校和教师越是明确规定要做到的东西,他们越是喜欢打破。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逆反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学校权威的反抗,如威利斯(Willis)所言:“反学校文化最基本、最明显、最明确的表现是对‘权威’根深蒂固的彻底反抗”。[3]这里所谓的学校权威,主要是指学校权威的代表者,包括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则体系,以及从校长到各级教师中所有对学校制度及规则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中职生对学校权威的反抗主要通过逆反行为来体现,表现为侮辱师长、酗酒赌博和打架斗殴等直接、外显的对抗方式以及上课睡觉、迟到旷课和奇装异服等间接、内隐的表达方式。如在上述三个案例中,小李上课睡觉,小毛抽烟,小姜染发、旷课、顶撞班主任,都是典型的逆反行为表现。
(二)群体性
由于反学校文化属于非正式领域,因此,这里的群体主要是有别于学校主流正式群体的非正式群体,但这种非正式的结合更加倾向于消极的一面,常常与校纪校规和正式群体相抵触。反学校文化的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反学校文化并非个体现象,对于群体的重要性,反学校文化的成员都特别深谙于心。案例中的小李、小毛和小姜都有其所在群体和组织,如小李和后排的“差生”,小毛和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小姜和一些“有势力”的人员。组织行为学认为,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以及进一步的活动和机遇。[4]此外,反学校文化的群体性特征还体现在群体成员的行为一致性,特别是偏差行为的一致性,从而共同构筑其反学校文化的群体性典型表征。小李这样描述他和群体的关系:“一打游戏么,就是会到很晚咯,上课就睡觉咯,再说就算你不想打,一次两次不陪,会有影响的。就是比如说前段时间期中考试,我想听了,所以有几晚我没打游戏,然后上课就听听了,因为我不是个子高,坐在后面,结果他们就用纸头扔我,或者在后面嘲笑我。”可见“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是小李和后排“差生”的群体性典型表征之一。 (三)玩乐性
在很多方面,“乐子”是非正式群体特有的工具,而命令则是正式机构特有的工具。[3]反学校文化成员认为,与自己“好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己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好学生”只知道读书,他们过得死气沉沉,顺从权威,毫无个性可言。因此,玩乐性是反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能够使反学校文化成员获得可以区别于其他群体特别是“好学生”的独特性和优越感,小李说:“好学生像傻子一样,不打游戏什么都不干,就读书。”此外,玩乐也是他们愿意继续留在学校里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来学校就是为了玩”、“人生在世,唯有快乐二字最重要”。玩乐作为一种工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打发无聊、缓解压力、释放自我等,因此,在玩乐面前,教师所认为的责任感和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显得格外苍白无力。从上述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小李和后排“差生”的重要共同语言就是打游戏,而小毛更是“乐于结交当时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并且彻夜不睡觉,与他们在酒吧玩耍,陪打游戏等”。
三、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因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职生反学校文化体现出其鲜明的逆反性、群体性和玩乐性的特征,那么,在这些特征背后,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在已有研究中,主张反学校文化主要是青少年自我主动建构的有威利斯(Willis)、阿普尔(Apple)等,主张反学校文化主要是青少年受外界影响而形成的有莫顿(Merton)、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等。[5]因此,关于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来探讨其形成因素,以便更加清晰地呈现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指中职生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而产生的自我需求,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中职生独特个性心理的内在需求体现。
1.归属需要。归属需要是指参加一定的组织或依附于某个团体的需要,被团体接纳,社会接纳和寻求认同的需要,包括爱和安全感的需要。[6]从上述案例来看,小李“只有上课选择睡觉,然后在课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游戏上,才能与朋友们有共同语言”,小毛“乐于结交当时班中经常去酒吧的几个朋友,因为圈中朋友需要,与他们在酒吧玩耍,陪打游戏等”,小李和小毛“与朋友们有共同语言、找到群体归属”这一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上课认真听讲、获得优异成绩对他们的吸引力。而小姜“因与学长C恋爱而被其女友‘教育’,之后便开始结交一些‘有势力’的人员”,则体现了小姜较为强烈的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可见,归属需要是中职生发生观念行为转变的动力之一,也是反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中职生来说,归属需要的满足可以给他们带来温暖、爱和安全感,亦能够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校园环境。
2.独立需要。中职生的年龄一般都处于15-20岁这个阶段,自我意识有了较大发展,成人感增强,并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一方面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但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强烈自尊心的驱使,不太愿意听取其他成人的意见和说教。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父母还有教师对中职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正向干预和引导力较低。当小李被问及父母对他在校的表现了解多少时,小李说“他们就是一直说我打游戏,不好好学,其他不知道。”可见小李很少告知父母他在学校的情况。在对教师的态度方面,小李和小姜表现出了一致性,小李告诉笔者“我们都认为找老师很傻的,好不好。所以后面也就不听(课)了,反正好好读了,感觉更麻烦。而且也听不懂,别装了。”而小姜在老师面前总是沉默不语,小姜的班主任这样评价小姜的态度:“小姜不喜欢与老师交流,但她不顶撞老师,你问她也基本出于沉默状态,所以很难沟通。”可见,他们都没有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意愿,习惯于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二)中职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外在因素
中职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构成了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内在动因,而这些内在需求也只有通过与适当的外在条件的相互作用,才会转化为外显的态度和行为。
1.社会、家庭影响。在“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读中职”这种普遍社会观念的影响下,部分中职学生家长也抱有同样的观念,对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希望,存在消极应对的倾向。当笔者问及小李是否有和父母交流一下目前的状况时,小李说:“他们不会听的,他们只会和我说,我表哥我表姐什么什么大学,多么多么好,我多么多么差。”小毛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也做出了类似的反馈:“他们不管我的,读不好也就说几句,读的好也就那样。”而小姜班主任也同样这样描述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是一名教师,可能是比较忙的缘故,学校的家长会她通常是不来参加的,对于女儿在校表现,她的母亲并不是特别了解,从交流中会感觉到她母亲处于无奈,逃避的状态。”
中职生承受着学习、考试和就业等带来的各种压力,却无法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宽容、支持和认同,这样会让他们较早得形成自卑感和不公平感,同时在受挫的情况下,转而抱怨社会环境的黑暗而产生反叛心态。小李无奈地对笔者说:“其实我也想好好读书,可现在进了中专,怎么读?尤其是男生。”中职生处于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的发展关键期[7],若未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则会产生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自我同一性混乱。当个体的自我价值观念难以获得统一和稳定时,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变。因此,反学校文化成员通过构筑属于自己的消极文化形象——反学校文化群体,并以此来进行自我释放和焦虑缓解,寻求一种变相的自我保护,从而使得反学校文化得以形成、渗透和扩散。
2.同伴影响。在确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时,同伴关系对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特别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影响。小李说:“其实也不是我不想读书,只是真的没办法读,我自己也喜欢打游戏,所以后来和团支书他们(小李转变之前的玩伴)没什么共同语言,然后就和XX他们在一起玩了。”可见,对他而言,和一群有相同兴趣爱好(喜欢打游戏)的同伴在一起十分重要的,受这一群同伴的影响,小李不得不每晚陪同他们一起打游戏,连期中考试期间也无法幸免。这种共同语言的吸引力也同样在小毛身上有所体现。小毛说:“和他们(班中其他反学校文化成员)一起打打游戏,大家挺有共同语言,在一起挺开心。” 对于中职生而言,由于同龄人之间有着类似的兴趣爱好、经历和生活体验,他们会更加理解对方,为营造属于自己的安全关系网络,中职生彼此模仿参照和相互影响。由于价值观念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8]同辈群体及其成员之间相互传播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有共同认同的特有的文化意识,是构成反学校文化的基本条件。
四、反思
综上所述,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的逆反性、群体性和玩乐性特征,正是由于其内在的归属需要和独立需要,以及外在的社会、家庭影响和同伴影响而导致的。其中的关联性在于,逆反性的产生与独立需要和社会、家庭影响密切相关,而玩乐性、群体性的形成与归属需要和同伴影响密切相关。随后,这些特征在与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逐渐被强化和固定。
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相对自主性证明了任何结构或组织所刻意强调的规则、要求和目标都有可能遭到一些抵制和挫败,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本身会进而影响主流文化的权威和锋芒,并进而促使主流文化的组织构建者的反省和反思。因此,理解中职生的反学校文化特征,深入了解其形成因素,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关注中职教育发展的人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促使他们真正站在中职生的角度来理解、接纳和客观的对待他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失范与越轨。但个案分析的局限性亦表明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难以确定其代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补充,以便更好地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钱民辉.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1(2):127-137.
[2]张人杰.校园文化与“反学校文化”[J].教育研究资讯,1994(3):96.
[3]Willis Paul.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39.
[4]凯茨·大卫斯.组织行为学(下)[M].欧阳大丰,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93.
[5]赵小段.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10):18-21.
[6]Smith C P.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Handbook of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37.
[7]B.R.赫根汉.人格心理学[M].冯增俊,何瑾,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151.
[8]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78.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