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常会听到很多同学给老师沟通时反映,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都感觉比较吃力,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原因是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难度层次更高,知识点,难点也更多,所以学习好高中数学,方法是关键。
关键词 高中生;数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235-01
数学,是一个很难的科目,也是高考准备的最重要的一个学科,很多人因为数学学不好,严重影响高考总分,数学的学习,必须从平时的学习点滴做起。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预习,通过预习,至少把基本的公式、概念先搞明白,如果提前自学,做一些练习,效果会更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笨鸟先飞”才能把数学学得更好。
一、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因素
1.学习被动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详细,常把许多问题的解决建立为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且各类题型反复练习,学生渐渐养成了“依葫芦画瓢”的抄录式的学习方法。而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在思维的灵活性、可延伸性、创造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给高一数学的学习形成了思维障碍。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基础重视不够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包括概念学习、定理公式学习以及解题学习三个方面,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学好数学的方法
1.夯实知识,规律的基础
用最少的东西去证明最多的东西,那些最少的东西是一切的基础。我们深刻掌握了那些最少的东西,一橦知识大厦便可以建造起来。基础知识都在课本里。因而,首先必须掌握好课本的知识点。有些东西就是前人定出来的,并被世界公认,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一切,便只好接受,并消化。所以,有些时候没办法,只好死记了。当运用多了,便灵活了。熟悉串通了知识,便夯实了找到规律的基础。
真理可以从实践中获得。在各种各样的题中,找到规律。同一类型的题目,这次错了,下次就会做了。规律是总结出来的。比如说,证明一些平行,垂直的几何题,似乎每次找到了中点,连接,便迎刃而解,这就是一种规律。我们可以从练习册,课本的例题中熟悉总结。还有一些经典易错题,更是要重点留意。如果例题只是看一看,丝毫不重视的话,考试时速度方面便大打折扣了。一道题往往有好几个知识点堆在一起,只要循规蹈矩逐个击破,也就搞定了。规律越来越多,就像有更多的钥匙,面对各种各样的锁,也就不怕了。
可方法规律一多,面对题就不知用什么方法了,这就说明还没有根本地掌握方法。这时就要把例题再拿出来,自己再做一遍,直到“哗”一声恍然大悟。有时适当地结合条件,也可以快速地找到方法。这样又可以总结出一条大规律,便是不要死钻牛角尖,这种规律一不行,就马上换下一种,让思路转得快一点。而坚持到底反而可能失败。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任何公式的推导,概念的定义,都有它的原因。比如三角函数的引出解决了古代天文学和航海的许多难题,概率的定义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的不确定性,也如同我在第一节推导的辅助角公式,也是有根有据。所以啊,你在做题时,一定不能拍脑门一想,怎么怎么着,这一般都是错的,唯有你 根据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有理有据的推导,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而且,数学教给你的不仅仅是如何算题,更是教给你一种看待任何事物的态度。当我们碰到任何事物都是,刚开始你对它一无所知(一道题),你开始了解它是干什么的(读题干,找条件),然后你要解决这个问题(解题),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太难,肯定就要化繁求简(由已知来推导未知),最终经过一番磨难,搞定这个问题(解出一道压轴题)!
4.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自我评判能力、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七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不同的培养。学生对于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些典型习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相互促進;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做到一题多解。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采用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的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至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自身学习中的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学习,掌握数学技能。
关键词 高中生;数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235-01
数学,是一个很难的科目,也是高考准备的最重要的一个学科,很多人因为数学学不好,严重影响高考总分,数学的学习,必须从平时的学习点滴做起。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预习,通过预习,至少把基本的公式、概念先搞明白,如果提前自学,做一些练习,效果会更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笨鸟先飞”才能把数学学得更好。
一、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因素
1.学习被动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详细,常把许多问题的解决建立为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且各类题型反复练习,学生渐渐养成了“依葫芦画瓢”的抄录式的学习方法。而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在思维的灵活性、可延伸性、创造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给高一数学的学习形成了思维障碍。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基础重视不够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包括概念学习、定理公式学习以及解题学习三个方面,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学好数学的方法
1.夯实知识,规律的基础
用最少的东西去证明最多的东西,那些最少的东西是一切的基础。我们深刻掌握了那些最少的东西,一橦知识大厦便可以建造起来。基础知识都在课本里。因而,首先必须掌握好课本的知识点。有些东西就是前人定出来的,并被世界公认,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一切,便只好接受,并消化。所以,有些时候没办法,只好死记了。当运用多了,便灵活了。熟悉串通了知识,便夯实了找到规律的基础。
真理可以从实践中获得。在各种各样的题中,找到规律。同一类型的题目,这次错了,下次就会做了。规律是总结出来的。比如说,证明一些平行,垂直的几何题,似乎每次找到了中点,连接,便迎刃而解,这就是一种规律。我们可以从练习册,课本的例题中熟悉总结。还有一些经典易错题,更是要重点留意。如果例题只是看一看,丝毫不重视的话,考试时速度方面便大打折扣了。一道题往往有好几个知识点堆在一起,只要循规蹈矩逐个击破,也就搞定了。规律越来越多,就像有更多的钥匙,面对各种各样的锁,也就不怕了。
可方法规律一多,面对题就不知用什么方法了,这就说明还没有根本地掌握方法。这时就要把例题再拿出来,自己再做一遍,直到“哗”一声恍然大悟。有时适当地结合条件,也可以快速地找到方法。这样又可以总结出一条大规律,便是不要死钻牛角尖,这种规律一不行,就马上换下一种,让思路转得快一点。而坚持到底反而可能失败。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任何公式的推导,概念的定义,都有它的原因。比如三角函数的引出解决了古代天文学和航海的许多难题,概率的定义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的不确定性,也如同我在第一节推导的辅助角公式,也是有根有据。所以啊,你在做题时,一定不能拍脑门一想,怎么怎么着,这一般都是错的,唯有你 根据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有理有据的推导,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而且,数学教给你的不仅仅是如何算题,更是教给你一种看待任何事物的态度。当我们碰到任何事物都是,刚开始你对它一无所知(一道题),你开始了解它是干什么的(读题干,找条件),然后你要解决这个问题(解题),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太难,肯定就要化繁求简(由已知来推导未知),最终经过一番磨难,搞定这个问题(解出一道压轴题)!
4.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自我评判能力、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七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不同的培养。学生对于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些典型习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相互促進;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做到一题多解。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采用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的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至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自身学习中的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学习,掌握数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