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8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它科目更能打动人、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长期以来,一提到音乐课,大家都会想到唱歌。的确,跟着伴奏引吭高歌,尽情歌唱是很多人的愿望,也是非常幸福的事。然而,在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孩子并非天生一副好嗓子,甚至有一些还“五音不全”,可他们中的一些同学节奏感却很好!这让我萌发了让学生学习乐器的初心,我要让他们都能充分体会到学习音乐带来的快乐。《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吗?孔子不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家呢!他会吹奏笛子、箫,还会弹奏古琴,对音乐的研究很深;我国前副总理李岚清自小喜爱音乐,他不仅能弹钢琴,唱歌也颇有水准,后来还创作过一些歌曲;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一位水平很高的小提琴演奏家。可见这些大家们对乐器演奏的喜爱。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控制右半身的运动和知觉,有处理语言、解读文字、书写文字和其它分析功能,能将复杂的事物分细,然后条理化,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称“数字脑”;右脑与左脑的神经系统相连,支配左半身的运动和知觉,最大特征是在感觉领域,分管鉴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能纵观全局,把握整体,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称“模拟脑”。左右脑分工不同,但常常通过胼胝体沟通,分工合作,交流平衡。而他们的合作决不是简单的效益相加,而是展现出成五倍,成十倍的,甚至更多的综合思维效益。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生长时期,器乐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促进眼、耳、口、手乃至全身活动、多种器官协调发展,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孔子认为音乐在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智慧、勇敢,而且必须“文之以礼乐”,所以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泰伯》),他认为音乐是人生修养的最后完成阶段。他将音乐教育融入美学教育之中,是我国最早提倡和实施“美育”的人。
  鉴于以上思考,我最终选择六孔竖笛作为课堂乐器进行教学。六孔竖笛是一种经济实惠、携带方便、几乎不需保养的小型乐器。它音色圆润自然,指法简单,基本能吹奏课本上所学的全部歌曲。在课堂训练中,先让学生吹奏简单的单音、练习曲,熟悉竖笛吹奏最基本的要求,严格控制气流大小和手指的摁孔方法,只要足够认真,一般六节课左右就能吹奏简单乐曲了。对于音准不好的学生来说,用竖笛演奏歌曲就很容易把握音准,大大增强了学习信心;而对于嗓音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也弥补了缺憾,可以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在音乐课堂上以竖笛教学为基本,在教学合一的有趣演奏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乐器带来的真实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优美声音的感受,对培养学生亲近音乐的良好态度具有重大作用。竖笛进课堂就是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掌握知识的很好途径。在成功吸引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基础上,如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表现音乐、表现自己呢?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的“情”是关键。教师本身要有足够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从而自然而然流露出音乐之美,展示出音乐表演的魅力,当然会感染学生一起快乐地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音乐的成功与快乐。所以,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把握思想情感,能动地结合教学艺术,其感染程度是其它教学形式不能比拟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情感就生出思想,叙之于声音的艺术之中。
  音乐课本身就是一门感受音乐美的课程,竖笛进课堂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在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奏教学时,两个声部之间既要全心全意吹好自己的旋律,又要学会倾听另一个声部的旋律,努力使两个不同的旋律融合起来、听着和谐自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当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准确完成二声部演奏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和愉悦感溢于言表,那种团结一致才能成功的自信和精神又让全班同学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器乐学习的过程不仅陶冶了学生高尚情操,更通过坚持不懈的演奏练习,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而这就是器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它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我在竖笛进课堂教学中的真切感受与心得。器乐进课堂,完善了音乐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为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和技巧搭建了良好平台;器乐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音乐教育更加完善提升的标志。我愿孩子们都能插上一雙音乐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飞翔!
其他文献
一、游戏  (一)幼儿游戏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游戏作出如下解释:“①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也叫做游戏。②玩耍”。对“玩耍”的解释则是“游戏,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游戏曾做过这样的解释:“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幼儿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  2.幼儿游戏是幼儿自
期刊
一、前言  乌市某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全校近80%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且存在众多单亲家庭。此时,我们的学生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出现许多心理问题。通常会通过不当的行为方式来呈现自己内心对爱的渴望,对这种情形下言语表达和交流有困难的来访者来说,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疗法是由瑞士分析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分析心理学、世界技法和东方哲学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
期刊
实施背景:  一、中职校开发社会文博资源进行美育活动的必要性  (一)从国内外情况看  1.关于“美育”:国内外的研究均有显著成果。然而对中职校开发社会文博资源进行美育活动的研究、指导尚欠火候。  2.关于“馆校合作”:从 19 世纪中叶至今,西方“馆校合作”教育活动已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允许教师任意参观,助力其“提前热身”后更佳地授业;回首国内,上海正在构建“一个中心,三圈环璧”和“十一大文博特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本文将就幼儿民间游戏的社会性教育价值这一问题,从其对幼儿社会认知、亲社会行为、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以及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交流五方面的积极作用
期刊
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究竟怎样做才能使音乐教学富有实效,真正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此时,教师除了接收到幼儿反馈之外,更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重新反馈到幼儿身上,形成新一轮的师生互动。  一、构建和谐幼儿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构建和谐幼儿教育,要正确把握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幼儿是教
期刊
一、区域活动的认识  活动区活动要依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设置不同的活动区,有角色区,表演区,美工区,建筑区,益智区,科学区,图书区幼儿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自主选择,自由探索,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1.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所带年龄班是小班,所有幼儿都是刚刚从爸爸妈妈怀抱里走出来的,非常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分离焦虑非常的严重。在进行常规培养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幼儿的个别差
期刊
初中化学分为上、下两册,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学的时间仅为一年,进入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生心理开始进入青春期,会出现紧张而朦胧的状态,教师也忙着把一学年的教学课程在上学期就上完,下学期完全进入模拟题训练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对化学学科产生怕学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初一、初二理科方面较差的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效应,认为化学是理科,怎么学也是学不好的。进入初三要学好化学学科不单是在课堂上教好,
期刊
一、游戏设计的原则  1.游戏设计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游戏的开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教学内容而服务,不能为玩游戏而游戏。游戏中要充分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设计游戏的目的必须十分明确——为什么设计这个游戏?运动这个游戏到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这个游戏该怎么做?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  2.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年龄特点  游戏要设计得通俗易懂简单
期刊
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将枯燥的语言知识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出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即我们常说的“语境”),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
期刊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如今,体育教学也在逐步从以往的技能练习得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享受体育为中心的模式。体育是小学教育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各种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技能,在游戏中鍛炼身体,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身体正处于发育的萌芽时期,他们的骨骼还都很脆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