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是一名年轻的汉语教师,因此在教学上一直很追捧一些所谓的时髦的或者说新鲜的教学理念。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提倡素质教育的“优秀”老师,当然这个优秀是打引号的优秀。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新课改的理解很简单,不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老师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让学生去说、去做、去讨论吗?因此很多时候我的课堂是闹哄哄的,不安静的、到了高年级孩子们甚至开始到处钻牛角尖,反驳我的话,我还经常沾沾自喜,“嗯,这就是素质教育”。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1 重新定位老师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少讲,要让学生多做多说多思考,老师就像一个主持人一样出示目标和任务就可以了。可我们一定要记住,前提是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引导。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当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对学生不会的知识进行辅导,更主要的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所以老师要认真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么我们怎么先学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学生通过老师明确的自学指导来进行先学。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学、学什么、学了之后该怎么做。要让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自学,而不是盲目的先学。
先学不能只是一个形式,因为我之前说过一堂课每一次先学后教都应该是环环相扣的,比如你的第一次先学后教的目标是认读词语,第二次先学后教的目标是朗读课文。如果你在第一次先学后教的时候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或者学生自学的内容根本与目标不一致,那么学生就掌握不了词语,词语没有掌握好当然就直接影响了你的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因此在先学的过程中先学的内容一定要是和目标一致。学生能够自己学懂的看懂的就让自己学自己看,看不懂的就当成我们这节课主要要突破的问题,把他们学不懂的当成校本教材。尽量的在每一次先学后教的时候就把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清掉。
先学的时间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不宜太短是因为学生不能没有先学的时间,如果一篇课文读都没有读完,怎么让学生去回答问题呢?不宜太长是因为学生先学太长不会有紧张的氛围。要速战速决。所以先学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先学”目标、内容的多少以及解决问题的难易来决定。这样学生会特别珍惜自学的时间,会争分夺秒的完成老师的任务。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老师就要检测了。在先学的时候老师时间合理、而且你每节课都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会特别积极的去完成自学,然后等待老师的检验。因为她们已经形成了自学的习惯,也很愿意展现自己的成果,更想要去教那些自学当中还有一些问题的学生。
3 因材施教(后教)
“因材施教”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而这一点是我之前是没有做到的。在我接触“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之前,我在教学中一视同仁,看不见教室里坐着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没有思考我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讨论的话题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因此所教学生都会出现同一个问题,严重的两极分化现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3.1 后教的内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通过”后教”,我們之前讲过先学的目的是为了后教即是为了“以学定教”。
要准确定教必须先通过检测。在先学的时候老师要巡视观察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有、察其所安”,然后在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时一部分学生学会了,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还有一些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学会的,这就给我们准确的分层了,分了层我们后教的内容就出现了,就“定教”了。这样一来后教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分层教学了。也就是可以后教了.在后教的时候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一个展示,要切合实际的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后教。帮助他们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3.2 后教的方法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怎样分层教学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呢?
用孔子的话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学相长”,蔡林森校长很直观的告诉我们怎样“教学相长”,那就是通过“兵教兵”和教师点拨。即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教。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帮助归纳总结。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
为什么说“兵教兵”和教师更正的方法是 “教学相长”呢?
首先成绩好的给不好的进行更正,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即是“补差”,尖子生给后进生补充说明,也是“培优”的过程,正其次,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进生、尖子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探讨即是“教学相长”。一节课我们通过自学、探究、互动完成的不仅仅是本节课的知识和内容,更是完成了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人知识的升华和思维的扩展。
这也符合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髓,让学生从学中思,从思中获得语文能力,最后在把这种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在实践上,这里的实践不单单体现在当堂训练上,而是可以用这种能力去解决任何他们将来会遇到的困难。
所以说“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还教会了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沉着冷静,教会了他们不怕暴露问题、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良好心态。更教会了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1 重新定位老师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少讲,要让学生多做多说多思考,老师就像一个主持人一样出示目标和任务就可以了。可我们一定要记住,前提是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引导。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当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对学生不会的知识进行辅导,更主要的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所以老师要认真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么我们怎么先学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学生通过老师明确的自学指导来进行先学。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学、学什么、学了之后该怎么做。要让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自学,而不是盲目的先学。
先学不能只是一个形式,因为我之前说过一堂课每一次先学后教都应该是环环相扣的,比如你的第一次先学后教的目标是认读词语,第二次先学后教的目标是朗读课文。如果你在第一次先学后教的时候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或者学生自学的内容根本与目标不一致,那么学生就掌握不了词语,词语没有掌握好当然就直接影响了你的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因此在先学的过程中先学的内容一定要是和目标一致。学生能够自己学懂的看懂的就让自己学自己看,看不懂的就当成我们这节课主要要突破的问题,把他们学不懂的当成校本教材。尽量的在每一次先学后教的时候就把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清掉。
先学的时间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不宜太短是因为学生不能没有先学的时间,如果一篇课文读都没有读完,怎么让学生去回答问题呢?不宜太长是因为学生先学太长不会有紧张的氛围。要速战速决。所以先学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先学”目标、内容的多少以及解决问题的难易来决定。这样学生会特别珍惜自学的时间,会争分夺秒的完成老师的任务。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老师就要检测了。在先学的时候老师时间合理、而且你每节课都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会特别积极的去完成自学,然后等待老师的检验。因为她们已经形成了自学的习惯,也很愿意展现自己的成果,更想要去教那些自学当中还有一些问题的学生。
3 因材施教(后教)
“因材施教”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而这一点是我之前是没有做到的。在我接触“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之前,我在教学中一视同仁,看不见教室里坐着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没有思考我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讨论的话题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因此所教学生都会出现同一个问题,严重的两极分化现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3.1 后教的内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通过”后教”,我們之前讲过先学的目的是为了后教即是为了“以学定教”。
要准确定教必须先通过检测。在先学的时候老师要巡视观察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有、察其所安”,然后在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时一部分学生学会了,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还有一些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学会的,这就给我们准确的分层了,分了层我们后教的内容就出现了,就“定教”了。这样一来后教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分层教学了。也就是可以后教了.在后教的时候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一个展示,要切合实际的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后教。帮助他们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3.2 后教的方法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怎样分层教学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呢?
用孔子的话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学相长”,蔡林森校长很直观的告诉我们怎样“教学相长”,那就是通过“兵教兵”和教师点拨。即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教。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帮助归纳总结。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
为什么说“兵教兵”和教师更正的方法是 “教学相长”呢?
首先成绩好的给不好的进行更正,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即是“补差”,尖子生给后进生补充说明,也是“培优”的过程,正其次,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进生、尖子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探讨即是“教学相长”。一节课我们通过自学、探究、互动完成的不仅仅是本节课的知识和内容,更是完成了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人知识的升华和思维的扩展。
这也符合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髓,让学生从学中思,从思中获得语文能力,最后在把这种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在实践上,这里的实践不单单体现在当堂训练上,而是可以用这种能力去解决任何他们将来会遇到的困难。
所以说“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还教会了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沉着冷静,教会了他们不怕暴露问题、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良好心态。更教会了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