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地方只生活过两年就想勉强用文字来描述它,实在是有点自大和冒失,特别是对重庆这样一座复杂的城市来说。在重庆市涪陵区生活了两年之后,29岁的美国青年彼得·海勒斯(中文名字何伟)在提笔写下他的中国经历时,心里就有这样的疑虑。
但是这本名为《江城》的书,还是在1999年傲慢的美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时候适时出版,并多年来一直稳居美国畅销书榜。书中描述的1996年到1998年,对中国和重庆来说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时刻。而涪陵更是一个不寻常的地点,用何伟的话来说,那是一座一切都处在变化边缘的城市: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将因为新修建的三峡大坝而淹没。
1996年,作为“美中友好志愿者”,彼得和另一个美国人亚当到涪陵师专进行为期两年的任教。刚到涪陵,彼得就与中国现代史迎头相撞。当时正值纪念长征60周年,涪陵师专徒步延安是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在欢迎仪式的合影照中,所有的人都很严肃,看不到一丝笑容,但亚当穿着凉鞋,彼得穿着一件灰色的旧T恤,他们赤裸的大腿与一排整洁的裤子相比极不相称。此后两年,彼得还与中国人共同经历了1997年2月的邓小平逝世和后来的香港回归。
尽管学校名声不够响亮,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只有2%的人能够进入高中以上的学校学习。涪陵师专的学生也算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群体。在彼得眼中,涪陵的学生才智还未成熟,带有“乡村的气味,汗液和大粪的气味,带有夜幕下的泥土和成熟的油菜籽的气味”。彼得给这些学生讲莎士比亚400年前写的情诗,出“如果罗宾汉到了涪陵”的命题作文,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彼得说,他们逃避了“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我则逃避了解构主义。
涪陵没有自行车,彼得说,这城市全是石阶和腿。此外在其他方面则跟中国的小城镇十分相似:吵闹、繁忙、肮脏、拥挤,车辆蜿蜒而行,行人摩肩接踵,店铺内人头攒动,大街上宣传语比比皆是,没有交通信号灯,司机们不断地摁喇叭。据一位有着华尔街头脑的美国人计算,一个司机在15分钟内,摁了566次喇叭,平均每分钟37次。
因为是天主教徒,彼得每个星期天会去教堂,听只有1.5米高,86岁的李神甫用拉丁语或者四川话做弥撒。在跟李神甫聊过之后,他会在老城区闲逛一番,到河边看铁匠打镰刀;看“棒棒军”坐在那截竹棒上,抽烟、聊天、玩扑克;还有专治鸡眼、乏力、黑痣的江湖郎中;一排道家的算命先生;牙医的针筒渗泡在令人捉摸不透的液体中。
在围观街上的行人打架之后,彼得会走向城中心的茶楼,在此,他会碰到遛鸟的老人,还有全涪陵最幸运的张小龙,他受过轻伤,单位再也不能开除他了,而且他的老婆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计划生育是书中反复提及的话题,他还提到有法轮功分子每天早晨五点钟给他打电话“传功”,茶楼对面是卡拉OK厅,那里的小姐带着口音大声喊他“霍伟”。
彼得注意到,涪陵的男人会让自己的小手指甲留到一两寸长,以表明他们从事的不是体力活。在厌倦了宴请吃喝上的酒量比拼,仗势欺人和劝酒花招之后,彼得更深地理解了中国人。在书中,他反复描写中国人的笑,他说,仿佛是一个面具,掩藏了更深沉的情感,那些微笑可以掩藏很多情感——尴尬、愤怒、悲伤。当人们这样微笑时,仿佛有一种情感正在被紧紧地扭曲着、转移着。
渐渐深入涪陵的过程中充满了痛苦。在涪陵生活的两年期间,彼得的两个学生去世了,一个学生堕了胎、辍了学,一个学生的父亲去世了,更多的人婚姻破碎了。对此,彼得说,这就像你凝视一张不带任何表情的空洞的笑脸,却突然之间发现一生的忧伤其实都凝聚在了嘴角边。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在写作期间,夜里会梦到涪陵,醒来后发现眼里满含泪水,因为他太想念那里了。
但是这本名为《江城》的书,还是在1999年傲慢的美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时候适时出版,并多年来一直稳居美国畅销书榜。书中描述的1996年到1998年,对中国和重庆来说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时刻。而涪陵更是一个不寻常的地点,用何伟的话来说,那是一座一切都处在变化边缘的城市: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将因为新修建的三峡大坝而淹没。
1996年,作为“美中友好志愿者”,彼得和另一个美国人亚当到涪陵师专进行为期两年的任教。刚到涪陵,彼得就与中国现代史迎头相撞。当时正值纪念长征60周年,涪陵师专徒步延安是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在欢迎仪式的合影照中,所有的人都很严肃,看不到一丝笑容,但亚当穿着凉鞋,彼得穿着一件灰色的旧T恤,他们赤裸的大腿与一排整洁的裤子相比极不相称。此后两年,彼得还与中国人共同经历了1997年2月的邓小平逝世和后来的香港回归。
尽管学校名声不够响亮,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只有2%的人能够进入高中以上的学校学习。涪陵师专的学生也算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群体。在彼得眼中,涪陵的学生才智还未成熟,带有“乡村的气味,汗液和大粪的气味,带有夜幕下的泥土和成熟的油菜籽的气味”。彼得给这些学生讲莎士比亚400年前写的情诗,出“如果罗宾汉到了涪陵”的命题作文,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彼得说,他们逃避了“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我则逃避了解构主义。
涪陵没有自行车,彼得说,这城市全是石阶和腿。此外在其他方面则跟中国的小城镇十分相似:吵闹、繁忙、肮脏、拥挤,车辆蜿蜒而行,行人摩肩接踵,店铺内人头攒动,大街上宣传语比比皆是,没有交通信号灯,司机们不断地摁喇叭。据一位有着华尔街头脑的美国人计算,一个司机在15分钟内,摁了566次喇叭,平均每分钟37次。
因为是天主教徒,彼得每个星期天会去教堂,听只有1.5米高,86岁的李神甫用拉丁语或者四川话做弥撒。在跟李神甫聊过之后,他会在老城区闲逛一番,到河边看铁匠打镰刀;看“棒棒军”坐在那截竹棒上,抽烟、聊天、玩扑克;还有专治鸡眼、乏力、黑痣的江湖郎中;一排道家的算命先生;牙医的针筒渗泡在令人捉摸不透的液体中。
在围观街上的行人打架之后,彼得会走向城中心的茶楼,在此,他会碰到遛鸟的老人,还有全涪陵最幸运的张小龙,他受过轻伤,单位再也不能开除他了,而且他的老婆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计划生育是书中反复提及的话题,他还提到有法轮功分子每天早晨五点钟给他打电话“传功”,茶楼对面是卡拉OK厅,那里的小姐带着口音大声喊他“霍伟”。
彼得注意到,涪陵的男人会让自己的小手指甲留到一两寸长,以表明他们从事的不是体力活。在厌倦了宴请吃喝上的酒量比拼,仗势欺人和劝酒花招之后,彼得更深地理解了中国人。在书中,他反复描写中国人的笑,他说,仿佛是一个面具,掩藏了更深沉的情感,那些微笑可以掩藏很多情感——尴尬、愤怒、悲伤。当人们这样微笑时,仿佛有一种情感正在被紧紧地扭曲着、转移着。
渐渐深入涪陵的过程中充满了痛苦。在涪陵生活的两年期间,彼得的两个学生去世了,一个学生堕了胎、辍了学,一个学生的父亲去世了,更多的人婚姻破碎了。对此,彼得说,这就像你凝视一张不带任何表情的空洞的笑脸,却突然之间发现一生的忧伤其实都凝聚在了嘴角边。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在写作期间,夜里会梦到涪陵,醒来后发现眼里满含泪水,因为他太想念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