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关于“愤青”的交锋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瞭望东方周刊》针对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的观点,采访了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双方观点如下。
  美国学生部分观点:
  扎卡里·舍伍德(Zachary Sherwood)
  “中国年轻的、受过教育的和精通网络的一代“愤青”民族主义者,是对这个国家的一种独特的挑战。“愤青”们表达不满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压制中国的外部和外国势力身上。这种社会力量强大且不可预测,应当引起这个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关注。”
  约翰·尼科尔森(John Nicholson)
  “中国巨大的网民人数,使这种对于外部世界的愤怒情绪存在变成真正威胁的可能性。西方媒体很大程度上没有认识到‘愤青’运动的内在原因。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个问题,以防在未来发生重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冲突。”
  苏姗·韦勒(Susan Weller)
  “西方人的沟通方式通常是直接的、生硬的,不太考虑前因后果。然而,中国人的沟通则比较间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维护尊重、礼貌和解释背景方面,而不是直接的字面意义的沟通。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这种沟通方式上的直接与非直接的本质区别,导致了中国愤青会采取一些不必要的过激行为,去应对国际交往间的一些随意或非随意的言论。”
  杰娜·穆瑞(JaynaMurray)
  “民族主义对于你称之为家的那个国家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因素;但民族主义如果发展成一种对于其他国家的愤怒和仇恨,就不再健康了……中国越是想要其他国家的尊重,获得这种尊重花费的时间就越长。尊重是一种价值接受,过程缓慢且直到你应得之时才会获得,而不是自动给予的。罗马非一日建成,同样,中国只向世界开放了30年,固而获得尊重和理解都还需假以时日。中国将会成功,但作为一个国家,它需要更多的耐心。”
  米切尔·范德霍夫(Midlelle、Vanderhoff)
  “在中国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开放和透明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国内问题,而不是以民族主义分散注意力。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在应对收入差距、环境问题等方面是无懈可击的(我可以举出美国在这些方面的一大串问题),因此不够公开就容易显得家长式保护。”
  辛西娅·皮埃特(Cynthia Piette)
  “中国近30年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种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信息断层。要使其他所有国家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中国的看法,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我觉得,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抱有敌对看法,是因为这些美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关于中国缺乏文明、缺少人权的说教所致。只有持续不断地来自中国的新变化的影响,才能使美国人信服并改变现有的看法。”
  艾哈迈德·沙(Ahmed Shah)(巴基斯坦裔)
  对于中国的刻板观点是“愤青”情绪产生的背后原因——“愤青”是想让世界知道,现在中国处在其丰富的历史新时代。
  现在,是中国年轻人以电子方式把观点向全世界传播的最好时机。如果足够谨慎、不那么极端,“愤青”可以作为公关手段,塑造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的认识。
  中国复旦大学学生部分观点:
  贺炜
  “曾经有位美国学者在评论‘民族主义’这个字眼的时候说:当我们谈论‘民族主义’的时候,永远在指责别的国家,而说到本国自己的行为,却总是‘爱国主义’。可见,当西方人在批评我们国家的民族主义时,他们自己是否也在犯着民族义的错误呢?”
  王虹
  “愤青阶段是青年人必经的一段叛逆的愤世嫉俗的人生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冷静理智,不会那么冲动,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睿智的话:20岁不激进是没良心,30岁不保守是没脑子。除了对极少数国家,中国民间自发的民族主义是应激式的和自卫型的,所谓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纯属无稽之谈。”
  吴筱梅
  “我不同意在中国当代青年与‘愤青’之间画等号。中国当代青年如今是比较国际化的一代,他们通过互联网等手段了解世界,并不完全处于信息不对称的误导之下,随着他们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多,视野越来越开阔,这些也许会加深他们的忧患感,可是并没有把他们导向不理性和狂热的境界。”
  涂文婷
  “说实话我鄙视愤青,他们冲动、没脑子、盲目排外,特别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的抵制日货和去年家乐福事件时的抵制法货我觉得特别愚蠢,日企法企在中国有多少中国雇员啊,你抵制它们,受害的是我们的同胞。”
  占光
  “我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其实更多的是中国人的一种自卑情绪和大国情怀交织在—起的产物,它并不会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相反,中国人对于西方本质上是带有崇拜心理的。爱国主义并非由国家揉控,政府在应对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方面是越来越谨慎的。”
  郭代军
  “部分青年之所以成为愤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社会的不公,包括国际社会的不公平。当前中国正处于崛起的过程中,在国际社会中还处于被遏制的阶段,很多事关国家利益的国际事务的处理显失公平,面对不平等国际秩序还缺乏发言权。”
  路昕
  “独生子女也是愤青产生的原因之一。独生子女容易产生自大的性格和封闭的价值观,同时与人交往、与他人共处和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已经严重弱化。中国的确有不少愤青,但这些愤青是否直接对应着美国青年所说的民族主义,这是有问题的。这种思潮准确地说只是一种央杂着偏见的盲目和自大,我个人认为还够不上扣一顶民族主义的帽子。”
  左希迎
  “说实话,我对愤青很不屑。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分析问题、没有自己的头脑、不懂得斗争的策略,光知道谩骂、抗议和愤怒,从来不思考问题和现象的根源,听风就是雨,冲动一无是处。”
  “愤青之所以愤,那是有根源的,如果全是中国的原因,事情就好办了。问题是,西方国家也有民族主义,那根源是什么呢?”
其他文献
被会员们认为“不像上海人”的胡一心,其实有着典型的上海人的小小精明  640。看着网页右下角的点击数字,胡一心心头涌上一阵焦虑。  半个月前,他像喂养孩子一样精心呵护了9年的外来务工者读书会终于办到了网上,开通了“新上海人网”(www.21star.org),提供流动人口政策、上海市居住证办理方法、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实用信息。然而十几天来点击率却少得可冷。    让他着急的还不仅是这个需要他通宵维护
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交大,不仅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聚沙成塔的艰难历程,也见证了这个经受伤痛、经历困苦,却依然走向兴旺的国家的命运    徐家汇,上海最繁华的地标之一。中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此有着最好的印证和体现。徐家汇商业圈的华山路上,商家林立,车流滚滚。就在这一片极尽商业气息的店铺群里,仍保留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堂式建筑。尽管门前局促,它还是象征性地造起了一座小小中式玉带桥。  
美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中国导演张艺谋一两位世界影坛巅峰级的人物在一起谈论电影。两位电影大师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梦想与坚持,当然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斯皮尔伯格:我看到的第一部中国电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艺谋:他是我最喜爱的导演,我一直是他的影迷    斯皮尔伯格:  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还是近期的事情,所以我们以前对中国电影并不了解。《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我看的第一部中国影片,印象深极
在瞬息万变的当代中国社会,一个新事物似乎很容易遭遇到这样的命运——迅速崛起,迅速火爆;然后,迅速麻木,迅速厌倦,甚至迅速被人们所遗忘。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制造的电视传奇不免让人联想起“崛起”、“火爆”,甚至“癫狂”这样的词语。那么,这个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娱乐界最具影响力的新生事物,在今年又会遭遇怎样的命运呢?  尽管遭遇种种非议,各种名目繁多的平民选秀节目也蜂拥而起,不可否认的是,“
2006年上半年,“超级女声”刚刚开赛,便被各种争议和事端肢解得面目全非,对它的评判和期待已经很难停留在它的本意和本体上。  一些宿命论者也许已经预言它即将到来的失败;但更多的人,心怀疑问和好奇,饶有兴致地观望着反方的反应。  4月21日,2006年“超级女声”长沙赛区预选赛第一场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已经有人感到了一些异样。  “选手没有以前那么搞怪了,评委也没有以前那么尖刻了。”这是观众的普遍意见
摘要:近年来,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以下简称VR)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VR在细分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基于VR的腹腔镜手术模拟器(VirtualRealitybasedLaparoscopicSimulator,以下简称VRLS)成为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极具优势和增长点的典型应用场景。实践中,VRLS已被许多医院手术技能培训中心和医学院引入,为医学生手术学习和技能训练提供了
倘人心终究不能向善,有一日明白地狱只是虚声恫吓而已,便坦然为恶,食品里什么东西都敢加,反正毒死的不是他们家里人就行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与“德”都是它的核心概念。在老子看来,德依于道而生,离道愈远,其德愈下。道法自然,所以“上德无为而以为”。这话的意思是说:上德并不是有意而为的,同时也不具有目的性。  譬如子女敬爱父母,出于天性,无须考虑这跟外人的评价有何关系。而一旦社会提倡孝道,
在这个赞叹60年汽车工业成就的年头,小排量汽车看起来终于“复活”了。一个例子是,售价超过15万却比QQ还小的奔驰SMART被引进中国市场;再比如,中国最著名的微型车品牌奥拓推出了新一代车型。  就在两年前,面对市场持续萎缩的情况,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还预测:“如果仍不给微型车优惠政策,最迟在2010年,中国做型车将基本上消失。”  长安汽车市场部部长王俊告诉本刊记者,正是国家的扶持政策让
对英国10年的观察让我认识到,私立学校的教育背景已经成为一种身份象征,也是一种阶层标志,尽管这种教育背景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我看到很多私立学校的学生最后只上了三流的大学或者根本就没能上大学——对此我感到很困惑:良好的昂贵的教育不是最能保证孩子上顶尖大学吗?  但是否定的答案,似乎没有影响到父母们为孩子受私立教育而做出巨大牺牲和代价的决心。父母们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直到他们18岁成年,这才算为孩子“
原来人大开会也可以有“心跳”的感觉    七月的重庆气温总在三十七八度徘徊,重庆川维中学高一学生黄蜀骏心里也特别烦躁。好不容易盼到了假期,妈妈却大费周章给他安排了。  “补课。内容嘛,当然是英语和数学,还有作文。”  当记者问他看不看政治书时,他的声音满是诧异:“有毛病呀,政治有什么看头?”  但就在同样被太阳炙烤的长江另一头的城市上海,却有一些年龄与黄蜀骏相仿的高中生,正在为暑假里的一堂政治课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