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9日,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法国文学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作家村上春树再一次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的再次爆冷,让舆论又沸腾了起来:有人说莫迪亚诺早三十年前就该得奖,如今终于等到迟来的公正;也有人说此奖颁给莫迪亚诺,是追悼一个文学流派的没落,这是诺奖本身已经衰退腐朽的表现。有人认为瑞典文学院今年慧眼识珠,莫迪亚诺实至名归;也有人认为莫迪亚诺和村上春树一样,始终差那么一点诺奖的“重量”。有人在这边大喊对莫迪亚诺早已熟识和热爱,也有人在那边喃喃自语谁是莫迪亚诺……
诺奖黑马
也许对于普通的中国大众来说,莫迪亚诺就是一匹黑马,但是对于中国文学圈来说,他却是广受好评的。例如此前王朔曾公开承认《玩的就是心跳》是向《暗店街》学的,王小波也曾用《万寿寺》向莫迪亚诺的成名小说《暗店街》致敬。
那么莫迪亚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莫迪亚诺,法国犹太小说家,1947年出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布洛涅·比扬古。后来莫迪亚诺为了突显自己“法国‘二战’之子”的身份,对外宣称自己是1945年出生。他的母亲是一位比利时喜剧演员,经常在外演出。父亲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隐瞒犹太人身份从事过走私,考虑到当时法西斯统治下的全欧洲排犹浪潮及暴行,应该说这是一个风险奇高的职业。莫迪亚诺说,以回溯的方式看,自己的童年很像一部侦探小说。
莫迪亚诺不一定是诺奖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却一定是继加缪之后长得最帅的小说家,而且长相一直在进行“风格转换”。三十多岁时,莫迪亚诺的长相介于年轻时的法国影星阿兰·德龙和波兰钢琴大师克里斯坦·齐默尔曼之间,这有当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暗店街》译本上的照片为证,那也是他的第一个内地中文译本。中年的莫迪亚诺颇具南欧帅哥风格,不过就近几年来看,明显发福后的长相已经露出要跟奥斯卡影帝杰夫·布里吉斯殊途同归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是获奖的理由,至于为什么会得奖,莫迪亚诺自己也不知道。奖项颁出之后,瑞典文学院方面也没能第一时间联系上他本人,后来他说还是自己的女儿告诉他获奖的消息,他本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感觉“仿佛是和自己同名的另一个人获奖了一样”。就像他在自己的出版商伽利玛出版社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得诺贝尔奖真让我感到有些不真实。我仍记得小时候,在加缪得诺贝尔奖的时候(1957年),我才12岁,然后是其他人。”他说,“能把自己和那些我敬佩的人放在一起我觉得这太不真实了”。有人问他自己觉得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他说:“我也想听听他们如何解释这个选择,我非常想知道选我的原因是什么?”
曾有业内人士明确指出:“诺奖不会颁给畅销书作家。”或许这也是村上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原因。而莫迪亚诺则介于畅销与无名之间。他在法国是一个畅销书作家,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却不认识他。莫迪亚诺21岁凭借处女作《星形广场》获得罗歇·尼米埃奖,之后10年间几乎囊括了法语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其中《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获得了仅次于龚古尔奖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暗店街》获得了1978年的龚古尔文学奖……他的小说不是什么大部头,但符合欧洲“寻根”的主流,用记忆重构日渐琐碎的、碎片式的现实生活。
即便他是法国当代最具知名度的作家之一,但对于法国人来讲,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他们认为继勒·克莱齐奥之后,诺贝尔文学奖至少要三十年之后才会颁给一位法国作家,没想到仅相隔6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次花落法国。
为什么又是法国人?很多人很好奇,《文汇报》甚至还做了一篇《为何诺奖青睐法国作家》的报道,理由是距离上一位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2008年获得此奖,仅仅相隔了6年,又一位法国作家获奖,而在法国的诺奖史上,自1964年萨特获得诺奖,几乎是6至10年,就有一位法国作家获奖。
“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这是诺奖评委会给莫迪亚诺的评语。这一印象的得出显然得益于上面提到的那些作品。
此次诺奖引发的反应,正好是瑞典文学院过去一百年来每年颁奖时最期待的反应,它符合诺奖的挑人规则:一是让大家赞叹瑞典文學院院士们的慧眼,又向世界隆重推出了一位较少被公众了解的当代巨匠,当年马丁·杜·加尔、福克纳、布罗茨基、克洛德·西蒙、耶利内克就是这种情况。二是这个人的作品不能太大众、太畅销,比如托尔斯泰、左拉、哈代、毛姆、劳伦斯、塞林格;风格也不能太小众、太具实验性,比如亨利·詹姆斯、乔伊斯。三是获奖作家的作品最好具备某种社会性诉求,如加缪、萨特、马尔克斯、帕斯捷尔纳克、米沃什、略萨。四是近两三年之内获过奖的国家或语种,通常很难再出另一位获奖者。而因为这些挑人前提的存在,诺奖也屡屡受到争议。
解不开的心结
与其说诺奖青睐法国作家,不如说诺奖更青睐“犹太作家”,回顾诺奖文学上的诸多“皇冠”,几乎是“犹太血统”的作家占据了显要位置,而且这些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用文学重申“信仰与怀疑”这个母题。
莫迪亚诺比较讨巧的是他不是史诗式的宏大叙事,而是以日常的故事和简单易懂的话语去重新寻找历史和生命的意义。他写回忆、写遗忘、写寻找、写城市、写梦……笔触柔和,娓娓道来,像个白日里的梦游者。
《世界文学》主编、法语文学翻译余中先先生认为,莫迪亚诺关注沦陷区人的命运是为了寻找一种自我,他创作的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同他的命运有一种息息相关的联系,甚至在本质上都是相似的。
莫迪亚诺对营造故事氛围的兴趣,远大于推出故事结果。他的小说有许多都属于有开头没结尾的,像一个朋友把你领到电影院,却并不陪你看完电影,任凭你中途退场。莫迪亚诺的作品与其说是在描写人物,不如说在描写人类于危境之下醒来时的茫然,以及之后心有不甘的追根溯源。他是继塞林格之后,第二位将“人的意识”作为小说主角的作家,这跟意识流大师们用描写意识来塑造人物的做法还不太一样。 不过在莫迪亚诺的作品中,更多的是追问,对自己、父母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和个人身份等的追问。他笔头厉害,却不善言辞,这或许与童年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童年有着优渥的生活环境,但那却是父亲靠走私得来的。父亲在战争时期与德国警察相勾结的经历似乎成了一道巨大的篱笆墙,以至于成为莫迪亚诺一生都无法解开的一个心结。
他不能理解父亲作为一个犹太人,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份归属,莫迪亚诺说他只好用小说,用小说的细节来缝合出历史的记忆。一次次地,他以手中的笔为时光隧道,回到过去那个父亲为求自保而隐藏起自己的难堪时刻,有时拨乱反正几乎成了一个梦想,以至于在第一本小说《星形广场》中,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盖世太保问一个法国人“星广场在哪儿?”这个法国犹太人指着自己心口,说“它就在这里”。在寻找自我的途中迷路的莫迪亚诺,将自己辨别不清的是非写进《星形广场》,一发表就获了大奖。
而那次获奖却加剧了父子两人之间的矛盾。他父亲对那本书痛恨无比,以至于想尽一切办法买进市面上的所有印本不让别人看到。父子关系从此决裂,几年后,莫迪亚诺穷困潦倒之时不得不向父亲求助,父亲却报警将他逐出门外。
于是莫迪亚诺只能不断地写作,祈求内心的平静,莫迪亚诺曾说写作就是发泄。然而不管写多少作品,那个心结却一直未能解开。父亲的故事像鬼魂一样缠绕着他,看不清、道不明,但就是挥之不去。所以,莫迪亚诺笔下人物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莫迪亚诺在接受采访中说他不喜欢现实生活,他更喜欢超现实的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太过于琐碎,而且没有美感,都是由碎片构成,这样反而会觉得不真实,而只有通过到艺术化再现的超现实生活中才能寻找到生活的真相,这可能是他执迷于从记忆和追寻中去找寻一种身份归属的原因,这也是欧洲战后无“根”一代的集体追思,所以能引起文学上的回响和共鸣。
由于他很少接触媒体,在遇到采访的时候,他会很紧张。这与他平时不善交际有关,他几乎不参加活动。不过口头表达的欠缺并没有妨碍他在文字方面的创作,他把自己的思维与情感世界都用文字表达出来。
其实我写的都是同一本小说
在他的访问中,莫迪亚诺觉得最幸福的时候就是60年代。那时候他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裤子和套头毛衣,几天不用洗澡,窝在巴黎左岸某个舒服的咖啡馆里,和朋友喝酒聊天,无拘束地看书,偶尔伤感地怀念下他早逝的弟弟。他一直都很想念他曾经深爱却突然失踪的那个姑娘,沉迷于电话号码簿上那些奇怪的不能用正常法语和英语读出的外国姓氏。这个帅气而邋遢的法国青年,经常庆幸自己拿起笔走上了文学之路,因为“在那个时代,不从文的青年绝大多数都变成罪犯”。
而对于莫迪亚诺的粉丝来说,等待莫迪亚诺的新作出版也是人生一大幸福的事情。跟其他大家不同,莫迪亚诺很牛的一点就是写起来手快,坚持能力也强,几乎每一两年就出一部小说,如此坚持了四十来年,迄今已经有三十多部作品面世。更牛的是,这些作品被认为“质量非常平均”“几乎都在同一水平”。
这样的作者当然会有忠实的读者紧紧追随,他有28本书被翻译成西班牙文,21本被翻译成德文,12本被翻译成瑞典文。
研究莫迪亞诺的人更是大有人在,奥地利、加拿大、瑞典、芬兰、荷兰,热衷于莫迪亚诺的学者们对他爱到极致,以至于在2004年,学者们聚集到英国肯特,专门举办了莫迪亚诺文学讨论国际会议,会后出版了有关他作品的学术著作,其中包括“莫迪亚诺的自传式写作——在谜与历史之间”。
在法国,更有20多本书是专门用来解说莫迪亚诺的书的。这些评论中充斥着“自我”“谜”“后现代”“自传”“记忆”和“历史”这样的字眼。
莫迪亚诺老老实实地承认:“其实我写的都是同一本小说。”因为从第一部作品《星形广场》开始,他就始终以追忆的手法讲述过去,“寻找”成了从一而终的主题,寻找记忆的断章,拼接零散的往事,寻找自我,寻找父亲,寻找擦肩而过的路人……他不断模拟一种梦游的状态,使小说在充满不确定的因素中行进,也让一切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他用侦探小说的笔法表达找寻的主题,像一个模糊的观察者、迷失的见证者。用最普通的细节唤起人内心深处最细腻的情感。
他最近一本小说的名字是《为了不让你在此迷路》,听上去似乎还是写给自己的。他也从不否定,不试图摘下身上那些“二战作家”“新寓言派”的标签。对于这样执著于自身的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评论从来就不意味着什么,他只是问着问着,在迷途中寻找一个也许是对的方向。
诺奖的再次爆冷,让舆论又沸腾了起来:有人说莫迪亚诺早三十年前就该得奖,如今终于等到迟来的公正;也有人说此奖颁给莫迪亚诺,是追悼一个文学流派的没落,这是诺奖本身已经衰退腐朽的表现。有人认为瑞典文学院今年慧眼识珠,莫迪亚诺实至名归;也有人认为莫迪亚诺和村上春树一样,始终差那么一点诺奖的“重量”。有人在这边大喊对莫迪亚诺早已熟识和热爱,也有人在那边喃喃自语谁是莫迪亚诺……
诺奖黑马
也许对于普通的中国大众来说,莫迪亚诺就是一匹黑马,但是对于中国文学圈来说,他却是广受好评的。例如此前王朔曾公开承认《玩的就是心跳》是向《暗店街》学的,王小波也曾用《万寿寺》向莫迪亚诺的成名小说《暗店街》致敬。
那么莫迪亚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莫迪亚诺,法国犹太小说家,1947年出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布洛涅·比扬古。后来莫迪亚诺为了突显自己“法国‘二战’之子”的身份,对外宣称自己是1945年出生。他的母亲是一位比利时喜剧演员,经常在外演出。父亲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隐瞒犹太人身份从事过走私,考虑到当时法西斯统治下的全欧洲排犹浪潮及暴行,应该说这是一个风险奇高的职业。莫迪亚诺说,以回溯的方式看,自己的童年很像一部侦探小说。
莫迪亚诺不一定是诺奖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却一定是继加缪之后长得最帅的小说家,而且长相一直在进行“风格转换”。三十多岁时,莫迪亚诺的长相介于年轻时的法国影星阿兰·德龙和波兰钢琴大师克里斯坦·齐默尔曼之间,这有当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暗店街》译本上的照片为证,那也是他的第一个内地中文译本。中年的莫迪亚诺颇具南欧帅哥风格,不过就近几年来看,明显发福后的长相已经露出要跟奥斯卡影帝杰夫·布里吉斯殊途同归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是获奖的理由,至于为什么会得奖,莫迪亚诺自己也不知道。奖项颁出之后,瑞典文学院方面也没能第一时间联系上他本人,后来他说还是自己的女儿告诉他获奖的消息,他本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感觉“仿佛是和自己同名的另一个人获奖了一样”。就像他在自己的出版商伽利玛出版社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得诺贝尔奖真让我感到有些不真实。我仍记得小时候,在加缪得诺贝尔奖的时候(1957年),我才12岁,然后是其他人。”他说,“能把自己和那些我敬佩的人放在一起我觉得这太不真实了”。有人问他自己觉得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他说:“我也想听听他们如何解释这个选择,我非常想知道选我的原因是什么?”
曾有业内人士明确指出:“诺奖不会颁给畅销书作家。”或许这也是村上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原因。而莫迪亚诺则介于畅销与无名之间。他在法国是一个畅销书作家,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却不认识他。莫迪亚诺21岁凭借处女作《星形广场》获得罗歇·尼米埃奖,之后10年间几乎囊括了法语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其中《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获得了仅次于龚古尔奖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暗店街》获得了1978年的龚古尔文学奖……他的小说不是什么大部头,但符合欧洲“寻根”的主流,用记忆重构日渐琐碎的、碎片式的现实生活。
即便他是法国当代最具知名度的作家之一,但对于法国人来讲,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他们认为继勒·克莱齐奥之后,诺贝尔文学奖至少要三十年之后才会颁给一位法国作家,没想到仅相隔6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次花落法国。
为什么又是法国人?很多人很好奇,《文汇报》甚至还做了一篇《为何诺奖青睐法国作家》的报道,理由是距离上一位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2008年获得此奖,仅仅相隔了6年,又一位法国作家获奖,而在法国的诺奖史上,自1964年萨特获得诺奖,几乎是6至10年,就有一位法国作家获奖。
“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这是诺奖评委会给莫迪亚诺的评语。这一印象的得出显然得益于上面提到的那些作品。
此次诺奖引发的反应,正好是瑞典文学院过去一百年来每年颁奖时最期待的反应,它符合诺奖的挑人规则:一是让大家赞叹瑞典文學院院士们的慧眼,又向世界隆重推出了一位较少被公众了解的当代巨匠,当年马丁·杜·加尔、福克纳、布罗茨基、克洛德·西蒙、耶利内克就是这种情况。二是这个人的作品不能太大众、太畅销,比如托尔斯泰、左拉、哈代、毛姆、劳伦斯、塞林格;风格也不能太小众、太具实验性,比如亨利·詹姆斯、乔伊斯。三是获奖作家的作品最好具备某种社会性诉求,如加缪、萨特、马尔克斯、帕斯捷尔纳克、米沃什、略萨。四是近两三年之内获过奖的国家或语种,通常很难再出另一位获奖者。而因为这些挑人前提的存在,诺奖也屡屡受到争议。
解不开的心结
与其说诺奖青睐法国作家,不如说诺奖更青睐“犹太作家”,回顾诺奖文学上的诸多“皇冠”,几乎是“犹太血统”的作家占据了显要位置,而且这些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用文学重申“信仰与怀疑”这个母题。
莫迪亚诺比较讨巧的是他不是史诗式的宏大叙事,而是以日常的故事和简单易懂的话语去重新寻找历史和生命的意义。他写回忆、写遗忘、写寻找、写城市、写梦……笔触柔和,娓娓道来,像个白日里的梦游者。
《世界文学》主编、法语文学翻译余中先先生认为,莫迪亚诺关注沦陷区人的命运是为了寻找一种自我,他创作的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同他的命运有一种息息相关的联系,甚至在本质上都是相似的。
莫迪亚诺对营造故事氛围的兴趣,远大于推出故事结果。他的小说有许多都属于有开头没结尾的,像一个朋友把你领到电影院,却并不陪你看完电影,任凭你中途退场。莫迪亚诺的作品与其说是在描写人物,不如说在描写人类于危境之下醒来时的茫然,以及之后心有不甘的追根溯源。他是继塞林格之后,第二位将“人的意识”作为小说主角的作家,这跟意识流大师们用描写意识来塑造人物的做法还不太一样。 不过在莫迪亚诺的作品中,更多的是追问,对自己、父母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和个人身份等的追问。他笔头厉害,却不善言辞,这或许与童年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童年有着优渥的生活环境,但那却是父亲靠走私得来的。父亲在战争时期与德国警察相勾结的经历似乎成了一道巨大的篱笆墙,以至于成为莫迪亚诺一生都无法解开的一个心结。
他不能理解父亲作为一个犹太人,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份归属,莫迪亚诺说他只好用小说,用小说的细节来缝合出历史的记忆。一次次地,他以手中的笔为时光隧道,回到过去那个父亲为求自保而隐藏起自己的难堪时刻,有时拨乱反正几乎成了一个梦想,以至于在第一本小说《星形广场》中,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盖世太保问一个法国人“星广场在哪儿?”这个法国犹太人指着自己心口,说“它就在这里”。在寻找自我的途中迷路的莫迪亚诺,将自己辨别不清的是非写进《星形广场》,一发表就获了大奖。
而那次获奖却加剧了父子两人之间的矛盾。他父亲对那本书痛恨无比,以至于想尽一切办法买进市面上的所有印本不让别人看到。父子关系从此决裂,几年后,莫迪亚诺穷困潦倒之时不得不向父亲求助,父亲却报警将他逐出门外。
于是莫迪亚诺只能不断地写作,祈求内心的平静,莫迪亚诺曾说写作就是发泄。然而不管写多少作品,那个心结却一直未能解开。父亲的故事像鬼魂一样缠绕着他,看不清、道不明,但就是挥之不去。所以,莫迪亚诺笔下人物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莫迪亚诺在接受采访中说他不喜欢现实生活,他更喜欢超现实的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太过于琐碎,而且没有美感,都是由碎片构成,这样反而会觉得不真实,而只有通过到艺术化再现的超现实生活中才能寻找到生活的真相,这可能是他执迷于从记忆和追寻中去找寻一种身份归属的原因,这也是欧洲战后无“根”一代的集体追思,所以能引起文学上的回响和共鸣。
由于他很少接触媒体,在遇到采访的时候,他会很紧张。这与他平时不善交际有关,他几乎不参加活动。不过口头表达的欠缺并没有妨碍他在文字方面的创作,他把自己的思维与情感世界都用文字表达出来。
其实我写的都是同一本小说
在他的访问中,莫迪亚诺觉得最幸福的时候就是60年代。那时候他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裤子和套头毛衣,几天不用洗澡,窝在巴黎左岸某个舒服的咖啡馆里,和朋友喝酒聊天,无拘束地看书,偶尔伤感地怀念下他早逝的弟弟。他一直都很想念他曾经深爱却突然失踪的那个姑娘,沉迷于电话号码簿上那些奇怪的不能用正常法语和英语读出的外国姓氏。这个帅气而邋遢的法国青年,经常庆幸自己拿起笔走上了文学之路,因为“在那个时代,不从文的青年绝大多数都变成罪犯”。
而对于莫迪亚诺的粉丝来说,等待莫迪亚诺的新作出版也是人生一大幸福的事情。跟其他大家不同,莫迪亚诺很牛的一点就是写起来手快,坚持能力也强,几乎每一两年就出一部小说,如此坚持了四十来年,迄今已经有三十多部作品面世。更牛的是,这些作品被认为“质量非常平均”“几乎都在同一水平”。
这样的作者当然会有忠实的读者紧紧追随,他有28本书被翻译成西班牙文,21本被翻译成德文,12本被翻译成瑞典文。
研究莫迪亞诺的人更是大有人在,奥地利、加拿大、瑞典、芬兰、荷兰,热衷于莫迪亚诺的学者们对他爱到极致,以至于在2004年,学者们聚集到英国肯特,专门举办了莫迪亚诺文学讨论国际会议,会后出版了有关他作品的学术著作,其中包括“莫迪亚诺的自传式写作——在谜与历史之间”。
在法国,更有20多本书是专门用来解说莫迪亚诺的书的。这些评论中充斥着“自我”“谜”“后现代”“自传”“记忆”和“历史”这样的字眼。
莫迪亚诺老老实实地承认:“其实我写的都是同一本小说。”因为从第一部作品《星形广场》开始,他就始终以追忆的手法讲述过去,“寻找”成了从一而终的主题,寻找记忆的断章,拼接零散的往事,寻找自我,寻找父亲,寻找擦肩而过的路人……他不断模拟一种梦游的状态,使小说在充满不确定的因素中行进,也让一切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他用侦探小说的笔法表达找寻的主题,像一个模糊的观察者、迷失的见证者。用最普通的细节唤起人内心深处最细腻的情感。
他最近一本小说的名字是《为了不让你在此迷路》,听上去似乎还是写给自己的。他也从不否定,不试图摘下身上那些“二战作家”“新寓言派”的标签。对于这样执著于自身的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评论从来就不意味着什么,他只是问着问着,在迷途中寻找一个也许是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