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推动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对现代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进行讨论,旨在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高等学校;德育工作
  · 中图分类号:G64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內容,高等院校在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德育综合素质的培养,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原则,突出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思想道德培养,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实现。然而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中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存在部分问题,导致高等学生德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一、现阶段高等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现状
  1.不完善的建设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据相关统计学调查,在高等学校中有60%的学生不清楚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这充分说明了高等学校没有认真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评价组织的建设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的现象,相关步骤以及评价标准存在问题,评价相关操作监督力度不足。特别在对应届毕业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没有对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出于主观因素对毕业生的德育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美化处理,导致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德育综合素质无法进行客观的分析,无法有效开展人才选拔。
  2.评价主体单一,导致学生自我评价不被重视
  大部分高等学校对于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相对比较固定,通常是由学生的教师或者是班级管理者进行评价,这就导致德育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主观性,缺乏比较客观的评价[1]。并且,大部分德育综合素质评价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开展的,没有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使得德育综合素质自我评价形式化,无法成为就业单位选拔人才的依据。
  3.评价标准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大部分高等学校在进行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对于此没有统一的认识,并且导致了评价结果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大部分高等学校将学生在思政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成绩作为德育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没有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对相关规范的遵守情况,也没有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以及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中专业素质以及道德思想方面的评价。“重理论轻实践”容易导致高等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出现偏离,导致学生不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2]。
  4.评价结果反馈渠道存在问题,影响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
  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总结以及评价者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其通常与学生评奖评优存在一定的关联,导致了学生产生对德育工作产生偏见,甚至弱化了德育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推动学生管理的积极作用,影响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相关意见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参与德育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学生德育工作的建设。德育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需要保持一定的客观性。全面的评价必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德育课程学习成绩、日常纪律的遵守情况、实践活动中的德育综合素质表现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且德育综合素质评价不是对某一阶段的评价,而是要贯穿在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涯中。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因此,在进行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实践活动中的道德思想与专业操作水平进行评价,从而让德育综合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德育水平。此外,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兼备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实践成绩评价的同时,结合某一次社会实践对其德育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3.明确评价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需要经过评价准备、实施以及汇总这三个流程。在评价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并明确德育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的意义、目的以及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能够重视德育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推动其能够更加认真完成各方面的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实现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完善反馈渠道,加强师生交流
  建立完善的评价结果反馈渠道,让学生对自身的德育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解,教师要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在评价结束后,以座谈会或单独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意见反馈,让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进行任职,并指导学生如何纠正缺点,保持优点。可以通过校报刊载、网站发表等渠道对优秀学生事迹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结束语
  只有进一步完善德育评价体系,才能够充分发挥德育评价工作的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重视德育工作开展的结果并注重过程,重视现象的同时将实质掌握,是现代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思想教育、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活动,并将日常行为纳入德育考核中。而学校也要秉持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生活,不断创新德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和途径,提高学生对于德育工作的接受度,锻炼自身的能力并为德育教育提供机会,同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德育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能够实现德育工作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突出,实现德育工作内涵的丰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革武.一种跨学科及效益德育模式的探索——解读高校工程德育的经济属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4(6):188-190.
  [2]梁存宁.高校信息公开视野中的德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2,15(10):128-129.
其他文献
2011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上星频道开办道德建设栏目的通知》,要求自2011年10月1日起,各上星综合频道至少开办一个道德建设栏目,每周至少播出一期。文件下发后,36个
栽培季节红梗叶菾菜,又名牛皮菜、厚皮菜,为2年生蔬菜。分为春秋两季栽培,以秋季栽培为主。在山东省南部、江苏北部地区,从8月上旬-10月份均可播种,早播的当年可以采收,晚播
互联网络的应用与发展一方面推动了人类信息发展史上的革命性进步,另一方面也给谣言提供了一条网络“高速公路”。对于网络谣言,我们必须理性分析,科学地加以引导和规制。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教师语言、品行等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作为小学教师应该言传身教,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形成
小学品德课程中实施文化理解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如何有效实施文化理解教育,一直是品德教学的难点. 本文主要是从文化内容、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探索符合学生文化识别、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期待回归生命.生命化政治课堂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努力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
【摘要】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学校,影响着孩子发展的质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就像无声的教师,引导着孩子向健康的方向成长和发展。在人生成长历程中,家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幼儿、个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1  一、和谐的生活气氛  (一)家庭成员要互敬互爱,互信互助  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融洽,晚辈尊敬长辈,长辈关心晚辈,多一些宽容和忍让,这些都能给孩子带来安全
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任务。以亲情为基础的孝亲敬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5.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构筑师生情感的桥梁,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尤其对待班上的学困生,不能冷待,更不能歧视,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以满腔的爱去感化他们。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如果差生是一朵被霜打虫咬的鲜花,那么只要我们倍加爱护,也一定能使每个花瓣恢复生机,散发芬芳。所以在班主任的工作上,班主任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用爱心去启迪学生的天性,这样能有意想不到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