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事件
据《南方都市报》,2007年9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恽小华教授在浙江大学校内被残忍杀害。犯罪嫌疑人王超已被杭州警方逮捕。王超系恽小华的合作方,浙江中微科电子集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出资人。据分析,矛盾的最终激化应与双方之间的性格差异和理念分歧有关。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阳光下被扼杀、被撕裂,死者留给生者的将是怎样的震惊和痛楚?恽小华教授的悲剧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繁华而明亮的世界,可怕的杀机始终在角落里暗地滋长。从报道中我们得知,恽小华教授和犯罪嫌疑人王超在2006年相识,并因为合组公司走进彼此的人生。一年多以后,他们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两个合作者之间,自始至终没能建构起具有人性关怀和包容性的合作型关系。缺失合作型关系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是不幸的,只是这种合作的结束太过残酷和血腥。
恽小华教授的悲剧在于他迫切需要一个合作型的工作环境,却没有能力得到。他发现自己身陷支配型关系的恶性环境,却没有能力反抗。据恽的亲友回忆,他是一个低调的人,有事喜欢闷在心里,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恽小华教授的生活经历单纯,作为知识分子,对于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他在研发质量和经营体制等方面都有自己比较理想主义的“择善固执”。在超个人心理学的“九型人格”理论看来,恽小华应属于“完美主义者”(The Perfectionist),他们勤劳工作,有正义感,坚信朴素的思想和善良必将战胜人性黑暗。他们笃信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渴望不断提高自我,实现完美人生。由于“完美主义者”只接受正确的事情,对那些不符合正确标准的需要置之不理,他们很难适应一个不完美的组织。
但是,在这一血案中,剖析恽小华的弱点是令人感到痛苦的,因为“中微科”那样的组织似乎很难仅仅用“不完美”来形容。我们知道,黑暗和疯狂的人性背后往往有同样可怕的组织背景和体制土壤,而对更深层面的剖析已经越过了心理学理论方法所能把握和控制的限度。恽小华之死当然与“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弱点有关,但我们更应直面那令他难以逃脱的支配型关系。“完美主义者”不适合从事具有风险性的工作,更不适合根据“变化不定的、不完整的信息”进行工作。王超对透过合作方式、以新技术研发来创造效益的强烈期待,军工行业政策的多变性,共同汇聚成令恽小华难以摆脱的、灾难性的支配型关系。决定合作之前,也许恽小华欠缺一份由专业人士完成的心理评估?
让我们来猜度一下犯罪嫌疑人王超的内心世界。他给人们的印象是“脾气暴躁”,“办事不力者常挨他的训斥”,“动辄拍桌子骂人”。在“九型人格”理论中,这是典型的“支配者”的特征。他们情感强烈,精力充沛,专横霸道,独断独行,具有攻击性和权力欲。一个没有经历过心灵成长的经验的原始状态的“支配者”,一般都破坏法纪而且手段强硬,他们能够不择手段,利用“谎言、操纵甚至暴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处于原始状态的“支配者”,他的内心缺乏基本的信任感。以本案为例,犯罪嫌疑人的特殊经历又使他更容易多疑、猜忌,不顾基本的道德价值。恽小华教授被推为“中微科”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但是王超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每一笔经费都要王超签字才能使用”。他不愿给恽的“不够成熟的产品技术”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解聘恽的研究团队,甚至在合作后期限制恽在公司打电话和“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种无以复加的支配型关系终于以罪恶告终,是因为“支配者”内心具有巨大的纵欲冲动和复仇欲望。将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元素上升为仇恨,并以复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支配者”更容易拒绝疗救,也不擅反省自我。
当“完美主义者”遇见“支配者”会发生什么?本案提供了其中最糟糕、最极端的一种结局。两者都会认为对方太离谱了。作为“完美主义者”的恽小华把对合作方的愤怒和憎厌埋在心里,作为“支配者”的王超则把对合作方的失望和仇恨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在这种关系中,你没有理由要求恽学会一种取悦于人的表达方式,更不可能使王超接受一种关于谦卑与包容的品质的建议。在种种支配型关系中,这无疑是一种孕育着强大张力的强支配型关系。处于绝对弱势的恽小华只能选择退出,而处于绝对强势的王超可以将这种退出理解为背叛与挑战。或者控制你,或者毁灭你,这正是“支配者”的可怕逻辑。
那么,怎么办?当你面对一个陌生人,请学会识别和辨认他的人格原型。当你面对一个危险而躁动的封闭心灵,请学会保持警觉,注意保护自己,寻求亲人、朋友、同事的人际支持,并在必要时以适当的方式反击,击碎“支配型关系”的恶性循环。世界是危险的,但唯有持续开放的心灵成长能够尽量减少这种危险。不是吗?■
编辑:卢劲杉
据《南方都市报》,2007年9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恽小华教授在浙江大学校内被残忍杀害。犯罪嫌疑人王超已被杭州警方逮捕。王超系恽小华的合作方,浙江中微科电子集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出资人。据分析,矛盾的最终激化应与双方之间的性格差异和理念分歧有关。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阳光下被扼杀、被撕裂,死者留给生者的将是怎样的震惊和痛楚?恽小华教授的悲剧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繁华而明亮的世界,可怕的杀机始终在角落里暗地滋长。从报道中我们得知,恽小华教授和犯罪嫌疑人王超在2006年相识,并因为合组公司走进彼此的人生。一年多以后,他们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两个合作者之间,自始至终没能建构起具有人性关怀和包容性的合作型关系。缺失合作型关系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是不幸的,只是这种合作的结束太过残酷和血腥。
恽小华教授的悲剧在于他迫切需要一个合作型的工作环境,却没有能力得到。他发现自己身陷支配型关系的恶性环境,却没有能力反抗。据恽的亲友回忆,他是一个低调的人,有事喜欢闷在心里,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恽小华教授的生活经历单纯,作为知识分子,对于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他在研发质量和经营体制等方面都有自己比较理想主义的“择善固执”。在超个人心理学的“九型人格”理论看来,恽小华应属于“完美主义者”(The Perfectionist),他们勤劳工作,有正义感,坚信朴素的思想和善良必将战胜人性黑暗。他们笃信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渴望不断提高自我,实现完美人生。由于“完美主义者”只接受正确的事情,对那些不符合正确标准的需要置之不理,他们很难适应一个不完美的组织。
但是,在这一血案中,剖析恽小华的弱点是令人感到痛苦的,因为“中微科”那样的组织似乎很难仅仅用“不完美”来形容。我们知道,黑暗和疯狂的人性背后往往有同样可怕的组织背景和体制土壤,而对更深层面的剖析已经越过了心理学理论方法所能把握和控制的限度。恽小华之死当然与“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弱点有关,但我们更应直面那令他难以逃脱的支配型关系。“完美主义者”不适合从事具有风险性的工作,更不适合根据“变化不定的、不完整的信息”进行工作。王超对透过合作方式、以新技术研发来创造效益的强烈期待,军工行业政策的多变性,共同汇聚成令恽小华难以摆脱的、灾难性的支配型关系。决定合作之前,也许恽小华欠缺一份由专业人士完成的心理评估?
让我们来猜度一下犯罪嫌疑人王超的内心世界。他给人们的印象是“脾气暴躁”,“办事不力者常挨他的训斥”,“动辄拍桌子骂人”。在“九型人格”理论中,这是典型的“支配者”的特征。他们情感强烈,精力充沛,专横霸道,独断独行,具有攻击性和权力欲。一个没有经历过心灵成长的经验的原始状态的“支配者”,一般都破坏法纪而且手段强硬,他们能够不择手段,利用“谎言、操纵甚至暴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处于原始状态的“支配者”,他的内心缺乏基本的信任感。以本案为例,犯罪嫌疑人的特殊经历又使他更容易多疑、猜忌,不顾基本的道德价值。恽小华教授被推为“中微科”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但是王超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每一笔经费都要王超签字才能使用”。他不愿给恽的“不够成熟的产品技术”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解聘恽的研究团队,甚至在合作后期限制恽在公司打电话和“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种无以复加的支配型关系终于以罪恶告终,是因为“支配者”内心具有巨大的纵欲冲动和复仇欲望。将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元素上升为仇恨,并以复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支配者”更容易拒绝疗救,也不擅反省自我。
当“完美主义者”遇见“支配者”会发生什么?本案提供了其中最糟糕、最极端的一种结局。两者都会认为对方太离谱了。作为“完美主义者”的恽小华把对合作方的愤怒和憎厌埋在心里,作为“支配者”的王超则把对合作方的失望和仇恨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在这种关系中,你没有理由要求恽学会一种取悦于人的表达方式,更不可能使王超接受一种关于谦卑与包容的品质的建议。在种种支配型关系中,这无疑是一种孕育着强大张力的强支配型关系。处于绝对弱势的恽小华只能选择退出,而处于绝对强势的王超可以将这种退出理解为背叛与挑战。或者控制你,或者毁灭你,这正是“支配者”的可怕逻辑。
那么,怎么办?当你面对一个陌生人,请学会识别和辨认他的人格原型。当你面对一个危险而躁动的封闭心灵,请学会保持警觉,注意保护自己,寻求亲人、朋友、同事的人际支持,并在必要时以适当的方式反击,击碎“支配型关系”的恶性循环。世界是危险的,但唯有持续开放的心灵成长能够尽量减少这种危险。不是吗?■
编辑:卢劲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