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能力”是指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技能的结合,不仅会根据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理解算理,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简便、合理的解法. 因此,必须加强和重视计算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
一、情境激趣——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
荷兰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情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应具备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的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 在熟悉的、带有现实事件的环境作用下,儿童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中去. 如教学“退位减法”,创设情境:“妈妈带了74元钱去超市,买了39元钱的日用品,现在还剩多少钱?”这样的情境贴近生活现实,也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不同算法的研究. 即使没有学过“减法的运算性质”,他们也许会想到:拿40元去付,找回1元,加上原来的34元,就是35元. 也许会想到:先付30元,还剩44元,再付9元,得到35元.在这样的购物经历中学习“退位减法”,学生得到的决不仅仅是“74 - 39 = 35”.
二、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和迁移.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时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来理解算理. 例如教学“9加4”,出示有10个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9个桃子,盒子的外面有4个桃子.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快速清楚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桃子,拿出1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桃子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3个,即把4分为1和3,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3个就是13个.说完后,再让学生用小棒把刚才的过程再操作一次,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接着列出算式,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操作过程计算出结果. 这样使学生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的计算过程,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
三、建构模型——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
小学生学习数学,依赖于一定的现实情境,对问题情境中某种内在的数学关系,通过对规律的概括、提炼与总结,建构一定的数学模型,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教材呈现的情境图是“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想法,有的学生先求出跳绳的人数,再求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列式为(28 + 17) + 13;也有的学生先求出女生人数,再求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列式为28 + (17 + 13). 这样,让学生比较例题中两种不同的思路,得出:两道算式算理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但最后的结果是相等的. 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引出“加法结合律”这一数学模型也就水到渠成.
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表象,逐步抽象并建立数学模型,使之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及认识结构之中. 四、多样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只有在掌握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适当的习题加强练习,才能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当然,应该讲究训练策略和训练方法的多样性,以免造成学生的枯燥情绪.
1. 在比较中体验
初学混合运算顺序之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安排较多的比较练习. 这些比较,有的是新知与旧知的对比,让学生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32 + 3 × 20与32 + 3 - 20的对比,学生能体会到乘加混合运算与加减混合运算在顺序上的区别.
2. 在多层次的练习中体验
训练内容要有层次:基本训练,重在掌握法则、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针对性训练,重在纠正学生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特殊训练,注重通过强化记忆牢记常用计算数值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训练方法要多样,如竞赛式、游戏式. 训练手段要多种:如借用多媒体,借用简单的教具和自制计算卡片、计数器、扑克牌等学具.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
新课程强调计算教学的生活应用和问题解决功能,把计算作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计算的价值.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想用身上仅有的25.2元钱,为班上44人每人买一瓶矿泉水,矿泉水标价0.6元,他的钱够吗?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1)买44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元?列式0.6 × 44;(2)这些钱能买多少瓶?列式25.2 ÷ 0.6. 第二种方法在计算上遇到了麻烦,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接下来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把“元”改写成“角”来算,正合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规则. 学生不但探索出了计算方法,而且使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找到了原型,深化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对学生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估算、打草稿、书写和检验等计算习惯.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对应的对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时时调整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
一、情境激趣——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
荷兰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情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应具备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的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 在熟悉的、带有现实事件的环境作用下,儿童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中去. 如教学“退位减法”,创设情境:“妈妈带了74元钱去超市,买了39元钱的日用品,现在还剩多少钱?”这样的情境贴近生活现实,也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不同算法的研究. 即使没有学过“减法的运算性质”,他们也许会想到:拿40元去付,找回1元,加上原来的34元,就是35元. 也许会想到:先付30元,还剩44元,再付9元,得到35元.在这样的购物经历中学习“退位减法”,学生得到的决不仅仅是“74 - 39 = 35”.
二、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和迁移.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时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来理解算理. 例如教学“9加4”,出示有10个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9个桃子,盒子的外面有4个桃子.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快速清楚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桃子,拿出1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桃子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3个,即把4分为1和3,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3个就是13个.说完后,再让学生用小棒把刚才的过程再操作一次,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接着列出算式,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操作过程计算出结果. 这样使学生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的计算过程,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
三、建构模型——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
小学生学习数学,依赖于一定的现实情境,对问题情境中某种内在的数学关系,通过对规律的概括、提炼与总结,建构一定的数学模型,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教材呈现的情境图是“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想法,有的学生先求出跳绳的人数,再求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列式为(28 + 17) + 13;也有的学生先求出女生人数,再求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列式为28 + (17 + 13). 这样,让学生比较例题中两种不同的思路,得出:两道算式算理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但最后的结果是相等的. 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引出“加法结合律”这一数学模型也就水到渠成.
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表象,逐步抽象并建立数学模型,使之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及认识结构之中. 四、多样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只有在掌握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适当的习题加强练习,才能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当然,应该讲究训练策略和训练方法的多样性,以免造成学生的枯燥情绪.
1. 在比较中体验
初学混合运算顺序之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安排较多的比较练习. 这些比较,有的是新知与旧知的对比,让学生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32 + 3 × 20与32 + 3 - 20的对比,学生能体会到乘加混合运算与加减混合运算在顺序上的区别.
2. 在多层次的练习中体验
训练内容要有层次:基本训练,重在掌握法则、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针对性训练,重在纠正学生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特殊训练,注重通过强化记忆牢记常用计算数值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训练方法要多样,如竞赛式、游戏式. 训练手段要多种:如借用多媒体,借用简单的教具和自制计算卡片、计数器、扑克牌等学具.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
新课程强调计算教学的生活应用和问题解决功能,把计算作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计算的价值.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想用身上仅有的25.2元钱,为班上44人每人买一瓶矿泉水,矿泉水标价0.6元,他的钱够吗?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1)买44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元?列式0.6 × 44;(2)这些钱能买多少瓶?列式25.2 ÷ 0.6. 第二种方法在计算上遇到了麻烦,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接下来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把“元”改写成“角”来算,正合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规则. 学生不但探索出了计算方法,而且使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找到了原型,深化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对学生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估算、打草稿、书写和检验等计算习惯.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对应的对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时时调整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