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活动贯穿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整个过程,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并且构成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鉴于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有必要在充分考虑相关课程特殊性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更为科学合理并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法,从而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即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切入,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整合相关有效教学方法及其具体应用等。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整合 应用
  在现阶段的中学教育体系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持续接触和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个人兴趣及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热情。在此基础之上,还期望相关教学活动能促使学生不仅习得计算机操作的一系列技巧,而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实践环节中,也就是说,开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素质和相关技能的自学拓展能力。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目前这一课程依然面临授课课时相对于授课内容而言极其有限的困境,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普遍思考的论题。结合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现状及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在论文中围绕初中信心技术课堂教学相关方法及其整合等展开探讨,并具体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
  1.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述
  1.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中,由于小学教育阶段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并未针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同时属于知识介绍性的课程,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依然是相关教学活动的基础性环节。与此同时,考虑到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及其智力水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难以涉及更深入系统的计算机知识。所以,相对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整个过程而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基础性知识水平。
  1.2教学特点分析
  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征而言,具体涉及两个层面。其一,相关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建立起来的基本模型,促使其从系统的、整体的视角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其二,鉴于初中生的年龄及其理解过程等方面的特点,相关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效果。也就是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心体现在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启发上。
  2.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整合
  2.1兴趣教学
  兴趣被广泛认为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佳导师。但教育领域的另一现实是,传统教学理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兴趣教学思想在国内的传播和具体实践并未深入,学生更注重知识积累及死记硬背等。相对于传统教学思想而言,兴趣教学法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其接受知识的进度和能力。也就是说,一旦学生对其学习内容具有了较大兴趣,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将随之被激发出来,并促使其大脑进入活跃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也更轻松。由此可见,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及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以情境教学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理论知识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经验即可发现,人们在接受具体知识之后对其合理运用的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对具体知识的熟练理解。具体来说,就学生学习具体知识而言,当学生获取了一定知识量后,如果能够将其接受的知识迅速有效地运用于具体实践环节来讲,那么其对知识的理解也将相应深化,进而把具体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具体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节来讲,虽然并未直接与实践环节挂钩,但是任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有必要将所讲授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老师可以具体讲述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视讯技术、信息同步技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计算机技术,以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将学生学习有效融于生活中。目前,计算机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应用,而这一将理论知识融于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2.3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其中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属于一件乐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将学习视为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痛苦。这里也就涉及“自主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学习情况,就前一种而言,学生往往乐于获得其学习内容,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极为主动;但在“被动学习”中,学生则更多地是以一种勉强的态度应付学习活动,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中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就在于怎样有效地变被动为主动,促使学生积极接受所学知识。另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具有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往往涉及较多操作环节,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2.4划分学习小组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可适当利用学习小组这一教学形式以获取最佳教学成效。需要指出的是,在学习小组的具体分组过程中,应当兼顾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有效传带的功能。具体来说,任课教师有必要在了解全体学生现有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促使具备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传带学习效应,进而激发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并从整体上增强教学效果。
  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
  以上理论层面的相关论述,可以说是针对传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进而整合为更科学的教学方式。但是理论探讨还有必要充分考虑后续的实践环节,在具体运用上述教学方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点:首先,以上具体教学法既可以单独应用又可以整合多种教学法,但整合不同教学法时应当保留其各自的特性;其次,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前,有必要进行全面规划、提前准备;最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当以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为目的,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而且是现代教学的关注点。
  参考文献:
  [1]赵智.中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5).
  [2]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12).
  [3]戴裕崴,华国祥,李玉峰.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则和实施[J].高等职业教育,2003(2).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性能计算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在实践中,由于受到物理元器件极限速度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单个的
文章立足新课程理念,从优化教学活动策略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精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ased on the idea
近年以来,无线技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发展迅速,缝隙天线也逐渐无线应用领域中崭露头角,受到广泛研究。缝隙天线是指的在同轴传输线、微波谐振腔或波导传输线上划出缝隙,使得
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SpaceOpticalCommunication,FSO)和其他无线电通信手段相比,它结合了光纤通信与微波通信的优点,既具有高速传输、大通信容量的优点,又不需要铺设光纤,因此在无
通过盆栽试验对扬稻六号和粳稻941两个水稻品种进行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植株生长、颖果发育、胚乳细胞结构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 (1)提高分蘖期施氮量能增加水稻植株的鲜重和干重、分蘖数和株高;提高孕穗期施氮量能增加灌浆期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延缓植株衰老,延长籽粒灌浆充实。 (2)增加穗肥施氮量能增加颖果鲜重和干重,提高颖果和颖壳叶绿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的社会。伴随着网络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新材料出现来改善目前单一材料的现状,从而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计划并开展了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取得了蓬勃发展,但仍然延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利用网络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领悟探究教学法的实质: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将探究教学法深入网络课堂三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关键词: 信息技
近年来,现代工业过程与生产现场日益复杂,使得原有的有线网络系统已经很难或无法满足工业现场设备通信的需求。与此同时,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到现代
闪存由于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防震动、可靠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成为主要的存储介质之一。这其中又以NAND Flash的应用更加广泛。比较NAND Flash的两种
远源杂交在植物物种进化上起着重要作用,往往是通过多倍体化或在二倍体水平上形成新物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远源杂交的过程常常伴随大量的基因组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发生。 菰(Zizania latifolia Griseb.)为多年生的野生稻,与水稻为同族异属。我们发现将菰的基因组DNA导入水稻中能诱导水稻基因组发生广泛的基因组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本论文在实验室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RAPD和I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