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新品种互薯3号的选育技术,包括确定育种目标、选择亲本、配制组合、杂交育种程序等内容,同时介绍了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措施,以期为以后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新品种;互薯3号;选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5-0043-02
马铃薯是互助县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现已成为该县的第二大栽培作物。全县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1.87hm2,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5%和粮油综合产量的38.7%。互助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秋季雨水多,作物生长周期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富含钾,无污染,适宜马铃薯生长。因此,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我县农业生产和繁荣农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互助县马铃薯育种概况
互助县共育成3个马铃薯新品种:下寨65、互薯202和刚审定的互薯3号。其中,下寨65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互助县农科所和红崖子沟乡下寨村农科小组,通过有性杂交,在实生苗中选择单株,后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食味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已种植30多年,至今仍是我县马铃薯主栽品种之一。育成和推广以来全省累计推广面积约40万公顷,新增马铃薯450万吨,新增效益18亿元(年不变价0.4元/kg)。到2005年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约达6万公顷,其中我县育成的下寨65居第1位。20世纪90年代,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又育成了马铃薯新品种互薯202,现正在推广应用。2004年育成优质高产新品种互薯3号,同年种植333.33hm2,2005年扩大为1 333.33hm2。
2選育技术
2.1确定马铃薯育种目标
选育马铃薯品种,首先要依据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正确地制定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研究现有品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良和提高。
目前,消费者对马铃薯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上病害日益严重,育种时要把品质和抗病放到首要位置加以考虑。育种目标大多是由数量性状构成,因而更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选育时必须事先对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的特点、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栽培制度、品种分布状况以及农业经营条件等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以保证提出的育种目标能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相适应。
我县马铃薯种植布局:海拔2 600~2 900m的脑山地区和半浅半脑地区,气候冷凉、降雨量多,建立种薯繁殖基地;海拔2 300~2 600m的川水地区、高位水地及干旱浅山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建立商品薯基地。选育的新品种要符合种植布局。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具体目标性状如下。
2.1.1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5d左右,农作物淀粉含量与生育期长短呈正相关,生育期长则积累的淀粉含量高。因此,马铃薯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
2.1.2根系发达、植株繁茂。根系发达,可充分吸收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株形高大,控制在60~80cm,植株繁茂,叶片大,叶色深绿,生长势强,光合作用强,产生的同化物质多,块茎大,产量高。
2.1.3抗病性好、抗旱、耐寒、耐阴湿。抗马铃薯晚疫病、黑胫病、环腐病和花叶病,苗期抗旱、耐寒,后期耐冻,耐阴湿。
2.1.4品质优良、薯块圆形、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4~6个,单薯重80g以上,薯肉浅黄色,芽眼中等深。淀粉含量17%以上,还原糖含量低于0.4%,干物质20%以上,适合作商品薯。
2.2围绕育种目标选择亲本、配制组合
选择亲本和配制组合是杂交工作的重要一环,选配得好就能选育出新品种。亲本选择要根据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来考虑,育成的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由于母本细胞对后代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后代性状较多倾向于母本。因此,用具有较多优良经济性状的亲本作母本,以具有需要改良性状的亲本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用获得的马铃薯种子繁殖实生苗,经几年的选育后,当特性稳定下来,就可确定为一个新品种。互薯3号选择了高产、优质、抗退化的品种下寨65作母本,选择花粉多、花粉发芽率高的860140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3杂交育种程序
马铃薯通过有性杂交会产生复杂的分离现象,必须要进行后代选择,才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2.3.1实生苗选种圃。将杂种实生苗种植在备有防蚜网的温室内,进行人工鉴定,选择优良无病毒的实生苗单株块茎。
2.3.2第1代无性系选种圃。从入选的每一实生苗单株块茎中,选取2~3个块茎种植成1行无性系。在田间进行鉴定,收获入选的块茎,以备第2年播种鉴定。
2.3.3第2代无性系选种圃。种植第1代无性系入选的品系,进行田间鉴定,收获入选的块茎供下年试验。
2.3.4品种比较预备试验。种植上年入选的无性系,重复4次。选择田间抗性好,块茎产量、淀粉含量高等优良无性系。
2.3.5品种比较试验。种植自品比预试圃入选的品系,重复4次。对入选品系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对病毒的抗性。
2.3.6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至少连续进行2年。田间设计与品比试验相同。
3优良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措施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只有推广应用,将品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生产效益,才算是真正的科技成果。单有新品种的选育,而无大量高质量的种子供推广应用,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3.1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新品种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良种作为主要增产措施来抓。
3.2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育种队伍
搞育种工作要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常年坚持在育种、试验、示范、推广第一线。要建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的马铃薯育种及品种推广队伍。
3.3良种良法相结合
优良的品种只有在良好的栽培技术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在一个新品种推广之前,都要做一些必要的栽培辅助试验和高产研究,总结最佳栽培模式,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广,使良种发挥最大效益。
3.4搞好马铃薯优良新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
马铃薯在种植生产当中,由于切种、播种、收获、运输等环节,易感染病害,导致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通过单株系选和茎尖脱毒技术,使植株生长转为正常,提高马铃薯纯度和质量,为生产提供优良的种子。
4参考文献
[1] 张永成,纳添仓,师王里,等.马铃薯新品种青薯7号选育[J].青海农林科技,2006(4):84-85.
[2] 白小东,杜珍,齐海英,等.国审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0号的选育[J].作物杂志,2006(6):63-64.
[3] 李高峰,文国宏,王一航,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5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07(4):49-50.
[4] 金黎平,屈冬平,卞春松,等.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中薯8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07(11):75-76.
[5] 宋杰,宋建军,牛小宁.马铃薯新品种宁薯9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9-10.
[6] 何清.抗病高产新品种“渝马铃薯1号”的选育[J].中国马铃薯,2002(6):381.
[7] 郭志乾,王效瑜,吴林科,等.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2号选育[J].中国马铃薯,2008(2):128.
[8] 王绍林,杨煊,和国钧,等.马铃薯新品种丽薯1号的选育[J].作物研究,2007(3):397-398.
[9]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7(6):29-31,64.
关键词 马铃薯;新品种;互薯3号;选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5-0043-02
马铃薯是互助县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现已成为该县的第二大栽培作物。全县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1.87hm2,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5%和粮油综合产量的38.7%。互助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秋季雨水多,作物生长周期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富含钾,无污染,适宜马铃薯生长。因此,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我县农业生产和繁荣农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互助县马铃薯育种概况
互助县共育成3个马铃薯新品种:下寨65、互薯202和刚审定的互薯3号。其中,下寨65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互助县农科所和红崖子沟乡下寨村农科小组,通过有性杂交,在实生苗中选择单株,后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食味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已种植30多年,至今仍是我县马铃薯主栽品种之一。育成和推广以来全省累计推广面积约40万公顷,新增马铃薯450万吨,新增效益18亿元(年不变价0.4元/kg)。到2005年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约达6万公顷,其中我县育成的下寨65居第1位。20世纪90年代,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又育成了马铃薯新品种互薯202,现正在推广应用。2004年育成优质高产新品种互薯3号,同年种植333.33hm2,2005年扩大为1 333.33hm2。
2選育技术
2.1确定马铃薯育种目标
选育马铃薯品种,首先要依据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正确地制定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研究现有品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良和提高。
目前,消费者对马铃薯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上病害日益严重,育种时要把品质和抗病放到首要位置加以考虑。育种目标大多是由数量性状构成,因而更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选育时必须事先对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的特点、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栽培制度、品种分布状况以及农业经营条件等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以保证提出的育种目标能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相适应。
我县马铃薯种植布局:海拔2 600~2 900m的脑山地区和半浅半脑地区,气候冷凉、降雨量多,建立种薯繁殖基地;海拔2 300~2 600m的川水地区、高位水地及干旱浅山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建立商品薯基地。选育的新品种要符合种植布局。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具体目标性状如下。
2.1.1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5d左右,农作物淀粉含量与生育期长短呈正相关,生育期长则积累的淀粉含量高。因此,马铃薯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
2.1.2根系发达、植株繁茂。根系发达,可充分吸收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株形高大,控制在60~80cm,植株繁茂,叶片大,叶色深绿,生长势强,光合作用强,产生的同化物质多,块茎大,产量高。
2.1.3抗病性好、抗旱、耐寒、耐阴湿。抗马铃薯晚疫病、黑胫病、环腐病和花叶病,苗期抗旱、耐寒,后期耐冻,耐阴湿。
2.1.4品质优良、薯块圆形、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4~6个,单薯重80g以上,薯肉浅黄色,芽眼中等深。淀粉含量17%以上,还原糖含量低于0.4%,干物质20%以上,适合作商品薯。
2.2围绕育种目标选择亲本、配制组合
选择亲本和配制组合是杂交工作的重要一环,选配得好就能选育出新品种。亲本选择要根据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来考虑,育成的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由于母本细胞对后代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后代性状较多倾向于母本。因此,用具有较多优良经济性状的亲本作母本,以具有需要改良性状的亲本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用获得的马铃薯种子繁殖实生苗,经几年的选育后,当特性稳定下来,就可确定为一个新品种。互薯3号选择了高产、优质、抗退化的品种下寨65作母本,选择花粉多、花粉发芽率高的860140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3杂交育种程序
马铃薯通过有性杂交会产生复杂的分离现象,必须要进行后代选择,才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2.3.1实生苗选种圃。将杂种实生苗种植在备有防蚜网的温室内,进行人工鉴定,选择优良无病毒的实生苗单株块茎。
2.3.2第1代无性系选种圃。从入选的每一实生苗单株块茎中,选取2~3个块茎种植成1行无性系。在田间进行鉴定,收获入选的块茎,以备第2年播种鉴定。
2.3.3第2代无性系选种圃。种植第1代无性系入选的品系,进行田间鉴定,收获入选的块茎供下年试验。
2.3.4品种比较预备试验。种植上年入选的无性系,重复4次。选择田间抗性好,块茎产量、淀粉含量高等优良无性系。
2.3.5品种比较试验。种植自品比预试圃入选的品系,重复4次。对入选品系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对病毒的抗性。
2.3.6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至少连续进行2年。田间设计与品比试验相同。
3优良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措施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只有推广应用,将品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生产效益,才算是真正的科技成果。单有新品种的选育,而无大量高质量的种子供推广应用,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3.1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新品种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良种作为主要增产措施来抓。
3.2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育种队伍
搞育种工作要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常年坚持在育种、试验、示范、推广第一线。要建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的马铃薯育种及品种推广队伍。
3.3良种良法相结合
优良的品种只有在良好的栽培技术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在一个新品种推广之前,都要做一些必要的栽培辅助试验和高产研究,总结最佳栽培模式,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广,使良种发挥最大效益。
3.4搞好马铃薯优良新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
马铃薯在种植生产当中,由于切种、播种、收获、运输等环节,易感染病害,导致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通过单株系选和茎尖脱毒技术,使植株生长转为正常,提高马铃薯纯度和质量,为生产提供优良的种子。
4参考文献
[1] 张永成,纳添仓,师王里,等.马铃薯新品种青薯7号选育[J].青海农林科技,2006(4):84-85.
[2] 白小东,杜珍,齐海英,等.国审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0号的选育[J].作物杂志,2006(6):63-64.
[3] 李高峰,文国宏,王一航,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5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07(4):49-50.
[4] 金黎平,屈冬平,卞春松,等.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中薯8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07(11):75-76.
[5] 宋杰,宋建军,牛小宁.马铃薯新品种宁薯9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9-10.
[6] 何清.抗病高产新品种“渝马铃薯1号”的选育[J].中国马铃薯,2002(6):381.
[7] 郭志乾,王效瑜,吴林科,等.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2号选育[J].中国马铃薯,2008(2):128.
[8] 王绍林,杨煊,和国钧,等.马铃薯新品种丽薯1号的选育[J].作物研究,2007(3):397-398.
[9]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7(6):29-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