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的数学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实践着数学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等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这样一来使得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更加和谐,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盎然生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是探究数学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所以,所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动机性、目的性、适应性,只要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本能地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情境,从而诱发学习的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建立一个“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课程模式,与学生共创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情境。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改革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应该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更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地展现和发挥出来。在解决问题中的交流与合作不能流于形式。交流前应有明确的目标,讨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价值。另外,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探索为基础。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千万不能教师代替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培养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才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上存在不同差异,老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老师应根据对学生的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反对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来规范所有的学生,以抹杀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对于问题设计、教学过程的开展、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自己解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吸取他人的经验,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让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为老师应看到他们点滴的进步,并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让他们对学习数学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老师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数学方面有所作为。
  
  四、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综合和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统计和概率这一内容时,教师既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将统计与概率和其他领域的知识融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程也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技术的含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有些内容不便于讲解和演示,有些演示实验做起来很难驾驶或效果不太理想,如“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三种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教师难以用语言进行比较直观地描述,这时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就可以达到这种直观的效果。多媒体通过模拟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这种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直观形象,记忆深刻,加深了学生对圆与直线关系的理解,这样既省略去了教师冗长的讲解过程,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联通:537504广西容县灵山中学)
其他文献
严密的制度和措施,是否一定就能给学校带来新起色?每学期开学之初,每个教师、每个班级都会接到学校各个部门印发下来的各种管理制度、奖惩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订正修改,从文字和条款上看,实难挑出漏洞。这些严密的制度管理是否一定可以带来较强的管理实效?我们先看三个对比案例:  一次,某校开展了“我为学校添光彩”主题活动。组织者做了充分的准备,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先是开师生动员会,接着各班举行
期刊
数学是一门以思维训练为主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定理推理严密,思维量大,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将新课改理念融注到课堂里去,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自
期刊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网络的特殊性为学校班级德育工作也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又对传统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班主任不得不对德育工作重新做出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班级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希望在促进学校班级德育实践方面有所裨益。    一、更新网络时代的德育观念    首先
期刊
暑期,我校组织讨论了“范跑跑事件”,我不由得想起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重智商,轻情商,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个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国家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而教师的好坏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德。所以我们必须学好师德并形成良好的师德。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的体会就是“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来教书育人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期刊
案例(一)    张XX,铁佛小学六年级学生,该班班干部,家庭极度贫困,父亲弱智,母亲患癌症已两年,时临期末检测,其母病逝,此时的张XX感觉茫然,对上学失去信心,且不想参加考试,就此辍学,当班主任、班上的学生得知此情后,在他母亲埋葬的那一天,班主任领着班上的几名班干部一起去看望了张XX,临走时,班主任给他留下了一张简短的便条:  “你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你很坚强,老师看了你的家境,对照你在班里
期刊
“意”,即文章的中心。它是作者对社会现象关注与思索的结晶,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切感悟,是作者对生命与情感的心灵体验,是作者对美的发现与感受。  古人曾说:“文章立意,意在笔先”。作者对所见有所感而“意”蕴心中,或因外物的触动而将心中的思想与情感流诸笔端。当然,要将那“意”表现的形象化、具体化,又需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形式来作为载体——或借故事,或述亲身的经历,或议论漫谈表明见解,或借助于想象,使“意”蕴涵
期刊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今时代所必备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份
期刊
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和掌握。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下面举例说明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几种形式:   1、对比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
期刊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
期刊
常听到有些班主任这样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却不领情,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甚至有些专门与你对着干,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  面对以上困惑,我们用什么办法解决呢?下面就谈谈我在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和经验:    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班主任能否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支持,固然与班主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渊博的学识和各种能力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