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雕赏析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由于打通了新疆和内地的运输通道,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技术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就是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期。
  清代宫廷用玉做工严谨,一丝不苟,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清代重白玉,尤其崇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但也受到钟爱。清代最负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苏州专诸巷,苏州玉器精致秀媚,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扬州玉作发展很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玉作豪放劲健,特别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大禹治水图玉山》即其代表作。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
  乾隆、嘉庆年间为玉器的昌盛期,宫廷玉器充斥各个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也十分兴旺。民间观玉赏玉之风兴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广泛,陈设、器皿、佩饰、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镶嵌等等,品类齐全。乾隆时所称的痕都斯坦玉器,是具有阿拉伯风格的莫卧儿王朝玉器,乾隆中晚期时已大量进入内廷,得到乾隆的喜爱,其风格波及北京、苏州、扬州等玉肆。新疆维吾尔族玉器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宫廷玉器和痕都斯坦玉器有所不同,虽属阿拉伯风格,但器形、纹饰均较单纯,光素器较多,不重磨工,稍显粗糙。
  玉器的品种和数量很多,以陈设品和佩饰最多,也最为精美。陈设品有仿青铜器的仿古器皿,还有各种寓意吉祥的动物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花鸟、玉山子、浮雕图画式的玉屏风等等。玉佩饰的种类更是非常的丰富。此外还有各种玉质的实用器皿、文房用品。
  清代玉器在制作上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前期治玉重视选料,由于开采条件改善,采集到的优质白玉、羊脂玉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材质的精美,为这一时期能产生许多珍宝性艺术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艺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细腻。乾隆时代的玉器皿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上也很讲究,一般细光处看不见琢镞的痕迹,细光能达到玻璃光亮度。清代中期以后,玉器生产渐入衰落,不但规模减退,工艺制作上取巧偷工,导致玉器作品日益粗糙。如所琢树木花草枝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圆润的,符合生态的形象,
  人物玉雕
  明清两代的人物玉雕更加贴近生活,雕琢工艺更加精湛。人物玉雕衣着华丽,纹饰清晰,雕琢手法写实;造型越来越新颖独特,在制作上讲究精雕细刻,在人物上力求反映现实,追求人物玉雕的内在美、意蕴美的完美统一。清代人物玉雕发展到中国玉器历史上的高峰期。
  文房用器
  清代玉雕文房用器主要有笔筒、笔架、镇纸、笔洗,琢法圆润精美,既是书写的实用器,也是文人雅士的观赏品。
  玉 牌
  明清玉牌一直深受收藏者的青睐。一块小小的玉牌,方寸间融绘画、书法、雕刻及故事文化于一身,使天生丽质的玉经过一番修饰后拥有了生命。
  玉挂件
  悬挂在人的身体或服饰上的玉雕装饰品,种类繁多,雕工精致。
  玉摆件
  摆件一般体量较大,是陈设在案几、床头、桌柜等地方专供观赏的玉器。其中大型或特大型的摆件,一般摆放在大的公共场合,供人观赏。
其他文献
新版首枚《丁酉年》生肖站台票发布仪式隆重举行。  11月5日上午,中国铁路新版首枚《丁酉年》生肖站台票发布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该套站台票由我国书画巨匠、国学大师范曾先生绘制,著名雕刻家阎炳武领衔雕刻,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印制。在开机仪式上,主持人公布了《丁酉年》站台票图稿、印制技术和防伪措施。发布仪式由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长啸主持。  《丁酉年》生肖站台票全套2枚,一枚
期刊
当你来到“和田玉奇石‘伟人’字博物馆”时,你一定会被大自然中形成的十件巅峰艺术品的“祥瑞”寓意所震憾。你会亲身感受到“带路神图”、“鳌头天吉图”、“众佛图”这三幅开天辟地以来精美神奇的“绘画”带来的视觉冲击,当你观赏完全部展区并亲身到体验区参加体验之后,你一定会惊讶万分,由衷的对大自然感到敬爱,同时会珍惜于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千寿人殿”介绍:“千寿人殿”是选用“带路神图”和田玉奇石翻过来看,
期刊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中国青花瓷器。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通常简称青花,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明代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制作精美著称。这两朝
期刊
倪瓒《溪亭山色图》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或许有些陌生,但在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等人看来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王鉴作于1662年的《仿宋元山水》册提示出这幅倪画在明末清初的另一境遇。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这册《仿宋元山水》共有十二开,其中有两开题为“仿某家某图”,其余十开均作“仿某家”。一般而言, “仿某家”是指仿某家笔法笔意,而“仿某家某图”的指向性更加明确,表明画家看过或听说过这样的画题,而且这一画题在他
期刊
由上海博物馆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精装本《两涂轩书画集萃》,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画册中精选的136件书画精品,是菲律宾外籍华人庄氏家族的家珍。  三年前,庄氏家族慨然捐赠上海博物馆233件书画作品。此为外籍华裔人士首次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大量珍贵文物的壮举,表达了庄氏家族两代人热爱中华文物的拳拳之心。  南洋谋生 痴迷书画  最早拥有书画珍品的是庄万里先生。1899年,庄氏出生于福建晋江青
期刊
青花瓷是中国主要的瓷器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是用含氧化钴的原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经1300℃高温一次性烧成的瓷器。烧成后,钴料呈蓝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青花瓷器创烧于唐,成熟于元,明代大量应用,成为主流,涌现出永宣青花等精品瓷器。清代康熙年间,政通人和,国运昌盛,青花瓷器经历了晚明至清初短暂的萧条后迅速崛起,产品质量精,数量大,行销范围广,达到清代制瓷业的顶峰,成
期刊
清初花乌画沿袭了宋、元、明中期院体画审美的一些特征,但又独树一帜,呈现出一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清初恽格的花乌,以“没骨”写生,开创“常州画派”,以淡雅清丽之色墨闻名于清初画坛。同时又有王武,画作风神盎然,无画院习气,颇有画名。清初花乌画坛还有一特别之人,他既是花乌画家,也是重要的股肱之臣,他就是蒋廷锡。由于兼具画家与侍臣两个角色,所以很多人把其定位于“词臣作家”,但综合其卓越的政绩与超群的艺术成就
期刊
三门峡虢国墓地自发现以来,一直倍受关注。关于虢国历史及出土器物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在虢国墓地出土的众多珍贵文物中,大量精美绝伦的玉器,也是虢国文化中的一大亮点,令许多专家学者惊叹不已。  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玉质之良、工艺之精、价值之高在周代考古中实属罕见,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虢国墓地出土玉器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用途大致可分为礼玉、佩玉、殓玉、用具、饰件、棺饰等几
期刊
(接4期)  《史记·赵世家》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283年),秦国欲联合赵国攻打齐国,苏秦的弟弟苏厉给赵惠文王写了一封信说,一旦秦人越雁门关夺险而守,那么代马、胡犬、昆山之玉这“三宝”将被阻隔,赵惠文王就什么都得不到了。昆山之玉以往是通过“玉石之路”来到晋北,交通要冲雁门关也可以看作“玉石之路”“草原道”的终点,穿过雁门关便进入晋、冀、豫、鲁中原腹地。  玉璜(图10),白玉,战国,长5.4厘米
期刊
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在古人心目中,玉是“山川之灵”,可通灵天地,除邪晦、知祸福。自古中国人就有浓厚的崇玉传统,古人给玉赋予了很多精神内涵,因此玉文化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制作技艺,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世界艺术的百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