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一个人在社会环境里行事做人,有他应循的义务,那是他应该做的。但是这些义务的本质应当是爱人,即仁。本文指出重温与借鉴、继承与发展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孔子 仁 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88-01
孔子早年以治礼闻名于世,但生在春秋社会大动荡时期,孔子深感传统礼仪多注重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考量,因此,他特别提出仁作为礼的内核。仁是孔子所宣扬的道德原则,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中心范畴。
一、孔子仁的基本涵义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履行好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在这种场合下,仁的涵义是品德完美。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也就是说,仁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事业成就之方,他们都具有且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仁的精神是爱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必须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社会才会安定和谐。离开了爱人,人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爱人就是一道绝对的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仁的体现是忠恕,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生活自立,事业发达,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希望和追求,而孔子认为,一个人无论是立还是达,都不是单方面可以实现的,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就必须使他人也自立,自己要有成就,就必须使他人也有成就。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请教行动的要点,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并不一般地反对人们的物质欲望,但他主张对这种欲望要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以违反仁道去换取富贵,君子不应该接受;以违反仁道来摆脱贫穷,君子也应该拒绝。
二、爱人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孔子主张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这种爱人,包括爱下层老百姓,是仁的主旨。孔子反对暴政,主张要像子产那样“惠民,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希望统治者不违农时,使百姓维持生活,生产,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他肯定民生问题,老百姓吃饭问题是为政之本。当然,孔子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爱,爱有差等是人之常情,人对自己父母兄弟姐妹的爱是自然而真挚的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可见泛爱众的前提是孝,即首先爱自己的父母,然后再推而广之。孔子学生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这里,为仁即是实践仁,是说实践仁从孝弟开始,孝弟是仁之起始,而不是仁的全部或根本,仁是体,孝弟是用。
三、忠恕之道
《论语·卫灵公》篇里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雍也》篇里还记载,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合起来,称做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一个人按忠恕行事为人,也就是仁的实践,这种实践引导人去完成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每个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践仁的方法就是这么简单,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四、克己复礼为仁
礼是一定的社会规范,标准,制度,用来控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矛盾,协调人际关系。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调节的。孔子重礼,发掘礼让、敬的内涵,一方面肯定克己复礼,主张“博学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即以礼修身,强调教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转向内在的道德自我的建立,强调“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做学问是为己之学,而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为人之学。礼使君子的行为保持一定的节与度,亦有助于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的建立。仁的实践是修己,通过遵行礼而有教养,同时不拘泥于礼,努力体会礼之内核,达到实践仁德的自觉、自愿、自律,挺立道德的主体。克己复礼的过程是人性化的过程,是仁在特殊社会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孔子维持了仁与礼之间的创造性紧张,这是培养君子人格,训练自我道德修养的很好的方法。
五、孔子的仁学观对当今的启示
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将近2500年了,人类也已经进入了21世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已高度发达,人们的自我独立意识已大大提高,深深植根于人们思想中两千多年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当今社会已大大淡化,个人的家庭属性正在被社会属性所取代。孔子提出的以孝悌为核心的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成了过往烟云,这无疑是一个社会进步。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今社会个别人过分追求独立,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膨胀与扩张,遗弃老人,遗弃儿童,忽视老年人精神生活,兄弟间反目成仇,人人为己,极度自私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目前已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家长普遍溺爱子女,忽视了尊老爱幼的教育,这种思想意识如果任其发展,膨胀开来,势必带来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影响安定团结和社会文明进步。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我们如果能够重新回顾中国历史上这位圣人的仁学理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一定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张立文.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孔子 仁 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88-01
孔子早年以治礼闻名于世,但生在春秋社会大动荡时期,孔子深感传统礼仪多注重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考量,因此,他特别提出仁作为礼的内核。仁是孔子所宣扬的道德原则,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中心范畴。
一、孔子仁的基本涵义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履行好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在这种场合下,仁的涵义是品德完美。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也就是说,仁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事业成就之方,他们都具有且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仁的精神是爱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必须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社会才会安定和谐。离开了爱人,人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爱人就是一道绝对的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仁的体现是忠恕,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生活自立,事业发达,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希望和追求,而孔子认为,一个人无论是立还是达,都不是单方面可以实现的,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就必须使他人也自立,自己要有成就,就必须使他人也有成就。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请教行动的要点,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并不一般地反对人们的物质欲望,但他主张对这种欲望要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以违反仁道去换取富贵,君子不应该接受;以违反仁道来摆脱贫穷,君子也应该拒绝。
二、爱人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孔子主张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这种爱人,包括爱下层老百姓,是仁的主旨。孔子反对暴政,主张要像子产那样“惠民,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希望统治者不违农时,使百姓维持生活,生产,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他肯定民生问题,老百姓吃饭问题是为政之本。当然,孔子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爱,爱有差等是人之常情,人对自己父母兄弟姐妹的爱是自然而真挚的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可见泛爱众的前提是孝,即首先爱自己的父母,然后再推而广之。孔子学生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这里,为仁即是实践仁,是说实践仁从孝弟开始,孝弟是仁之起始,而不是仁的全部或根本,仁是体,孝弟是用。
三、忠恕之道
《论语·卫灵公》篇里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雍也》篇里还记载,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合起来,称做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一个人按忠恕行事为人,也就是仁的实践,这种实践引导人去完成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每个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践仁的方法就是这么简单,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四、克己复礼为仁
礼是一定的社会规范,标准,制度,用来控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矛盾,协调人际关系。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调节的。孔子重礼,发掘礼让、敬的内涵,一方面肯定克己复礼,主张“博学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即以礼修身,强调教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转向内在的道德自我的建立,强调“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做学问是为己之学,而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为人之学。礼使君子的行为保持一定的节与度,亦有助于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的建立。仁的实践是修己,通过遵行礼而有教养,同时不拘泥于礼,努力体会礼之内核,达到实践仁德的自觉、自愿、自律,挺立道德的主体。克己复礼的过程是人性化的过程,是仁在特殊社会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孔子维持了仁与礼之间的创造性紧张,这是培养君子人格,训练自我道德修养的很好的方法。
五、孔子的仁学观对当今的启示
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将近2500年了,人类也已经进入了21世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已高度发达,人们的自我独立意识已大大提高,深深植根于人们思想中两千多年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当今社会已大大淡化,个人的家庭属性正在被社会属性所取代。孔子提出的以孝悌为核心的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成了过往烟云,这无疑是一个社会进步。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今社会个别人过分追求独立,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膨胀与扩张,遗弃老人,遗弃儿童,忽视老年人精神生活,兄弟间反目成仇,人人为己,极度自私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目前已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家长普遍溺爱子女,忽视了尊老爱幼的教育,这种思想意识如果任其发展,膨胀开来,势必带来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影响安定团结和社会文明进步。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我们如果能够重新回顾中国历史上这位圣人的仁学理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一定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张立文.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