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打通学科界限,在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外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系列活动。通过探访风土人情,领会真善美的真谛;探究地方经济,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研究地方特产,形成内在认同归属感等途径,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品格校外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综合实践
我校地处横山桥镇,自古人杰地灵,风华物茂,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横山桥镇以清明山为背景,形成了山水兼蓄的山地风景公园,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同时流传着各种神奇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镇内有始建于南朝梁代的大林寺和宋代的白龙观等名胜古迹,有中国现代化新农村——五一村、农民公园、百亩竹海、砂梨园等农业自然风光,其中的横山百叶、横山肉松、毛钱、海鲜等特产已形成规模,成为较大的产业基地。历经千年沧桑,这里积淀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地方精神。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性工作。品格教育的内容包括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社会和情感学会、道德认知发展等,涉及对学生宽厚、勇气、自由、正义、自信、尊敬、友爱、责任等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养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品格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横山桥镇独特的文化背景为我们建构独特的地方文化教育、开展学生品格养成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我校打破学科界限,在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外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系列活动。下文以“走近横山,走向实践”活动为例,阐释在开发校外资源的实践中养成品格的具体策略。
一、探访风土人情,领会真善美的真谛
学校组织学生以探访横山桥镇的风土人情为立足点,亲近自然景观,游历名胜古迹,考察自然环境,从历史文化学、生物学等角度,以独特的眼光审视横山桥特有的人文特色,激发热爱自然和家乡的情感,领会真善美的真谛。
(一)赏读景观
每年春秋两季,学校都会组织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登山远足”“小脚丫游家乡”等,带他们感受家乡自然景观的美,并以书写游览日记、做小导游、展示游览成果等方式再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激发热爱家乡的情结。
清明山有“紫霞峰”之称,登紫霞峰巅,极目长江,太湖烟气氤氲,惟余莽莽。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学生游览后在日记中写道:“清明山虽不像其他名山那样高大威猛,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里有白龙娘娘的美丽传说,有義薄云天的忠义故事,有让人回味无穷、深思良久的典故文化……它们让这里变得神秘而充满传奇色彩。”一位学生游览完横山镇的景点后,以“小导游”向游客介绍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眼中的家乡:“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横山桥的历史名胜。这里是幽静的大林寺,你瞧,氤氤雾霭,是不是很容易就让你想起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岁月?这里是曲深的明清古街,它斑驳的青砖白墙,仿佛记录着过去的喧嚣与繁华;还有巍巍的白龙道观,观内的龙井、龙亭、千年银杏……都展示着这座江南小镇的古韵风情……”还有的学生专门写了文章《家乡的美》,呈现家乡的别样风景,抒发自己对家乡由衷的爱,其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澄西县烈士陵园坐落在清明山西山脚下,是远近闻名的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那里参观烈士纪念馆,进行祭扫活动,举行悼念仪式,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体会幸福的来之不易,并从小树立建设、保卫家乡的志向。让学生走进陵园聆听、铭记历史,不仅仅是让他们缅怀英雄的壮烈事迹,更重要的是眼未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励他们以昂扬的斗志和满腔的激情热爱家乡、热爱国家。
(二)挖掘典故
横山桥镇有诸多名胜古迹,如著名胜景大林寺、龙母井、白龙庙、一壶泉、王洛墓等,每一处又都包含独特的历史典故。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胜景有深入的了解,学校除了邀请横山历史研究者开设讲座,让学生初步了解横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外,还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并分年段进行横山资源大盘点,发现其中的典故。
1.探寻人文故事。
名山大川大多与寺庙相关联,且两者相得益彰。大林寺是常州市的佛教圣地,其中蕴藏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如两罗汉竞技的传说、梁代王八白炼丹的传说……学生在查询、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逐渐领会真善美的真谛,学会向善向上,懂得感恩孝顺等美德。再如“龙母井”,它是白龙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白龙娘娘的传说就源于此。据说,每年八月初一至初三,龙子都会从龙井中飞回白龙观探母。还有三圣禅寺,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得名。走进庙内,看着“桃园三结义”的塑像,聆听关于兄弟三人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故事,不禁使人热血沸腾,生成股股忠义之气。
2.探究古木。
早在1982年,白龙观就已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观内的两棵千年古银杏树属宋代之物。它们高30余米,三人合抱有余,枝叶茂盛,果仁甘甜,一棵枝干分叉处还长有多枚“树参”,实乃罕见。观内还有多棵树龄超过三百年的古玉兰、古黄杨、古南天竹、桂花树,郁郁葱葱、香气四溢。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白龙观,通过摄影、阅读资料、寻访护院人等方式,探究悠悠古木的历史背景及生长习性,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分组查询资料,制作介绍古木的演示文稿。大家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和保护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二、探究地方经济,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横山桥镇由之前的一穷二白发展成武进区乃至更大区域屈指可数的“明星”城镇、“化工之乡”和“中国千强镇”,还拥有“百强村”——五一村,其经济发展成绩是很可观的。抓住这一点,我们带领学生探究横山桥镇的发展历程,感受横山人的执著与拼搏精神,体验开拓发展的艰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参观知名企业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横山桥镇的知名企业——江南实业集团和兰陵化工集团。在江南实业集团的冷轧厂,学生参观了整个冷轧生产流水线,高科技的生产设备令他们大开眼界。当听到介绍说江南冷轧厂的流水线工艺在国内是最先进的时候,学生的自豪与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在兰陵化工集团,当听到兰陵的外墙涂料被用于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以及神舟火箭的发射塔上时,学生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家乡经济的腾飞,懂得了勤劳致富、开拓创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也要勤于学习、多长本领,长大了在家乡开创更多的知名企业,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富饶。”
(二)走访家乡名人
我们开展的“讴歌家乡名人”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走访过程中,大家认识了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兰陵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陈人金先生。36年前,他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率领第一代创业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创办了兰陵化工集团,带领兰陵人摆脱了贫穷和落后,被家乡人尊称为“兰陵之父”。了解了陈人金先生和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辛创业历程后,很多学生都深受触动,纷纷写下了赞美他们的文章。
我们还走访了现五一村党委书记梅鹤康,通过他了解了这座百强村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五一村是出了名的穷,到处是“芦花白茫茫,野鸭满天飞”的芦滩,但掌舵人梅鹤康——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硬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带领村民从办五一钢球厂起家,发展到现在的江南集团。之后,他又带着村民建公园、开老年活动室,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五一村建设成了全国模范村。深受梅爷爷事迹的启发,学生自发给他写感谢信,赞颂他“致富不忘家乡人”的慈善情怀和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表达心声的过程中,学生也在内心深处许下了为家乡造福的愿望。
一系列的走访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创业的艰辛,感受到了家乡人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们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三、研究地方特产,形成认同归属感
家乡的特产、特色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学校利用綜合实践活动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亲近社会,通过深入研究地方特产,形成对家乡、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夯实人文底蕴。
(一)探秘家乡特产
地方特产中,横山百叶是出了名的特产,横山牌肉松得过食品行业的金奖,横山水芹鲜嫩味美,还有满口香的“常润”牌栝楼子。基于学生对这些特产的制作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鼓励学生自由结合,利用双休日,走进社区,深入探究某项特产的制作工艺,提升认知,增强对家乡物品的认同感。如三年级学生选择横山肉松作为研究项目,观察了肉松的制作工序,调查了肉松的销售情况,了解了肉松的营养价值及其带给家乡的经济效益,写下了以“横山肉松,钟情万众”为主题的体验日记。再如四年级学生开展了“横山百叶我研究”的专项调查,亲手制作百叶菜肴,走访百页作坊,访问横山百叶厂家,还走进市场,分析研究百叶的销售情况。在调查、访问、分析活动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到了增强,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更是得到了提升。一位学生写道:“家乡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景色美、故事美、人美,还在于这些美的人从美的景里挖掘创造出的丰富、美味的特产。这里有如丝如絮的肉松,有果香飘逸的砂梨,有青翠如玉的水芹,更有美名远扬的百叶。肥美的家乡沃土,勤劳的家乡亲人,孕育出的横山桥特有物产,也为家乡的故事美增添了美丽的一笔。这些特产,时时都会勾起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浓浓乡情。”
在持续探秘家乡特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部分研究成果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如2013年,“横山百叶的研究”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成果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2016年,“探秘海神王——关于横山桥海鲜城的调查研究”获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成果特等奖。类似的系列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更新着学生的认知经验,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了解,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将横山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提醒自己时时带着责任心、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做人、做事。
(二)参观特色产业园
横山桥的特色产业丰富,像生态砂梨园、栝楼种植园、毛纱一条街、水芹种植园等,都已经形成产业规模。以此为活动基地,我们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分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五年级学生参观毛纱一条街,到各家各店调查、采访,观察毛线的色泽及制作工艺,感受家乡毛线产业的兴盛。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又带领他们到工厂、到农家去参观,听工人、农民介绍毛纱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亲自体验如何使用毛纱。再如六年级学生参观横山桥砂梨园,专门制作了项目调查表,就砂梨的种植、养护问题等,与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在参观家乡化工厂的过程中,他们又与相关人员就“如何防污,让砂梨拥有更好的生长水质和土壤”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了细化的防污措施。
在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自主,他们感恩、友善、合作、自信、尊敬等良好道德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明显提升。可见,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德育资源,延伸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教学便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也会学得更自主、更快乐。
关键词:品格校外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综合实践
我校地处横山桥镇,自古人杰地灵,风华物茂,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横山桥镇以清明山为背景,形成了山水兼蓄的山地风景公园,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同时流传着各种神奇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镇内有始建于南朝梁代的大林寺和宋代的白龙观等名胜古迹,有中国现代化新农村——五一村、农民公园、百亩竹海、砂梨园等农业自然风光,其中的横山百叶、横山肉松、毛钱、海鲜等特产已形成规模,成为较大的产业基地。历经千年沧桑,这里积淀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地方精神。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性工作。品格教育的内容包括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社会和情感学会、道德认知发展等,涉及对学生宽厚、勇气、自由、正义、自信、尊敬、友爱、责任等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养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品格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横山桥镇独特的文化背景为我们建构独特的地方文化教育、开展学生品格养成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我校打破学科界限,在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外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系列活动。下文以“走近横山,走向实践”活动为例,阐释在开发校外资源的实践中养成品格的具体策略。
一、探访风土人情,领会真善美的真谛
学校组织学生以探访横山桥镇的风土人情为立足点,亲近自然景观,游历名胜古迹,考察自然环境,从历史文化学、生物学等角度,以独特的眼光审视横山桥特有的人文特色,激发热爱自然和家乡的情感,领会真善美的真谛。
(一)赏读景观
每年春秋两季,学校都会组织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登山远足”“小脚丫游家乡”等,带他们感受家乡自然景观的美,并以书写游览日记、做小导游、展示游览成果等方式再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激发热爱家乡的情结。
清明山有“紫霞峰”之称,登紫霞峰巅,极目长江,太湖烟气氤氲,惟余莽莽。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学生游览后在日记中写道:“清明山虽不像其他名山那样高大威猛,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里有白龙娘娘的美丽传说,有義薄云天的忠义故事,有让人回味无穷、深思良久的典故文化……它们让这里变得神秘而充满传奇色彩。”一位学生游览完横山镇的景点后,以“小导游”向游客介绍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眼中的家乡:“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横山桥的历史名胜。这里是幽静的大林寺,你瞧,氤氤雾霭,是不是很容易就让你想起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岁月?这里是曲深的明清古街,它斑驳的青砖白墙,仿佛记录着过去的喧嚣与繁华;还有巍巍的白龙道观,观内的龙井、龙亭、千年银杏……都展示着这座江南小镇的古韵风情……”还有的学生专门写了文章《家乡的美》,呈现家乡的别样风景,抒发自己对家乡由衷的爱,其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澄西县烈士陵园坐落在清明山西山脚下,是远近闻名的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那里参观烈士纪念馆,进行祭扫活动,举行悼念仪式,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体会幸福的来之不易,并从小树立建设、保卫家乡的志向。让学生走进陵园聆听、铭记历史,不仅仅是让他们缅怀英雄的壮烈事迹,更重要的是眼未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励他们以昂扬的斗志和满腔的激情热爱家乡、热爱国家。
(二)挖掘典故
横山桥镇有诸多名胜古迹,如著名胜景大林寺、龙母井、白龙庙、一壶泉、王洛墓等,每一处又都包含独特的历史典故。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胜景有深入的了解,学校除了邀请横山历史研究者开设讲座,让学生初步了解横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外,还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并分年段进行横山资源大盘点,发现其中的典故。
1.探寻人文故事。
名山大川大多与寺庙相关联,且两者相得益彰。大林寺是常州市的佛教圣地,其中蕴藏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如两罗汉竞技的传说、梁代王八白炼丹的传说……学生在查询、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逐渐领会真善美的真谛,学会向善向上,懂得感恩孝顺等美德。再如“龙母井”,它是白龙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白龙娘娘的传说就源于此。据说,每年八月初一至初三,龙子都会从龙井中飞回白龙观探母。还有三圣禅寺,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得名。走进庙内,看着“桃园三结义”的塑像,聆听关于兄弟三人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故事,不禁使人热血沸腾,生成股股忠义之气。
2.探究古木。
早在1982年,白龙观就已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观内的两棵千年古银杏树属宋代之物。它们高30余米,三人合抱有余,枝叶茂盛,果仁甘甜,一棵枝干分叉处还长有多枚“树参”,实乃罕见。观内还有多棵树龄超过三百年的古玉兰、古黄杨、古南天竹、桂花树,郁郁葱葱、香气四溢。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白龙观,通过摄影、阅读资料、寻访护院人等方式,探究悠悠古木的历史背景及生长习性,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分组查询资料,制作介绍古木的演示文稿。大家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和保护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二、探究地方经济,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横山桥镇由之前的一穷二白发展成武进区乃至更大区域屈指可数的“明星”城镇、“化工之乡”和“中国千强镇”,还拥有“百强村”——五一村,其经济发展成绩是很可观的。抓住这一点,我们带领学生探究横山桥镇的发展历程,感受横山人的执著与拼搏精神,体验开拓发展的艰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参观知名企业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横山桥镇的知名企业——江南实业集团和兰陵化工集团。在江南实业集团的冷轧厂,学生参观了整个冷轧生产流水线,高科技的生产设备令他们大开眼界。当听到介绍说江南冷轧厂的流水线工艺在国内是最先进的时候,学生的自豪与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在兰陵化工集团,当听到兰陵的外墙涂料被用于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以及神舟火箭的发射塔上时,学生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家乡经济的腾飞,懂得了勤劳致富、开拓创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也要勤于学习、多长本领,长大了在家乡开创更多的知名企业,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富饶。”
(二)走访家乡名人
我们开展的“讴歌家乡名人”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走访过程中,大家认识了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兰陵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陈人金先生。36年前,他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率领第一代创业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创办了兰陵化工集团,带领兰陵人摆脱了贫穷和落后,被家乡人尊称为“兰陵之父”。了解了陈人金先生和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辛创业历程后,很多学生都深受触动,纷纷写下了赞美他们的文章。
我们还走访了现五一村党委书记梅鹤康,通过他了解了这座百强村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五一村是出了名的穷,到处是“芦花白茫茫,野鸭满天飞”的芦滩,但掌舵人梅鹤康——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硬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带领村民从办五一钢球厂起家,发展到现在的江南集团。之后,他又带着村民建公园、开老年活动室,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五一村建设成了全国模范村。深受梅爷爷事迹的启发,学生自发给他写感谢信,赞颂他“致富不忘家乡人”的慈善情怀和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表达心声的过程中,学生也在内心深处许下了为家乡造福的愿望。
一系列的走访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创业的艰辛,感受到了家乡人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们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三、研究地方特产,形成认同归属感
家乡的特产、特色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学校利用綜合实践活动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亲近社会,通过深入研究地方特产,形成对家乡、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夯实人文底蕴。
(一)探秘家乡特产
地方特产中,横山百叶是出了名的特产,横山牌肉松得过食品行业的金奖,横山水芹鲜嫩味美,还有满口香的“常润”牌栝楼子。基于学生对这些特产的制作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鼓励学生自由结合,利用双休日,走进社区,深入探究某项特产的制作工艺,提升认知,增强对家乡物品的认同感。如三年级学生选择横山肉松作为研究项目,观察了肉松的制作工序,调查了肉松的销售情况,了解了肉松的营养价值及其带给家乡的经济效益,写下了以“横山肉松,钟情万众”为主题的体验日记。再如四年级学生开展了“横山百叶我研究”的专项调查,亲手制作百叶菜肴,走访百页作坊,访问横山百叶厂家,还走进市场,分析研究百叶的销售情况。在调查、访问、分析活动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到了增强,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更是得到了提升。一位学生写道:“家乡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景色美、故事美、人美,还在于这些美的人从美的景里挖掘创造出的丰富、美味的特产。这里有如丝如絮的肉松,有果香飘逸的砂梨,有青翠如玉的水芹,更有美名远扬的百叶。肥美的家乡沃土,勤劳的家乡亲人,孕育出的横山桥特有物产,也为家乡的故事美增添了美丽的一笔。这些特产,时时都会勾起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浓浓乡情。”
在持续探秘家乡特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部分研究成果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如2013年,“横山百叶的研究”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成果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2016年,“探秘海神王——关于横山桥海鲜城的调查研究”获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成果特等奖。类似的系列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更新着学生的认知经验,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了解,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将横山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提醒自己时时带着责任心、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做人、做事。
(二)参观特色产业园
横山桥的特色产业丰富,像生态砂梨园、栝楼种植园、毛纱一条街、水芹种植园等,都已经形成产业规模。以此为活动基地,我们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分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五年级学生参观毛纱一条街,到各家各店调查、采访,观察毛线的色泽及制作工艺,感受家乡毛线产业的兴盛。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又带领他们到工厂、到农家去参观,听工人、农民介绍毛纱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亲自体验如何使用毛纱。再如六年级学生参观横山桥砂梨园,专门制作了项目调查表,就砂梨的种植、养护问题等,与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在参观家乡化工厂的过程中,他们又与相关人员就“如何防污,让砂梨拥有更好的生长水质和土壤”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了细化的防污措施。
在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自主,他们感恩、友善、合作、自信、尊敬等良好道德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明显提升。可见,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德育资源,延伸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教学便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也会学得更自主、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