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婚或不结婚、生育或不生育、离婚或不离婚,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保持着理性的金钱观、价值观,选择了自我价值就做好自己,选择了家庭价值就勇敢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
结婚还是单身
到30岁的门槛,还怀抱着对爱情的浪漫幻想似乎是一件奢侈的事。青春的流逝、家长的压力、融入社会的需要,种种现实因素催促着大龄单身青年赶紧走进婚姻。
结婚属于人生重大决策,却常常没有决策依据。虎扑论坛因为发言耿直而闻名,这里曾有一个讨论贴,题目是“你(将来)结婚是为了什么”,网友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点赞最多的答案是“为了骗父母的钱和房子”,还有人回答是为了有个伴搭伙过日子,或者为了给爱情一个结果,为了性,为了生孩子等等。也有网友承认,正是因为没想明白这个问题所以单身至今,更多人则是没来得及想明白就匆匆上车结婚。婚姻是困扰人类的谜题,总有人告诉你结婚是作茧,也总有人在朋友圈撒狗粮。它像一个暗箱,不曝光就不知道自己拍到的是什么,一旦曝光后又无法轻易恢复。结或不结,怎么样都有遗憾。
经济学家试图用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婚姻决策。婚姻可以让双方一起享有很多福利,比如生孩子、互相陪伴、共用住房和家具、分工做家务等等,夫妻之间还可以互相兜底,提高抗风险能力。婚姻也会使人丧失单身时的部分福利,比如自由自在的生活、挑选不同伴侣的机会等等,还要面对日渐厌倦的感情。只要双方在婚姻中的福利大于单身时双方的福利之和,婚姻就是有效率的。
于是,我们或许可以简化婚姻决策。如果婚姻的福利对你来说很重要,你想要构筑一个稳定的家庭,无法忍受独身的寂寞无助,渴望有人陪伴照顾,那么就找个条件合适的人好好生活。如果这些现实好处无法打动你,你不在乎生育,有着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在乎自由和理想中的爱情,那么就淡定下来等待缘分,同时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享受一个人的快乐。
孩子怎么养
很多人平淡的婚姻靠孩子得以维持。“一切为了下一代”,大人为自己找到了个充分的理由,可是一不小心却苦了孩子和自己。
前不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发现弄虚作假,一位陈姓的云南小学生以一份癌症研究论文获得大奖,被网友质疑后,他的父亲出面承认自己“过度参与”了。除此之外,网友还追溯了往届的竞赛资料,发现了不少类似的神童。几乎同时,16岁的浙江岑姓女孩以惊人的诗词才华在网上爆红,她出版过许多著作,简历声称一天能写300首词、2000首诗、15000字小说,结果成了网友的笑料。
神童培养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孩子,有些后来确实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但也有很多人回归了普通的生活,有人提早进入大学后沉迷于打游戏被退学,有人丧失学习热情还上节目控诉天才教育。
神童只是极少数个案,却折射出了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浮躁与焦虑。纵观这些神童案例,他们很多来自于城市中产家庭,他们的父母有着很好的学历和工作,可以称之为“学二代”。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的《校友会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状元比例逐年上升,教师、公务员家庭最盛产高考状元。果然人们对学习成绩的追求会“遗传”,当上一代通过读书考试过上了优渥的生活,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就越发强烈,把下一代送上读书赛道后,生怕他们因为成绩不行而掉队。尤其对于家里没“矿”的夫妻来说,学习成绩=资源、收入、社会地位、自我价值,让孩子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似乎是一条绕不开的路。
一些30岁左右的夫妻刚生完孩子,正站在起点,神经紧张地围着孩子打转。还有一些30左右的新婚夫妻被这样的氛围吓退,根本不敢生孩子,更别提二孩了。当我们回归家庭的初心,认清教育的科学规律,生不生、拼不拼就不再是一个沉重的问题了。
儿童教育理论认为,每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超越发展阶段,强行教给孩子一些他们无法接受的知识,不仅孩子不能真正地理解,还会压抑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牺牲了童年的美好。“伤仲永”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很多。因为从小被寄予厚望,那些压力巨大的孩子在成功路上遇阻后,多多少少会出现性格和心理扭曲,很难生活得快乐。付出了无穷无尽的金钱、时间、精力,却落得孩子和家长都身心俱疲。即使孩子得到了好成绩,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大展宏图。
祖辈和孙辈的关系往往更加轻松,爷爷奶奶看到孩子,不因为孩子的优秀而快乐,而是因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这是年轻爸妈没有的从容。那些阳光快乐的孩子能过得更好,他们有一定的才华,可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生育的目的不是获得功名利禄,而是上一代和下一代彼此的幸福。不能急着打造孩子,应该尊重孩子意愿,了解孩子,保护孩子,遵循成长规律,带他们好好地长大。
有勇气离婚吗
养育孩子制造了很多夫妻矛盾,此外还有经济问题、婆媳问题、婚外情问题,各种婚前没有预料到的负面情况在挑战婚姻,甚至有人认为“七年之痒”已经缩短成了“七月之痒”,30岁左右结婚不久就离婚的青年男女并不少见。
如果婚姻不幸福,离不离婚?现在离婚率不断升高,离异男女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人指指点点,离婚的社交压力减轻,“离婚自由”更多地与个人性格和能力有关。离婚决策应该和结婚决策一样,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上文说到了婚姻的福利,离婚决策同样可以这样来考量。如果婚姻的福利大于那些負面冲击,比如说,小孩对你而言是第一重要的,你不想让孩子在破碎的家庭里成长,或者你不敢独立生活,希望挽回对方来照顾自己,那么婚姻仍然是有效率的,不要冲动离婚。反之,如果婚姻的福利不足以抵消负面冲击,比如说,你的“感情洁癖”绝对无法容忍对方的不忠,或者你有强大的能力可以独自带着孩子过上很好的生活,没必要委屈自己,那么婚姻就变得没有效率,成了个人的拖累,离婚也就在所不惜了。
30岁的家庭不是只剩现实,也关乎内心幸福。结婚来给父母和社会一个交待,生孩子来帮自己养老,逼孩子上进来代替自己奋斗,离婚来赌气,忍着不离来惩罚对方和小三……人们为婚姻家庭加上了过多不可承受的意义,却不在乎自己的内心感受。其实,人们无论单身、结婚、养孩子还是离婚,说到底都是为了幸福,不为其他。
结婚还是单身
到30岁的门槛,还怀抱着对爱情的浪漫幻想似乎是一件奢侈的事。青春的流逝、家长的压力、融入社会的需要,种种现实因素催促着大龄单身青年赶紧走进婚姻。
结婚属于人生重大决策,却常常没有决策依据。虎扑论坛因为发言耿直而闻名,这里曾有一个讨论贴,题目是“你(将来)结婚是为了什么”,网友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点赞最多的答案是“为了骗父母的钱和房子”,还有人回答是为了有个伴搭伙过日子,或者为了给爱情一个结果,为了性,为了生孩子等等。也有网友承认,正是因为没想明白这个问题所以单身至今,更多人则是没来得及想明白就匆匆上车结婚。婚姻是困扰人类的谜题,总有人告诉你结婚是作茧,也总有人在朋友圈撒狗粮。它像一个暗箱,不曝光就不知道自己拍到的是什么,一旦曝光后又无法轻易恢复。结或不结,怎么样都有遗憾。
经济学家试图用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婚姻决策。婚姻可以让双方一起享有很多福利,比如生孩子、互相陪伴、共用住房和家具、分工做家务等等,夫妻之间还可以互相兜底,提高抗风险能力。婚姻也会使人丧失单身时的部分福利,比如自由自在的生活、挑选不同伴侣的机会等等,还要面对日渐厌倦的感情。只要双方在婚姻中的福利大于单身时双方的福利之和,婚姻就是有效率的。
于是,我们或许可以简化婚姻决策。如果婚姻的福利对你来说很重要,你想要构筑一个稳定的家庭,无法忍受独身的寂寞无助,渴望有人陪伴照顾,那么就找个条件合适的人好好生活。如果这些现实好处无法打动你,你不在乎生育,有着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在乎自由和理想中的爱情,那么就淡定下来等待缘分,同时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享受一个人的快乐。
孩子怎么养
很多人平淡的婚姻靠孩子得以维持。“一切为了下一代”,大人为自己找到了个充分的理由,可是一不小心却苦了孩子和自己。
前不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发现弄虚作假,一位陈姓的云南小学生以一份癌症研究论文获得大奖,被网友质疑后,他的父亲出面承认自己“过度参与”了。除此之外,网友还追溯了往届的竞赛资料,发现了不少类似的神童。几乎同时,16岁的浙江岑姓女孩以惊人的诗词才华在网上爆红,她出版过许多著作,简历声称一天能写300首词、2000首诗、15000字小说,结果成了网友的笑料。
神童培养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孩子,有些后来确实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但也有很多人回归了普通的生活,有人提早进入大学后沉迷于打游戏被退学,有人丧失学习热情还上节目控诉天才教育。
神童只是极少数个案,却折射出了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浮躁与焦虑。纵观这些神童案例,他们很多来自于城市中产家庭,他们的父母有着很好的学历和工作,可以称之为“学二代”。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的《校友会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状元比例逐年上升,教师、公务员家庭最盛产高考状元。果然人们对学习成绩的追求会“遗传”,当上一代通过读书考试过上了优渥的生活,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就越发强烈,把下一代送上读书赛道后,生怕他们因为成绩不行而掉队。尤其对于家里没“矿”的夫妻来说,学习成绩=资源、收入、社会地位、自我价值,让孩子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似乎是一条绕不开的路。
一些30岁左右的夫妻刚生完孩子,正站在起点,神经紧张地围着孩子打转。还有一些30左右的新婚夫妻被这样的氛围吓退,根本不敢生孩子,更别提二孩了。当我们回归家庭的初心,认清教育的科学规律,生不生、拼不拼就不再是一个沉重的问题了。
儿童教育理论认为,每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超越发展阶段,强行教给孩子一些他们无法接受的知识,不仅孩子不能真正地理解,还会压抑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牺牲了童年的美好。“伤仲永”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很多。因为从小被寄予厚望,那些压力巨大的孩子在成功路上遇阻后,多多少少会出现性格和心理扭曲,很难生活得快乐。付出了无穷无尽的金钱、时间、精力,却落得孩子和家长都身心俱疲。即使孩子得到了好成绩,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大展宏图。
祖辈和孙辈的关系往往更加轻松,爷爷奶奶看到孩子,不因为孩子的优秀而快乐,而是因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这是年轻爸妈没有的从容。那些阳光快乐的孩子能过得更好,他们有一定的才华,可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生育的目的不是获得功名利禄,而是上一代和下一代彼此的幸福。不能急着打造孩子,应该尊重孩子意愿,了解孩子,保护孩子,遵循成长规律,带他们好好地长大。
有勇气离婚吗
养育孩子制造了很多夫妻矛盾,此外还有经济问题、婆媳问题、婚外情问题,各种婚前没有预料到的负面情况在挑战婚姻,甚至有人认为“七年之痒”已经缩短成了“七月之痒”,30岁左右结婚不久就离婚的青年男女并不少见。
如果婚姻不幸福,离不离婚?现在离婚率不断升高,离异男女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人指指点点,离婚的社交压力减轻,“离婚自由”更多地与个人性格和能力有关。离婚决策应该和结婚决策一样,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上文说到了婚姻的福利,离婚决策同样可以这样来考量。如果婚姻的福利大于那些負面冲击,比如说,小孩对你而言是第一重要的,你不想让孩子在破碎的家庭里成长,或者你不敢独立生活,希望挽回对方来照顾自己,那么婚姻仍然是有效率的,不要冲动离婚。反之,如果婚姻的福利不足以抵消负面冲击,比如说,你的“感情洁癖”绝对无法容忍对方的不忠,或者你有强大的能力可以独自带着孩子过上很好的生活,没必要委屈自己,那么婚姻就变得没有效率,成了个人的拖累,离婚也就在所不惜了。
30岁的家庭不是只剩现实,也关乎内心幸福。结婚来给父母和社会一个交待,生孩子来帮自己养老,逼孩子上进来代替自己奋斗,离婚来赌气,忍着不离来惩罚对方和小三……人们为婚姻家庭加上了过多不可承受的意义,却不在乎自己的内心感受。其实,人们无论单身、结婚、养孩子还是离婚,说到底都是为了幸福,不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