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作为中国古代诗坛上最耀眼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向来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关于李杜二人的交游、杜甫诗歌中的李白形象以及李杜二人的关系,古往今来已有过无数讨论。但杜甫笔下的李白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情感因素在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依然值得我们探究。
现存的杜甫诗集中尚存杜甫为年长十余岁的李白写下的十五首诗,这些诗歌是杜甫对李白情感不断深化的最佳注解和有力证明。李白频繁出现在杜甫笔下,其形象也在杜诗中逐渐突显、不断改变。这种变化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情感在他们的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了杜甫诗中李白形象的建构和演变。
依据完成时间,这十五首诗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天宝三载(744年)至天宝四载(745年),写作地点集中在梁宋、齐鲁,与李杜二人的交游时间大致重合;第二阶段跨越了十年,从天宝四载(或天宝五载)到天宝十五载(756年),其间杜甫久居长安;第三阶段则是从乾元二年(759年)到大历元年(766年),写作地点从秦州、成都再到夔州。
倾倒赏爱:“怜君如弟兄”
天宝三载,杜甫尚未成长为忧国忧民的“诗圣”,过往三十余载的人生中,他可算顺利—家庭安定富足,才华与生俱来。青年时期的杜甫鲜衣怒马,优游于吴越、齐赵间,遍访名山大川,唯一的挫折恐怕就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能折桂蟾宫。但对于杜甫来说,一次落第并不算什么,他仍然是那个可以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人。
就在这一年,李杜初遇了,此时的李白已然名满天下。当李白带着万丈光芒来到杜甫身边时,杜甫自然表现出了对其无限的崇敬与钦慕。更何况李白的才华与人格魅力确实令人倾倒。他像是一座丰碑,无论在诗歌创作还是人生阅历上,都是杜甫学习的榜样。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是惶恐的,他不自觉地想要靠近李白、模仿李白。
这一阶段他写给李白的三首诗中,流露出了较为明显的寻仙问道思想,这正是对李白的靠近与模仿。《赠李白(二年客东都)》中,杜甫向李白分享了自己寻仙问道的生活体验。分享结束后,杜甫转向了对李白“脱身事幽讨”的赞颂,这是他对李白的认知有意选取的结果。《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同样也体现出杜甫对李白心态的揣摩,分别之际如同“飘蓬”,飘忽的飞蓬、未成的丹砂,构成了杜甫与李白分别时的情感基调。《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杜甫以“东蒙客”自居,对李白的情感是“怜君如弟兄”。对于李白,杜甫有着兄弟般的喜爱,此时他们和一众朋友日夜相伴、共饮同游,有“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更有“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从时间上来看,这个阶段李杜交游的时间并不算长,中间还夹杂着与其他朋友的往来,真正属于两人独处的时光更为短暂。从人生轨迹来看,洛阳、梁宋、齐鲁只是他们一生所到之处的一小部分。从历史的大坐标来看,发生在天宝初年的这场交游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之处,大唐仍处于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但正是这一场平平无奇的交游,却让杜甫在之后的数十年中时时回首,魂牵梦萦。
整体而言,这个时期杜甫对李白的情感基本是“倾倒赏爱”,这从他对李白的称谓上也能看得出,除去《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中不曾提及称谓,其余两首诗中,杜甫均称李白为“李侯”,这一称谓在之后的杜诗中再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李白”“白”“李十二白”“李生”等。可以说,此时的杜甫对李白既倾慕,又带有距离感和疏离感。
思念爱惜:“白也诗无敌”
李杜交游的时间虽短,但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未因分别变得疏离,反而更加稳定和长久。两人分别后,杜甫便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他久居长安期间,为李白写下了五首诗,其中《饮中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集中创作于两三年间,《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大约创作于十年后,是杜甫离开长安前为李白写的最后一首诗。
从前四首诗来看,分别初期,杜甫对李白的思念是新鲜而热烈的,诗中的情感也是炽热而浓重的。冬日有怀,春日长忆,这样的追忆贯穿了杜甫初来长安的岁月。其间的追忆虽然也夹杂着个人的苦闷与愁绪,但总体上显得纯粹而又温暖。将思念写得最深沉的就是《冬日有怀李白》,在孤寂的冬日里,即使杜甫被贫寒包围,他的情绪仍然是可控的,与安史之乱后的诗句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同为怀念李白之作,时节不同,给人的感观也截然不同,《春日忆李白》是杜甫思念李白情感的集中表达。在这首诗中,思念像天下游移的白云,像拂面而来的清风,带着春日里的一点温柔。《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中李白虽然不是主角,但孔巢父的目的地正是李白所在之处,所以杜甫在詩的最后嘱托孔巢父如果见到李白就代为问好。正是由于杜甫的思念与牵挂,李白的形象才出现在不同场景、不同主题的杜甫诗作之中。从春日与冬日的怀与忆,到送别友人的诗中仍不忘对李白的记挂,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可见一斑。
此外,杜甫也流露出对李白的爱惜。杜甫是理解李白的,他从不质疑、否定李白的文学才华,这是天才与天才间的惺惺相惜,也是杜甫作为后辈对前辈的推崇与尊重。二人交游结束后,杜甫对李白的喜爱与理解仍然在加深,在时时的怀念中,杜甫也在不断地定义着李白,以至于他能够在《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中自然而然地写下“汝与山东李白好”。在《饮中八仙歌》中,杜甫将李白设置成诗歌的灵魂人物,从贺知章到苏晋,叙述层层推进,直到李白出场,诗歌也随之达到高潮。杜甫在为李白进行诗歌写作时从不吝惜笔墨,夸赞也往往相当直接。可以说,李白是杜甫心中的一把标尺。
在这个阶段的杜诗中,李白的才华被具象化地突显了,“诗无敌”成为李白诗歌水平的代名词,此后的杜诗中几乎看不到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杜甫提到李白的才情时往往伴随着对命运与人生的书写。可以说,这时的杜甫对李白的文学才华和创作天赋给予了毫不修饰的赞美,真诚而又热烈,这些赞美都是杜甫在将自身视作李白文学知己的基础上发出的,它们更多地停留在文学角度,是同为诗人的杜甫用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的。虽然两人分别后再未相见,但杜甫在久居长安的岁月里,通过思念与牵挂建构出了李白崇高的文学形象。 心灵相通:“斯人独憔悴”
国家不幸诗家幸。久居长安的杜甫没有等来天子的垂爱,等到的只有安史之乱中连绵的战火。此时的杜甫也不再年轻,距离而立之年的梁宋、齐鲁之游已然过了十余载。经历改变思想,思想造就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杜甫经受了人生中所不曾有过的变动,他的人生阅历与人生思考也达到了不曾有过的高度。此时杜甫思念李白,目光不再聚焦在文学之上,他投射向李白的目光中,开始带有了自己的影子。
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杜甫接连写下《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和《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等诗歌,其中的怀思深沉厚重、掷地有声。在无法获知李白的具体情况时,杜甫对他的境遇极为担心,生离死别似乎都近在眼前,李白频繁地出现在杜甫的梦境之中,于是就有了《梦李白》二首。杜甫在诗中充分表达了对李白的理解与信任,更流露出了深深的关切,他人看重的是“千秋万岁名”,但杜甫关心的是“斯人独憔悴”。深秋的凉风中,杜甫也在牵挂李白,情思寄托在《天末怀李白》之中。在杜甫看来,李白应与香草美人共鸣,但魑魅环绕、时运不济。不过杜甫对于李白的同情和支持始终是真挚的,他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更表达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宽慰(安史之乱中李白避居庐山,应永王李璘之邀入幕,后永王欲学东晋割据江南,叛乱平息后李白被投入大牢)。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很难看出杜甫小李白十余岁,他以知己好友的身份写下对李白的认可、思念,甚至是规劝。杜甫在经历人生磨难、听闻李白的不幸境遇后,对李白少了一分敬仰,多了一分理解。在《不见》中,他动情地写下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一句。
生命终究会走到尽头,李白逝世之后,杜甫在晚年写下了《昔游》与《遣怀》,两首诗都是对过往的追忆。从天宝初年到大历元年的二十余年间,两人再未相逢。对李白的思念与回忆,竟贯穿了杜甫的后半生。久经磨难后,杜甫对李白有着无限的同情与理解,為之呼号,为之鸣冤。这个阶段的诗歌几乎都充溢着浓重的悲怆,情感基调也是深沉的。
此时的诗歌中,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带有对自身命运的悲慨。他的目光不再聚焦于李白的才情、诗情,而是更关心李白的人生走向和命运动态,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认可李白的才华,欣赏李白的为人,但抛去了晚辈对前辈的仰视,摘掉了世人强加的光环。李白是天才的,同样也是失意的;李白是浪漫的,同样也是寂寞的。他似乎仍然是当年的那个佯狂谪仙人,但他似乎又是在盛名之下独憔悴的斯人。
孟国栋,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现存的杜甫诗集中尚存杜甫为年长十余岁的李白写下的十五首诗,这些诗歌是杜甫对李白情感不断深化的最佳注解和有力证明。李白频繁出现在杜甫笔下,其形象也在杜诗中逐渐突显、不断改变。这种变化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情感在他们的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了杜甫诗中李白形象的建构和演变。
依据完成时间,这十五首诗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天宝三载(744年)至天宝四载(745年),写作地点集中在梁宋、齐鲁,与李杜二人的交游时间大致重合;第二阶段跨越了十年,从天宝四载(或天宝五载)到天宝十五载(756年),其间杜甫久居长安;第三阶段则是从乾元二年(759年)到大历元年(766年),写作地点从秦州、成都再到夔州。
倾倒赏爱:“怜君如弟兄”
天宝三载,杜甫尚未成长为忧国忧民的“诗圣”,过往三十余载的人生中,他可算顺利—家庭安定富足,才华与生俱来。青年时期的杜甫鲜衣怒马,优游于吴越、齐赵间,遍访名山大川,唯一的挫折恐怕就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能折桂蟾宫。但对于杜甫来说,一次落第并不算什么,他仍然是那个可以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人。
就在这一年,李杜初遇了,此时的李白已然名满天下。当李白带着万丈光芒来到杜甫身边时,杜甫自然表现出了对其无限的崇敬与钦慕。更何况李白的才华与人格魅力确实令人倾倒。他像是一座丰碑,无论在诗歌创作还是人生阅历上,都是杜甫学习的榜样。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是惶恐的,他不自觉地想要靠近李白、模仿李白。
这一阶段他写给李白的三首诗中,流露出了较为明显的寻仙问道思想,这正是对李白的靠近与模仿。《赠李白(二年客东都)》中,杜甫向李白分享了自己寻仙问道的生活体验。分享结束后,杜甫转向了对李白“脱身事幽讨”的赞颂,这是他对李白的认知有意选取的结果。《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同样也体现出杜甫对李白心态的揣摩,分别之际如同“飘蓬”,飘忽的飞蓬、未成的丹砂,构成了杜甫与李白分别时的情感基调。《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杜甫以“东蒙客”自居,对李白的情感是“怜君如弟兄”。对于李白,杜甫有着兄弟般的喜爱,此时他们和一众朋友日夜相伴、共饮同游,有“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更有“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从时间上来看,这个阶段李杜交游的时间并不算长,中间还夹杂着与其他朋友的往来,真正属于两人独处的时光更为短暂。从人生轨迹来看,洛阳、梁宋、齐鲁只是他们一生所到之处的一小部分。从历史的大坐标来看,发生在天宝初年的这场交游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之处,大唐仍处于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但正是这一场平平无奇的交游,却让杜甫在之后的数十年中时时回首,魂牵梦萦。
整体而言,这个时期杜甫对李白的情感基本是“倾倒赏爱”,这从他对李白的称谓上也能看得出,除去《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中不曾提及称谓,其余两首诗中,杜甫均称李白为“李侯”,这一称谓在之后的杜诗中再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李白”“白”“李十二白”“李生”等。可以说,此时的杜甫对李白既倾慕,又带有距离感和疏离感。
思念爱惜:“白也诗无敌”
李杜交游的时间虽短,但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未因分别变得疏离,反而更加稳定和长久。两人分别后,杜甫便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他久居长安期间,为李白写下了五首诗,其中《饮中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集中创作于两三年间,《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大约创作于十年后,是杜甫离开长安前为李白写的最后一首诗。
从前四首诗来看,分别初期,杜甫对李白的思念是新鲜而热烈的,诗中的情感也是炽热而浓重的。冬日有怀,春日长忆,这样的追忆贯穿了杜甫初来长安的岁月。其间的追忆虽然也夹杂着个人的苦闷与愁绪,但总体上显得纯粹而又温暖。将思念写得最深沉的就是《冬日有怀李白》,在孤寂的冬日里,即使杜甫被贫寒包围,他的情绪仍然是可控的,与安史之乱后的诗句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同为怀念李白之作,时节不同,给人的感观也截然不同,《春日忆李白》是杜甫思念李白情感的集中表达。在这首诗中,思念像天下游移的白云,像拂面而来的清风,带着春日里的一点温柔。《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中李白虽然不是主角,但孔巢父的目的地正是李白所在之处,所以杜甫在詩的最后嘱托孔巢父如果见到李白就代为问好。正是由于杜甫的思念与牵挂,李白的形象才出现在不同场景、不同主题的杜甫诗作之中。从春日与冬日的怀与忆,到送别友人的诗中仍不忘对李白的记挂,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可见一斑。
此外,杜甫也流露出对李白的爱惜。杜甫是理解李白的,他从不质疑、否定李白的文学才华,这是天才与天才间的惺惺相惜,也是杜甫作为后辈对前辈的推崇与尊重。二人交游结束后,杜甫对李白的喜爱与理解仍然在加深,在时时的怀念中,杜甫也在不断地定义着李白,以至于他能够在《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中自然而然地写下“汝与山东李白好”。在《饮中八仙歌》中,杜甫将李白设置成诗歌的灵魂人物,从贺知章到苏晋,叙述层层推进,直到李白出场,诗歌也随之达到高潮。杜甫在为李白进行诗歌写作时从不吝惜笔墨,夸赞也往往相当直接。可以说,李白是杜甫心中的一把标尺。
在这个阶段的杜诗中,李白的才华被具象化地突显了,“诗无敌”成为李白诗歌水平的代名词,此后的杜诗中几乎看不到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杜甫提到李白的才情时往往伴随着对命运与人生的书写。可以说,这时的杜甫对李白的文学才华和创作天赋给予了毫不修饰的赞美,真诚而又热烈,这些赞美都是杜甫在将自身视作李白文学知己的基础上发出的,它们更多地停留在文学角度,是同为诗人的杜甫用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的。虽然两人分别后再未相见,但杜甫在久居长安的岁月里,通过思念与牵挂建构出了李白崇高的文学形象。 心灵相通:“斯人独憔悴”
国家不幸诗家幸。久居长安的杜甫没有等来天子的垂爱,等到的只有安史之乱中连绵的战火。此时的杜甫也不再年轻,距离而立之年的梁宋、齐鲁之游已然过了十余载。经历改变思想,思想造就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杜甫经受了人生中所不曾有过的变动,他的人生阅历与人生思考也达到了不曾有过的高度。此时杜甫思念李白,目光不再聚焦在文学之上,他投射向李白的目光中,开始带有了自己的影子。
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杜甫接连写下《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和《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等诗歌,其中的怀思深沉厚重、掷地有声。在无法获知李白的具体情况时,杜甫对他的境遇极为担心,生离死别似乎都近在眼前,李白频繁地出现在杜甫的梦境之中,于是就有了《梦李白》二首。杜甫在诗中充分表达了对李白的理解与信任,更流露出了深深的关切,他人看重的是“千秋万岁名”,但杜甫关心的是“斯人独憔悴”。深秋的凉风中,杜甫也在牵挂李白,情思寄托在《天末怀李白》之中。在杜甫看来,李白应与香草美人共鸣,但魑魅环绕、时运不济。不过杜甫对于李白的同情和支持始终是真挚的,他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更表达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宽慰(安史之乱中李白避居庐山,应永王李璘之邀入幕,后永王欲学东晋割据江南,叛乱平息后李白被投入大牢)。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很难看出杜甫小李白十余岁,他以知己好友的身份写下对李白的认可、思念,甚至是规劝。杜甫在经历人生磨难、听闻李白的不幸境遇后,对李白少了一分敬仰,多了一分理解。在《不见》中,他动情地写下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一句。
生命终究会走到尽头,李白逝世之后,杜甫在晚年写下了《昔游》与《遣怀》,两首诗都是对过往的追忆。从天宝初年到大历元年的二十余年间,两人再未相逢。对李白的思念与回忆,竟贯穿了杜甫的后半生。久经磨难后,杜甫对李白有着无限的同情与理解,為之呼号,为之鸣冤。这个阶段的诗歌几乎都充溢着浓重的悲怆,情感基调也是深沉的。
此时的诗歌中,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带有对自身命运的悲慨。他的目光不再聚焦于李白的才情、诗情,而是更关心李白的人生走向和命运动态,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认可李白的才华,欣赏李白的为人,但抛去了晚辈对前辈的仰视,摘掉了世人强加的光环。李白是天才的,同样也是失意的;李白是浪漫的,同样也是寂寞的。他似乎仍然是当年的那个佯狂谪仙人,但他似乎又是在盛名之下独憔悴的斯人。
孟国栋,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