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之于农田是首要的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86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报纸的档次高低,是看版面设计。还是看稿件水平?笔者以为,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从满足读者需要的角度来讲,版面的美观、华丽常常是业内专业人士关注的对象,而报纸打动读者的根本途径在于刊发有冲击力的新闻报道。作为企业报的一名专职新闻记者,笔者认为,目前影响石油石化系统企业报进一步提升档次品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报纸版面、发稿只从栏目设计需要出发,重视版面形式有余。考虑稿件的内容质量和主流读者的实际需要不足,而这缘于广大记者、编辑在工作中囿于陈规,创新思维严重缺乏。具体表现如下:
  
  表现之一:编辑思想先行
  
  组版不以组稿为中心,发稿变成了“联合国投票”,一家一席,不偏不倚。掌握平衡的代价是常有质量一般的稿件充斥版面,如白水泡饭,久而久之,不仅倒了读者的“胃口”,也使很多投稿者失了“寸头”。不想再在提高写作水平上下工夫了。如此下去。报纸的档次水平如何提高?报纸的档次和影响力不够,就很难吸引高水平作者为其提供稿件,有的报社设计的专家视点类栏目为什么青黄不接?道理不言自明。记者和报纸的关系,犹如水之于农田,而编辑的工作是开闸放水,引来好水能使农田枝繁叶茂。引来差水则会使良田变成盐碱地。可如何才能提高刊发稿件的档次水平呢?笔者以为,首先,企业报要提高标准,培养出自己高水平的专栏作家队伍。如今,石油石化系统内各企业报都有几十名专职记者队伍。企业内的通讯员数以千计,其中不乏可造之才,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其次,编辑部必须逐步提高重婪稿件的采用标准,应该视刊发那些低劣稿件为报人的耻辱。同时着力提高新闻编辑对好稿差稿的鉴赏能力。避免出现让“千里马拉犁”的悲剧。再次,报社需要适当调整对专职记者的考核政策,不能单纯以发稿篇数论英雄。对善于钻研重要题材的专职记者。要给他们时间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多出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报道,扩大企业报的影响力。最后,报社要建立来稿分析评价制度,定期对各部、各版收到的新闻稿件集中进行筛选,做到整个报社“一盘棋”,统筹安排,调度有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其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组织二次加工,将其做深做透。
  
  表现之二:编辑处理上囿于常规技巧,缺少磅礴的气势和高雅的文化创意
  
  如今,不少企业报发稿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标题绝少用“虚题”。二是鲜发长稿。先说新闻标题。新闻以事实为生命。新闻标题实话实说是基本原则,可过分讲究直白通俗,有时实际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有些有一定探索意义的新闻报道,很难用一句直白的话道完全部含义,与其搜肠刮肚地遣“白词”、造“白句”,还不如想一个含义更为宽泛的虚题来得更为妥帖。我想我们面对的大多数主流读者应该不会是“只可言传、不能意会”的阅读水平。毕竟我们办的是一张企业报,不同于那些地区性的晚报和市井小报,多点雅的东西,只会增色,不会减彩。再说稿件长短。报纸通过刊发短新闻增加信息量的努力显然是英明之举,但笔者以为,篇幅长短毕竟不能作为判定新闻报道价值的标准,如果一味刻意求短,只会给组稿者本来十分广阔的思维空间套上枷锁。写报道只要做到言之有物,多一些鸿篇巨制不是更有利于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吗?这就需要我们在办报思想上再开放一点、再大气一点。
  
  表现之三:部分编辑思想、报道主题的形成与实际脱节,为主流读者服务的力度不够
  
  对此,有人可能会做这样的反驳:难道报社拟订的报道思想不是充分考虑了各类读者的需要才推出的吗?以我多年的记者工作经历来看,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报社各个阶段的报道思想和报道选题,很多情况下只是来自对企业决策层精神的把握,而对于作为执行层的企业所属单位希望组织哪些宣传报道。却询问了解较少。报社往往只按照自己预定的需要组织版面,对企业所属单位在宣传报道方面的个性化要求重视不够,一些企事业单位希望隆重推出的新闻稿件。常常因为与报社的阶段性报道思想贴得不紧而被淡化处理,而另一些在企业内部可报可不报的小消息,却因为篇幅和内容与版面要求相符,时常见诸报端。报社既然确定了为主流读者服务的宗旨,那么主流读者的需要就应该是报社编辑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削足适履”,还是改“履”适“足”,我想这点不难作出选择。
其他文献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是中国3G时代开启的标志。但对于普通公众,3G还仅仅是频繁见诸媒体的一个新名词。3G时代距离国人还有多远?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我们不妨来畅想一下中国3G手机时代。    从精英到大众:3G手机谁做主?    当前中国近6亿的手机用户是3G手机的潜在用户群,但由2G到3G的受众转
期刊
在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国内各大新闻媒介纷纷发挥各自优势,在第一时间公开震情。全面深入地报道抗震救灾,实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传播领域里一次成功的舆论引导实践的典型案例。在这次新闻舆论大会战中。值得一提的是“5·19”汶川大地震哀悼日期间,国内部分报纸版面头版的留白设计。此举在国内报纸版面设计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更是一个创举。    留白,一直被称为报纸版面设计
期刊
摘要:“动众”的概念源于新兴媒介为人们提供的越来越多的在移动状态下可以使用的信息接收方式,如手机短信、公交车栽电视、电子书、火车广播设备等。“动众”的媒介使用特征就是移动状态下的收听和收看,其节目的设置就是力图适应受众处于移动状态下的各种表现。“动众”市场因其目标受众的“舍金量”而成为媒体争夺的“奶酪”。  关键词:“动众” 广播 移动电视    “动众”。顾名思义就是移动中的受众。“动众”是一个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传媒格局日益开放,我国媒体的灾难报道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权威性和公信力兼具的党报如何报道突发灾难性事件,并有力地肩负起监测环境和疏通民情的职责,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对改革开放前后三次地震的报道加以研究,由此总结我国党报灾难报道观念的演变,以期有所启示。    框架理论与新闻报道框架    1974年,框架的概念被高夫曼引入文化社会学。他认为。框架是人们或组织
期刊
当前,我国电视媒体形成了央视、省级卫星频道、地市级电视台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在有线电视迅速普及、观众收视资源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从表面上看。独播剧大战此起彼伏、娱乐节目风起云涌、情感谈话类节目和方言节目热度不减,但是,新闻节目依然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是电视媒体构建核心竞争力、彰显社会影响力,进而通过吸引观众眼球获得更多广告资源的最重要的市场博弈要素。  提起电视新闻节
期刊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符号通过网络这一特定的传播渠道大行其道。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众文化现象。  如果评比近年网络最火爆的一个字。那么“图”绝对是最佳选择。网络论坛上的问候语由“今天你网了吗?”到“今天你图了吗?”:一个名为“一日一囧”的专
期刊
摘要:从2004年7月第一份手机报出现以来,手机报已经历了5年的发展,展现出了新媒体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总结2009年“两会”手机报的特点,可以发现手机报的传播内容已不仅仅是在复制传统媒体的新闻,而是越来越多地自采自编,个性化特征初显;手机报的传播面体现出明显大众化基础上的分众化特点;手机报的互动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关键词:手机报 传播特点    从2004年7月第一份手机报出现以来。手机报已经
期刊
摘要:数字技术的进程如此迅猛,使得影像的承栽方式日新月异。如今,观者“参与”影像作品已经成为数字影像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装置影像和互动影像都不同程度地让观者“参与”其中。观众的“参与性”直接反映了影像作品的类型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影像创作中。观者“参与性”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视听语言,并影响着影像的传播效果。  关键字:观者“参与性” 观影方式 影像装置 互动影像 视听语言    
期刊
从铅与火的时代步人光与电的时代。平面媒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和挑战。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企业报如何适应这一媒介生态的变化,是近年来专家们思考、研究、实践的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呈蓬勃之势。随着市场经济进入深度竞争阶段,面临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报只有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才能确保自身的影响和地
期刊
“生活就像80岁的老太太,又干又瘪,索然无味。”经历过太多感官刺激之后。对突发新闻事件,记者突然失去蹦极般的心跳感觉。这显然不是个好兆头。因为对一份主流都市报来说。报社老总正图谋着从“讲个故事给我听”向“讲个不一样的故事给我听”的内容改造。  突发新闻才是都市报改造的重点。一条共识是,主流都市报区别于非主流报纸。根本的理念转变是“传播者本位”迅速位移到“受众本位”。结合时代特点,就是更加关注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