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也随之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所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经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理解“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
教师群体,应该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执行者,所以教师更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耗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动力,使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活动,其危害性显而易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让学生课业合理化。为了改变当前教学中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要在我们教学的课堂上下功夫,即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提到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它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理论就能达成目标,他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在摸索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某项感兴趣的活动时,往往会精力充沛,而开展一项没有趣味的活动时,多数会感到困难重重,甚至很多都会半途而废。如一些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可以通宵,但是你听到过孩子们喊累吗?有些事情,喜欢做,“负担”就没有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孩子,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减负提质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捷径。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所花的时间是恒定的,即教师所花的时间多,学生就可以少花时间。为了确保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就必须多花时间。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合理布置作业,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技能。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学好,相应的作业时间也会减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才能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成长是快乐的。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教师一方,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备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真正的备课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用心来准备每一节课,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激发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過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是说要缩减教师讲解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同时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做到保护学生积极性与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相结合。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把知识强行塞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指导者,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我要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2)改变教学观念。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减轻学习负担。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减负提质
在充满活力的育人空间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进取,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1)学习心理教育。围绕构成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因素,努力寻找造成学生负担重的内在原因,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树立精神支柱,努力克服惰性心理,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及时疏导已形成的消极情绪,解除精神压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社会生活心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学生交往面。在交往中获得启示和力量,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个性化和社会化得到和谐协调,预防学生心理偏差的产生,能以良好的心理品质,经受各种困难和挫折,并能随时主动地应用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及时解除自己的焦虑与困惑,达到心理平衡以保持乐观的心境,达到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
“轻负担、高素质”是我们教育的美好愿望,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习便不再成为负担。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减轻学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个话题,它应该是至始至终渗透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不可能单纯由教师或学生来完成,所以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自身的习惯对于减轻课业负担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年龄越小,习惯越容易建立,也越容易巩固, 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充实自己课堂以外的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老师布置相同的作业量,有的学生能完成得既快又好,有的学生却既慢又差。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前者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感兴趣,做作业时能抓紧时间,而后者则反之,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负担,即使老师布置很少的作业,他们也会有过重负担的表现。
总之,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它牵涉面极广,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我们既要极大的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注意防止某一方面走向极端,既要在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思路与办法,又要注意防止降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而使教育质量下降的倾向,以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理解“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
教师群体,应该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执行者,所以教师更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耗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动力,使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活动,其危害性显而易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让学生课业合理化。为了改变当前教学中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要在我们教学的课堂上下功夫,即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提到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它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理论就能达成目标,他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在摸索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某项感兴趣的活动时,往往会精力充沛,而开展一项没有趣味的活动时,多数会感到困难重重,甚至很多都会半途而废。如一些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可以通宵,但是你听到过孩子们喊累吗?有些事情,喜欢做,“负担”就没有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孩子,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减负提质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捷径。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所花的时间是恒定的,即教师所花的时间多,学生就可以少花时间。为了确保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就必须多花时间。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合理布置作业,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技能。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学好,相应的作业时间也会减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才能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成长是快乐的。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教师一方,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备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真正的备课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用心来准备每一节课,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激发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過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是说要缩减教师讲解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同时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做到保护学生积极性与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相结合。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把知识强行塞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指导者,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我要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2)改变教学观念。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减轻学习负担。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减负提质
在充满活力的育人空间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进取,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1)学习心理教育。围绕构成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因素,努力寻找造成学生负担重的内在原因,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树立精神支柱,努力克服惰性心理,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及时疏导已形成的消极情绪,解除精神压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社会生活心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学生交往面。在交往中获得启示和力量,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个性化和社会化得到和谐协调,预防学生心理偏差的产生,能以良好的心理品质,经受各种困难和挫折,并能随时主动地应用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及时解除自己的焦虑与困惑,达到心理平衡以保持乐观的心境,达到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
“轻负担、高素质”是我们教育的美好愿望,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习便不再成为负担。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减轻学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个话题,它应该是至始至终渗透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不可能单纯由教师或学生来完成,所以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自身的习惯对于减轻课业负担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年龄越小,习惯越容易建立,也越容易巩固, 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充实自己课堂以外的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老师布置相同的作业量,有的学生能完成得既快又好,有的学生却既慢又差。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前者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感兴趣,做作业时能抓紧时间,而后者则反之,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负担,即使老师布置很少的作业,他们也会有过重负担的表现。
总之,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它牵涉面极广,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我们既要极大的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注意防止某一方面走向极端,既要在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思路与办法,又要注意防止降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而使教育质量下降的倾向,以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