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或人生)规划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本文结合调查研究,分析了民办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民办高校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 时间管理 问题 对策
前言: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时间的宝贵之处。大学阶段是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间,作为大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合理地利用好这段时间,对自己的成长成才有着重大意义。大学校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等。所以要求学生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有效地把握好每一分钟。但经过对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有好多人存在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对目标的迷茫、感觉时间不够用或自己深陷于琐碎之中不能自拔,重要的事情常常被耽搁等等。这说明大学生需要时间管理,如果没有科学的时间管理,即便你很有能力也无济于事,最终也难逃时间被无意义地浪费、甚至无法实现自己目标的恶果。
一、时间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进程
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最早的时间管理大多是凭借大脑的记忆和意识来进行管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分工和工作本身的复杂性的提高,人们开始利用便条、备忘录和记事本的形式记录下工作的项目和重点。但此后的时间管理方法则逐步注重计划性,人们往往利用效率手册乃至商务通等电子手段来安排工作事项。通过设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工作目标来分配自己的工作重点,并安排好工作时间。然而,这种时间管理方式一般多注重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而今的时间管理理论则更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始终把个人精力的焦点放在最重要的事务上。时间的帕金森定理表明,工作往往会自动膨胀地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因此,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可见,做好时间管理不仅要注重个人的管理,注重产能,更要善于将时间投入与自己目标相关的事情上,从而达到效果、效率、效能的“三效”统一。
二、民办高校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大多数人认为时间管理很重要,但只有少数人学习过相关知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校学生都认为时间管理很重要。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到时间因素的人数为多数,不考虑的人数为少数, 两数据相差虽然不算悬殊,但仍然能说明我们大学生还是具备一定的时间观的。大学生并不是没有时间观念,并且也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就是大多数不知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
调查中显示,民办高校学生时间意识缺乏。经历了紧张奋斗的中学学习生活,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84%的大学生表示对如何管理时间很茫然。48%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时间管理倾向,21%时间管理倾向比较弱,28%管理倾向一般。还有就是计划效率偏低。很多大学生仅仅把计划停留在纸面甚至头脑中,在执行上比较僵化,这就导致36.5%的大学生表示有计划不会去执行,56%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不能针对自身和环境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目标、自制力弱、没有适合自己的计划,此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在影响时间管理效果,如周围环境影响、上课时间安排、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大学生时间掌控能力较弱,时间分配不合理,主要缘于没有很好地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这在大学生的低年级学生中比较突出。高校培养专业化人才,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很少针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系统、明确的指导训练,缺乏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
此外,民办高校学生支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从调查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大学生的平均可自由支配时间至少为4.6小时;大学生平均每天花在学习上的课外时间大约是2.4小时,其中19.4%的被访者的复习时间由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来决定,且有51.3%的学生要将两小时或更多时间用于自己的兴趣培养上;大学生在娱乐方面用时最多,其后依次为学习、工作、社交。有部分大学生(19%)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现在在大学里就已经开始着重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 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也使得超过半数(51.3%)的现代大学生很注重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这或许是人才培养的一个趋势,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民办高校学生科学时间管理对策研究
1.树立和强化时间观念
大学生进了大学以后,容易陷入目标的盲目期。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时期的明确目标达到了,而新的更长远的目标没有系统建立或完全确立,导致大学生经常在十字路口徘徊。高校需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观念。如可以通过借鉴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体验有效的时间利用等方式来强化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要利用多种途径增加学生时间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时间管理意识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而图书馆里就有大量相关书籍可供借阅;通过和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进行交流,来学习他们的经验,如与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和时间利用充分的同学进行交流,或开展主题班会,自由发言,共同提高;通过参与相关培训,进一步学习时间管理理念和时间管理方法,建议学校开设与时间管理相关的选修课程以供学生学习。
2.掌握和运用时间管理的技能。
大学生应自觉灵活运用掌握的时间管理技能,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注重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整。建议大学生根据个人习惯和生活节律,把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事情放在自己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时间去做,而把一般性的任务,放在精力一般的时间去做,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要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并有适当的弹性。制订计划也可以利用时间表来规划时间。这种时间表可分为学期时间表、每周时间表和每日时间表三者相辅相成。注意学习计划中各学科的时间分布。根据内容、难易、进度、作业,确定时间的分布量。应将一些大块的学习时间完成难度大的学习或重要的事情。零碎时间可做一些耗时少而又不太急的事情。注重计划实施中的自我监督和实施后的自我检查和调整。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没有完成的就划叉,并注明未完成的原因。实施计划时要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你专心学习,集中注意力。 3.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按照笔者的体会,民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最好做到:
第一,每周提前规划好一周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在每个周日将下一周每天要做的事情大体做个计划,尽管不必100%准确,但可以使自己对下周的安排有个基本的了解,并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对时间安排适当做出调整。
第二,有了一周的大体安排规划,就可以安排每天所要做的事情,为此,早上花10分钟时间,想想今天有哪些事情要先做,先做什么,后作什么。
第三,每天设定一个不被干扰的时间段,此间关掉手机、拨掉网线,消除所有可能分神、分心的事情,专心致志地用于学习。
第四,规定时限,克服“办事拖拉”的坏习惯,自我实施“限时办事制”,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如4小时、8小时、当天)完成所应完成的事情。也可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集中起来办或联办。
第五,学会思考问题。要养成多看书、多思考、多记录的习惯。若能把思考记录整理成体系和方法,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问题的参考。
总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大大强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有助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积极参与工作实习
在一些外企中,时常会看到一些国外实习生的身影,他们尽管仍是学生,但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大多已经不亚于国内有过2、3年工作经验的人。这与国外大学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民办高校更应该重视在校学生的职业教育,鼓励和创造大学生的工作实习机会。这些实习的重点不应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而是学生的基本的职业技能的提升,如时间管理、沟通能力、谈判技巧、邮件或文档处理能力等等。
繁忙的职业场所是很好的对时间管理进行实践的地方,可以把时间管理的理念、方法在实际中真正加以运用。毕竟,学以致用是高校教育的宗旨。
职场环境和学校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异,很多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有着极大的不适应,甚至导致在职业的起点上就有严重的挫败感,这对他们的长期职业发展非常不利。同样,对时间管理的运用,职场和学校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中,其实学生对自己时间的掌控度还是很高的;而在职场中,人们的时间随时可能会被外部、上司、同事、甚至下属“侵占”,而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此以来,对高效的时间管理的需求在职场中显得尤为突出。
在职场的实战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快地体会和掌握时间管理的精髓,可以加深理解目标指导性的意义、以及工作事件的轻重缓急排列对计划制定的重要性,也会观察或学习在计划实施中如何调用相关资源、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还有如何对某些人或某些事敢于说“不”。
总之,一百次岸上动作要领的学习,不如一次在水中的挣扎对游泳的掌握更有效果。时间管理在实习工作中的实战,一定会对学生掌握此基本的职业技能产生莫大的效果。
结束语:总之,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得到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使人际关系的改善,还可以减少紧张与焦虑。学会时间管理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不顾估量的积极作用,大学阶段重要的不是教给我们多少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科学的指导和影响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高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乔刚,张乐敏,吴玮,宋丽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项目支持
1、2012年北京市级财政项目民办高校学生通用能力培养体系建设(项目代码:PXM2012_014202_000197)。
2、北京城市学院2011—2012学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公共能力培养总体方案研究(项目代码:JYA201103)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 时间管理 问题 对策
前言: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时间的宝贵之处。大学阶段是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间,作为大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合理地利用好这段时间,对自己的成长成才有着重大意义。大学校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等。所以要求学生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有效地把握好每一分钟。但经过对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有好多人存在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对目标的迷茫、感觉时间不够用或自己深陷于琐碎之中不能自拔,重要的事情常常被耽搁等等。这说明大学生需要时间管理,如果没有科学的时间管理,即便你很有能力也无济于事,最终也难逃时间被无意义地浪费、甚至无法实现自己目标的恶果。
一、时间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进程
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最早的时间管理大多是凭借大脑的记忆和意识来进行管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分工和工作本身的复杂性的提高,人们开始利用便条、备忘录和记事本的形式记录下工作的项目和重点。但此后的时间管理方法则逐步注重计划性,人们往往利用效率手册乃至商务通等电子手段来安排工作事项。通过设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工作目标来分配自己的工作重点,并安排好工作时间。然而,这种时间管理方式一般多注重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而今的时间管理理论则更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始终把个人精力的焦点放在最重要的事务上。时间的帕金森定理表明,工作往往会自动膨胀地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因此,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可见,做好时间管理不仅要注重个人的管理,注重产能,更要善于将时间投入与自己目标相关的事情上,从而达到效果、效率、效能的“三效”统一。
二、民办高校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大多数人认为时间管理很重要,但只有少数人学习过相关知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校学生都认为时间管理很重要。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到时间因素的人数为多数,不考虑的人数为少数, 两数据相差虽然不算悬殊,但仍然能说明我们大学生还是具备一定的时间观的。大学生并不是没有时间观念,并且也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就是大多数不知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
调查中显示,民办高校学生时间意识缺乏。经历了紧张奋斗的中学学习生活,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84%的大学生表示对如何管理时间很茫然。48%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时间管理倾向,21%时间管理倾向比较弱,28%管理倾向一般。还有就是计划效率偏低。很多大学生仅仅把计划停留在纸面甚至头脑中,在执行上比较僵化,这就导致36.5%的大学生表示有计划不会去执行,56%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不能针对自身和环境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目标、自制力弱、没有适合自己的计划,此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在影响时间管理效果,如周围环境影响、上课时间安排、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大学生时间掌控能力较弱,时间分配不合理,主要缘于没有很好地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这在大学生的低年级学生中比较突出。高校培养专业化人才,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很少针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系统、明确的指导训练,缺乏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
此外,民办高校学生支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从调查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大学生的平均可自由支配时间至少为4.6小时;大学生平均每天花在学习上的课外时间大约是2.4小时,其中19.4%的被访者的复习时间由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来决定,且有51.3%的学生要将两小时或更多时间用于自己的兴趣培养上;大学生在娱乐方面用时最多,其后依次为学习、工作、社交。有部分大学生(19%)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现在在大学里就已经开始着重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 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也使得超过半数(51.3%)的现代大学生很注重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这或许是人才培养的一个趋势,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民办高校学生科学时间管理对策研究
1.树立和强化时间观念
大学生进了大学以后,容易陷入目标的盲目期。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时期的明确目标达到了,而新的更长远的目标没有系统建立或完全确立,导致大学生经常在十字路口徘徊。高校需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观念。如可以通过借鉴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体验有效的时间利用等方式来强化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要利用多种途径增加学生时间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时间管理意识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而图书馆里就有大量相关书籍可供借阅;通过和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进行交流,来学习他们的经验,如与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和时间利用充分的同学进行交流,或开展主题班会,自由发言,共同提高;通过参与相关培训,进一步学习时间管理理念和时间管理方法,建议学校开设与时间管理相关的选修课程以供学生学习。
2.掌握和运用时间管理的技能。
大学生应自觉灵活运用掌握的时间管理技能,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注重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整。建议大学生根据个人习惯和生活节律,把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事情放在自己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时间去做,而把一般性的任务,放在精力一般的时间去做,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要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并有适当的弹性。制订计划也可以利用时间表来规划时间。这种时间表可分为学期时间表、每周时间表和每日时间表三者相辅相成。注意学习计划中各学科的时间分布。根据内容、难易、进度、作业,确定时间的分布量。应将一些大块的学习时间完成难度大的学习或重要的事情。零碎时间可做一些耗时少而又不太急的事情。注重计划实施中的自我监督和实施后的自我检查和调整。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没有完成的就划叉,并注明未完成的原因。实施计划时要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你专心学习,集中注意力。 3.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按照笔者的体会,民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最好做到:
第一,每周提前规划好一周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在每个周日将下一周每天要做的事情大体做个计划,尽管不必100%准确,但可以使自己对下周的安排有个基本的了解,并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对时间安排适当做出调整。
第二,有了一周的大体安排规划,就可以安排每天所要做的事情,为此,早上花10分钟时间,想想今天有哪些事情要先做,先做什么,后作什么。
第三,每天设定一个不被干扰的时间段,此间关掉手机、拨掉网线,消除所有可能分神、分心的事情,专心致志地用于学习。
第四,规定时限,克服“办事拖拉”的坏习惯,自我实施“限时办事制”,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如4小时、8小时、当天)完成所应完成的事情。也可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集中起来办或联办。
第五,学会思考问题。要养成多看书、多思考、多记录的习惯。若能把思考记录整理成体系和方法,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问题的参考。
总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大大强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有助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积极参与工作实习
在一些外企中,时常会看到一些国外实习生的身影,他们尽管仍是学生,但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大多已经不亚于国内有过2、3年工作经验的人。这与国外大学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民办高校更应该重视在校学生的职业教育,鼓励和创造大学生的工作实习机会。这些实习的重点不应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而是学生的基本的职业技能的提升,如时间管理、沟通能力、谈判技巧、邮件或文档处理能力等等。
繁忙的职业场所是很好的对时间管理进行实践的地方,可以把时间管理的理念、方法在实际中真正加以运用。毕竟,学以致用是高校教育的宗旨。
职场环境和学校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异,很多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有着极大的不适应,甚至导致在职业的起点上就有严重的挫败感,这对他们的长期职业发展非常不利。同样,对时间管理的运用,职场和学校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中,其实学生对自己时间的掌控度还是很高的;而在职场中,人们的时间随时可能会被外部、上司、同事、甚至下属“侵占”,而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此以来,对高效的时间管理的需求在职场中显得尤为突出。
在职场的实战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快地体会和掌握时间管理的精髓,可以加深理解目标指导性的意义、以及工作事件的轻重缓急排列对计划制定的重要性,也会观察或学习在计划实施中如何调用相关资源、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还有如何对某些人或某些事敢于说“不”。
总之,一百次岸上动作要领的学习,不如一次在水中的挣扎对游泳的掌握更有效果。时间管理在实习工作中的实战,一定会对学生掌握此基本的职业技能产生莫大的效果。
结束语:总之,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得到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使人际关系的改善,还可以减少紧张与焦虑。学会时间管理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不顾估量的积极作用,大学阶段重要的不是教给我们多少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科学的指导和影响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高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乔刚,张乐敏,吴玮,宋丽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项目支持
1、2012年北京市级财政项目民办高校学生通用能力培养体系建设(项目代码:PXM2012_014202_000197)。
2、北京城市学院2011—2012学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公共能力培养总体方案研究(项目代码:JYA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