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21 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指明生态城市转型的四个方面,指出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猎施,希望为我国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带来一些思路和借鉴,为中国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原则;措施;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必然趋势,它的内涵也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到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与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生态城市是关心人、陶冶人、以人为本的聚集地。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应当根据城市的特点、性质和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适应的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改造。而城市生态环境则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起着生态导向的作用。
一、未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实现的四个转变
1.1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
城市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独特人工环境,是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良好的城市环境应该是在城市及其周围的地域空间内,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高度和谐;各种建筑讲究文化品位,富有个性,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并注意继承本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人工建筑、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完美的统一;不仅创造出环境质量良好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满足居民物质空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富有生命力,让人置身其中富有归属感和高幸福指数的精神家园。
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后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对环境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希望能有一个清洁、宁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市民的社会觉悟提高后,人们会更加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生态城市是21世纪城市的发展方向。
1.2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
当代城市生态观念由单纯的自然美环境取向趋于更新的全面生态化,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文化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绿色点缀的清洁、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且能够美化人,陶冶人,充满人情味,富有生机和活力。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高效利用。
城市生态建设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推进具有真正生态特征的城市环境建设,恢复和改造先前遭受污染和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二是对现有的城市经济社会模式实行生态化改造。主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
1.3从城市绿化需求上升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
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城市都存在“急进化”问题,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绿化方面。一是片面通过大量种植草坪提高城市绿化率,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的种植比例较低,影响了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二是搞速成“森林型生态城市”。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始从农村和山区购买现成的“大树”移植,这必将对一些乡村、山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旦农村的“大环境”被严重破坏,则投资亿万也无法改善城市的“小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无疑是好事,但应以真正科学的方法和平和的心态来从容建设,防止生态城市建设中的
“急功近利”思想。
城市绿地建设应改变过去那种“见缝插绿”、 “三小绿地”的保守观念,把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
1.4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上升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观已经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它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城市留给后代人的不仅是绿树林荫,花园草地,更将是一个清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形态、功能、机制三者的有机统一。我们所追求不仅是“清水、绿地”这些形态上和形象上的目标,还应是城市生态功能的健全,以及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性的生态机制,使城市的生态形象和生态功能统一起来、协调一致,以功能反映形象,从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 1.生态保护战略,
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 3.居民的生活标准 4.文化厉史的保护 5.将自然融入城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生态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限制城市人口。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的人口承载量。这里所说的承载量是指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生态良性运行的前提下城市人口的最大容量。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随着地区及部门间经济合作和交流的增加,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城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也随之加快。因此,在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不仅要掌握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还应进一步研究周期性往返于城乡和城市之间的“候鸟人口”以及城市商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钟摆人口”的分布及涨落规律。
(2)合理规划城市。城市规划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效益,既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又要保证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保持城市重要功能区布局及结构的相对稳定,根据城市的承载力及经济实力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及规模,避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短期经济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实现城市废弃物的就地还原或回收,避免向乡村流转,减少城市对乡村的“生态剥削”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3)调整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职能和性质,决定城市基本活动的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物质、能源、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与推广。在城市生态系统建立高效和谐的物资、能量、信息流通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价值,减少“废物”的产生。
三、生态城市建设猎施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协调城市中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改善城市生态结构,并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及教育等手段,限制或禁止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其核心问题是遵循城市生态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1)加強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倡导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白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
(2)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法规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化、制度化,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控制环境污染,促进污染源治理,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3)制定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和措施。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4)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增加科技投人,开发生态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5)加强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原则;措施;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必然趋势,它的内涵也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到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与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生态城市是关心人、陶冶人、以人为本的聚集地。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应当根据城市的特点、性质和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适应的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改造。而城市生态环境则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起着生态导向的作用。
一、未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实现的四个转变
1.1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
城市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独特人工环境,是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良好的城市环境应该是在城市及其周围的地域空间内,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高度和谐;各种建筑讲究文化品位,富有个性,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并注意继承本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人工建筑、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完美的统一;不仅创造出环境质量良好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满足居民物质空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富有生命力,让人置身其中富有归属感和高幸福指数的精神家园。
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后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对环境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希望能有一个清洁、宁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市民的社会觉悟提高后,人们会更加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生态城市是21世纪城市的发展方向。
1.2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
当代城市生态观念由单纯的自然美环境取向趋于更新的全面生态化,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文化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绿色点缀的清洁、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且能够美化人,陶冶人,充满人情味,富有生机和活力。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高效利用。
城市生态建设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推进具有真正生态特征的城市环境建设,恢复和改造先前遭受污染和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二是对现有的城市经济社会模式实行生态化改造。主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
1.3从城市绿化需求上升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
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城市都存在“急进化”问题,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绿化方面。一是片面通过大量种植草坪提高城市绿化率,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的种植比例较低,影响了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二是搞速成“森林型生态城市”。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始从农村和山区购买现成的“大树”移植,这必将对一些乡村、山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旦农村的“大环境”被严重破坏,则投资亿万也无法改善城市的“小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无疑是好事,但应以真正科学的方法和平和的心态来从容建设,防止生态城市建设中的
“急功近利”思想。
城市绿地建设应改变过去那种“见缝插绿”、 “三小绿地”的保守观念,把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
1.4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上升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观已经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它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城市留给后代人的不仅是绿树林荫,花园草地,更将是一个清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形态、功能、机制三者的有机统一。我们所追求不仅是“清水、绿地”这些形态上和形象上的目标,还应是城市生态功能的健全,以及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性的生态机制,使城市的生态形象和生态功能统一起来、协调一致,以功能反映形象,从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 1.生态保护战略,
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 3.居民的生活标准 4.文化厉史的保护 5.将自然融入城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生态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限制城市人口。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的人口承载量。这里所说的承载量是指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生态良性运行的前提下城市人口的最大容量。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随着地区及部门间经济合作和交流的增加,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城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也随之加快。因此,在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不仅要掌握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还应进一步研究周期性往返于城乡和城市之间的“候鸟人口”以及城市商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钟摆人口”的分布及涨落规律。
(2)合理规划城市。城市规划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效益,既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又要保证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保持城市重要功能区布局及结构的相对稳定,根据城市的承载力及经济实力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及规模,避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短期经济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实现城市废弃物的就地还原或回收,避免向乡村流转,减少城市对乡村的“生态剥削”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3)调整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职能和性质,决定城市基本活动的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物质、能源、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与推广。在城市生态系统建立高效和谐的物资、能量、信息流通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价值,减少“废物”的产生。
三、生态城市建设猎施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协调城市中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改善城市生态结构,并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及教育等手段,限制或禁止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其核心问题是遵循城市生态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1)加強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倡导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白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
(2)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法规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化、制度化,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控制环境污染,促进污染源治理,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3)制定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和措施。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4)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增加科技投人,开发生态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5)加强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