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简析:《传统节日》以儿歌的形式逐一列举我国传统节日,丰富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学生学情分析:在中国,就有很多的节日,这些与众不同的中国节日,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就是在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身为华夏儿女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类,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儿歌诵读。
难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儿歌中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够背诵,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同时激发自觉探究更多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传统节日》这首儿歌中所提到的一些传统节日名称,你们还能够说说它们分别都是哪些传统节日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2.教师播放《中国娃娃》歌曲,让学生说出听歌的感受并提问一般在什么时候播放这样的歌曲。
3.质疑引入: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些传统节日,它们到底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从儿歌中了解有趣的传统节日文化吧。
二、精读儿歌,丰富认知
1.出示儿歌,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并看看不同的传统节日里各自都有哪些风俗习惯。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导问他们分别从儿歌中找到有趣的习俗,并随文理解词语“祭扫”(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2.过渡:同学们,课文对传统节日文化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课前老师已经布置给你们了解、搜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的任务,你们顺利完成了吗?那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开展一次“传统节日我了解”学习分享活动。
3.引导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深入组内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注意引导他们抓住某个方面进行交流,别人说过的内容就不要再重复,只做适当补充即可。
4.交流对节日文化的认知
(1)指名同学按照节日的顺序依次进行班内分享、补充:
生:我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表示春天就要到来了。
生:春节还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每到春节的时候,很多人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赶回家里跟家人团聚。
生:我还知道过春节又叫“过年”,我们中国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窗花,还要给亲戚拜年。
师:看来你们不仅了解了春节的意义,还知道了关于它的有趣习俗。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如何呢?
生:因为一家人在一起过年,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见面了还会说一些问候、祝福的话。
生:春节的时候,人们穿的都是好看的新衣服,到处都是欢乐喜庆的气氛,感觉到处都是崭新的,所以心情自然都非常开心。
师:适时出示几幅过春节时人们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图,进一步感受过春节时特有的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
师:那能谁把这样开心、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2)出示儿歌第一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齐读儿歌。
(3)继续引导学生交流对其他节日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进行节日起源、意义、习俗等内容的补充介绍:
元宵节:“元”指第一个月,“宵”指夜晚,所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这一天主要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教师引导学生猜灯谜。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节。这一天主要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重要传统节日。
七巧節: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的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有时也会说“九九重阳”,“九九”因为与“久久”同音,因而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5.拓展交流
(1)补充出示几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乡),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
说一说:刚才我们一起度过了哪些节日?
三、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通过学习,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简单小结: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实在是有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劳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创立了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但不论是哪一个节日,无一不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形式多样 寓意美好)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学生学情分析:在中国,就有很多的节日,这些与众不同的中国节日,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就是在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身为华夏儿女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类,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儿歌诵读。
难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儿歌中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够背诵,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同时激发自觉探究更多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传统节日》这首儿歌中所提到的一些传统节日名称,你们还能够说说它们分别都是哪些传统节日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2.教师播放《中国娃娃》歌曲,让学生说出听歌的感受并提问一般在什么时候播放这样的歌曲。
3.质疑引入: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些传统节日,它们到底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从儿歌中了解有趣的传统节日文化吧。
二、精读儿歌,丰富认知
1.出示儿歌,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并看看不同的传统节日里各自都有哪些风俗习惯。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导问他们分别从儿歌中找到有趣的习俗,并随文理解词语“祭扫”(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2.过渡:同学们,课文对传统节日文化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课前老师已经布置给你们了解、搜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的任务,你们顺利完成了吗?那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开展一次“传统节日我了解”学习分享活动。
3.引导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深入组内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注意引导他们抓住某个方面进行交流,别人说过的内容就不要再重复,只做适当补充即可。
4.交流对节日文化的认知
(1)指名同学按照节日的顺序依次进行班内分享、补充:
生:我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表示春天就要到来了。
生:春节还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每到春节的时候,很多人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赶回家里跟家人团聚。
生:我还知道过春节又叫“过年”,我们中国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窗花,还要给亲戚拜年。
师:看来你们不仅了解了春节的意义,还知道了关于它的有趣习俗。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如何呢?
生:因为一家人在一起过年,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见面了还会说一些问候、祝福的话。
生:春节的时候,人们穿的都是好看的新衣服,到处都是欢乐喜庆的气氛,感觉到处都是崭新的,所以心情自然都非常开心。
师:适时出示几幅过春节时人们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图,进一步感受过春节时特有的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
师:那能谁把这样开心、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2)出示儿歌第一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齐读儿歌。
(3)继续引导学生交流对其他节日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进行节日起源、意义、习俗等内容的补充介绍:
元宵节:“元”指第一个月,“宵”指夜晚,所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这一天主要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教师引导学生猜灯谜。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节。这一天主要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重要传统节日。
七巧節: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的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有时也会说“九九重阳”,“九九”因为与“久久”同音,因而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5.拓展交流
(1)补充出示几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乡),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
说一说:刚才我们一起度过了哪些节日?
三、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通过学习,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简单小结: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实在是有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劳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创立了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但不论是哪一个节日,无一不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形式多样 寓意美好)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