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liang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进行德育方面比其它学科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逐步掌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积极为学校德育工作作出应有的努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德育,简而言之,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常言道:“做事之前先做人”,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而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它所蕴含的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课堂教学方式开放而灵活,比其他学科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在教学中逐步掌握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艺术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把道德情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从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因此,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工作者既要教书,还要育人,做好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学语文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和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准教材渗入德育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比如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时,在指导学生把握课文含义,疏通重难点句式的基础上,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宋濂刻苦求学的精神,可采取课堂讨论及写读后感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条件和作者的条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
  三、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德育
  语文教学中采用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能够以艺术性的手法进行巧妙的德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递进式的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在讲解莫泊桑的《项链》时,通过“马蒂尔德为什么要借项链参加舞会?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马蒂尔德丢了项链后,做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是马蒂尔德,你会不会这么做?”“读完全文,你认为马蒂尔德是什么样的人?”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得出:马蒂尔德的身上既有虚荣的弱点也有诚信的优点,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客观合理地评价一个人,另一方面要学习女主角诚信的精神。对于诗歌和散文的教学,可以采用诵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通过组织学生诵读可以较好地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对于一些戏剧、小说的精彩情节,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的方式加深对于角色特点的认识,深刻地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比如在讲解戏剧《雷雨》时,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来分析人性的复杂,从而学会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除了以上几种课堂德育的方式,作文的批改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渠道。在作文中,学生往往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教师通过批改作文可以了解学生心理,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德育
  语文教学中采用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能够以艺术性的手法进行巧妙的德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递进式的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在讲解莫泊桑的《项链》时,通过“马蒂尔德为什么要借项链参加舞会?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马蒂尔德丢了项链后,做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是馬蒂尔德,你会不会这么做?”“读完全文,你认为马蒂尔德是什么样的人?”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得出:马蒂尔德的身上既有虚荣的弱点也有诚信的优点,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客观合理地评价一个人,另一方面要学习女主角诚信的精神。对于诗歌和散文的教学,可以采用诵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通过组织学生诵读可以较好地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对于一些戏剧、小说的精彩情节,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的方式加深对于角色特点的认识,深刻地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比如在讲解戏剧《雷雨》时,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来分析人性的复杂,从而学会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除了以上几种课堂德育的方式,作文的批改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渠道。在作文中,学生往往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教师通过批改作文可以了解学生心理,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生活,心理非常脆弱和自卑;有些学生在作文里叙述了近期打架斗殴及早恋的经历;有些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某位明星的盲目崇拜等等,当我发现这些现象时,一方面通过作文评语进行引导,一方面和学生进行课后沟通,帮助其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还通过与班主任、家长的配合来做好德育工作。
  五、小结
  综上所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要明确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要性;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用艺术性的方式发挥语文德育的作用,引导中职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佳乔.论职业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实施[J].辽宁行政学院报
  [2]林倩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教育探索
  [3]白先同.德育新观念[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感情真挚的游记类课文。教师要通过游记类课文的教学,丰富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教学鉴赏和作文的方法,带领学生感受祖国名山大川或者山村野景的魅力,接受大自然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记类课文 教学策略  游记是记录旅行途中的见闻及感悟的一类散文。游记类散文的取材广泛,可以是名山大川、异国风情的风景描述,也可以是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我想可以从读的“量”、“度”、和“质”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教学 自读 精读  一、自读感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努力兼具知、能、意、情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尽力实现综合整体效应,从而有效推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阅读教学中的三种方法:创设情境,引趣激兴;巧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審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在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活跃的课堂
【摘要】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势在必得。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既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给课堂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兴趣;激励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
如果仅仅进行“主干”的对比,奇瑞汽车的规模是广汽集团的2倍半,在规模和研发能力上的弱势使得广汽具有寻求合作的渴望。  无风不起浪,广汽与奇瑞合作的事宜最近在网上已被爆炒,随着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在10月25日的一个会议上承认此事,此事得以证实。  关于二者是会进行资本层面的合作,还是仅仅进行技术和研发上的合作,两家企业并未透露。笔者现从两家公司的账本来看看,这也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枝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