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呼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而自主、合作、探究、民主的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从具体的小组合作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小学语文合作教学课堂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的人文因素等途径渗透人文精神,强化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平衡发展,为最终培养出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人文素养
中国分类号:G623.5
一、什么是人文性
(一)人文性的定义
《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清华附中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韩军老师这样定义:“所谓人文精神,就是真实,自由,个性的意思……老师和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精神真实和精神自由。真实,自由地表达自我,真实自由地无拘无束的言说,课堂上师生能够真诚自由地和谐相处,心与心沟通,就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还有的人主张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层面上,将科学精神,道德精神,艺术精神等等都包括在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人意识到作为人的价值得到体现时,人文性就得以体现。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
1.高尚的品德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塑造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通过《落花生》明白做人要做有用的人,通过《钓鱼的启示》知道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自觉遵守规则……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一系列榜样人物所具有的各种高尚品格,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丰富的情趣
语文这门学科展示给大家的是一幅包罗万象的艺术画卷,打开它就会领略无穷的情趣。教师应注意用语文之美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日常授课中,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深入体会语文美好的内涵。如《燕子》、《观潮》的自然之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之美,《爬山虎的脚》中的发现之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在阅读中感受美,在生活中创造美,成为具有丰富情趣的人。
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人文性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在新课程强烈倡导人文性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处于新课改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必须认识到: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应当把唤醒学生的内在人文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平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我们更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深厚的人文氛围中接受熏陶,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的阳光,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性,为学生的人生画卷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三、小学语文合作教学各环节的人文性渗透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开篇之作《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中进行人文性的渗透。
(一)搜集资料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自主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圆明园的了解,点燃爱国精神的火焰,同时更加锻炼了学生的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课上通过小组交流资料,再从本组所有组员的资料中筛选出精华,汇总为小组自己的个性资料,锻炼了孩子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水平。
(二)多种方式读课文
《新课标》告诉我们,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在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朗读处理上,我们坚持多样化朗读。例如默读、自己大声朗读、小组齐读、小组开火车读以及小组间竞读等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故又采用想象法,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启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讨论交流环节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以《圆明园的毁灭》的讨论交流环节为例,在学生掌握字词、交流资料之后,我们提出本课的重点问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圆明园的辉煌?”把问题放手给每个小组去讨论,由小组长作指挥,记录员负责记录,控制员负责控制本组音量,发言员总结大家观点并参与全班交流。整个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各司其职,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在语文課堂上,倡导合作学习,能激活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善于与人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我,在合作中体验到团队成功感,而不仅仅是个人。
记得作家王安忆有一句话:“森林,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你的呼吸。”这句话非常形象、深刻地渲染出了我们所追求的人文性课堂营造的氛围,学生在兴趣中合作,在讨论里发现,在朗读中感受,在创作里提高。而我们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不正是这样一座为人提供人文素“氧”的森林吗?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为生命发展奠基》《教育参考》冯建军、朱小蔓2002年第10期。
《课程标准学习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袁金华主编.1996年后12月第一版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人文素养
中国分类号:G623.5
一、什么是人文性
(一)人文性的定义
《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清华附中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韩军老师这样定义:“所谓人文精神,就是真实,自由,个性的意思……老师和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精神真实和精神自由。真实,自由地表达自我,真实自由地无拘无束的言说,课堂上师生能够真诚自由地和谐相处,心与心沟通,就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还有的人主张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层面上,将科学精神,道德精神,艺术精神等等都包括在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人意识到作为人的价值得到体现时,人文性就得以体现。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
1.高尚的品德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塑造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通过《落花生》明白做人要做有用的人,通过《钓鱼的启示》知道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自觉遵守规则……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一系列榜样人物所具有的各种高尚品格,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丰富的情趣
语文这门学科展示给大家的是一幅包罗万象的艺术画卷,打开它就会领略无穷的情趣。教师应注意用语文之美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日常授课中,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深入体会语文美好的内涵。如《燕子》、《观潮》的自然之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之美,《爬山虎的脚》中的发现之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在阅读中感受美,在生活中创造美,成为具有丰富情趣的人。
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人文性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在新课程强烈倡导人文性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处于新课改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必须认识到: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应当把唤醒学生的内在人文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平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我们更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深厚的人文氛围中接受熏陶,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的阳光,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性,为学生的人生画卷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三、小学语文合作教学各环节的人文性渗透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开篇之作《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中进行人文性的渗透。
(一)搜集资料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自主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圆明园的了解,点燃爱国精神的火焰,同时更加锻炼了学生的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课上通过小组交流资料,再从本组所有组员的资料中筛选出精华,汇总为小组自己的个性资料,锻炼了孩子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水平。
(二)多种方式读课文
《新课标》告诉我们,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在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朗读处理上,我们坚持多样化朗读。例如默读、自己大声朗读、小组齐读、小组开火车读以及小组间竞读等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故又采用想象法,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启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讨论交流环节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以《圆明园的毁灭》的讨论交流环节为例,在学生掌握字词、交流资料之后,我们提出本课的重点问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圆明园的辉煌?”把问题放手给每个小组去讨论,由小组长作指挥,记录员负责记录,控制员负责控制本组音量,发言员总结大家观点并参与全班交流。整个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各司其职,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在语文課堂上,倡导合作学习,能激活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善于与人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我,在合作中体验到团队成功感,而不仅仅是个人。
记得作家王安忆有一句话:“森林,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你的呼吸。”这句话非常形象、深刻地渲染出了我们所追求的人文性课堂营造的氛围,学生在兴趣中合作,在讨论里发现,在朗读中感受,在创作里提高。而我们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不正是这样一座为人提供人文素“氧”的森林吗?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为生命发展奠基》《教育参考》冯建军、朱小蔓2002年第10期。
《课程标准学习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袁金华主编.1996年后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