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导入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55-01
课堂导入语虽短,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些比较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故事悬念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洛克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注意。”故事悬念导入法的魅力正在于此。运用故事悬念导入课堂,可以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用故事悬念导入课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化为悬念。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匈奴的兴起与汉匈和战》时,笔者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她们叫什么名字?其中被称为‘落雁’的汉代大美女是谁?”然后,笔者讲述王昭君因不愿意贿赂画师而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最后远嫁匈奴,为汉匈两族和平友好交往做出杰出贡献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笔者话锋一转,问:“昭君作为一个汉人美女为什么要远嫁匈奴呢?到匈奴以后,她的生活情况怎么样?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昭君这一行为?”通过层层设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然后,师生围绕问题进行研讨。随着问题的逐个解决,学生自然地完成了对该节课的学习。
二、歌曲欣赏导入法
歌曲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段,利用歌曲进行课堂导入往往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情境教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歌曲欣赏,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例如,笔者在讲授“民族团结”的内容时,首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歌词:56个星座,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然后,笔者提问:“歌曲中提到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这些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如何?我们有哪些少数民族政策?现在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这些少数民族有什么关系?”歌曲欣赏和提问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导入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具演示导入法
初中生偏重感性认识,其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主要利用实物、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既可使用现成的直观教具,也可自己制作直观教具。例如,在讲授“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内容前,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几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然后说:“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几枚秦统一使用的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大家注意看,上面还写着‘半两’二字。下面,我们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导人,能使学生觉得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调查问卷导入法
调查问卷导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在上新课前,教师可通过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这种方法遵循概率与统计原理,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操作。例如,讲授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由于学生较难理解全球化的概念,所以笔者在课前通过调查问卷来完成导入的铺垫。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你有没有吃过麦当劳或肯德基等外国品牌的食品?你知道阿迪达斯、耐克等世界性运动品牌吗?你知道的外国品牌的小汽车有哪些?你有没有去过沃尔玛商场购物?你知道美国NBA、英超、西甲、意甲等联赛吗?上课伊始,笔者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调查问卷的内容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吃西餐,穿外国品牌的服饰,乘坐丰田、宝马汽车,看NBA,去沃尔玛商场购物……都证明了大家在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怎样的利与弊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经济全球化有简单的了解,学生学习起来感到轻松愉快。
五、新闻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社会新闻事件与相关的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促使其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过去的新闻,新闻就是当前的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新闻和历史相联系。例如,教学“美国南北战争”的内容时,笔者这样导入:“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那么,黑人的祖先在哪里?他们是怎么到达美洲的呢?奥巴马能当选美国总统与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否有关呢?”这样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从多方面了解本课的主要知识,收到“博古通今”之效。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选择使用适当的课堂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责编 雷 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55-01
课堂导入语虽短,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些比较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故事悬念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洛克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注意。”故事悬念导入法的魅力正在于此。运用故事悬念导入课堂,可以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用故事悬念导入课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化为悬念。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匈奴的兴起与汉匈和战》时,笔者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她们叫什么名字?其中被称为‘落雁’的汉代大美女是谁?”然后,笔者讲述王昭君因不愿意贿赂画师而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最后远嫁匈奴,为汉匈两族和平友好交往做出杰出贡献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笔者话锋一转,问:“昭君作为一个汉人美女为什么要远嫁匈奴呢?到匈奴以后,她的生活情况怎么样?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昭君这一行为?”通过层层设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然后,师生围绕问题进行研讨。随着问题的逐个解决,学生自然地完成了对该节课的学习。
二、歌曲欣赏导入法
歌曲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段,利用歌曲进行课堂导入往往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情境教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歌曲欣赏,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例如,笔者在讲授“民族团结”的内容时,首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歌词:56个星座,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然后,笔者提问:“歌曲中提到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这些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如何?我们有哪些少数民族政策?现在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这些少数民族有什么关系?”歌曲欣赏和提问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导入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具演示导入法
初中生偏重感性认识,其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主要利用实物、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既可使用现成的直观教具,也可自己制作直观教具。例如,在讲授“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内容前,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几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然后说:“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几枚秦统一使用的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大家注意看,上面还写着‘半两’二字。下面,我们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导人,能使学生觉得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调查问卷导入法
调查问卷导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在上新课前,教师可通过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这种方法遵循概率与统计原理,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操作。例如,讲授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由于学生较难理解全球化的概念,所以笔者在课前通过调查问卷来完成导入的铺垫。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你有没有吃过麦当劳或肯德基等外国品牌的食品?你知道阿迪达斯、耐克等世界性运动品牌吗?你知道的外国品牌的小汽车有哪些?你有没有去过沃尔玛商场购物?你知道美国NBA、英超、西甲、意甲等联赛吗?上课伊始,笔者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调查问卷的内容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吃西餐,穿外国品牌的服饰,乘坐丰田、宝马汽车,看NBA,去沃尔玛商场购物……都证明了大家在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怎样的利与弊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经济全球化有简单的了解,学生学习起来感到轻松愉快。
五、新闻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社会新闻事件与相关的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促使其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过去的新闻,新闻就是当前的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新闻和历史相联系。例如,教学“美国南北战争”的内容时,笔者这样导入:“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那么,黑人的祖先在哪里?他们是怎么到达美洲的呢?奥巴马能当选美国总统与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否有关呢?”这样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从多方面了解本课的主要知识,收到“博古通今”之效。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选择使用适当的课堂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