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的长春依旧是一片白皑皑冰雪世界,头天的一场大雪将这座老城彻底地银装素裹,但在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却是春潮涌动,暖风劲吹: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建设“功能齐全、团队卓越、管理科学、服务规范、方法先进、考核严格、效果显著、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培训中心,奋斗成果大检阅、建设成果大展示的一年;国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评比”在即……对于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的员工来说,2010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2009年底,国家电网公司下发《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评选管理办法和评分细则》,要在2010年8月评选产生首批不超过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入选单位将承担国网公司培训任务,并得到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新年伊始,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将争创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作为“变革攻坚”的着力点,并以此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从十年前中心刚成立时的迷茫和无助,到如今敢争一流的勇气和自信;从培训领域的初学者到现代培训的行家里手;从员工培训的零点到集培训、鉴定、竞赛、会议、合作办学、培训咨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行业培训基地;连续八年被评为省公司文明单位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2009年两度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2008年获得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培训中心的建设者们,用颗颗赤诚之心,书写着今日的辉煌。
营造氛围制度支撑
吉林省电力公司人才当量偏低,人员结构复杂,与现代企业队伍素质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鉴于公司的实际情况,省公司领导张羡崇总经理提出:“必须走控制总量、开发存量、提高质量的队伍建设之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这一发展思路下公司积极营造学习型企业氛围,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将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将培训中心作为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动力源和加油站,为培训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省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先后制定了《关于“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技能人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岗位技能人员轮训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举措,为调动技能人员的积极性,省公司还对公司级高级技能人才、取得“双师”资格的技能人员给予津贴和奖励。
构建公司培训管理部门、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和基层企业“四方”联动的培训责任共同体,在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探索并建立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将员工培训与人事工作制度结合起来,利用经济杠杆为员工培训提供长久动力支持;以流动岗位和职位阶梯做支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确认出相关类型职务的纵向层级关系和统一层级不同系统的横向工作轮换关系,使参加培训后获得更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员工可以逐步获得岗位提升或职位提升的机会;将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志向确定未来发展路线,在经过员工和公司共同确认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个人的开发性训练科目,这既使公司能够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储备,又可以兼顾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使公司与员工之间形成战略伙伴式的双赢关系;塑造“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氖围。
协调组织科学管理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只有一个培训中心,承担了从干部培训到技能培训的所有任务。“与别的省公司相比,虽然我们每年投入到培训中心的总经费不是最多的,但由于只有一个培训中心,实际的资金投入相对其他省份的培训中心而言还是非常充裕的,这符合国网公司集约化管理的要求。”省公司人力资源部杨耀福主任客观地分析到。人资部教育培训处的丁日君处长则将这种优势描述得更为具体:“作为吉林省唯一的一家培训机构,培训中心能够完全根据省公司需求系统地实施培训,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强资金的统筹利用,避免了内部竞争和培训设施的重复建设,同时也实现了培训计划、实施、考核的闭环管理。”目前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培训中心已建成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集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各类人员培训于一身的培训基地。2008年培训中心成功承办国网公司输电线路等两个专业新技术研讨班,开始承担国网公司培训任务,目前只有五家地方培训中心承担过国网公司培训任务,其中省级层面的仅有三家,而吉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硬件设施建设与完善
在培训中心设备投入上,为提高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益,培训中心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范围内调度设备资源,尽可能将可利用的设备二次投入使用,如刚投入使用不久但是由于线路改造而闲置的设备,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中心拥有内线工艺培训室、电网仿真培训室、变电运行检修培训基地、心理素质训练基地等14个实训室和培训基地,各类研讨室、培训教室100余间,多媒体教室18间;室外有送电实训场、配电实训场、拓展实训场。室内有综合变电仿真培训系统、营销现代化管理培训系统,变电检修等实训室,以及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去年先后投入1500万,与公司电科院、设计院合作,新建了10个实训室,基本上涵盖了电网各个工种的培训。
为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完善性,培训中心选派专业一线人员到其他兄弟单位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学习,并提交调研报告,评比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进行奖励。在打造精品实训室的同时,他们开发远程培训系统、培训管理与智能决策系统,提高培训信息化水平,对服务设施与环境进行新建或改造,保证了培训设施设备成系列,配套协调发展。
提升软实力
培训项目管理过程中,推行国际标准,实施培训策划、培训准备、培训实施、培训考核和持续完善培训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中心主动、定期征求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董事部、生产部、营销部等培训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对公司员工岗位工种、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结构等进行全面调研,结合员工知识和技能水平,按照各类人员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拟订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提交公司审定,会同公司专业部门、企业现场工作人员和培训教师共同完成培训策划、开发培训项目、研究培训方案,确保培训 工作与国网公司、省公司战略和现场实际的有效对接;为了使参培学员真正学有所获,培训中心提出一套严谨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严格培训考核,学员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实施公司领导、培训中心领导和教师分别担任主考、副主考和监考的三级考务机制。将学员考试成绩以企业为单位进行整体排序,通过对比,促进企业提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将学员考试成绩反馈给所在单位,为其上岗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依据,形成齐抓共管的培训局面。只有每个教学环节都围绕培训目标高质量完成,对培训工作闭环管理,才能创出一个高质量的培训品牌。
在师资建设上,为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项目开发、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中心推行了首席培训师制度,聘用“三支人才”队伍中的优秀人才为中心兼职教师。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实施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考核,每两年复评一次。为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中心在吉林省率先引进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定期选派教师到基层参加锻炼,开展教案展评、课件制作、培训技能大赛等活动,目前有50余名教师获得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发的企业培训师或高级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2010年伊始,中心又相继出台了《培训创收奖励办法》、《论文、教材奖励办法》、《多媒体课件、教案、调研报告奖励办法》等富有特色的激励政策,有力激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今年,为实现争创国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这一目标,培训中心领导班子对照培训基地评选办法和评分细则,逐条逐句地研究分析,《争创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迅速出台,本着“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原则,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优化排序,形成急需建设的带电作业实训基地、电力安全技能培训基地等10个覆盖电网主要工种的实训室(场)建设方案。在培训中心办公室里,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争创工作推进表张贴上墙,确立了每日查看工作进度,每周召开协调推进会的工作机制,打破常规,倒排工期,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培训创新培育品牌
为加快“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深化“两个转变”,培训中心着力满足企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训需求,以创新为动力源,培训亮点纷呈。岗位轮训涵盖班组长、送电、变电、配电、抄核收、计量、继电保护等企业基础单元和主要业务工种,批量培养了技能人才;送职业技能鉴定到基层,受到企业和员工的欢迎;退役士兵培训实施了培训证、鉴定证、学历证三证并举的新模式;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动真格、见真章,考试成绩与岗位直接挂钩;各类竞赛以赛促培、以赛促练,掀起了全员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潮……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培训中心一班人将现实与未来有机结合,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推进一流培训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的开发在立足生产实际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培训中心王风祥主任强调并介绍说:“中心要发展,必须走在培训的前沿。2009年,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安全行为模拟测试,在全国电力系统内产生了巨大反响。4000名生产员工参训,178名不合格员工转岗或待岗培训,使企业和员工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目前,培训中心正在加快智能电网实训室建设方案研究,以期在智能电网时代抢占培训先机。”此外,中心还积极引进国外智力,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开展合作培训;学习国外先进培训方法,在实训室的建设与培训方式上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
“突出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形成3至5个在国家电网系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培训品牌项目,并逐年增加,作为培训中心提升形象、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这是培训中心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中的一段话。
为适应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中心不断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培训数量逐年上升。随着培训覆盖面的扩展,形成了中层干部、高压电气试验、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以及装表接电30余个培训项目。为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内参与合作与竞争,中心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做强、做精优势项目,深化品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培训品牌,对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电网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力营销和农网营销等传统优势项目进行精雕细琢,确保其处于国网公司系统的前列。围绕公司推进“两个转变”,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等新形势,还将开发电网调度自动化、职业素质教育等一批新项目。
发展无止境,无鞭自奋蹄。对于未来培训中心的发展,公司人力资源部杨耀福主任希望“能成为国网培训中心的组成部分,能为国网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尽到中心的一份力量,通过与全国高技能人才进行交流,拓宽培训中心的视野,增强培训实力。”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变革攻坚为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争创国家电网公司培训基地助力企业发展而加速前行。
尾声
走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大楼已是中午时分,柔柔的阳光穿透冰冷的空气,帖服在厚厚的外套上,冰雪也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点点融化,驱散着寒冬的阴霾和冷清,带来春的气息。采访中,记者所感受到的吉电培训中心工作人员对争创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那份激情与笃定,也正如这冬日里的阳光一般,总是那样的执着,只要有一丝缝隙,它都要用力地去挥洒,去照耀。祝福腾飞中的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2009年底,国家电网公司下发《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评选管理办法和评分细则》,要在2010年8月评选产生首批不超过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入选单位将承担国网公司培训任务,并得到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新年伊始,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将争创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作为“变革攻坚”的着力点,并以此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从十年前中心刚成立时的迷茫和无助,到如今敢争一流的勇气和自信;从培训领域的初学者到现代培训的行家里手;从员工培训的零点到集培训、鉴定、竞赛、会议、合作办学、培训咨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行业培训基地;连续八年被评为省公司文明单位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2009年两度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2008年获得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培训中心的建设者们,用颗颗赤诚之心,书写着今日的辉煌。
营造氛围制度支撑
吉林省电力公司人才当量偏低,人员结构复杂,与现代企业队伍素质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鉴于公司的实际情况,省公司领导张羡崇总经理提出:“必须走控制总量、开发存量、提高质量的队伍建设之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这一发展思路下公司积极营造学习型企业氛围,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将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将培训中心作为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动力源和加油站,为培训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省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先后制定了《关于“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技能人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岗位技能人员轮训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举措,为调动技能人员的积极性,省公司还对公司级高级技能人才、取得“双师”资格的技能人员给予津贴和奖励。
构建公司培训管理部门、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和基层企业“四方”联动的培训责任共同体,在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探索并建立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将员工培训与人事工作制度结合起来,利用经济杠杆为员工培训提供长久动力支持;以流动岗位和职位阶梯做支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确认出相关类型职务的纵向层级关系和统一层级不同系统的横向工作轮换关系,使参加培训后获得更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员工可以逐步获得岗位提升或职位提升的机会;将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志向确定未来发展路线,在经过员工和公司共同确认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个人的开发性训练科目,这既使公司能够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储备,又可以兼顾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使公司与员工之间形成战略伙伴式的双赢关系;塑造“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氖围。
协调组织科学管理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只有一个培训中心,承担了从干部培训到技能培训的所有任务。“与别的省公司相比,虽然我们每年投入到培训中心的总经费不是最多的,但由于只有一个培训中心,实际的资金投入相对其他省份的培训中心而言还是非常充裕的,这符合国网公司集约化管理的要求。”省公司人力资源部杨耀福主任客观地分析到。人资部教育培训处的丁日君处长则将这种优势描述得更为具体:“作为吉林省唯一的一家培训机构,培训中心能够完全根据省公司需求系统地实施培训,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强资金的统筹利用,避免了内部竞争和培训设施的重复建设,同时也实现了培训计划、实施、考核的闭环管理。”目前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培训中心已建成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集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各类人员培训于一身的培训基地。2008年培训中心成功承办国网公司输电线路等两个专业新技术研讨班,开始承担国网公司培训任务,目前只有五家地方培训中心承担过国网公司培训任务,其中省级层面的仅有三家,而吉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硬件设施建设与完善
在培训中心设备投入上,为提高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益,培训中心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范围内调度设备资源,尽可能将可利用的设备二次投入使用,如刚投入使用不久但是由于线路改造而闲置的设备,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中心拥有内线工艺培训室、电网仿真培训室、变电运行检修培训基地、心理素质训练基地等14个实训室和培训基地,各类研讨室、培训教室100余间,多媒体教室18间;室外有送电实训场、配电实训场、拓展实训场。室内有综合变电仿真培训系统、营销现代化管理培训系统,变电检修等实训室,以及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去年先后投入1500万,与公司电科院、设计院合作,新建了10个实训室,基本上涵盖了电网各个工种的培训。
为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完善性,培训中心选派专业一线人员到其他兄弟单位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学习,并提交调研报告,评比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进行奖励。在打造精品实训室的同时,他们开发远程培训系统、培训管理与智能决策系统,提高培训信息化水平,对服务设施与环境进行新建或改造,保证了培训设施设备成系列,配套协调发展。
提升软实力
培训项目管理过程中,推行国际标准,实施培训策划、培训准备、培训实施、培训考核和持续完善培训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中心主动、定期征求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董事部、生产部、营销部等培训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对公司员工岗位工种、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结构等进行全面调研,结合员工知识和技能水平,按照各类人员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拟订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提交公司审定,会同公司专业部门、企业现场工作人员和培训教师共同完成培训策划、开发培训项目、研究培训方案,确保培训 工作与国网公司、省公司战略和现场实际的有效对接;为了使参培学员真正学有所获,培训中心提出一套严谨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严格培训考核,学员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实施公司领导、培训中心领导和教师分别担任主考、副主考和监考的三级考务机制。将学员考试成绩以企业为单位进行整体排序,通过对比,促进企业提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将学员考试成绩反馈给所在单位,为其上岗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依据,形成齐抓共管的培训局面。只有每个教学环节都围绕培训目标高质量完成,对培训工作闭环管理,才能创出一个高质量的培训品牌。
在师资建设上,为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项目开发、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中心推行了首席培训师制度,聘用“三支人才”队伍中的优秀人才为中心兼职教师。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实施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考核,每两年复评一次。为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中心在吉林省率先引进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定期选派教师到基层参加锻炼,开展教案展评、课件制作、培训技能大赛等活动,目前有50余名教师获得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发的企业培训师或高级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2010年伊始,中心又相继出台了《培训创收奖励办法》、《论文、教材奖励办法》、《多媒体课件、教案、调研报告奖励办法》等富有特色的激励政策,有力激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今年,为实现争创国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这一目标,培训中心领导班子对照培训基地评选办法和评分细则,逐条逐句地研究分析,《争创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迅速出台,本着“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原则,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优化排序,形成急需建设的带电作业实训基地、电力安全技能培训基地等10个覆盖电网主要工种的实训室(场)建设方案。在培训中心办公室里,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争创工作推进表张贴上墙,确立了每日查看工作进度,每周召开协调推进会的工作机制,打破常规,倒排工期,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培训创新培育品牌
为加快“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深化“两个转变”,培训中心着力满足企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训需求,以创新为动力源,培训亮点纷呈。岗位轮训涵盖班组长、送电、变电、配电、抄核收、计量、继电保护等企业基础单元和主要业务工种,批量培养了技能人才;送职业技能鉴定到基层,受到企业和员工的欢迎;退役士兵培训实施了培训证、鉴定证、学历证三证并举的新模式;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动真格、见真章,考试成绩与岗位直接挂钩;各类竞赛以赛促培、以赛促练,掀起了全员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潮……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培训中心一班人将现实与未来有机结合,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推进一流培训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的开发在立足生产实际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培训中心王风祥主任强调并介绍说:“中心要发展,必须走在培训的前沿。2009年,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安全行为模拟测试,在全国电力系统内产生了巨大反响。4000名生产员工参训,178名不合格员工转岗或待岗培训,使企业和员工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目前,培训中心正在加快智能电网实训室建设方案研究,以期在智能电网时代抢占培训先机。”此外,中心还积极引进国外智力,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开展合作培训;学习国外先进培训方法,在实训室的建设与培训方式上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
“突出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形成3至5个在国家电网系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培训品牌项目,并逐年增加,作为培训中心提升形象、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这是培训中心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中的一段话。
为适应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中心不断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培训数量逐年上升。随着培训覆盖面的扩展,形成了中层干部、高压电气试验、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以及装表接电30余个培训项目。为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内参与合作与竞争,中心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做强、做精优势项目,深化品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培训品牌,对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电网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力营销和农网营销等传统优势项目进行精雕细琢,确保其处于国网公司系统的前列。围绕公司推进“两个转变”,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等新形势,还将开发电网调度自动化、职业素质教育等一批新项目。
发展无止境,无鞭自奋蹄。对于未来培训中心的发展,公司人力资源部杨耀福主任希望“能成为国网培训中心的组成部分,能为国网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尽到中心的一份力量,通过与全国高技能人才进行交流,拓宽培训中心的视野,增强培训实力。”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变革攻坚为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争创国家电网公司培训基地助力企业发展而加速前行。
尾声
走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大楼已是中午时分,柔柔的阳光穿透冰冷的空气,帖服在厚厚的外套上,冰雪也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点点融化,驱散着寒冬的阴霾和冷清,带来春的气息。采访中,记者所感受到的吉电培训中心工作人员对争创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那份激情与笃定,也正如这冬日里的阳光一般,总是那样的执着,只要有一丝缝隙,它都要用力地去挥洒,去照耀。祝福腾飞中的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