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式工具,能将人脑内部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呈现,将放射性思维图式化,并记录人的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广泛运用于中学英语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绘制多样化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发散源是发散性思维的起始点,是思维框架的中心。准确地锁定发散源,可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上更为轻松迅捷,也使文章的阅读更具逻辑感,使学生在整个英语阅读过程更为愉悦。鉴于此,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三为例,分析中学英语阅读中人物类传记、旅游札记和科普类文章思维导图的发散源,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整理碎片化信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一、人物传记类阅读中思维导图的发散源
1.以人物性格特征为发散源
人物传记是英语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形式,主要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及个性品质。体裁的性质决定了该类文章不可能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英文词汇,其思维导图的绘制也相对容易。此外,人物传记类文章往往能够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文章叙述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过叙述人物的经历弘扬其某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因此,人物传记类文章通常以人物性格特征为核心展开,其思维导图的绘制也可以人物性格特征为思维发散源。我们以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的阅读文章“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为例来绘制思维导图。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著名医学家林巧稚为我国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事迹。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和道德困境时,她不顾一切,一心扑在医疗事业上。从她的抉择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林巧稚善良、勤奋、拼搏、顽强、慷慨、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以林巧稚的性格特征为中心发散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不难看出,以林巧稚的性格特征为发散源,我们可以牵引出每种性格特征所对应的事件。这些事件都能充分展现林巧稚的人格魅力。林巧稚的坚决主要体现在:果断拒绝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为了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选择离开条件优渥、发展前景好的美国,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而她的大方体现在:不计较名利,治病收费少,还将自己的积蓄捐给幼儿园,并为年轻医生的发展成立基金会;她的善良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细心照顾病人,甚至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她的勤勉和成功则体现在:努力获得奖学金,发表了大量医学论文,以及关心年轻医生发展等方面。
2.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
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的人物传记还会通过时间线索记录人物的生平。我们通常也可以把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作为文章思维导图的发散源。因此,“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中林巧稚的人生抉择除了以其性格特征为中心记录相关事件外,还可以通过时间坐标发散到她生平的具体事件,并透过事件反观其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如图2所示。
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清晰地将林巧稚的生平展现出来。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事件线索联想到每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从这些具体事件中去体会林巧稚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另外,以时间坐标作为思维发散源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更利于他们通过思维导图理解和记忆这篇文章。
二、旅游札记类阅读中思维导图的发散源
1.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
与人物传记不同,英文旅游札记通常使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旅游观光经历,文章结构也更为松散灵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把握文章主线。但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将碎片化的文章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就是对大脑知识和想法进行‘碎片整理’,并‘不断优化’的过程。”首先,时间是旅游札记思维导图中非常重要的线索。根据时间线索,学生可以在快速阅读中找到对应的事件,事件即是作者的旅游经历和感想。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的阅读理解就是一篇典型的旅游札记。文章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没有清晰的主题句。作者在结束了一天的游览观光后写下了自己对旧金山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被其多元文化所打动。如果学生忽略了这篇文章的时间线索,不利用思维导图勾勒出具体事件,阅读时就会缺乏逻辑感,阅读效率也就随之降低。这篇旅游札记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图3以“早晨”“下午”“晚上”“明天晚上”為时间轴,依次列出每个时间段作者的行动轨迹,并把每件事清晰明了地勾勒出来,使原本千头万绪的文章让人理解起来毫不费力。上午,作者对旧金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教会区转了转,还吃了美味的墨西哥面条;下午,参观了当地博物馆,了解了加州的历史;晚上,去了唐人街,选了一家粤菜馆,品尝了用精美瓷盘盛放的菜肴;明晚,计划去里士满区的一家爵士酒吧。
2.以地理坐标为发散源
旅游札记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旅游景点。景点是文章的焦点,也是其思维导图发散的核心。作者关于旧金山的好印象主要源于各个景点所凸显出来的文化多样性。因此,这篇旅游札记的思维导图还可以以地理坐标为思维的发散源展开,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与以时间坐标为中心的思维导图相比,以地理坐标为中心的思维导图更能凸显旧金山文化的多样性。旧金山的文化多样性可以通过城内的四个地方展现出来:教会区居住的主要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是艺术、音乐、美食的中心,也因其涂鸦和漫画艺术而闻名。而当地博物馆则是加州历史的见证。1848年,美国从墨西哥手中得到加利福尼亚,后来出现淘金热,吸引大批中国人到此谋生。唐人街是华裔的聚居区,那里有很多正宗的中国餐馆,粤菜馆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里士满区的爵士酒吧也让人向往,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体验。通过对这四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呈现,学生更能从碎片化的信息中感受加州多彩绚烂的文化,也更能感受作者此次出行的激动之情,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件。
三、科普类阅读中思维导图的发散源
1.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
词汇生僻、专业性不强、面向大众是科普类文章的典型特征。要想读懂英文的科普类文章,一方面,学生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词汇,而科技类的词汇大都偏难;另一方面,科普类文章主要面向大众,也就是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读懂,这也就意味着科普类文章的语法和句型都不会太难。可见,只要攻克了词汇难关,学生读懂一篇英文科普类文章并不是难事。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的阅读理解“Space:The Final Frontier”(《太空:最后的边境》)就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类文章,涉及太空探索这一主题。这个主题涵盖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和成就、天文百科知识、星球探索计划、太空生活,以及宇航员选拔等内容,而教材中的文章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重大事件。既然涉及发展历程,那时间肯定是文章必不可少的阅读线索。因此,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往往是科普类文章思维导图的一大特征。通过时间坐标学生可以找出太空探索的重大事件,如图5所示。
图5将人类太空探索的发展历程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呈现出来。可见,人类探索太空经历了早期的不断摸索实验与后期的不断超越和突破。学生可以根据时间线索快速地检索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大事件,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以主题为发散源
从文章体裁上看,“Space:The Final Frontier”(《太空:最后的边境》)属于说明文,思维导图从“太空探索”这一中心主题开始发散。人类太空探索经历的关键阶段分别是:(1)人类一直对太空充满好奇心;(2)从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和苏联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尽管遭遇挫折和灾难,人类探索太空的决心从未改变;(4)中国太空探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绩显著;(5)人类太空探索的脚步会越迈越远,前景一片光明。以主题为思维的发散源的思维导图如图6所示。
与时间坐标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相比,以主题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更为复杂,分支更多。中心主题“太空探索”下面的五个子主题分别记录了每个时期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从最初单纯的好奇心开始,到苏联和美国取得卓越的成就,然后见证中国的突飞猛进,人类太空探索的前景一片光明。从图6中不难看出,人类太空探索的高潮始于20世纪中期,该时期见证了人类太空探索的伟大成就和突破,而中国作为后来者也不甘示弱,于21世纪初期短时间内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提炼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大事件,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伟大进步,以及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励自己刻苦学习,为中国未来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邱 艳◇
一、人物传记类阅读中思维导图的发散源
1.以人物性格特征为发散源
人物传记是英语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形式,主要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及个性品质。体裁的性质决定了该类文章不可能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英文词汇,其思维导图的绘制也相对容易。此外,人物传记类文章往往能够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文章叙述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过叙述人物的经历弘扬其某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因此,人物传记类文章通常以人物性格特征为核心展开,其思维导图的绘制也可以人物性格特征为思维发散源。我们以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的阅读文章“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为例来绘制思维导图。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著名医学家林巧稚为我国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事迹。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和道德困境时,她不顾一切,一心扑在医疗事业上。从她的抉择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林巧稚善良、勤奋、拼搏、顽强、慷慨、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以林巧稚的性格特征为中心发散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不难看出,以林巧稚的性格特征为发散源,我们可以牵引出每种性格特征所对应的事件。这些事件都能充分展现林巧稚的人格魅力。林巧稚的坚决主要体现在:果断拒绝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为了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选择离开条件优渥、发展前景好的美国,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而她的大方体现在:不计较名利,治病收费少,还将自己的积蓄捐给幼儿园,并为年轻医生的发展成立基金会;她的善良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细心照顾病人,甚至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她的勤勉和成功则体现在:努力获得奖学金,发表了大量医学论文,以及关心年轻医生发展等方面。
2.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
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的人物传记还会通过时间线索记录人物的生平。我们通常也可以把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作为文章思维导图的发散源。因此,“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中林巧稚的人生抉择除了以其性格特征为中心记录相关事件外,还可以通过时间坐标发散到她生平的具体事件,并透过事件反观其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如图2所示。
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清晰地将林巧稚的生平展现出来。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事件线索联想到每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从这些具体事件中去体会林巧稚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另外,以时间坐标作为思维发散源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更利于他们通过思维导图理解和记忆这篇文章。
二、旅游札记类阅读中思维导图的发散源
1.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
与人物传记不同,英文旅游札记通常使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旅游观光经历,文章结构也更为松散灵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把握文章主线。但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将碎片化的文章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就是对大脑知识和想法进行‘碎片整理’,并‘不断优化’的过程。”首先,时间是旅游札记思维导图中非常重要的线索。根据时间线索,学生可以在快速阅读中找到对应的事件,事件即是作者的旅游经历和感想。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的阅读理解就是一篇典型的旅游札记。文章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没有清晰的主题句。作者在结束了一天的游览观光后写下了自己对旧金山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被其多元文化所打动。如果学生忽略了这篇文章的时间线索,不利用思维导图勾勒出具体事件,阅读时就会缺乏逻辑感,阅读效率也就随之降低。这篇旅游札记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图3以“早晨”“下午”“晚上”“明天晚上”為时间轴,依次列出每个时间段作者的行动轨迹,并把每件事清晰明了地勾勒出来,使原本千头万绪的文章让人理解起来毫不费力。上午,作者对旧金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教会区转了转,还吃了美味的墨西哥面条;下午,参观了当地博物馆,了解了加州的历史;晚上,去了唐人街,选了一家粤菜馆,品尝了用精美瓷盘盛放的菜肴;明晚,计划去里士满区的一家爵士酒吧。
2.以地理坐标为发散源
旅游札记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旅游景点。景点是文章的焦点,也是其思维导图发散的核心。作者关于旧金山的好印象主要源于各个景点所凸显出来的文化多样性。因此,这篇旅游札记的思维导图还可以以地理坐标为思维的发散源展开,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与以时间坐标为中心的思维导图相比,以地理坐标为中心的思维导图更能凸显旧金山文化的多样性。旧金山的文化多样性可以通过城内的四个地方展现出来:教会区居住的主要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是艺术、音乐、美食的中心,也因其涂鸦和漫画艺术而闻名。而当地博物馆则是加州历史的见证。1848年,美国从墨西哥手中得到加利福尼亚,后来出现淘金热,吸引大批中国人到此谋生。唐人街是华裔的聚居区,那里有很多正宗的中国餐馆,粤菜馆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里士满区的爵士酒吧也让人向往,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体验。通过对这四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呈现,学生更能从碎片化的信息中感受加州多彩绚烂的文化,也更能感受作者此次出行的激动之情,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件。
三、科普类阅读中思维导图的发散源
1.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
词汇生僻、专业性不强、面向大众是科普类文章的典型特征。要想读懂英文的科普类文章,一方面,学生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词汇,而科技类的词汇大都偏难;另一方面,科普类文章主要面向大众,也就是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读懂,这也就意味着科普类文章的语法和句型都不会太难。可见,只要攻克了词汇难关,学生读懂一篇英文科普类文章并不是难事。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的阅读理解“Space:The Final Frontier”(《太空:最后的边境》)就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类文章,涉及太空探索这一主题。这个主题涵盖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和成就、天文百科知识、星球探索计划、太空生活,以及宇航员选拔等内容,而教材中的文章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重大事件。既然涉及发展历程,那时间肯定是文章必不可少的阅读线索。因此,以时间坐标为发散源往往是科普类文章思维导图的一大特征。通过时间坐标学生可以找出太空探索的重大事件,如图5所示。
图5将人类太空探索的发展历程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呈现出来。可见,人类探索太空经历了早期的不断摸索实验与后期的不断超越和突破。学生可以根据时间线索快速地检索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大事件,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以主题为发散源
从文章体裁上看,“Space:The Final Frontier”(《太空:最后的边境》)属于说明文,思维导图从“太空探索”这一中心主题开始发散。人类太空探索经历的关键阶段分别是:(1)人类一直对太空充满好奇心;(2)从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和苏联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尽管遭遇挫折和灾难,人类探索太空的决心从未改变;(4)中国太空探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绩显著;(5)人类太空探索的脚步会越迈越远,前景一片光明。以主题为思维的发散源的思维导图如图6所示。
与时间坐标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相比,以主题为发散源的思维导图更为复杂,分支更多。中心主题“太空探索”下面的五个子主题分别记录了每个时期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从最初单纯的好奇心开始,到苏联和美国取得卓越的成就,然后见证中国的突飞猛进,人类太空探索的前景一片光明。从图6中不难看出,人类太空探索的高潮始于20世纪中期,该时期见证了人类太空探索的伟大成就和突破,而中国作为后来者也不甘示弱,于21世纪初期短时间内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提炼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大事件,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伟大进步,以及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励自己刻苦学习,为中国未来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邱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