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移动学习,不仅能够突破以往以书本为载体的展示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落实奠定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基于此,本文以人美版2019年高中美术鉴賞第一单元《主题一: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为例进行研究,其中选取了“中华珍宝馆”为主要App进行运用分析,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讨论,引出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一张有12条竖线的图,学生发现图中的竖线长短、倾斜角度等不同之后,教师出示《捣练图》,引导学生打开App,搜索《捣练图》,通过放大、缩小等方法感受作品。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串: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画中是什么样的人物?她们在做着什么样的事情?画家为什么画这样一件作品?学生观察到人物是唐朝时期的宫廷仕女;她们正在缝补;作品是为了记录工序,记录生活。
如何展开,引发思考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以什么样顺序来欣赏这件作品呢?学生提出可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中间往两边的方式展开欣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右侧的两列题字,讲解题字的背景内容,总结作品的欣赏方法是从右到左欣赏,这是中国画手卷的欣赏顺序。教师拿出复制本以上述方式展开,介绍作品是以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的移动方式观察。
认识工序,提出疑问
教师继续讲解图中“练”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捣练”在唐代时期的背景及代表诗句,出示捣练的工序,依次是捣练、熨烫、织修。学生观察到作品中从右开始依次是捣练、织修、熨烫,与实际的捣练顺序不同。教师引导学生用一根线条把修改顺序后的图与原图进行比较,从右到左画出两图的动态图。学生画出动态图后发现原图中的动态趋势更有韵律感,呈现出“动—静—动”的对称、均衡感觉。
感受整体,体会意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在App中观察作品,从整体感受、时代背景、色彩、线条方面分析作品。在pad中完成学案,并发表小组(A、B、C组)意见,其他组补充。之后综合各小组的意见,学生在整体感受方面认为人物胖、发髻高、衣着华丽,具有唐代宫廷妇女特点;从作品中能感受到当时国家安定、经济富足;色彩方面认为人物衣着鲜艳华丽、有很多的白色,还有绿色、蓝色等搭配;线条方面精细、流畅。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稳重沉静、雍容典雅的贵族气息,这正是盛唐之气在绘画艺术上的具体体现。教师总结色彩方面看到的很多白色是作品中的主色,又以石绿、石青、朱红等为合色,主色、合色巧妙搭配,典雅中又带有鲜丽。线条方面作者张萱使用高游丝画法一笔到底,线条纤细而劲健,体现出画家高超的用笔技巧,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并画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体会画家的巧妙构思。
分析细节,感受生动
一是合作探究、发现细节。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从人物动作、表情、装束、工具、设色方面仔细观察,完成pad中的学案,小组分析并尝试上台演示,其他组补充。二是教师引领、深入观察。在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画中的仕女所穿的服饰为襦裙服,头饰为圆髻,并介绍晕染面部的“三白法”和额头花钿的使用,并引导学生对细节继续进行观察。
对比欣赏,加深印象
学生继续使用App搜索宋代摹本《女史箴图》和网络搜索《烈女仁智图》,与《捣练图》进行比较,体会到同是表现古代妇女题材,画家张萱已突破先前多以孝妇、烈女为内容的创作题材,体现出中国古代妇女劳作的美。
总结提升,巩固所学
学生在App中观察作品的过程中,不断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的美术活动;是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为认识不同时代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参照,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认识世界不同文明成果,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课下延续,自主学习
课下,学生会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打开手机App等移动学习工具继续自主学习,分析教材第10页及第11页的作品内容,完成本课的课后练习。
持续理解,加强运用
基于本课的教学设计,移动学习中的App还有很多不同的功能设计,可以对美术鉴赏的教学有很多帮助。如:可以使用App,对照作品进行临摹,体会“传移模写”等。
移动学习作为一项新型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渐渐融入学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分析讨论,引出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一张有12条竖线的图,学生发现图中的竖线长短、倾斜角度等不同之后,教师出示《捣练图》,引导学生打开App,搜索《捣练图》,通过放大、缩小等方法感受作品。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串: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画中是什么样的人物?她们在做着什么样的事情?画家为什么画这样一件作品?学生观察到人物是唐朝时期的宫廷仕女;她们正在缝补;作品是为了记录工序,记录生活。
如何展开,引发思考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以什么样顺序来欣赏这件作品呢?学生提出可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中间往两边的方式展开欣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右侧的两列题字,讲解题字的背景内容,总结作品的欣赏方法是从右到左欣赏,这是中国画手卷的欣赏顺序。教师拿出复制本以上述方式展开,介绍作品是以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的移动方式观察。
认识工序,提出疑问
教师继续讲解图中“练”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捣练”在唐代时期的背景及代表诗句,出示捣练的工序,依次是捣练、熨烫、织修。学生观察到作品中从右开始依次是捣练、织修、熨烫,与实际的捣练顺序不同。教师引导学生用一根线条把修改顺序后的图与原图进行比较,从右到左画出两图的动态图。学生画出动态图后发现原图中的动态趋势更有韵律感,呈现出“动—静—动”的对称、均衡感觉。
感受整体,体会意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在App中观察作品,从整体感受、时代背景、色彩、线条方面分析作品。在pad中完成学案,并发表小组(A、B、C组)意见,其他组补充。之后综合各小组的意见,学生在整体感受方面认为人物胖、发髻高、衣着华丽,具有唐代宫廷妇女特点;从作品中能感受到当时国家安定、经济富足;色彩方面认为人物衣着鲜艳华丽、有很多的白色,还有绿色、蓝色等搭配;线条方面精细、流畅。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稳重沉静、雍容典雅的贵族气息,这正是盛唐之气在绘画艺术上的具体体现。教师总结色彩方面看到的很多白色是作品中的主色,又以石绿、石青、朱红等为合色,主色、合色巧妙搭配,典雅中又带有鲜丽。线条方面作者张萱使用高游丝画法一笔到底,线条纤细而劲健,体现出画家高超的用笔技巧,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并画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体会画家的巧妙构思。
分析细节,感受生动
一是合作探究、发现细节。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从人物动作、表情、装束、工具、设色方面仔细观察,完成pad中的学案,小组分析并尝试上台演示,其他组补充。二是教师引领、深入观察。在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画中的仕女所穿的服饰为襦裙服,头饰为圆髻,并介绍晕染面部的“三白法”和额头花钿的使用,并引导学生对细节继续进行观察。
对比欣赏,加深印象
学生继续使用App搜索宋代摹本《女史箴图》和网络搜索《烈女仁智图》,与《捣练图》进行比较,体会到同是表现古代妇女题材,画家张萱已突破先前多以孝妇、烈女为内容的创作题材,体现出中国古代妇女劳作的美。
总结提升,巩固所学
学生在App中观察作品的过程中,不断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的美术活动;是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为认识不同时代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参照,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认识世界不同文明成果,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课下延续,自主学习
课下,学生会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打开手机App等移动学习工具继续自主学习,分析教材第10页及第11页的作品内容,完成本课的课后练习。
持续理解,加强运用
基于本课的教学设计,移动学习中的App还有很多不同的功能设计,可以对美术鉴赏的教学有很多帮助。如:可以使用App,对照作品进行临摹,体会“传移模写”等。
移动学习作为一项新型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渐渐融入学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