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把犯人发配到千里之外?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w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如下:
  古代为什么不把犯人关进监狱,而把人发配到千里之外?
  回答如下:
  这实际上是一个立法原则的问题。
  在秦汉法律体系下,也就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法律(实物为睡虎地秦墓、岳麓书院藏秦简中记载的“秦律”)一直沿用到西汉初年(实物为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再经汉武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等多代修订,之后一直贯穿东汉,适用到三国时代的一系列法律中,“流”是一个非常不常见的刑罚。
  因为秦汉法律的立法原则,本质上是“法家伦理化”的,所以,略等于“流”的刑罚是“罚戍”,也就是到指定的边疆地区戍守若干年,但是这里刑罚的“苦”,主要出自“戍役”,而不一定要求如何地蹿远,也不以这种“戍地”的距离,作为这种刑罚的“轻重”标准。
  而进入“魏律”系统,也就是三国时代曹魏重新更定的律令体系,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法律儒家化”,也就是法律规范的社会伦理完全以儒家伦理为依归。
  《唐律疏议》注解“流刑三”条下解释:
  “《书》云:‘流宥五刑。’谓不忍刑杀,宥之于远也。又曰:‘五流有宅,五宅三居。’大罪投之四裔,或流之于海外,次九州之外,次中国之外。盖始于唐虞。今之三流,即其义也。”
  这个《书》即《尚书·尧典》。“流宥五刑”在当时的解释是,以“流放”作为“五刑”(墨,即黥面刺字;劓,即割鼻子;剕,即斩脚趾;宫,即阉割男性;大辟,即斩首)的宽刑替代,理由是,“不忍”杀伤犯人,所以宽恕他们让他们滾得远远的。
  “大罪”则远远流放,最狠的是扔到海外,次一等的是扔到九州之外,最轻的是扔到“中国”也就是文明社会之外,这是唐虞,也就是尧的旧法。
  可见,“流刑”出现的根本原因即在于对儒家经典的践行。
  这个刑罚,出自儒家经典,践行于魏晋南北朝之际,却在唐宋广受诟病, 因为它作为只比死刑低一等的重刑,在惩罚的沉重程度上,唐宋之际反而觉得太轻了。
  为啥呢?
  因为《唐律》中的流刑,等于是远蹿之后,在当地附籍,犯罪官员待够年数之后还可以东山再起,除了远离家乡,其他真没什么苦的,甚至不如徒刑实际劳役服刑时间长。
  所以宋人就说:
  “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井,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比于古亦轻矣。”
  那么,魏晋南北朝定法的时候,为什么不存在这个问题?
  根本原因是社会形态的变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生存是以宗族为依托的,上有世家大族,下有寒门豪强,完全的小家庭,在当时的社会生活是非常艰难的,所以,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与家族共居的权力,远流到毫无社会关系的流放地,其生活必然困苦不堪,实为苦事。
  而到了唐宋,尤其是宋朝,地方开发已见成效,所谓的流放地也是汉人聚居区,且本人的生存早已脱离了家族的荫庇,自始至终都是小家庭的形态,所以,哪怕是流放,入籍之后,照样可以出头。所以,不以为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朝发明了“刺配”,一种结合了“杖”、“黥”、“流”的复合刑罚,也就是《水浒传》中说的“杀威棒” “刺面金印” “流放三千里(边关军州)”。
  这一套打法,到了元朝,基本弃之不用,因为他们有更狠的解决方案,就是南人流北,北人流南,流放入军,也就是编入军队,终生不得脱离,这就成了彻头彻尾的苦刑了。
  到了明朝,《大明律》其实已经逐步淡化了流刑的存在,即实际操作中回避流放三千里,而改为输役。而到了清朝,我们常听电视剧说的“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又一次兴起,而之所以如此,实际上是清王朝本身奴隶制残余的一种司法表现。
  所以,综上所述,虽然我们说“古代”,看似是一体的,其实两千多年来有种种变化和反复,不能一概而论,唯有详细了解之后,才能窥得端倪。
  茅小月摘自微信公众号“刘三解freestyle”

下酒书


  /小宽
  每次去书店,我都要寻找一些能下酒的书。
  《水浒传》是一本可以拿来下酒的书,大块分金的架势很有草莽气,类似在晚上十二点之后的环路桥底下吃一碗卤煮火烧。我从来没有觉得《红楼梦》适合下酒,倒是适合配茶;而《金瓶梅》则太过悲凉,适合配中药,做引子。
  看今人的文字,一般酒鬼写的文章更适合下酒。比如狗子,自喻啤酒主义者,写的文字就挺下酒的;胖子张弛,把酒桌上的机灵话全写到了文字里,如他的“混报菜名”系列。这些人的文字不适合独酌,带给我的冲动就是给朋友们打个电话,问他们在哪里吃饭呢,然后杀将过去,混入茫茫无边的酒肉生活。
  最佳下酒诗是李白的这首:“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我曾经对着这首诗“一杯一杯复一杯”,然后对自己笑笑,感觉在跟李白对饮。一千多年的酒鬼忽然现身房间中,但一点也不突兀,似乎李白就坐在我对面,还在笑话我贪杯。
  燕妮摘自光明日报出版社《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其他文献
湖南耒阳考生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分成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这本来是一个单纯的出于个人志向的专业选择,却陡然成为热点,在网络上遭遇了一场劝退风暴。  “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钟芳蓉的回答可以说是对“自信”这个词语最好的解读,也是对上述这些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诛心网评最有力的回击。  在大众心目中,考古仍然是一门艰苦、冷门,并且缺少当代人最热衷的“钱途”的专业。选择它,就像
小时候,顽劣调皮异常的我,经常被我爸打。有时候是用竹板子打屁股,后来发现效果不太理想,就改成竹尺子打手心。受害人亲测发现,打血管神经丰富的手心,确实比打皮糙肉厚的屁股,疼痛得多。  每次挨打之后,我都在心里暗暗发誓:等我有了孩子,一定绝对不碰他一根汗毛。  可是,这些年少时吹过的牛皮,终于随着生娃而一笑了之。来到美国生活之后,看到小孩屡教不改,害人害己,有时还是忍不住拉过来打几下屁股。  只是,施
1.每个人的考试分数,都是保密的,只有自己能查到,但是排几个小时的队去买喜茶这种暴露智商的事,是人人都会看到的!  2.高考考得不好,是件很丢人的事情,但是现在我表弟年收入比我高很多,就是因为他高考成绩太差,只好去做了民航飞行员。  3、高考是应试教育的终点,却是自我学习的起点。多年之后,12年中小学的课堂教育你都会忘记,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程你也会忘记,但是唯有“学习”两个字,是伴随终身、不会忘记的
苏轼:  答案几时有,把卷问考官。  不知来年今日,能否不霸蛮?  我欲乘考归去,又恐名落孙山,  复读不胜烦。  早起又贪黑,何似在耕田。  解函数,练语法,求杠杆。  怎能无恨?何事长像答卷难。  题有千奇百怪,解又百思还残,  此事年复年。  只怨人不叼,考完泪满面。  李白:  噫吁嚱,危乎难哉,  高考之难,难于上青天。  悲乎数理化,难在语数外。  从来读书十二载,只为今日来考验。  
1  “好的爸爸,我知道了,拜拜。”林音挂断电话,盯着屏幕上红色的三个字“已挂断”,抿了抿嘴唇。  林音换好新校服,背上书包出了门。站在家门口,林音深深吸了一口气,默数五秒,狠狠地把气喷了出去。初秋的清晨像是有着一层细细的烟尘,让微弱的日光显得金灿灿,树叶子已经闪出淡淡的黄。北方的秋天很奇妙,瑟瑟的风带着夏日汽水与秋日暖阳的气息,像是把两个季节揉在一起,包裹着杉树、冬青和人们。这个早晨,真是美好到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  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变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后的两千年基本没有变过。但口语白话文却一直在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响,比如游牧
在东车站的长廊下和女人分开以后, 自家又剩了孤零丁的一个。频年飘泊惯的两口儿,这一回的离散,倒也算不得甚么特别,可是端午节那天, 龙儿刚死,到这时候北京城里虽已起了秋风, 但是计算起来, 去儿子的死期,究竟还只有一百来天。在车座里,稍稍把意识恢复转来的时候, 自家就想起了卢骚晚年的作品《孤独散步者的梦想》的头上的几句话:  “自家除了己身以外, 已经没有弟兄,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社会了。自家在
我今天带刘腿去游乐园,照例坐在外头倾听人间百态的时候,遇到一位奇女子:  在游乐场门口,有一个妈妈,声音很尖利地在说:我就不明白了有些家长,自己在家瞎吃东西,你要是不在家吃,孩子都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个东西,她怎么会要吃呢?!此时刘腿正在喝酸奶饮料,我感到一阵心虚。她继续说,我们家从来不吃豆腐,她就一点不想吃豆腐!多好!  这位妈妈情况是这样的,她跟朋友两家带着两个小孩来的,两个小姑娘撒进游乐园之后彼
人生的目标第一是趋利,第二就是趋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说人生的第一目标是趋利?因为趋利就是不给社会添加负担,趋利了你就不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人,不是一个靠救济为生的人,你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且要生存得更好。所以趋利只要在你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就是你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当你趋到对应的利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始人生的第二目标——趋名。这个趋名不是要你成为名人,成为你出门时所有人
家里有几个颜色鲜艳的半透明塑料碗,是小时候专门用来做果冻的。有时候翻箱倒柜,一不小心看到了,儿时夏天的记忆陡然涌上心头。还记得二十多年前,一到蝉声阵阵的时节,于热浪氤氲中,大人从中药铺买来琼脂,在厨房里用一口小奶锅开始煮琼脂,做果冻。当时,市面上其实已经有了方便的果冻粉,用热水一冲再放冰箱里一冻即可,做出来也是红红绿绿的,煞是好看。但我家长辈挑剔得很,说那样的果冻吃下去,纯然是色素和香精而已,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