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武术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是人民用以强身健体的重要体育运动。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引入武术运动后,得到学生的广泛接受和认同,成为了体育课程中的热门课程之一。本文以高校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分析高校武术教学发展脉络,针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改革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3/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b)-0141-02
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武侠电视剧和武术电影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培养了一大批武术巨星。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国内人民群众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是中国文化的文化代表之一。我国作为武术强国,将武术运动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这不仅能够丰富我国高校体育运动教学项目,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普通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我国武术教育的重要培养模式之一。武术教学引入到我国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身体素質的提高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也培养了大学生们传统文化的认识意识。在当今社会,武术多用于强身健体,与冷兵器时代产生了一些区别。自武术运动引入高校体育运动教育以来,武术理论也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武术教学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咨询法及访谈法,针对武术高等教育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和对策,对当前武术高等教育改革和武术运动的推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1.1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发展历程
我国武术发展历程较长,各个流派也较为复杂,原始起源也难以考证。自西周时期就有关于“礼、乐、射、御、书、数”的记载,其中的射和御就是和武术相关的运动,这大概是我国最早关于武术运动记载的文献。我国大学起源较晚,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是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启蒙,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强国强种”是改变东亚病夫现状的重要途径,在这阶段我国近代民族武术家纷纷创立了众多的武术团体。
1980年,我国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创办了我国近代最早的武术团体“蒲阳拳社”;1909年,武术家恺然在长沙发起成立了“国技会”;在同年著名武术家在上海创立了“精武体育会”,该团体是我国近代影响最大的体育会,对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中国民众士气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武术的学校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52年,毛泽东主席写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育运动”的题词。1956年,教育部主持修订的《中小学体育大纲》中将武术列为中小学必修科目。1958年,北京体育学院及众多地方体育学院相继将武术教学列入到人才培养的大纲中,这是我国最早的武术高等教育的记载。该轮次的大纲修订正式将武术列入到高等体育教育中,是武术高等教育的里程碑事件。在我国漫长的武术发展史上,武术运动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等众多的精髓,能潜移默化的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也能通过长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我国将武术列入高等教育的课程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培养。
1.2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现状
武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个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必须对课程的设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当前我国武术课程的设置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武术功底,在熟悉武术理论的同时,将武术技艺的教学同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但是随着开设武术课程的高校数量的增加,在引进专业武术教师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体育教师承担着众多体育科目的教学,在武术教学方面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武术专业的高学历、高素质教师仍然较少,在武术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
在高等院校的武术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套路老旧、套路复杂等情况。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较大比例的学生对武术学习兴趣浓厚。但是,当前的武术教学内容相对存在老套或者过于复杂的情况,对于激发武术学习者的兴起较为不利。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机械性的指导学生动作,不能完全让学生了解其内涵和寓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对武术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的武术教学难以满足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因此,推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势在必然。
2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武术教学与学习的专用配套设施不完善
当前,武术教学在大多数高校的地位相对不高,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经费不足,武术教学设施极不完善,能满足武术教学条件的专用场馆少之又少,很多院校存在武术教学和其它课程共用场地的现象,多数高校建设的教学设施很难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武术技击本质弱化与武术文化内涵缺失
武术技击本质的弱化与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武术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我国高等院校武术教学过程中,鉴于课时较短、学生身体素质不均衡等原因,武术课程的教学套路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武术技击的特点未能很好的体现。武术技击弱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现象导致学生很难深刻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容易造成学生对武术技击能力的疑虑,难以带动学生习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良好武术氛围严重匮乏
鉴于课程性质的原因,武术课程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必修的体育课外,武术活动在高等院校未能广泛的开展,导致校园内武术氛围淡薄,即便是修习武术课的学生,在课外也很少参与到武术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
3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对策
3.1 构建合理的教学大纲
当前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安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必须重新构建教学大纲,将课程安排更为科学合理。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大纲的构建尤为重要,在让学生享受武术带来快乐的同时,避免学生受伤。学生们的课业时间表应和专业知识学习不相冲突。学校的教学应避免设置复杂的传授模式,可以设置简化科学的武术动作,在课外的时候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
3.2 拓展武术课余生存空间
当前,很多高校尚未营造出良好的武术氛围,并在课程设置时对技能实践类的课程进行课时删减,使得武术课时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少。因此,拓展武术课余生存空间,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通过举办武术项目比赛、在运动会比赛项目中设置武术单项或集体项目、开展武术交流会等方法手段,使学生有展现、提升武术技能及素养的机会和平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强身健体的需要越来越高。武术作为深受学生热爱的体育运动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高等教育的师生传授模式,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我国武术高等教学的改革对于武术的发展和传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东然.保定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 王书雯.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崔浩澜.高校武术教学与改革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02-104.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改革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3/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b)-0141-02
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武侠电视剧和武术电影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培养了一大批武术巨星。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国内人民群众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是中国文化的文化代表之一。我国作为武术强国,将武术运动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这不仅能够丰富我国高校体育运动教学项目,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普通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我国武术教育的重要培养模式之一。武术教学引入到我国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身体素質的提高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也培养了大学生们传统文化的认识意识。在当今社会,武术多用于强身健体,与冷兵器时代产生了一些区别。自武术运动引入高校体育运动教育以来,武术理论也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武术教学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咨询法及访谈法,针对武术高等教育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和对策,对当前武术高等教育改革和武术运动的推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1.1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发展历程
我国武术发展历程较长,各个流派也较为复杂,原始起源也难以考证。自西周时期就有关于“礼、乐、射、御、书、数”的记载,其中的射和御就是和武术相关的运动,这大概是我国最早关于武术运动记载的文献。我国大学起源较晚,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是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启蒙,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强国强种”是改变东亚病夫现状的重要途径,在这阶段我国近代民族武术家纷纷创立了众多的武术团体。
1980年,我国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创办了我国近代最早的武术团体“蒲阳拳社”;1909年,武术家恺然在长沙发起成立了“国技会”;在同年著名武术家在上海创立了“精武体育会”,该团体是我国近代影响最大的体育会,对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中国民众士气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武术的学校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52年,毛泽东主席写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育运动”的题词。1956年,教育部主持修订的《中小学体育大纲》中将武术列为中小学必修科目。1958年,北京体育学院及众多地方体育学院相继将武术教学列入到人才培养的大纲中,这是我国最早的武术高等教育的记载。该轮次的大纲修订正式将武术列入到高等体育教育中,是武术高等教育的里程碑事件。在我国漫长的武术发展史上,武术运动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等众多的精髓,能潜移默化的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也能通过长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我国将武术列入高等教育的课程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培养。
1.2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现状
武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个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必须对课程的设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当前我国武术课程的设置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武术功底,在熟悉武术理论的同时,将武术技艺的教学同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但是随着开设武术课程的高校数量的增加,在引进专业武术教师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体育教师承担着众多体育科目的教学,在武术教学方面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武术专业的高学历、高素质教师仍然较少,在武术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
在高等院校的武术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套路老旧、套路复杂等情况。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较大比例的学生对武术学习兴趣浓厚。但是,当前的武术教学内容相对存在老套或者过于复杂的情况,对于激发武术学习者的兴起较为不利。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机械性的指导学生动作,不能完全让学生了解其内涵和寓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对武术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的武术教学难以满足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因此,推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势在必然。
2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武术教学与学习的专用配套设施不完善
当前,武术教学在大多数高校的地位相对不高,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经费不足,武术教学设施极不完善,能满足武术教学条件的专用场馆少之又少,很多院校存在武术教学和其它课程共用场地的现象,多数高校建设的教学设施很难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武术技击本质弱化与武术文化内涵缺失
武术技击本质的弱化与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武术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我国高等院校武术教学过程中,鉴于课时较短、学生身体素质不均衡等原因,武术课程的教学套路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武术技击的特点未能很好的体现。武术技击弱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现象导致学生很难深刻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容易造成学生对武术技击能力的疑虑,难以带动学生习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良好武术氛围严重匮乏
鉴于课程性质的原因,武术课程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必修的体育课外,武术活动在高等院校未能广泛的开展,导致校园内武术氛围淡薄,即便是修习武术课的学生,在课外也很少参与到武术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
3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对策
3.1 构建合理的教学大纲
当前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安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必须重新构建教学大纲,将课程安排更为科学合理。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大纲的构建尤为重要,在让学生享受武术带来快乐的同时,避免学生受伤。学生们的课业时间表应和专业知识学习不相冲突。学校的教学应避免设置复杂的传授模式,可以设置简化科学的武术动作,在课外的时候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
3.2 拓展武术课余生存空间
当前,很多高校尚未营造出良好的武术氛围,并在课程设置时对技能实践类的课程进行课时删减,使得武术课时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少。因此,拓展武术课余生存空间,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通过举办武术项目比赛、在运动会比赛项目中设置武术单项或集体项目、开展武术交流会等方法手段,使学生有展现、提升武术技能及素养的机会和平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强身健体的需要越来越高。武术作为深受学生热爱的体育运动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高等教育的师生传授模式,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我国武术高等教学的改革对于武术的发展和传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东然.保定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 王书雯.长春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崔浩澜.高校武术教学与改革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