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课堂的参与者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nihao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讲过的东西,老师记得很清楚,学生们能够记住的却少得可怜。所谓广种而薄收,课堂教学效率极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想一想,凡是我们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的事,我们会记得很清楚;如果只是做袖手旁观者,那些知识只是浮光掠影地了解,终究会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现在的课堂上,就有很多的学生,他们不是扮演着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而是一个等闲的旁观者;不愿去积极思考,只愿坐听别人的回答。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由课堂的被动的旁听者,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者。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做法:
  第一,注重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起始环节,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预知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对于一些篇幅较长,有一定理解难度的篇章,课前预习就尤显重要了。试想,学生如能带着问题去听课,那他就会带着迫切解惑的目的性,有了目的就有了动力,就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听课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故而,每节课前我们都应该给学生留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或者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把预习中的疑问记下来,在课上注意听讲,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经过预习之后的课程,学习起来会觉得轻松许多。长期坚持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二,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们思想上的讨论、交流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不要越俎代庖,要鼓励学生来解决,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让学生产生表现欲和满足感,学生就会不再满足于被动地坐听,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协作解决,将学生分成几组,对指定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自选代表总结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观点看法,可以互相辩论,问题毕竟越辩越明。在讨论中问题解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知道了互相交流的重要性,吸收了别人的长处,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提出问题之后,我们不能因为教学时间紧就越俎代庖,忽视了学生的看法,或者随便提问三两个学生,便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应该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讨论时间和发言的时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学生独到的看法要给予肯定和赞扬。此外,还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的讨论动向,防止讨论的偏向甚至跑题。在讨论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参与者和分享者。老师的加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对许多问题确实讨论了也回答了,但是这些问题几乎都是老师课前设计好后交给学生的,学生主动提出来的问题却很少。学问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很多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更有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特别予以关注。
  在课堂上,我们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压力,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也应该给予鼓励。其次要告诉学生提问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先从字词句段开始,再到篇章结构、思想感情,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自然就会发现问题。再次面对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哪怕是“怪问题”,都要耐心地倾听,与学生们一起探讨解决。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在主动地进行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收获,有收获才会有更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永远比被动的接受效果要好得多。敢于质疑,能够提出问题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这种品质的培养。
  第四、注重应用,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以致用,提高应用能力。所以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举些例子,做些练习,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训练学生学会迁移,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变得积极主动,即要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学生一旦“动”起来了,师生之间有了互动,课堂气氛有了松动,我们期待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实现了。
其他文献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没有平时的阅读积累,对生活的留心观察,为作文而作文,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的。一年级新生一入学,我便让他们准备三个笔记本。  一个是摘抄本,将平时阅读中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摘录下来,或文采斐然的语段,或思想深邃的话语,或给人启迪的人生经历等,每周一检查,一评比,选择突出学生的摘抄本在班上展览。  第二个是周记本,不拘字数,不拘文体,将一周内
一、中学语文课堂构建趣味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不管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还是以后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目前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上语文课,认为语文课单调乏味,长此下去,不仅不利于提升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就需要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构建趣味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内容,多在课堂中进行趣味教学,这不
高一新生第一堂课,又叫起始课。首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心,直接关系到此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除了设法展示个人魅力,展示语文魅力外,学法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对进入高中学生来说,三年之后有一场很重要的人生大考——高考,在等着他们,如何应对高考是他们最关心的。他们期望高一起始的时候就能得到有经验的老师的引领。因此如何在起始课中进行有实效的学科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就语文学科
所谓“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新材料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比较而言,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强调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了的主导作用。这为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探索方向,为语文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下思考问题,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欲望,也使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也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这样的课堂在展示出一片光明的时候,也让人
佛山是于明代兴起的手工业名镇,誉称为'天下四大镇'之-.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佛山的城市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佛山民众在地方官府和地方乡绅的支持下,采取了系列措施,他们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呢?许多语文老师主要是把它当作“古汉语学习资料”,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过分注重文言文知识的传授,一味深究文言文句式、虚词的用法,字、句词义的用法,把太多的工夫花在深究、细抠散落在文言文作品中的一个个语法知识上,学生没有对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进行深入的鉴赏。但怎样才能使文言文教学得法、有效呢?  一、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看看课文后面
高校贫困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消极心态主要有:(1)自卑心态;(2)焦虑心态;(3)狭隘心态;(4)沮丧心态;(5)文饰心态,这些消极心态不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帮助他们摆脱边缘群体的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以这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