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至关重要。而人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又是以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和核心的,所以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养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辅导员应心理素质及其现状
1.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及其特征。辅导员智能品质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智能品质发展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重组的过程。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形成正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结构的发展与完善为核心的,通过需要层次与动机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其智能品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心理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2.辅导员心理素质现状。辅导员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在需要层次上,多数辅导员能以教育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的社会期望值较为合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较为合理,大多数辅导员能够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3.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刻,知识面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专业引导方面的不足。二是缺乏必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尤其是一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是知识更新意识不强。
4.智能品质不够完善。一是运用教育科学知识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弱;二是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缺乏对学生思想问题的洞察力,对学生中的新问题缺乏敏感性,难以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教育时机,加工教育信息的能力尚显不足;三是缺乏挑战精神与创新意识。
5.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其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偏高和角色意识的欠缺上。同时,多数辅导员表示“不愿意过多地利用业余时间来处理学生事务。
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1.知识素养的形成。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的。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2.智能品质的培养。辅导员首先应对于各种影响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基于这种判断在教育过程中引进最具教育价值的影响作用于学生。其次是应使教育影响与学生心理逻辑相统一,将影响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信息。
3.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辅导员情绪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緒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正常值;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一些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沉着的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自控能力,防止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4.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辅导员的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及优势和不足;了解影响自我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开展自我动机激励和在工作中有效进行动机激励的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5.自我意识的培养。辅导员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并善于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开展自我教育。
三、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作为高校师资培训的重要方面,要纳入在职教师培训的轨道,要同辅导员的工作考核、职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确保德育人才的质量。确立对辅导员应聘者进行心理素质的考核选拔是培养德育人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的思想,为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做好思想舆论准备,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测量与选拔的研究,要建立对高校德育人才、学校管理人才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的机制,形成不经心理测试不得上岗的制度。
2.培养理论认识水平。辅导员的岗上培训对于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统计显示,辅导员大多数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除师范院校外,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均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但辅导员工作繁忙,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短,所以岗上培训应坚持集中辅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3.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心理教育能力以及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错误的思想与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
4.促进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同时肩负德育的重任,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于一体。
参考文献:
[1]王克斌,梁金霞.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学院经济系)
一、辅导员应心理素质及其现状
1.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及其特征。辅导员智能品质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智能品质发展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重组的过程。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形成正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结构的发展与完善为核心的,通过需要层次与动机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其智能品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心理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2.辅导员心理素质现状。辅导员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在需要层次上,多数辅导员能以教育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的社会期望值较为合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较为合理,大多数辅导员能够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3.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刻,知识面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专业引导方面的不足。二是缺乏必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尤其是一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是知识更新意识不强。
4.智能品质不够完善。一是运用教育科学知识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弱;二是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缺乏对学生思想问题的洞察力,对学生中的新问题缺乏敏感性,难以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教育时机,加工教育信息的能力尚显不足;三是缺乏挑战精神与创新意识。
5.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其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偏高和角色意识的欠缺上。同时,多数辅导员表示“不愿意过多地利用业余时间来处理学生事务。
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1.知识素养的形成。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的。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2.智能品质的培养。辅导员首先应对于各种影响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基于这种判断在教育过程中引进最具教育价值的影响作用于学生。其次是应使教育影响与学生心理逻辑相统一,将影响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信息。
3.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辅导员情绪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緒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正常值;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一些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沉着的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自控能力,防止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4.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辅导员的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及优势和不足;了解影响自我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开展自我动机激励和在工作中有效进行动机激励的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5.自我意识的培养。辅导员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并善于指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开展自我教育。
三、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作为高校师资培训的重要方面,要纳入在职教师培训的轨道,要同辅导员的工作考核、职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确保德育人才的质量。确立对辅导员应聘者进行心理素质的考核选拔是培养德育人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的思想,为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做好思想舆论准备,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测量与选拔的研究,要建立对高校德育人才、学校管理人才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的机制,形成不经心理测试不得上岗的制度。
2.培养理论认识水平。辅导员的岗上培训对于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统计显示,辅导员大多数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除师范院校外,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均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但辅导员工作繁忙,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短,所以岗上培训应坚持集中辅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3.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心理教育能力以及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错误的思想与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
4.促进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同时肩负德育的重任,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于一体。
参考文献:
[1]王克斌,梁金霞.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学院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