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每家的“经”会有不同的“版本”,但其本质却大同小异,就是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恶劣的家庭环境绝对不利于孩子成长。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摆在每位家长面前的一个课题。你不能试图回避这道题,回避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你会失去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将成为社会的累赘,或是社会的祸害。
家庭环境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种。硬环境,主要指家庭中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的物质环境,包括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物质分配、生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和父母职业类型等,这些物化的条件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相对富裕的物质、比较合理的支配、保持稳定的关系,可以为孩子铺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压力适中、条件充足的家庭环境中发展个性,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增进学习的意愿和主动性。软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道德环境,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时所形成的一种家庭氛围、人际关系、沟通方式,它不能量化,甚至难以描述,但却能让孩子时时处处感觉得到,让孩子产生亲家、向家、恋家、爱家的心理,它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习惯,以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
先说说怎样营造软环境。根据我多年做班主任以及身为人母的经验,如下三种方法比较有效。
第一,父母“三观”要正确。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并不是生物性质的遗传,而是父母的“三观”会直接传导给孩子。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在校的学习,而且深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成长与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育孩子,父母必须正“三观”,“三观正,其孩正;三观歪,其子必歪”。那些人生观灰暗消极、价值观唯利是图、世界观鼠目寸光的家长,整天在言语、神态、处事等方面表现出负能量的家长,必须好好修正自己的“三观”,再来谈对孩子的教育。阳光的父母才会培养出阳光的孩子。
第二,夫妻关系要和睦。家庭氛围好不好,主要看夫妻关系好不好。那些恩爱的、老夫老妻整天还像“糖豆”一样黏在一起的夫妻,孩子是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他就能够懂得爱、学会爱,并且保持身心的愉悦;而那些整天动不动就吵架、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夫妻,或者整天冷战、没有任何言语关爱的夫妻,他们的孩子会生活在恐惧的、充满不安全感的、压抑的氛围中,那样的孩子会胆小,易暴躁,没自信,难自强。父母是孩子的“神”,一个家庭里,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父母的关系融洽,风和日丽,如沐春风;反之则乌云密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大文豪托尔泰说:“夫妻有和睦的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苏联教育家苏霍穆林斯基认为:“夫妻间互尊互助是具有伟大教育力量的道德财富。”可见,父母的融洽关系对孩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的发展及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和睦幸福、相亲相爱的家庭中,孩子心理充满阳光,有安全感,从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会敬爱师长、关心他人、关注集体。因此,有了孩子之后,老公不要嫌老婆不再漂亮,她是你孩子的港湾,你多给老婆笑脸,孩子就会有阳光的心态;老婆也不要嫌老公不再帅气,他是你孩子的偶像,你要多给老公面子,让他在孩子面前变得高大,你的孩子也会长得高大。
第三,亲子关系要和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天生就是好的,之所以变坏,大多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进而采取了不恰当的、过激的教育方式,让情况越变越糟,结果就是两败俱伤。父母应该树立恰当的成才观。从生物遗传上讲,父母不是天才,就不要期望孩子成为爱因斯坦,孩子会成长为怎么样的人,父母心里要有点数,不要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鞭策自家的孩子;父母当然要激励孩子去拼搏奋斗,但不能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看待孩子暂时的情况,继而整天在孩子面前拉起一张张飞一样的黑脸,一天到晚不给孩子一个好脸色;孩子表现好了,成绩升了,只会淡淡地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连个笑脸都不给;孩子成绩考差了则施以“男子单打加混合双打”的手段。在亲子关系上,要努力营造“谐”的关系。这个“谐”,不仅是和谐,还要有“诙谐”,就是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搞笑一点,让孩子经常感受到父母在与自己和平共处、平等相处,把自己当朋友,而不是虎狼关系、敌我关系、上下级关系。诙谐不等于父子、母子之间就没有界线、没有尊卑,而是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营造出民主、温暖的家庭氛围,在笑声中施予恰当、理智的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一些道理,感受到爱与幸福,感觉到期待与信心。
以上软环境的营造,只要父母能够立下决心,营造起来也不算难,不妨都来试试。
再来谈谈硬环境。有人说,硬环境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不是人人都是富翁。这诚然没错,谁手里也没有让穷人变富翁的妙诀,这里只与大家谈谈硬环境变了,要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
硬环境变好了,该怎么教育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大多数家庭的条件都越来越好了。条件优越了,对孩子的教育当然有好处,可以给孩子更加优质的教育,但物极必反,优越的家庭条件也可能带来坏处,比如电脑、智能手机等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中,玩网游、玩手游非常普遍,“低头族、网游族”成为两个新的“民族”,而且不是“少数民族”,而是占多数人口的“看族”。父母控制不住,孩子必受影响,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导致的生活苦果层出不穷,不仅搞坏了孩子的身体,也搞乱了孩子成长的规律。面对好环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记住三点:一是必须建立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不能任由孩子“话事”;二是与孩子一起培养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多带孩子到户外、到图书馆走走,分散他对游戏的依赖;三是要求孩子学几样体艺方面的技能,让他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技能训练上。如此为之,可以陪孩子度过一段漫长的手机、网游“诱惑期”,把优越的家庭硬环境转化为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利的“胜势”。
硬环境变坏了,又该怎么教育孩子呢?父母下岗、生意破产,或者是父母离异,乃至丧夫失母,变成了单亲家庭,这些突然变故,对孩子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但并不能因此就给不了孩子正确的、良好的教育。硬环境变坏了,是教育孩子的最好素材,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比如,生意破产了,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经商之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跟孩子说说,这有可能在他心灵上埋下一颗种子,东山再起可能就靠他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婚使很多孩子变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此刻,父或母一方,仍要平心静气地与孩子探讨交流,把影响减少到最小。很多人一谈到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会给他们打上“不健康”的标签,带着怜悯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这是不对的,只要有良好的沟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与别的孩子区别并不大,不应特别去“标签”他们。灾难,是难,但恰当地处理好了,就是教育孩子的活生生的素材,让孩子在灾难、变故面前不气馁,不丧失信心,而是培养出更强大、更丰厚的自信。
经营好一个家,能够成就一代人。营造软环境,珍惜硬环境,都是一个小家庭的内环境,为了孩子的成长,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外环境。家庭外环境,它产生于家庭之外,简而言之,是指家庭周圍的环境,左邻右里、公共场所、周围人群、外部人际关系等,组成了一个比家庭大得多的外环境。目前来看,家庭外环境并不那么令人满意:社会的歪风邪气、成年人的拜金思想、现代人的性开放观念等,都在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唯利是图、个人主义、唯我独尊、怕苦怕累等已经浸入青少年的行为意识中。要解决这些问题,路径只有一条,就是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把利器,正人视听,教人正道,这是一个更加宏大的叙事,但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大家”好,“小家”才会更好;中国强,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强。
成家易,教子难,知难而不却,是为教子之上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教子经,但只要得法,每家的“经”都可以念好。孩子好了,家便好了;家好了,国便好了。
家庭环境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种。硬环境,主要指家庭中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的物质环境,包括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物质分配、生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和父母职业类型等,这些物化的条件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相对富裕的物质、比较合理的支配、保持稳定的关系,可以为孩子铺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压力适中、条件充足的家庭环境中发展个性,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增进学习的意愿和主动性。软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道德环境,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时所形成的一种家庭氛围、人际关系、沟通方式,它不能量化,甚至难以描述,但却能让孩子时时处处感觉得到,让孩子产生亲家、向家、恋家、爱家的心理,它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习惯,以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
先说说怎样营造软环境。根据我多年做班主任以及身为人母的经验,如下三种方法比较有效。
第一,父母“三观”要正确。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并不是生物性质的遗传,而是父母的“三观”会直接传导给孩子。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在校的学习,而且深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成长与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育孩子,父母必须正“三观”,“三观正,其孩正;三观歪,其子必歪”。那些人生观灰暗消极、价值观唯利是图、世界观鼠目寸光的家长,整天在言语、神态、处事等方面表现出负能量的家长,必须好好修正自己的“三观”,再来谈对孩子的教育。阳光的父母才会培养出阳光的孩子。
第二,夫妻关系要和睦。家庭氛围好不好,主要看夫妻关系好不好。那些恩爱的、老夫老妻整天还像“糖豆”一样黏在一起的夫妻,孩子是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他就能够懂得爱、学会爱,并且保持身心的愉悦;而那些整天动不动就吵架、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夫妻,或者整天冷战、没有任何言语关爱的夫妻,他们的孩子会生活在恐惧的、充满不安全感的、压抑的氛围中,那样的孩子会胆小,易暴躁,没自信,难自强。父母是孩子的“神”,一个家庭里,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父母的关系融洽,风和日丽,如沐春风;反之则乌云密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大文豪托尔泰说:“夫妻有和睦的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苏联教育家苏霍穆林斯基认为:“夫妻间互尊互助是具有伟大教育力量的道德财富。”可见,父母的融洽关系对孩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的发展及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和睦幸福、相亲相爱的家庭中,孩子心理充满阳光,有安全感,从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会敬爱师长、关心他人、关注集体。因此,有了孩子之后,老公不要嫌老婆不再漂亮,她是你孩子的港湾,你多给老婆笑脸,孩子就会有阳光的心态;老婆也不要嫌老公不再帅气,他是你孩子的偶像,你要多给老公面子,让他在孩子面前变得高大,你的孩子也会长得高大。
第三,亲子关系要和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天生就是好的,之所以变坏,大多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进而采取了不恰当的、过激的教育方式,让情况越变越糟,结果就是两败俱伤。父母应该树立恰当的成才观。从生物遗传上讲,父母不是天才,就不要期望孩子成为爱因斯坦,孩子会成长为怎么样的人,父母心里要有点数,不要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鞭策自家的孩子;父母当然要激励孩子去拼搏奋斗,但不能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看待孩子暂时的情况,继而整天在孩子面前拉起一张张飞一样的黑脸,一天到晚不给孩子一个好脸色;孩子表现好了,成绩升了,只会淡淡地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连个笑脸都不给;孩子成绩考差了则施以“男子单打加混合双打”的手段。在亲子关系上,要努力营造“谐”的关系。这个“谐”,不仅是和谐,还要有“诙谐”,就是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搞笑一点,让孩子经常感受到父母在与自己和平共处、平等相处,把自己当朋友,而不是虎狼关系、敌我关系、上下级关系。诙谐不等于父子、母子之间就没有界线、没有尊卑,而是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营造出民主、温暖的家庭氛围,在笑声中施予恰当、理智的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一些道理,感受到爱与幸福,感觉到期待与信心。
以上软环境的营造,只要父母能够立下决心,营造起来也不算难,不妨都来试试。
再来谈谈硬环境。有人说,硬环境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不是人人都是富翁。这诚然没错,谁手里也没有让穷人变富翁的妙诀,这里只与大家谈谈硬环境变了,要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
硬环境变好了,该怎么教育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大多数家庭的条件都越来越好了。条件优越了,对孩子的教育当然有好处,可以给孩子更加优质的教育,但物极必反,优越的家庭条件也可能带来坏处,比如电脑、智能手机等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中,玩网游、玩手游非常普遍,“低头族、网游族”成为两个新的“民族”,而且不是“少数民族”,而是占多数人口的“看族”。父母控制不住,孩子必受影响,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导致的生活苦果层出不穷,不仅搞坏了孩子的身体,也搞乱了孩子成长的规律。面对好环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记住三点:一是必须建立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不能任由孩子“话事”;二是与孩子一起培养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多带孩子到户外、到图书馆走走,分散他对游戏的依赖;三是要求孩子学几样体艺方面的技能,让他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技能训练上。如此为之,可以陪孩子度过一段漫长的手机、网游“诱惑期”,把优越的家庭硬环境转化为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利的“胜势”。
硬环境变坏了,又该怎么教育孩子呢?父母下岗、生意破产,或者是父母离异,乃至丧夫失母,变成了单亲家庭,这些突然变故,对孩子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但并不能因此就给不了孩子正确的、良好的教育。硬环境变坏了,是教育孩子的最好素材,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比如,生意破产了,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经商之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跟孩子说说,这有可能在他心灵上埋下一颗种子,东山再起可能就靠他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婚使很多孩子变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此刻,父或母一方,仍要平心静气地与孩子探讨交流,把影响减少到最小。很多人一谈到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会给他们打上“不健康”的标签,带着怜悯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这是不对的,只要有良好的沟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与别的孩子区别并不大,不应特别去“标签”他们。灾难,是难,但恰当地处理好了,就是教育孩子的活生生的素材,让孩子在灾难、变故面前不气馁,不丧失信心,而是培养出更强大、更丰厚的自信。
经营好一个家,能够成就一代人。营造软环境,珍惜硬环境,都是一个小家庭的内环境,为了孩子的成长,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外环境。家庭外环境,它产生于家庭之外,简而言之,是指家庭周圍的环境,左邻右里、公共场所、周围人群、外部人际关系等,组成了一个比家庭大得多的外环境。目前来看,家庭外环境并不那么令人满意:社会的歪风邪气、成年人的拜金思想、现代人的性开放观念等,都在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唯利是图、个人主义、唯我独尊、怕苦怕累等已经浸入青少年的行为意识中。要解决这些问题,路径只有一条,就是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把利器,正人视听,教人正道,这是一个更加宏大的叙事,但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大家”好,“小家”才会更好;中国强,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强。
成家易,教子难,知难而不却,是为教子之上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教子经,但只要得法,每家的“经”都可以念好。孩子好了,家便好了;家好了,国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