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教师教育已经进入到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终身化、多元化、高层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转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转换
目前教师教育已经进入到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终身化、多元化、高层化、信息化、综合化和现代化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转变与现代教师教育新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找准并摆正自己所处的角色与位置。
一、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探究者”
教师由教书匠到“探究者”的角色变换,是教师角色意识在认识上的一场革命性变化。匠人之所以为“匠”,是指他们对无生命的“物”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组装和叠加,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重复,他们最关注的是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千差万别的生命体,对人不能像对物,只作程序化的运作和加工,而应着力开启人的智力之门,促使他们既生动活泼又有个性地发展。现代教师教育是重视人格的教育,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的教育,其培养目标倡导的是“人本教育”。“人本教育”的真谛是“开发人”、“启迪人”。探究型的教师会激励学生思考,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会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且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探求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提供现成结论。教师只有深入实践,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探索,在实践中教学生求真、务实、探索的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由“孤军作战者”变为“合作者”
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团队活动。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在教学中时刻保持权威,自己既“导”又“演”,把学生当作配角或背景、甚至旁观者,只懂得孤军奋战的教师,无法适应新时期倡导的“协作式”教学的需要。因为合作学习将教学视为多边互动的立体交互过程,而且特别强调生生互动的重要性,所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较传统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教学相长。所谓“合作”,在对象上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师合作,二是师生合作,三是生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合作,二是全程合作,三是全域合作。教师间进行合作,相互沟通信息,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开展教改实验,进行群体攻关;师生之间进行合作,教师走出中心位置,走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同学生一起开启和驾驭“探索之舟”;生生进行合作,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学习方法,互相激发学习欲望,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教师只有相互合作,与学生平等交换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工作中有示范合作的意识,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进步,教师在合作中提高。
三、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或“指导者”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完全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则被置于从属的地位。然而,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只有传授知识的能力已远远不够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筛选、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引导学生主动认知,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帮助。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力类型、学习风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进行的学习活动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发展。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探求知识,并通过留下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更高阶段的学习;最后,教师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地给予指导和支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迈上学习的新台阶。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获得研究的积极体验,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迁移知识和能力的本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教师要从“一次性学习者”变成“终身学习者”
随着教师教育从终结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教师的角色必须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变职前一次性学习者为职前职后终身学习者。教师只有加强学习,主动自觉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新的科学知识,才能始终保持知识的领先地位,真正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解决“怎样教与怎样学”的问题,解决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怎样教”影响着“怎样学”,影响着学生能否切实“学会学习”。教师要认真深入地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学知识结合起来,把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地整合起来。教师应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更解放,思维更活跃,知识更渊博。
五、教师要从“安于现状者”变成“自省者”或“反思者”
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那种“安于现状”的教师必然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经常“自省者”。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远过矣。”人只有经常自省或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教师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又是培养人的人,其多重身份和艰巨使命决定了教师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心理状态,这种复杂的心理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经常外察、内省,不断反思并调适心理状态,提升精神境界和工作水平的必要性。教师唯有经常实践、探索、反思,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心智、能力、方法得到提升,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教育对象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总之,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角色将逐渐减弱,而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角色将不断加强;教师逐渐从向学生提供答案者转向和学生共同寻找答案者,从学生学习知识的权威转变成学生道德修养的启迪者。作为角色定位和转换的主体,教师应在自我努力的基础上争取与外部因素的积极互动,加速推进角色转换的过程,以适应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田.教育研究,2001,(7).
[2]宋广文,苗洪霞.网絡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田.教育研究,2001,(8).
[3]郭丽君,吴庆华.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换田.教育评论,2001,(2).
[4]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10).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转换
目前教师教育已经进入到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终身化、多元化、高层化、信息化、综合化和现代化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转变与现代教师教育新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找准并摆正自己所处的角色与位置。
一、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探究者”
教师由教书匠到“探究者”的角色变换,是教师角色意识在认识上的一场革命性变化。匠人之所以为“匠”,是指他们对无生命的“物”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组装和叠加,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重复,他们最关注的是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千差万别的生命体,对人不能像对物,只作程序化的运作和加工,而应着力开启人的智力之门,促使他们既生动活泼又有个性地发展。现代教师教育是重视人格的教育,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的教育,其培养目标倡导的是“人本教育”。“人本教育”的真谛是“开发人”、“启迪人”。探究型的教师会激励学生思考,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会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且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探求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提供现成结论。教师只有深入实践,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探索,在实践中教学生求真、务实、探索的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由“孤军作战者”变为“合作者”
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团队活动。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在教学中时刻保持权威,自己既“导”又“演”,把学生当作配角或背景、甚至旁观者,只懂得孤军奋战的教师,无法适应新时期倡导的“协作式”教学的需要。因为合作学习将教学视为多边互动的立体交互过程,而且特别强调生生互动的重要性,所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较传统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教学相长。所谓“合作”,在对象上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师合作,二是师生合作,三是生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合作,二是全程合作,三是全域合作。教师间进行合作,相互沟通信息,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开展教改实验,进行群体攻关;师生之间进行合作,教师走出中心位置,走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同学生一起开启和驾驭“探索之舟”;生生进行合作,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学习方法,互相激发学习欲望,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教师只有相互合作,与学生平等交换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工作中有示范合作的意识,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进步,教师在合作中提高。
三、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或“指导者”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完全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则被置于从属的地位。然而,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只有传授知识的能力已远远不够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筛选、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引导学生主动认知,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帮助。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力类型、学习风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进行的学习活动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发展。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探求知识,并通过留下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更高阶段的学习;最后,教师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地给予指导和支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迈上学习的新台阶。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获得研究的积极体验,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迁移知识和能力的本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教师要从“一次性学习者”变成“终身学习者”
随着教师教育从终结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教师的角色必须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变职前一次性学习者为职前职后终身学习者。教师只有加强学习,主动自觉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新的科学知识,才能始终保持知识的领先地位,真正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解决“怎样教与怎样学”的问题,解决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怎样教”影响着“怎样学”,影响着学生能否切实“学会学习”。教师要认真深入地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学知识结合起来,把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地整合起来。教师应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更解放,思维更活跃,知识更渊博。
五、教师要从“安于现状者”变成“自省者”或“反思者”
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那种“安于现状”的教师必然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经常“自省者”。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远过矣。”人只有经常自省或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教师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又是培养人的人,其多重身份和艰巨使命决定了教师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心理状态,这种复杂的心理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经常外察、内省,不断反思并调适心理状态,提升精神境界和工作水平的必要性。教师唯有经常实践、探索、反思,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心智、能力、方法得到提升,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教育对象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总之,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角色将逐渐减弱,而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角色将不断加强;教师逐渐从向学生提供答案者转向和学生共同寻找答案者,从学生学习知识的权威转变成学生道德修养的启迪者。作为角色定位和转换的主体,教师应在自我努力的基础上争取与外部因素的积极互动,加速推进角色转换的过程,以适应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田.教育研究,2001,(7).
[2]宋广文,苗洪霞.网絡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田.教育研究,2001,(8).
[3]郭丽君,吴庆华.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换田.教育评论,2001,(2).
[4]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