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NAS作为一种成熟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科研、ISP/ASP、IDC、Web/E-mail服务器集群、金融/保险、电信、CAD、医药系统、印刷、网络音视频VOD点播等诸多领域。NAS服务器能够以最少的投资解决企业对存储方面的需求,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很方便的增加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关键词 NAS DAS 网络存储
在NAS存储结构中,存储系统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服务器或客户机,而直接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直接相连,由用户通过网络访问。而且,NAS设备的物理位置灵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物理链路直接与网络连接,为每一个网络用户提供共享磁盘空间。同时NAS产品也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因而NAS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 /Windows NT/MAC局域网内。NAS的跨操作系统平台的易操作性,使得多操作系统协助的机构能够通过单一的NAS存储设备实现统一的存储空间管理规范,大大简化了系统管理员的维护工作?。因此,NAS作为一种成熟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科研、ISP/ASP、IDC、Web/E-mail服务器集群、金融/保险、电信、CAD、医药系统、印刷、网络音视频VOD点播等诸多领域。NAS服务器能够以最少的投资解决企业对存储方面的需求,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很方便的增加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如今,全球全球成长型商用网络专家与无线网络先锋美国网件(NETGEAR)已经率先将企业级别的NAS存储技术带到高性价比的中小型企业和家庭产品领域。让工作组和部门级别的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家庭用户都可以享受到,性能卓越,安装简单的NAS存储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NAS的优势体现在下面九个方面:
(1)DAS的比较
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指的是直接与电脑连接的存储装置,例如硬碟。一般来说,单机环境采用DAS是无庸置疑,而网络环境如办公室、电脑教室、政府机关,甚至是家庭、SOHO族,采用NAS则是存储成本效益、与资料管理的考量。DAS的特点是初始费用可能比较低。可是这种连接方式下,对于多个服务器或多台PC的环境,每台PC或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的再分配困难;对于整个环境下的存储系统管理,工作烦琐而重复,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所以整体的管理成本较高。
(2)发挥最大的存储效益
目前主流硬盘容量为500~2000 GB,若每部电脑加装1台,试问有多少员工有庞大资料可充分使用此硬盘空间呢?其中有大部分都是闲置费用;而真正需要大量备份资料的MIS部门,1台可能只够记录个把月。因此NAS将存储空间集中管理、分配,不仅可节省大量的硬件购置费用,还能充分利用硬盘的每一寸空间。
(3)资料集中容易管理
通过NAS将原本分散在不同电脑档案集中在同一存储装置上,企业主不仅容易管理、掌控资料内容,也方便MIS人员进行档案备份,并改善备份的效率。
(4)资料异地存储,危机处理更容易
传统单机习惯将程式、资料都放在同一颗硬盘上,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资料会一并毁灭。利用NAS,可强迫员工养成资料、程式分开存放的习惯;万一系统故障,仍能及时取出重要资料。
(5)资料存储的便利性
档案放在网络上,不管您使用哪部电脑,都可方便取得;部分机型甚至可连上网际网络,在全球各地都能存取资料。透过网络存取资料,传输效能当然与DAS无法比较,不过资料档通常不大,影响并不明显。
(6)与文件服务器比较的优势
经常与NAS做比较的另一设备就是档案伺服器(File?Server),它也是在区域网络提供资料的存储服务,此时NAS便占有优。
(7)软件硬件构建成本低
服务器本身是部完整电脑,而NAS则是精简型,在硬件架构上只需CPU、记忆体、硬盘、网络卡、简易主板等。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也是精简型系统即可,有些甚至是免费的Linux,因此在成本方面比服务器便宜很多。
(8)硬件安装方便
从硬件架构即可了解,NAS的硬件安装只需电源与网络线,几乎和家电一样简单,使用者不用说明书也能安装成功。
(9)功能单纯、管理容易
NAS的操作系統、控制硬体通常内建在韧体上,您完全不需要安装硬体。但因为功能单纯,操作面即能引导使用者依次完成硬盘规划、使用者、资料夹的管理;您只需略具档案、电脑经验即可自己动手。这与服务器必须由专业MIS进行安装、管理、维护,可有天壤之别。
现在NAS市场概况如下:NAS是依附在网络环境中的存储设备,因此有局域网的地方,才有NAS生存的空间。以往NAS均以大型企业、机关、学校为对象,但随着电脑、宽频的普及,局域网近两年也逐步蔓延到中小企业、家庭等组群。目前整体市场仍以大型企业为传统主力,中小企业是厂商积极介入的新市场,
参考文献:
[1]谢胜彬,陶洋,王国梁.DAS、NAS与SAN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7).
[2]刘建,张建国.两种网络存储技术的对比[J].电子科技,2001(21).
[3]高龙华.网络存储技术的分析与比较[J].现代通信,2002(12).
(作者单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NAS DAS 网络存储
在NAS存储结构中,存储系统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服务器或客户机,而直接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直接相连,由用户通过网络访问。而且,NAS设备的物理位置灵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物理链路直接与网络连接,为每一个网络用户提供共享磁盘空间。同时NAS产品也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因而NAS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 /Windows NT/MAC局域网内。NAS的跨操作系统平台的易操作性,使得多操作系统协助的机构能够通过单一的NAS存储设备实现统一的存储空间管理规范,大大简化了系统管理员的维护工作?。因此,NAS作为一种成熟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科研、ISP/ASP、IDC、Web/E-mail服务器集群、金融/保险、电信、CAD、医药系统、印刷、网络音视频VOD点播等诸多领域。NAS服务器能够以最少的投资解决企业对存储方面的需求,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很方便的增加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如今,全球全球成长型商用网络专家与无线网络先锋美国网件(NETGEAR)已经率先将企业级别的NAS存储技术带到高性价比的中小型企业和家庭产品领域。让工作组和部门级别的中小企业,办公室和家庭用户都可以享受到,性能卓越,安装简单的NAS存储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NAS的优势体现在下面九个方面:
(1)DAS的比较
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指的是直接与电脑连接的存储装置,例如硬碟。一般来说,单机环境采用DAS是无庸置疑,而网络环境如办公室、电脑教室、政府机关,甚至是家庭、SOHO族,采用NAS则是存储成本效益、与资料管理的考量。DAS的特点是初始费用可能比较低。可是这种连接方式下,对于多个服务器或多台PC的环境,每台PC或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的再分配困难;对于整个环境下的存储系统管理,工作烦琐而重复,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所以整体的管理成本较高。
(2)发挥最大的存储效益
目前主流硬盘容量为500~2000 GB,若每部电脑加装1台,试问有多少员工有庞大资料可充分使用此硬盘空间呢?其中有大部分都是闲置费用;而真正需要大量备份资料的MIS部门,1台可能只够记录个把月。因此NAS将存储空间集中管理、分配,不仅可节省大量的硬件购置费用,还能充分利用硬盘的每一寸空间。
(3)资料集中容易管理
通过NAS将原本分散在不同电脑档案集中在同一存储装置上,企业主不仅容易管理、掌控资料内容,也方便MIS人员进行档案备份,并改善备份的效率。
(4)资料异地存储,危机处理更容易
传统单机习惯将程式、资料都放在同一颗硬盘上,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资料会一并毁灭。利用NAS,可强迫员工养成资料、程式分开存放的习惯;万一系统故障,仍能及时取出重要资料。
(5)资料存储的便利性
档案放在网络上,不管您使用哪部电脑,都可方便取得;部分机型甚至可连上网际网络,在全球各地都能存取资料。透过网络存取资料,传输效能当然与DAS无法比较,不过资料档通常不大,影响并不明显。
(6)与文件服务器比较的优势
经常与NAS做比较的另一设备就是档案伺服器(File?Server),它也是在区域网络提供资料的存储服务,此时NAS便占有优。
(7)软件硬件构建成本低
服务器本身是部完整电脑,而NAS则是精简型,在硬件架构上只需CPU、记忆体、硬盘、网络卡、简易主板等。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也是精简型系统即可,有些甚至是免费的Linux,因此在成本方面比服务器便宜很多。
(8)硬件安装方便
从硬件架构即可了解,NAS的硬件安装只需电源与网络线,几乎和家电一样简单,使用者不用说明书也能安装成功。
(9)功能单纯、管理容易
NAS的操作系統、控制硬体通常内建在韧体上,您完全不需要安装硬体。但因为功能单纯,操作面即能引导使用者依次完成硬盘规划、使用者、资料夹的管理;您只需略具档案、电脑经验即可自己动手。这与服务器必须由专业MIS进行安装、管理、维护,可有天壤之别。
现在NAS市场概况如下:NAS是依附在网络环境中的存储设备,因此有局域网的地方,才有NAS生存的空间。以往NAS均以大型企业、机关、学校为对象,但随着电脑、宽频的普及,局域网近两年也逐步蔓延到中小企业、家庭等组群。目前整体市场仍以大型企业为传统主力,中小企业是厂商积极介入的新市场,
参考文献:
[1]谢胜彬,陶洋,王国梁.DAS、NAS与SAN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7).
[2]刘建,张建国.两种网络存储技术的对比[J].电子科技,2001(21).
[3]高龙华.网络存储技术的分析与比较[J].现代通信,2002(12).
(作者单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