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桥退休了!这在两岸三地的文坛成为头条新闻。董桥因其散文而名噪一时。有人提议“你一定要看董桥”;有人呼吁“你一定不要读董桥”,也有人主张“你一定要少看董桥”。无论怎么说,要写当代文学史就无法避开董桥。
董桥,原名董存爵,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印尼华侨,17岁到台湾求学,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1980年他從伦敦回香港,最早是被金庸请去《明报月刊》做总编辑。董桥在那里主政6年,后应林语堂之女林太乙邀请任《读者文摘》中文版主编。1989年,又被金庸重金请回,出任《明报》总编辑。1994年底,我到《明报》后就在董桥的麾下写社评。
1994年秋的某一天,我还没有从《亚洲周刊》调去《明报》。当时的老板于品海约我和董桥以及执行总编辑张建波见面,讨论写一篇《明报》社评,阐述他本人的办报理念,要我来执笔。
初次见董先生,颀长的身材,细小的眼睛,温文尔雅,但沉默寡言。那次见面,彼此都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到了年底,于品海决定让《亚洲周刊》副总编曹景行兼任报纸主笔。曹先生就拉我去当他的“枪手”。董先生起初把我看成“曹营”里的人,对我不冷不热。过了几个星期,有一晚,我在家里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刚和老报人罗孚先生见过面,从罗公那里听说我的经历才顿释前疑,并为我明明在干主笔的活、名利却归别人而愤愤不平。此后,他就把我当成同道中人。不久,他又知道我正跟随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和耀基先生交情甚笃,爱屋及乌,和我的关系愈发亲近了一步。
董桥那时候管报纸很放手,几乎不怎么管采访的事,手下的人各司其职,他的总编辑做得很轻松。走进他的办公室,时常能看到他在看书、写字、把玩小古董。他玩藏书票,也爱搜集竹雕。凡是旧时的东西,董先生都喜欢,比如“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胡适的少作,直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徐志摩的围巾,梁实秋的眼镜,张爱玲的发夹”每每都在他笔下透入纸背。90年代末,他在《明报》辟了一个专栏《英华沉浮录》,每天一篇。最初我追着看,喜欢董桥文字的那种雅致、悠闲和理趣。也许在国内从小受鲁迅式革命杂文的浸润,习惯了刚性的文字。突然遇到董桥的文字,觉得很美。只说那些标题《留住文字的绿意》、《人道是伤春/悲秋不长进》、《伦敦的夏天等你来》就羡煞人了。流连于他的文字之间,一股老民国的文化遗风扑面而来。后来看多了又觉得过于甜腻,有点审美疲劳。我赞赏董先生的文字,但他那种精雕细琢,我是学不来的。
每天午夜,我写完社评就轻轻敲开他办公室的门,把打印好的初稿放在桌上。社评标题都是董先生拟定的,他拟的标题往往是点睛之笔。文章经他改动一两处文字也都恰到妙处,使我深深折服。后来总编辑换了人,想学董先生却无此功力,在我的初稿上到处涂鸦,标题也常拟得文不对题,往往弄得我哭笑不得。董先生离开后,有一次和他通电话。他说:“我还经常看明报社评,看到文理不通的地方就知道是被改过的。”看来董先生对我的文字还是有信心的。
记得一个周日的晚上,编辑部高层只有我俩值班。当天几乎没有大新闻,一时找不到社评题目。董先生让我独自去考虑,想好了再和他商量。当天有点新闻价值的倒是诗人艾青的去世,但实在也很难作为香港报纸的社评。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更好的题目,拖到很晚,董先生就同意了。一个小时后,我把初稿送去。这篇社评很另类,是用抒情散文的笔调写的,董先生大为激赏。他用“诗人死了”四字做标题,简直是珠联璧合。后来台湾的高信疆出任《明报》集团编务总裁,告诉我董桥向他介绍报社同人时,特别赞赏我“写文章几乎是倚马可待”,所指也许正是此事。
董桥,原名董存爵,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印尼华侨,17岁到台湾求学,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1980年他從伦敦回香港,最早是被金庸请去《明报月刊》做总编辑。董桥在那里主政6年,后应林语堂之女林太乙邀请任《读者文摘》中文版主编。1989年,又被金庸重金请回,出任《明报》总编辑。1994年底,我到《明报》后就在董桥的麾下写社评。
1994年秋的某一天,我还没有从《亚洲周刊》调去《明报》。当时的老板于品海约我和董桥以及执行总编辑张建波见面,讨论写一篇《明报》社评,阐述他本人的办报理念,要我来执笔。
初次见董先生,颀长的身材,细小的眼睛,温文尔雅,但沉默寡言。那次见面,彼此都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到了年底,于品海决定让《亚洲周刊》副总编曹景行兼任报纸主笔。曹先生就拉我去当他的“枪手”。董先生起初把我看成“曹营”里的人,对我不冷不热。过了几个星期,有一晚,我在家里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刚和老报人罗孚先生见过面,从罗公那里听说我的经历才顿释前疑,并为我明明在干主笔的活、名利却归别人而愤愤不平。此后,他就把我当成同道中人。不久,他又知道我正跟随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和耀基先生交情甚笃,爱屋及乌,和我的关系愈发亲近了一步。
董桥那时候管报纸很放手,几乎不怎么管采访的事,手下的人各司其职,他的总编辑做得很轻松。走进他的办公室,时常能看到他在看书、写字、把玩小古董。他玩藏书票,也爱搜集竹雕。凡是旧时的东西,董先生都喜欢,比如“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胡适的少作,直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徐志摩的围巾,梁实秋的眼镜,张爱玲的发夹”每每都在他笔下透入纸背。90年代末,他在《明报》辟了一个专栏《英华沉浮录》,每天一篇。最初我追着看,喜欢董桥文字的那种雅致、悠闲和理趣。也许在国内从小受鲁迅式革命杂文的浸润,习惯了刚性的文字。突然遇到董桥的文字,觉得很美。只说那些标题《留住文字的绿意》、《人道是伤春/悲秋不长进》、《伦敦的夏天等你来》就羡煞人了。流连于他的文字之间,一股老民国的文化遗风扑面而来。后来看多了又觉得过于甜腻,有点审美疲劳。我赞赏董先生的文字,但他那种精雕细琢,我是学不来的。
每天午夜,我写完社评就轻轻敲开他办公室的门,把打印好的初稿放在桌上。社评标题都是董先生拟定的,他拟的标题往往是点睛之笔。文章经他改动一两处文字也都恰到妙处,使我深深折服。后来总编辑换了人,想学董先生却无此功力,在我的初稿上到处涂鸦,标题也常拟得文不对题,往往弄得我哭笑不得。董先生离开后,有一次和他通电话。他说:“我还经常看明报社评,看到文理不通的地方就知道是被改过的。”看来董先生对我的文字还是有信心的。
记得一个周日的晚上,编辑部高层只有我俩值班。当天几乎没有大新闻,一时找不到社评题目。董先生让我独自去考虑,想好了再和他商量。当天有点新闻价值的倒是诗人艾青的去世,但实在也很难作为香港报纸的社评。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更好的题目,拖到很晚,董先生就同意了。一个小时后,我把初稿送去。这篇社评很另类,是用抒情散文的笔调写的,董先生大为激赏。他用“诗人死了”四字做标题,简直是珠联璧合。后来台湾的高信疆出任《明报》集团编务总裁,告诉我董桥向他介绍报社同人时,特别赞赏我“写文章几乎是倚马可待”,所指也许正是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