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新的课程背景下,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优化教学方式至关重要。本文从实践出发,浅谈课改中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早已是教育领域认同的一个普遍观点,不同的“法”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我国新的课程背景下,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优化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地理教学方式也是灵活多样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六年的摸索,笔者认为课改中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夯实基础并时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
实践证明:一联系到生活地理,学生就来劲,所以我往往把知识融入生活中,让学生探索、研究、总结结论。同样是一把盐吃进肚子,可是融入美味佳肴中,学生就乐于去吃,但只有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够理清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对生活中的气候现象、地理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比如,当学生深刻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这时学生接受起来就变得很容易,而且能够轻松的掌握。
二、努力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地理教学中,人们习惯了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出发,首先考虑自己怎样才能将知识传授到学生脑中,所以在教学中常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去记知识、掌握知识。其实,在教学中,学是根本,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应根据的学习情况出发,学生怎样学,教师就应该怎样教。实践证明,宽松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教师要多加保护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要营造这样的氛围,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要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要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要体现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伙伴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应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教师只是在适时、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解决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与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并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地理知识中不乏抽象的、难以理解内容,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部分等,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困难的突破需要一定时间、适当的空间和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引入最新的“焦点、热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地理学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息,“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和“数字区域”等概念的提出,无一不与信息密切相关。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科学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使地理教育与地理科学的发展相同步,为此地理教师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① 熟悉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② 每天广泛涉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的“焦点、热点”,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③ 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原有知识、技能水平、生活环境、心理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特别要预见到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④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凡是能由学生自学、议论或讨论解决的,教师就不要越俎代庖,使学生直接参与认知的全过程,头脑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并在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和青年学生正常交流,避免“代沟”的出现,也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ISBN 978-7-5617-4716-2] 陈澄主编 《新编地理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2] 高新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06)
[3] 吴大明.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9)
[4] 刘猛.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06)
[关键词]: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早已是教育领域认同的一个普遍观点,不同的“法”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我国新的课程背景下,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优化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地理教学方式也是灵活多样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六年的摸索,笔者认为课改中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夯实基础并时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
实践证明:一联系到生活地理,学生就来劲,所以我往往把知识融入生活中,让学生探索、研究、总结结论。同样是一把盐吃进肚子,可是融入美味佳肴中,学生就乐于去吃,但只有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够理清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对生活中的气候现象、地理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比如,当学生深刻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这时学生接受起来就变得很容易,而且能够轻松的掌握。
二、努力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地理教学中,人们习惯了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出发,首先考虑自己怎样才能将知识传授到学生脑中,所以在教学中常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去记知识、掌握知识。其实,在教学中,学是根本,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应根据的学习情况出发,学生怎样学,教师就应该怎样教。实践证明,宽松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教师要多加保护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要营造这样的氛围,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要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要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要体现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伙伴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应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教师只是在适时、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解决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与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并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地理知识中不乏抽象的、难以理解内容,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部分等,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困难的突破需要一定时间、适当的空间和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引入最新的“焦点、热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地理学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息,“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和“数字区域”等概念的提出,无一不与信息密切相关。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科学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使地理教育与地理科学的发展相同步,为此地理教师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① 熟悉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② 每天广泛涉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的“焦点、热点”,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③ 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原有知识、技能水平、生活环境、心理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特别要预见到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④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凡是能由学生自学、议论或讨论解决的,教师就不要越俎代庖,使学生直接参与认知的全过程,头脑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并在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和青年学生正常交流,避免“代沟”的出现,也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ISBN 978-7-5617-4716-2] 陈澄主编 《新编地理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2] 高新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06)
[3] 吴大明.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9)
[4] 刘猛.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