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计算机为历史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强化对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有利于提高老师的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46-01
多媒体拥有无限想象的创作空间,它集文字、資料、图案、动画、视频、声音、特效于一体,再经由电脑表现出来,将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计算机发挥了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历史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当从增强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产生最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CAI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图片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适时展示出来。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如世界近现代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这一节,事件头绪多,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学生难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的转变,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约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进一步实现。例如:高中一年级上册有一堂历史研究课“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教材上提供不少材料,但我认为研究课不仅要知道知识,更要学会如何收集知识,为我所用。我可以告诉我们的学生,答案可以不同,但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必须在网络上找出三个以上观点,罗列在评价之前,然后再选择其一做答。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及从史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我们常常有必要为学生精选许多适合课堂内容的历史材料。而CAI课件的使用则为大量历史史料的运用提供了方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一课中,为了突破难点慕尼黑阴谋,我们出示第一则材料(即有关德、英、法、捷的军事力量对比数据),提问:想一想,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能否被制止,为什么?然后出示第二则材料(即192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讲话材料),提问:英法为什么不支持自己的盟国,反而纵容德国侵略呢?通过针对材料的两则提问,突破了绥靖政策这一难点与重点。
4.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对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并在看完影片片段后设问“我们应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什么?”。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几秒钟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5.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老师的备课质量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其巨大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快速检索功能,使每一位历史教师拥有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并能够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料为教学服务。教学网上的课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可以免费下载,已经实现网上资源的共享,充分显示了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比如,有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图片、图解、表格甚至与教科书配套的一些录像资料等媒体信息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在文字的表述与评价上会出现差异。因此,相同的媒体信息就可以存储在光盘中,可以在教学中一直保持长期使用。这样,历史教师的备课效率可大大提高,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备课时间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科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历史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刘明凯,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1).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46-01
多媒体拥有无限想象的创作空间,它集文字、資料、图案、动画、视频、声音、特效于一体,再经由电脑表现出来,将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计算机发挥了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历史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当从增强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产生最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CAI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图片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适时展示出来。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如世界近现代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这一节,事件头绪多,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学生难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的转变,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约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进一步实现。例如:高中一年级上册有一堂历史研究课“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教材上提供不少材料,但我认为研究课不仅要知道知识,更要学会如何收集知识,为我所用。我可以告诉我们的学生,答案可以不同,但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必须在网络上找出三个以上观点,罗列在评价之前,然后再选择其一做答。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及从史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我们常常有必要为学生精选许多适合课堂内容的历史材料。而CAI课件的使用则为大量历史史料的运用提供了方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一课中,为了突破难点慕尼黑阴谋,我们出示第一则材料(即有关德、英、法、捷的军事力量对比数据),提问:想一想,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能否被制止,为什么?然后出示第二则材料(即192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讲话材料),提问:英法为什么不支持自己的盟国,反而纵容德国侵略呢?通过针对材料的两则提问,突破了绥靖政策这一难点与重点。
4.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对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并在看完影片片段后设问“我们应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什么?”。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几秒钟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5.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老师的备课质量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其巨大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快速检索功能,使每一位历史教师拥有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并能够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料为教学服务。教学网上的课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可以免费下载,已经实现网上资源的共享,充分显示了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比如,有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图片、图解、表格甚至与教科书配套的一些录像资料等媒体信息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在文字的表述与评价上会出现差异。因此,相同的媒体信息就可以存储在光盘中,可以在教学中一直保持长期使用。这样,历史教师的备课效率可大大提高,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备课时间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科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历史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刘明凯,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