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旨在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开拓艺术视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必备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方法,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1 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唱歌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相当重要的内容,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通过分析、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将音乐知识教学、唱歌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解感受、表现歌曲情感努力结合起来。
  如像《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中流露的是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达的是盼望回归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因此,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歌词思考,查找相关信息,并在课堂进行拓展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增强对澳门的了解,也大大激发爱国主义感情。在此基础上,笔者播放当时回归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真切领悟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有一颗爱国、感恩的心。在笔者“把祖国比喻成母亲”的提示下,自然就激起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对歌词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如此,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也就水到渠成,演绎为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2 在音乐欣赏中渗透德育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力求让学生懂得,文章用语句表达中心,而音乐是用音乐的语言(旋律、节奏等)表达主题,每一首歌曲,都是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如《当兵的人》,4/4拍,进行曲风格,粗犷豪放,饱满有力的声音从真情的诉说开始,到最后的连贯抒情,表达了新时代的人民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3 通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音乐课外活动对于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是一个广泛的名词,除了基础的爱国主义,还包括集体主义教育,艰苦朴素、文明礼貌教育等。《爱我中华》就是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歌曲,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旋律由五声间阶构成,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古朴苍劲,通俗感人,具有深沉、悲壮的音乐气质。节奏庄重、坚定、平稳,调式的交替运用使音乐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所有这些对培养学生用宽厚伸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爱国主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像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从心灵深处来教育学生,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从而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那么在平时进行兴趣小组活动时就可以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在排练鼓号队时,有些学生会因为刚开始吹不出声音而放弃,这时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发扬吃苦精神,凭借学生的实力一定能吹出声音,并吹得好听。
  4 通过创作歌曲渗透德育
  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鼓励学生创作积极向上的歌词,来抒发爱国之情。让学生知道,任何一首好的歌曲,都凝聚着词曲作者的心血,而收入到教材中的歌曲更是这些优秀作品中的精品。《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是作者亲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看到那些英勇顽强、倒在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后,用数日无眠的泪水写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来客》这些歌曲的作者雷振邦,长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甚至牺牲了个人的家庭幸福……正是因为作者有这样生活的真实和如火的情感,这些歌曲才会真挚感人,长久不衰。
  当然,不可能要求学生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要让学生知道,当今很多一些流行的网络歌曲,往往都是在精神极度空虚中发出的无病呻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要把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的爱国情愫引发出来。笔者先让学生从写歌词入手,把自己心中最想说的写出来,可以不押韵,可以不优美,四句话、六句话都行,只要是心中的真情,都给予表扬。然后让学生配以合适的曲调,创作出一首全新的,属于自己的歌曲。这样会让每个学生激情满怀、荡气回肠,同时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途径有: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职业为导向设置体育课程;以"生"为本,激发体育兴趣;以"动手实践"为核
在21世纪,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绝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要求学生苦背单词,苦练语法,将枯燥进行到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年龄及认识特点展开教学,深入浅出,将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想接受,把英语学习变为快乐的学习和体验。而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资源的出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
本文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指出毕业生就业优势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