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什么时候起,高速公路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就像偶然落入人间的一道道彩虹,延伸着梦一样的远方,让我们感觉那些路途不再遥远。试想,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你驾着自己的爱车,偶然路过闻垣高速,那平坦宽阔的大道,那路边青山叠翠、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致一定会给你带来好心情。闻垣高速途经的垣曲县、绛县、闻喜县都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沿途名胜古迹可谓星罗棋布。垣曲历山的雄奇秀美,绛县太阴寺的厚重独特,闻喜裴柏村的传奇都令人神往。
那么,让我们沿着这条宽敞美丽的绿色高速路来一次文化的巡礼,将沿路的美景及名胜古迹尽收眼底,体味一次历史文化寻踪的行走。
历山览胜
如果你是从河南的济源走上闻垣高速,向那拥有美丽传说的王屋山挥手告别,沿着这条绿色丝带般的道路进入山西垣曲境内,远远地美丽奇秀的历山就会闯入你的视野。说起历山就不得不说到我们的祖先舜,传说舜帝当年耕种在历山,如今历山舜王坪还留有遗迹。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海拔2358米,境内峰峦叠翠,流水潺潺,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这里,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和古人类文化融为一体,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历山之巅舜王坪,海拔2358米,是一处5400余亩的亚高山草甸区,一派塞外草原风光,传说为舜王躬耕之地。现在舜王犁沟清晰可辨,舜王庙、斩龙台、汤坡、舜王灶台、千层饼等关于舜及其妻子娥皇、女英的传说风物尚存。
传说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去世得很早,瞽叟续娶继母生有一个顽劣成性的弟弟象。弟弟和继母几次设计谋害舜,都被舜机智躲过。但舜不计前嫌始终对父母非常孝顺,对弟弟非常友善,舜因此贤明远播。据说,尧帝就是因为听闻了舜的贤明才找到他的。
相传,尧在历山脚下考察民情时,看见一个年轻人驾着一黄一黑两头牛正在耕作,两牛的屁股后边挂着一个大大的簸箕。尧不解地询问其中的原由,年轻人回答道:“干活的牛很累,我不愿意鞭打它。它们若是偷懒了,我就打—吓簸箕,这样,黄牛以为在打黑牛,黑牛以为在打黄牛,两头牛就都加倍卖力了。”尧恍然大悟,一问年轻人的姓名,才知道这正是声名远播的舜。对牛如此,如果治理天下,岂非一代仁爱的明君!就这样,尧把舜选为自己的接班人,后来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舜王坪一年四季景色迥异,初春山花烂漫,蝶舞花海;盛夏绿波荡漾,凉风徐徐;金秋果实累累,层林尽染;隆冬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在舜王坪看云海翻腾、观原始森林,更别有一番情趣。清版《县志》曾记载:“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开闻幽径,泉水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
拜谒太阴寺
来到绛县,除了了解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外,你一定要去拜谒太阴寺。太阴寺位于山西省绛县县城东南15华里东华山脚下的张上村。青山古寺,风光迷人。太阴寺创建于北魏,重建于金大定时期,重修于北周,寺内因有千年古木雕刻的金代卧佛而闻名遐迩。
太阴寺院东西长81米,南北长108米,占地0.87公顷。该寺坐南朝北,属阴,故称太阴寺。现存建筑有山门、北殿、南大殿。太阴寺北殿在民国五年被烧毁,现北殿是从附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家庙。现存南大殿是寺内的精华建筑,南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有“大雄之殿”木匾,为辽大安二年(1086年)镌刻。大殿建筑为金代遗构。
太阴寺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壁画、雕刻艺术以及佛教历史的珍贵遗产,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阴寺内有一尊躯长4米、独木金妆的释迦牟尼涅粲卧像,为山西最大的独木雕卧佛。造型端庄,比例得当,神态安详。木雕神龛内还完好保存有明代天启年间绘制的一组举哀壁画,内容为佛祖释迦摩尼传经布道的连环故事,十分生动、形象。据元代碑文记载,这是金大定年间重修太阴寺、补雕“赵城金藏”时雕刻的一尊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像。“赵城金藏”是我国第一部木板汉文佛教大典。大藏经从开雕到续雕、补雕、印制,历经金、元两个朝代,太阴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雕印场所。
太阴寺周围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摩崖石刻。这处石刻位于绛县张上村太阴寺南约5公里处东华山“太阴寺崖”上,内容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并序一篇。序文有“佛顶尊胜陀罗经者婆罗门僧佛陀波利仪凤元年(唐高宗年号、即676年)从西国来到此上五台山”等字样,并记载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来源及与五台山有关的内容等。
经文共约两千字,为正楷体,每字约1.5厘米见方,虽经千年风雨侵蚀,大部分字完好无损。经文后刻有“大晋天福三年”(938年)的字样,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处石刻确系五代晋朝时期作品,可能为当时太阴寺僧人所刻。
探访宰相村
拜谒了太阴寺,我们继续沿着闻垣高速往前走,就进入了闻喜境内。来到闻喜,除了品尝甜蜜的闻喜煮饼外,一定不能错过咱们河东大地上这个大名鼎鼎的宰相村,其中蕴含的历史着实令人震撼。有中国“宰相村”之称的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配套后建的一系列辅助景观,成为一种传奇。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0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人,伯12人,子18人,男1,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裴氏家族中在学术领域有成就者,亦宛若群星,值得推崇。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图学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被誉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史上东西方相辉映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制图六体”,即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形),方邪(角度),迂直(曲直),为后世地图绘制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裴秀之子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子裴驷、曾孙裴子野分别著有《史记集解》、《宋略》等不朽之作,被称为“史学三裴”。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现在的裴柏村,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历史遗迹很多。裴氏祠堂又称裴晋公祠,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原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国公。
裴氏碑廊,七十年代重建,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裴鸿碑》,魏隶合一,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裴镜民碑》,由唐初史学家李白药撰文,书法家殷令名书写,楷体,既近颜风,又含柳意,端庄凝重,笔力挺拔。《裴光庭神道碑》,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行书,用笔豪放,字体俊美。《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此碑记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共刻四石,并排耸立,气势磅礴,文、书、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此外还有金大定至清代刻的裴氏谱序碑17通,为氏族遗物之精华。这些碑刻是研究裴氏家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一路走来,我们可谓是大饱眼福,真是经历了一次河东历史文化的丰美之筵。走出闻喜,再往西就是运城、永济一路至古都西安。沿途我们还可以到解州关帝庙拜拜关老爷,来一次仁义礼智信的熏陶;游览一碧万顷的运城盐湖,体验死海漂浮的神奇;到永济看看唐开元大铁牛,感受我们祖先的智慧;再到普救寺听听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感受爱情的千古传奇。那么,一路西行还可沐浴古长安的唐风古韵。
这样行走在美丽绿色的闻垣高速路上,一路上捡拾着我们河东古老文明的珍珠,这将是一次跨越历史的行走,是对大美运城的巡礼,更是一次访古寻踪充满魅力的旅程。
那么,让我们沿着这条宽敞美丽的绿色高速路来一次文化的巡礼,将沿路的美景及名胜古迹尽收眼底,体味一次历史文化寻踪的行走。
历山览胜
如果你是从河南的济源走上闻垣高速,向那拥有美丽传说的王屋山挥手告别,沿着这条绿色丝带般的道路进入山西垣曲境内,远远地美丽奇秀的历山就会闯入你的视野。说起历山就不得不说到我们的祖先舜,传说舜帝当年耕种在历山,如今历山舜王坪还留有遗迹。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海拔2358米,境内峰峦叠翠,流水潺潺,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这里,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和古人类文化融为一体,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历山之巅舜王坪,海拔2358米,是一处5400余亩的亚高山草甸区,一派塞外草原风光,传说为舜王躬耕之地。现在舜王犁沟清晰可辨,舜王庙、斩龙台、汤坡、舜王灶台、千层饼等关于舜及其妻子娥皇、女英的传说风物尚存。
传说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去世得很早,瞽叟续娶继母生有一个顽劣成性的弟弟象。弟弟和继母几次设计谋害舜,都被舜机智躲过。但舜不计前嫌始终对父母非常孝顺,对弟弟非常友善,舜因此贤明远播。据说,尧帝就是因为听闻了舜的贤明才找到他的。
相传,尧在历山脚下考察民情时,看见一个年轻人驾着一黄一黑两头牛正在耕作,两牛的屁股后边挂着一个大大的簸箕。尧不解地询问其中的原由,年轻人回答道:“干活的牛很累,我不愿意鞭打它。它们若是偷懒了,我就打—吓簸箕,这样,黄牛以为在打黑牛,黑牛以为在打黄牛,两头牛就都加倍卖力了。”尧恍然大悟,一问年轻人的姓名,才知道这正是声名远播的舜。对牛如此,如果治理天下,岂非一代仁爱的明君!就这样,尧把舜选为自己的接班人,后来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舜王坪一年四季景色迥异,初春山花烂漫,蝶舞花海;盛夏绿波荡漾,凉风徐徐;金秋果实累累,层林尽染;隆冬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在舜王坪看云海翻腾、观原始森林,更别有一番情趣。清版《县志》曾记载:“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开闻幽径,泉水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
拜谒太阴寺
来到绛县,除了了解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外,你一定要去拜谒太阴寺。太阴寺位于山西省绛县县城东南15华里东华山脚下的张上村。青山古寺,风光迷人。太阴寺创建于北魏,重建于金大定时期,重修于北周,寺内因有千年古木雕刻的金代卧佛而闻名遐迩。
太阴寺院东西长81米,南北长108米,占地0.87公顷。该寺坐南朝北,属阴,故称太阴寺。现存建筑有山门、北殿、南大殿。太阴寺北殿在民国五年被烧毁,现北殿是从附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家庙。现存南大殿是寺内的精华建筑,南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有“大雄之殿”木匾,为辽大安二年(1086年)镌刻。大殿建筑为金代遗构。
太阴寺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壁画、雕刻艺术以及佛教历史的珍贵遗产,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阴寺内有一尊躯长4米、独木金妆的释迦牟尼涅粲卧像,为山西最大的独木雕卧佛。造型端庄,比例得当,神态安详。木雕神龛内还完好保存有明代天启年间绘制的一组举哀壁画,内容为佛祖释迦摩尼传经布道的连环故事,十分生动、形象。据元代碑文记载,这是金大定年间重修太阴寺、补雕“赵城金藏”时雕刻的一尊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像。“赵城金藏”是我国第一部木板汉文佛教大典。大藏经从开雕到续雕、补雕、印制,历经金、元两个朝代,太阴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雕印场所。
太阴寺周围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摩崖石刻。这处石刻位于绛县张上村太阴寺南约5公里处东华山“太阴寺崖”上,内容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并序一篇。序文有“佛顶尊胜陀罗经者婆罗门僧佛陀波利仪凤元年(唐高宗年号、即676年)从西国来到此上五台山”等字样,并记载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来源及与五台山有关的内容等。
经文共约两千字,为正楷体,每字约1.5厘米见方,虽经千年风雨侵蚀,大部分字完好无损。经文后刻有“大晋天福三年”(938年)的字样,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处石刻确系五代晋朝时期作品,可能为当时太阴寺僧人所刻。
探访宰相村
拜谒了太阴寺,我们继续沿着闻垣高速往前走,就进入了闻喜境内。来到闻喜,除了品尝甜蜜的闻喜煮饼外,一定不能错过咱们河东大地上这个大名鼎鼎的宰相村,其中蕴含的历史着实令人震撼。有中国“宰相村”之称的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配套后建的一系列辅助景观,成为一种传奇。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0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人,伯12人,子18人,男1,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裴氏家族中在学术领域有成就者,亦宛若群星,值得推崇。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图学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被誉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史上东西方相辉映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制图六体”,即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形),方邪(角度),迂直(曲直),为后世地图绘制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裴秀之子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子裴驷、曾孙裴子野分别著有《史记集解》、《宋略》等不朽之作,被称为“史学三裴”。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现在的裴柏村,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历史遗迹很多。裴氏祠堂又称裴晋公祠,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原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国公。
裴氏碑廊,七十年代重建,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裴鸿碑》,魏隶合一,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裴镜民碑》,由唐初史学家李白药撰文,书法家殷令名书写,楷体,既近颜风,又含柳意,端庄凝重,笔力挺拔。《裴光庭神道碑》,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行书,用笔豪放,字体俊美。《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此碑记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共刻四石,并排耸立,气势磅礴,文、书、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此外还有金大定至清代刻的裴氏谱序碑17通,为氏族遗物之精华。这些碑刻是研究裴氏家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一路走来,我们可谓是大饱眼福,真是经历了一次河东历史文化的丰美之筵。走出闻喜,再往西就是运城、永济一路至古都西安。沿途我们还可以到解州关帝庙拜拜关老爷,来一次仁义礼智信的熏陶;游览一碧万顷的运城盐湖,体验死海漂浮的神奇;到永济看看唐开元大铁牛,感受我们祖先的智慧;再到普救寺听听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感受爱情的千古传奇。那么,一路西行还可沐浴古长安的唐风古韵。
这样行走在美丽绿色的闻垣高速路上,一路上捡拾着我们河东古老文明的珍珠,这将是一次跨越历史的行走,是对大美运城的巡礼,更是一次访古寻踪充满魅力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