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乐府诗集》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汉代政府专门设立了音乐机构,将民间的很多诗歌进行收集整理,并且进行良好的保存,一直延续至今,这些诗歌是从百姓生活中得到的,具有强烈的生活韵味,本文对《乐府诗集》中的诗歌与音乐进行分析。
关键词:《乐府诗集》 诗乐 民间艺术
引言
《乐府诗集》是汉代乐府对民间诗歌进行搜集整理之后产生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有老百姓对幸福生活以及理想的追求,有百姓对爱情的渴望,也有百姓对社会以及环境的认识。在对诗歌进行搜集整理的时候,汉乐府还增加了音乐,使得诗歌作品的表现力更强。《乐府诗集》中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不仅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三国的作品,同样也包含了南唐和两宋时期的诗歌作品。对《乐府诗集》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乐府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由秦楚时期的地方乐曲为主,然后以南方乐调为主,而第二个发展阶段中,燕乐乐曲成为主导。
一、李白乐府和《乐府诗集》
李白在诗歌界的影响一直流传至今,当今依旧有很多学者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也引用了李白的诗歌作为教材内容,当前学者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与《乐府诗集》同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乐府诗集》中的作品,每一类诗歌是有不同的分类的。首先要将其分为一个大类,然后在大类中要再进行分类。每一个大类需要作序对其进行叙述,每一个小类中需要做题解,大类的序中对于这首乐府的来源、时代等都会进行介绍;在小类中,对于乐府的体质、演变规律、内涵等进行仔细地评析。在《乐府诗集》中,就搜集了很多李白的诗歌。乐府分为汉魏时期的古题乐府和汉魏时期以后的新题乐府,后人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的时候,将李白乐府中的诗歌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种是“近代曲辞”,第二种是“新乐府辞”,均收录在“新题乐府”中。后来的学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些古代的整理和记录,对李白新乐府的篇目以及范围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每一曲辞的题解也进行了详细的收录,包括李白古乐府的来源、出处以及后来的改变等。
在《乐府诗集》中,诗人以李白乐府作为古乐府的主要部分,并且对其与汉魏乐府的关系进行了评论。李白乐府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在《乐府诗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李白的创作技巧是分不开的。李白的诗歌不仅继承了汉魏古辞的特征,而且他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李白乐府对古题本辞本义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的作用,而且加上了自己对乐府诗体的理解,从而使得诗歌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改变,最后便形成了李白乐府。正是由于《乐府诗集》对李白乐府的系统性整理,才让后人对李白的诗歌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乐府诗集》的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文集,即《唐诗品汇》。《唐诗品汇》是《乐府诗集》界定李白乐府定位和观念的一个重要载体。这部文集中所载录的文稿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将李白的乐府以及诗歌进行了单独整理和一些特殊化的处理,使得学者以及读者对李白的诗歌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唐诗品汇》对诗歌进行了分体编次,但是却并没有将唐代流行的歌行体进行单独陈列,在七古类下单独列出了“乐府”“歌吟”等小类对李白的作品进行收录,这种特殊的整理方式,可以看出李白乐府的独特以及重要地位,这种分类只是出现在李白的诗歌收录中。在同时代与李白齐名的其他作家也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比如王维、杜甫等人的作品,都没有得到专门的收录。在《唐诗品汇》中,在“歌吟”这个小类中,一共收录了李白的十六首诗歌,并且将李白歌吟作为唐代七古诗的代表。这也是在古诗词的研究中第一次对李白的歌行和乐府进行区别的一个代表,并且对李白歌行的特点进行了肯定,与《乐府诗集》形成了对应关系。后来的学者对李白的研究越来越多,李白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同时也确定了李白在唐朝乐府代表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研究结果的产生与《唐诗品汇》以及《乐府诗集》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二、《乐府诗集》中的诗与乐的完美结合
《乐府诗集》中收录的不仅是诗歌,也有乐曲,所以,乐府其实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产生了一种具有乐曲性质的诗歌,这种诗歌便于人们吟唱,也便于人们记忆。在编撰《乐府诗集》的时候,需要对各种乐府诗歌进行整理,主要是以音乐曲调为基础,对不同音乐类型、不同时代特征的作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有更强的系统性。根据这一原则,将《乐府诗集》的作品一共分成十二个部类,其中的《燕射歌辞》和《郊庙歌辞》没有“张王乐府”,其余的十个分类中都有“张王乐府”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张王乐府”在《乐府诗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具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可以将“张王乐府”看做是唐代时期的乐府作品的代表。
诗歌是一种十分有内涵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讲究的是“声为乐体、诗为乐心”的原则,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诗歌与乐曲之间的高度融合。完美的乐心,是乐府的根本与核心,一个演奏者想要表达出乐心,可以通过对乐器进行调整来完成;而一个诗人想要表达出乐心,则需要对诗歌的行文进行改变,产生具有韵律的诗歌。在古代,人们将乐的词称作是诗,而将诗的声称为是歌。在诗与乐的关系中,声音是诗和乐的一个共同部分,也是诗和乐进行表达的一个共同载体。诗歌是用语言进行表达的,音乐是用声音进行表达的,诗和乐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十分强烈的节奏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歌中的音乐已经没有办法保留,但是文字却是一种永恒的记录。文字可以勾起人们的回忆,使得人们可以体会到诗歌的魅力。通过诗歌中的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诗歌的主旨。诗中的句式变化、修辞手法的应用,其实都是诗歌魅力的一种重要表现。通过对诗的阅读,人们好像被拉回到那个时代,似乎可以听到那种比较温婉而且抑扬顿挫的乐声。在《乐府诗集》中,“张王乐府”的作品占了一半以上,“张王乐府”主要是以七言形式收录在《乐府诗集》中的。此外,确定诗题是乐府的一个核心规范,也是乐府作为一种文学文体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的情感有较大的联系,所以作者在编纂《乐府诗集》的时候,将诗题相同的作品或者一些具有传承关系的作品放在一起,可以便于人们的阅读和研究,也便于《乐府诗集》本身的分类。 三、民歌
在《乐府诗集》中,民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乐府诗集》中的十二个大类的作品中,有三类收藏了庙堂乐歌,这些音乐主要是用于宫廷以及朝会,延续了很长的时间。这些音乐雅俗相随,受到的喜爱程度较高。但是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乐曲的内容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真实状态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历代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其实是乐府中很有研究价值的东西,比如汉代由军乐转变而来的《战城南》,收录在《鼓吹曲辞》中。北朝时期也有一些演奏的民歌被收录其中。这些民歌的创作者一般都是民间文人,歌词与曲调的搭配十分合理。在民间曲调的推动下,人们可以十分方便地将其吟唱出来,因此这些歌词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在南朝时期,西曲之歌和吴曲都是十分流行的,这些乐曲都收录在《清商曲》中。
关于文人乐府,其出现的时间是在东汉末年。经过调查发现,其中曹操的作品就是文人乐府的一个代表,这些作品的本质还是诗歌,但是与音乐之间的结合比较好,可以进行演奏、歌唱,具有很好的韵律感。除了曹操之外,曹植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但是他的作品真正遗留下来的很少,大多数作品也都受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诗,而不是乐府。在西晋时期,又产生了很多乐府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没有配合乐府进行吟唱,渐渐发展成为完全的诗,这种发展模式逐渐延伸,使得乐府的创作模式渐渐模糊,诗词创作逐渐兴起。
乐府民歌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流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音乐。音乐具有一定的特点,在一定环境下可以被民众牢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音乐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推动诗的发展,也可以用于诗的传播。所以在诗歌的传承过程中,乐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推动因素。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朝廷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乐府歌曲进行整理以及编排,这种专业化的操作方式,使得乐府的发展更进一步。汉武帝时期的乐府机构,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将诗和乐进行完美结合,是从汉代开始的。
结语
乐府是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唐宋时期我国古典诗乐作品的一种集合,经过宋朝的学者收集、整理并且编纂成为《乐府诗集》,这部著作成为我国后世对古代诗词文学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诗和乐的完美结合,也可以看到它仍然存在一些疏漏的地方,这些疏漏使得诗歌失去时代特征,对于乐府诗以及唐诗的各自特征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对于诗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限制。总体说来,诗和乐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乐曲则是促进诗和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语
参考文献
[1]王娜.乐府学研究的复归——读《鼓吹横吹曲辞研究》[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1(02).
[2]阎福玲.横吹曲辞《关山月》创作范式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3] (宋)郭茂倩辑.乐府诗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阎福玲.乐府横吹曲辞《出塞》《入塞》创作范式考论[J]. 河北学刊,2007(02).
[6]沈意.简论南朝诗人对汉横吹曲的拟作[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关键词:《乐府诗集》 诗乐 民间艺术
引言
《乐府诗集》是汉代乐府对民间诗歌进行搜集整理之后产生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有老百姓对幸福生活以及理想的追求,有百姓对爱情的渴望,也有百姓对社会以及环境的认识。在对诗歌进行搜集整理的时候,汉乐府还增加了音乐,使得诗歌作品的表现力更强。《乐府诗集》中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不仅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三国的作品,同样也包含了南唐和两宋时期的诗歌作品。对《乐府诗集》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乐府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由秦楚时期的地方乐曲为主,然后以南方乐调为主,而第二个发展阶段中,燕乐乐曲成为主导。
一、李白乐府和《乐府诗集》
李白在诗歌界的影响一直流传至今,当今依旧有很多学者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也引用了李白的诗歌作为教材内容,当前学者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与《乐府诗集》同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乐府诗集》中的作品,每一类诗歌是有不同的分类的。首先要将其分为一个大类,然后在大类中要再进行分类。每一个大类需要作序对其进行叙述,每一个小类中需要做题解,大类的序中对于这首乐府的来源、时代等都会进行介绍;在小类中,对于乐府的体质、演变规律、内涵等进行仔细地评析。在《乐府诗集》中,就搜集了很多李白的诗歌。乐府分为汉魏时期的古题乐府和汉魏时期以后的新题乐府,后人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的时候,将李白乐府中的诗歌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种是“近代曲辞”,第二种是“新乐府辞”,均收录在“新题乐府”中。后来的学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些古代的整理和记录,对李白新乐府的篇目以及范围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每一曲辞的题解也进行了详细的收录,包括李白古乐府的来源、出处以及后来的改变等。
在《乐府诗集》中,诗人以李白乐府作为古乐府的主要部分,并且对其与汉魏乐府的关系进行了评论。李白乐府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在《乐府诗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李白的创作技巧是分不开的。李白的诗歌不仅继承了汉魏古辞的特征,而且他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李白乐府对古题本辞本义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的作用,而且加上了自己对乐府诗体的理解,从而使得诗歌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改变,最后便形成了李白乐府。正是由于《乐府诗集》对李白乐府的系统性整理,才让后人对李白的诗歌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乐府诗集》的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文集,即《唐诗品汇》。《唐诗品汇》是《乐府诗集》界定李白乐府定位和观念的一个重要载体。这部文集中所载录的文稿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将李白的乐府以及诗歌进行了单独整理和一些特殊化的处理,使得学者以及读者对李白的诗歌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唐诗品汇》对诗歌进行了分体编次,但是却并没有将唐代流行的歌行体进行单独陈列,在七古类下单独列出了“乐府”“歌吟”等小类对李白的作品进行收录,这种特殊的整理方式,可以看出李白乐府的独特以及重要地位,这种分类只是出现在李白的诗歌收录中。在同时代与李白齐名的其他作家也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比如王维、杜甫等人的作品,都没有得到专门的收录。在《唐诗品汇》中,在“歌吟”这个小类中,一共收录了李白的十六首诗歌,并且将李白歌吟作为唐代七古诗的代表。这也是在古诗词的研究中第一次对李白的歌行和乐府进行区别的一个代表,并且对李白歌行的特点进行了肯定,与《乐府诗集》形成了对应关系。后来的学者对李白的研究越来越多,李白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同时也确定了李白在唐朝乐府代表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研究结果的产生与《唐诗品汇》以及《乐府诗集》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二、《乐府诗集》中的诗与乐的完美结合
《乐府诗集》中收录的不仅是诗歌,也有乐曲,所以,乐府其实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产生了一种具有乐曲性质的诗歌,这种诗歌便于人们吟唱,也便于人们记忆。在编撰《乐府诗集》的时候,需要对各种乐府诗歌进行整理,主要是以音乐曲调为基础,对不同音乐类型、不同时代特征的作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有更强的系统性。根据这一原则,将《乐府诗集》的作品一共分成十二个部类,其中的《燕射歌辞》和《郊庙歌辞》没有“张王乐府”,其余的十个分类中都有“张王乐府”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张王乐府”在《乐府诗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具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可以将“张王乐府”看做是唐代时期的乐府作品的代表。
诗歌是一种十分有内涵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讲究的是“声为乐体、诗为乐心”的原则,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诗歌与乐曲之间的高度融合。完美的乐心,是乐府的根本与核心,一个演奏者想要表达出乐心,可以通过对乐器进行调整来完成;而一个诗人想要表达出乐心,则需要对诗歌的行文进行改变,产生具有韵律的诗歌。在古代,人们将乐的词称作是诗,而将诗的声称为是歌。在诗与乐的关系中,声音是诗和乐的一个共同部分,也是诗和乐进行表达的一个共同载体。诗歌是用语言进行表达的,音乐是用声音进行表达的,诗和乐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十分强烈的节奏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歌中的音乐已经没有办法保留,但是文字却是一种永恒的记录。文字可以勾起人们的回忆,使得人们可以体会到诗歌的魅力。通过诗歌中的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诗歌的主旨。诗中的句式变化、修辞手法的应用,其实都是诗歌魅力的一种重要表现。通过对诗的阅读,人们好像被拉回到那个时代,似乎可以听到那种比较温婉而且抑扬顿挫的乐声。在《乐府诗集》中,“张王乐府”的作品占了一半以上,“张王乐府”主要是以七言形式收录在《乐府诗集》中的。此外,确定诗题是乐府的一个核心规范,也是乐府作为一种文学文体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的情感有较大的联系,所以作者在编纂《乐府诗集》的时候,将诗题相同的作品或者一些具有传承关系的作品放在一起,可以便于人们的阅读和研究,也便于《乐府诗集》本身的分类。 三、民歌
在《乐府诗集》中,民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乐府诗集》中的十二个大类的作品中,有三类收藏了庙堂乐歌,这些音乐主要是用于宫廷以及朝会,延续了很长的时间。这些音乐雅俗相随,受到的喜爱程度较高。但是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乐曲的内容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真实状态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历代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其实是乐府中很有研究价值的东西,比如汉代由军乐转变而来的《战城南》,收录在《鼓吹曲辞》中。北朝时期也有一些演奏的民歌被收录其中。这些民歌的创作者一般都是民间文人,歌词与曲调的搭配十分合理。在民间曲调的推动下,人们可以十分方便地将其吟唱出来,因此这些歌词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在南朝时期,西曲之歌和吴曲都是十分流行的,这些乐曲都收录在《清商曲》中。
关于文人乐府,其出现的时间是在东汉末年。经过调查发现,其中曹操的作品就是文人乐府的一个代表,这些作品的本质还是诗歌,但是与音乐之间的结合比较好,可以进行演奏、歌唱,具有很好的韵律感。除了曹操之外,曹植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但是他的作品真正遗留下来的很少,大多数作品也都受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诗,而不是乐府。在西晋时期,又产生了很多乐府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没有配合乐府进行吟唱,渐渐发展成为完全的诗,这种发展模式逐渐延伸,使得乐府的创作模式渐渐模糊,诗词创作逐渐兴起。
乐府民歌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流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音乐。音乐具有一定的特点,在一定环境下可以被民众牢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音乐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推动诗的发展,也可以用于诗的传播。所以在诗歌的传承过程中,乐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推动因素。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朝廷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乐府歌曲进行整理以及编排,这种专业化的操作方式,使得乐府的发展更进一步。汉武帝时期的乐府机构,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将诗和乐进行完美结合,是从汉代开始的。
结语
乐府是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唐宋时期我国古典诗乐作品的一种集合,经过宋朝的学者收集、整理并且编纂成为《乐府诗集》,这部著作成为我国后世对古代诗词文学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诗和乐的完美结合,也可以看到它仍然存在一些疏漏的地方,这些疏漏使得诗歌失去时代特征,对于乐府诗以及唐诗的各自特征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对于诗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限制。总体说来,诗和乐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乐曲则是促进诗和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语
参考文献
[1]王娜.乐府学研究的复归——读《鼓吹横吹曲辞研究》[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1(02).
[2]阎福玲.横吹曲辞《关山月》创作范式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3] (宋)郭茂倩辑.乐府诗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阎福玲.乐府横吹曲辞《出塞》《入塞》创作范式考论[J]. 河北学刊,2007(02).
[6]沈意.简论南朝诗人对汉横吹曲的拟作[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